- 年份
- 2024(5443)
- 2023(7923)
- 2022(6816)
- 2021(6213)
- 2020(5624)
- 2019(13058)
- 2018(12997)
- 2017(25855)
- 2016(14186)
- 2015(15848)
- 2014(16225)
- 2013(16251)
- 2012(15256)
- 2011(13758)
- 2010(13951)
- 2009(12959)
- 2008(13285)
- 2007(12384)
- 2006(10358)
- 2005(9285)
- 学科
- 济(62146)
- 经济(62009)
- 管理(40322)
- 业(38426)
- 企(31036)
- 企业(31036)
- 方法(30520)
- 数学(27099)
- 数学方法(26846)
- 财(16605)
- 农(15568)
- 中国(14099)
- 学(13361)
- 务(10997)
- 财务(10943)
- 制(10917)
- 财务管理(10911)
- 贸(10848)
- 贸易(10848)
- 业经(10834)
- 易(10549)
- 企业财务(10383)
- 地方(10010)
- 农业(9956)
- 和(8908)
- 理论(8908)
- 银(8823)
- 银行(8800)
- 融(8449)
- 金融(8447)
- 机构
- 大学(208346)
- 学院(205922)
- 济(83807)
- 经济(81912)
- 管理(78584)
- 研究(68945)
- 理学(67514)
- 理学院(66729)
- 管理学(65544)
- 管理学院(65157)
- 中国(51400)
- 京(43794)
- 科学(43512)
- 财(39666)
- 农(37773)
- 所(35958)
- 研究所(32768)
- 业大(32630)
- 中心(32227)
- 财经(31750)
- 江(30903)
- 农业(30058)
- 经(28821)
- 北京(27435)
- 范(27069)
- 师范(26785)
- 经济学(26365)
- 州(24612)
- 院(24385)
- 经济学院(24013)
- 基金
- 项目(136241)
- 科学(106342)
- 基金(98971)
- 研究(97134)
- 家(86981)
- 国家(86266)
- 科学基金(72861)
- 社会(61085)
- 社会科(57721)
- 社会科学(57702)
- 省(52937)
- 基金项目(52577)
- 自然(47903)
- 自然科(46774)
- 自然科学(46754)
- 自然科学基金(45980)
- 教育(45370)
- 划(45111)
- 资助(41069)
- 编号(38986)
- 成果(32311)
- 重点(31001)
- 部(30845)
- 发(28635)
- 创(27684)
- 课题(27048)
- 科研(26696)
- 性(26151)
- 教育部(26132)
- 创新(25881)
共检索到297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邓小鹏 袁竞峰 李启明
运用价值流分析方法进行保障性住房PPP项目的价值管理,确定实现价值管理的步骤,通过对PPP项目价值管理和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分析,得到保障性住房PPP项目的价值网络系统,通过分析主要价值流中的价值活动可以发现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为提高保障性住房PPP项目价值提供理论与实务的帮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小鹏 袁竞峰 李德智
公私营合作(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PPP)模式,是政府与私人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以"双赢"或"多赢"为理念的合作形式。文章对我国保障房建设和运营中引入民间资本的PPP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应用PPP模式的风险、组织及合同结构、运作流程等相关内容,摸索出适合我国的保障性住房PPP模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田祎萌 刘广平 陈立文
从保障性住房项目特点、政府采用PPP模式的目的和PPP模式特点三者匹配视角识别适宜的PPP模式,给出了选择各种PPP模式的条件。研究发现,在当前国家宏观政策条件下,产权型保障性住房项目不适合采用PPP模式;租赁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可采用BOT、TOT、完全私有化和部分私有化等PPP模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十二五"规划提出新建3600万套保障房,目标是覆盖约20%的城镇居民家庭,其后,决策上对建设总规模又有加码,且更加强调从棚户区改造人手和注重"公租房"形式的有效供给,在住房保障方面覆盖范围之宽、投入力度之大、建设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当然也不可否认,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依然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和存在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二是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孙洁博士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这两个问题完成了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世涵
目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政府也在以积极的措施应对挑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扩大内需。住房公积金作为住房消费的推动力之一,在国务院、建设部的意见指引下,充分发挥其作用,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责无旁贷。本文从多角度对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状提出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适时地提出了改善的建议,以期对业界有所裨益。
关键词:
公积金 项目贷款 保障性住房建设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潘雨红 巨选博
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而保障性住房的选址却存在一些问题。以重庆"民心佳园"公租房项目为例,从公租房住区选址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保障性住房选址策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些选址策略进行排序,提出相关建议,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选址策略 层次分析法 重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财政学会公私合作(PPP) 研究专业委员会课题组 贾康 孙洁
保障房种类较多,由于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的资金来源并不紧张,因此,本文仅讨论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如何运用PPP模式提供。廉租房可以选择三种PPP形式,而公共租赁住房可以选择两种PPP模式。加快提供保障性住房是当前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重大事项。国务院领导已明确了今后5年新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目标,2011年新建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硬任务"已具体划分为各地的建设任务目标。据估计,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要高达1.3万亿元以上。如此巨额的开支,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是不可能的,政府大包大揽模式也不是一个能保证较高效率的好模式。显然,必须积极引导、拉动社会资金的参与,才能顺利实现保障房建设目标...
关键词:
PPP 保障房 融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盖国凤 丁莉
保障性住房是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重要环节,研究保障房建设模式具有重要意义。PPP模式是一种理想的保障房建设模式,它可以全面整合资金需求和建设需求。本文通过明确保障房融资和建设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其需求的关系,设计了涵盖保障房建设项目公司的组建、融资体系和建设体系全部过程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并阐述了PPP模式下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取向和实现过程。
关键词:
PPP模式 保障性住房 建设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肇宇 刘树枫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我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措施。自2008年以来我国保障性住房投入步伐大大加快,但与保障性住房需求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缺口。本文以经济适用房为例,通过使用经居民剩余收入比调整后的住房支付能力指数的方法来分析计算我国不同收入层次人群的经济适用房的需求状况,之后再与近年来的经济适用房供给数量做比较,求得供求缺口比例,基于此来说明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较大的供求失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剩余收入比 住房可支付性指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安永 朱新贵
商品住宅市场的过快发展凸显出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的落后,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我国保障性住房管理机制不完善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文章从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保障性住房机构、加大财政性资金的投入、改变现有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办法、完善现有保障性的住房法律体系4个方面对我国保障性住房的行政管理机制作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住房管理机制 住房法律体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樊颖 杨赞 吴璟
商品住房项目配建保障性住房单元是近年来我国推广的一种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本文综合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该模式下各方成本分担问题。理论分析显示,一方面开发商存在强烈的提高同项目商品住房价格以弥补利润损失的动机;另一方面,在现行预售价格审批制度下,政府也倾向于以提高批准的预售价格作为对开发商的补贴手段。基于北京市2013年和2014年数据开展的实证研究也发现,同等条件下配建保障性住房的新建商品住房项目价格显著较高,且这种效应在配建大规模和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开发商为非国有企业、项目区位条件相对较差时尤其明显。进一步的福利分析显示,借助上述方式,开发商实际上将配建保障性住房的成本完全转嫁给商品住房购房人,...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配建模式 成本分担 福利分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广录 曾汪泉
保障性住房建设满意度能客观反映住房保障对象的需要水平。实证研究表明:保障性住房建设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交通、教育、供水供电、娱乐、医疗卫生、安全状况、购物及各自设施,另外还有物业管理及服务态度、地方政府资金投入及服务态度、小区及周围生活环境等因素。各级政府部门应通过多元化融资方式保证其供给,才能使保障性住房产品的福利性得到真正发挥。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满意度 因子分析 影响因素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范仕超 芦金锋
基于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视角,从立项决策、规划设计、招标采购、建设施工、分配管理、运营维护等多个维度研究保障性住房项目的绩效评价问题,明确评价的主体与对象,提出评价的原则与方法。在广泛的文献调研和业内专家访谈的基础之上,建立保障性住房项目全过程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指标量化方法,运用物元分析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并对哈尔滨市保障性住房项目的绩效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抽样调查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在立项决策、招标采购、运营维护阶段的绩效良好,在建设施工、分配管理阶段的绩效一般,在规划设计阶段的绩效较差。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绩效评价 物元分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帆 张建坤 仵亦畅
以南京市为例,从问题驱动、需求驱动和政策驱动三大方面,剖析新时期保障房转型发展的驱动力。分析其发展过程中暴露的综合性问题,判断保障房的实际总需求量及其构成,识别国家新政策对保障房发展的影响,阐述不同驱动力对未来保障房转型发展方向的驱动作用。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转型发展 驱动力 需求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