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99)
2023(7758)
2022(6657)
2021(6373)
2020(5260)
2019(11997)
2018(11724)
2017(23412)
2016(12952)
2015(14163)
2014(14407)
2013(14212)
2012(13534)
2011(12046)
2010(12500)
2009(11369)
2008(11610)
2007(10499)
2006(9758)
2005(9058)
作者
(36425)
(30299)
(29803)
(29100)
(19560)
(14522)
(13729)
(11449)
(11424)
(11264)
(10376)
(10042)
(9897)
(9718)
(9658)
(9364)
(8894)
(8858)
(8840)
(8702)
(7524)
(7490)
(7223)
(7022)
(6892)
(6817)
(6742)
(6664)
(6236)
(6092)
学科
(51242)
经济(51104)
管理(39708)
(35858)
(28362)
企业(28362)
方法(18926)
(17566)
数学(16743)
数学方法(16386)
(15836)
(15734)
贸易(15730)
(15499)
中国(14884)
(12280)
(12190)
(10318)
(9909)
业经(9720)
农业(9698)
(9585)
银行(9579)
地方(9427)
(9346)
财务(9287)
财务管理(9259)
(9185)
(8885)
企业财务(8777)
机构
学院(179058)
大学(178783)
(77133)
经济(75290)
管理(66899)
研究(64491)
理学(55961)
理学院(55315)
管理学(54344)
管理学院(53996)
中国(51064)
(41155)
(38212)
科学(36621)
(32944)
财经(30770)
中心(29889)
(29422)
(29024)
研究所(28928)
(27894)
北京(24549)
经济学(24045)
业大(23907)
(23706)
(23706)
师范(23519)
(23121)
财经大学(22523)
农业(22365)
基金
项目(110929)
科学(87817)
研究(82969)
基金(81167)
(70208)
国家(69615)
科学基金(59351)
社会(52946)
社会科(50220)
社会科学(50209)
(42149)
基金项目(41187)
教育(38406)
自然(37591)
自然科(36750)
自然科学(36739)
(36249)
自然科学基金(36088)
资助(34961)
编号(33259)
成果(29141)
(25618)
重点(24748)
课题(24080)
(23804)
(23746)
(22296)
教育部(22077)
国家社会(21905)
人文(21302)
期刊
(89965)
经济(89965)
研究(61001)
中国(39245)
(32584)
(27622)
管理(25782)
学报(25241)
(23602)
金融(23602)
科学(23550)
教育(21180)
大学(19540)
农业(18337)
学学(18200)
财经(15370)
经济研究(14873)
技术(14237)
业经(14090)
(13228)
(12924)
问题(12555)
国际(11123)
(9083)
理论(9015)
世界(8625)
现代(8364)
统计(8321)
技术经济(8195)
实践(7953)
共检索到291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相伟  
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任务,编制科学的规划是实施这一战略任务的重要部分。2010~2011年,全国多数省、市、区和部分县市陆续编制实施"十二五"时期住房建设和保障性住房规划,在指导保障房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淑新  
研读地方"十二五"规划《纲要》文本,可以看出,相比"十一"规划《纲要》,地方"十二五"规划纲要公众参与更加广泛,规划的战略性更加突出,协调力和感召力有所增强;同时,在规划的形式和内容上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深入研究规划《纲要》文本,仍可探寻到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其产生的根源是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因此,应加强研究,围绕解决传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杰  
现实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意外因素的世界,一定量的金融资产在未来到底能产生多大的货币收入流量,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这种预期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就是通常所说的金融风险。一家金融机构发生风险所带来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志明  陈志江  薛勇  韩利  
教育收费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经过多年的治理,教育收费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规范,乱收费行为逐年减少.但部分地方和学校仍然存在违反国家政策规定的乱收费行为,有的问题还比较严重,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仍然不容松懈。一、教育乱收费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1.未达到"四独立"的改制学校乱收费问题。国家政策明确规定,从2006年起要全面停止审批新的改制学校和新的改制学校收费标准,并对改制学校进行清理规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树梅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构建完善的保障房制度,是实现和谐社会、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难问题的当务之急。一、保障性住房发展现状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3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升至53.73%,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减至67.6%。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钦伟  王循聪  
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是社会、学校、家长以及学生关注的重点问题,而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对自己前途感到迷茫等现象。切实加强学风建设,需要高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诚  
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突出问题是资金来源不足。为了保证充足的资金来源 ,以职工工资总额计算的总缴费率必须等于失业率、离退休率、综合患病率等项之和。以国有资产切块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的归还欠帐思路有诸多欠妥之处。通过“发债、征税、收租”的统筹解决办法有望建立起一个稳定、规范和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贺婷  常铁威  龚桢梽  
近两年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社会,无论出台文件、明确定位,还是制定政策、组织实施,都显示强化政府职能、形成社会共识、加大投入力度、依靠改革创新等方面特点。但与此同时,由于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等多方面原因,仍面临的一系列难点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和加紧解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平  
对东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农民工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金融服务存在着金融机构服务积极性低、银行营业网点布局、服务窗口设置、营业时间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为解决农民工基本金融服务不均等的突出问题,建议优先放开高端客户金融服务市场,引入低端客户市场的机构竞争者,增加服务供给,促进充分竞争,推动面向农民工群体的金融业务创新,让广大农民工共享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程伟力  
"十一五"时期,我国粮食产量和增速目标均超额完成,《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也于去年提前实现,但粮食自给率却远远低于规划目标。今年1~4月,粮食进口同比增长43.3%,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存在。展望未来,我国粮食消费需求仍将快速增加,但生产受到诸多限制,利用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亦非常有限。因此,需要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力度,尽快扭转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业余化局面,促进农业对外投资,突破土地和资源供给瓶颈,强化管理,充分挖掘潜力,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相伟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衔接,从而实现保障性住房与周边区域功能协调、与配套设施衔接、与经济发展一致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任务,编制科学的规划是实施这一战略任务的重要内容。当前,全国多数省份和部分县市陆续编制实"十二五"住房建设和保障性住房规划,在指导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松海  孙春  白瑜洁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师资数量、质量难以保证,基础设施和管理存在隐患,子女教育成为贫困家庭沉重负担等。教育改革滞后于财税体制改革、教师薪酬制度不合理、市场化的改革思路和效率优先的导向等是形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建议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要改变市场化的改革思维,让教育真正回归公共服务的属性,构建有利于农村和弱势群体的教育体系,尝试以教师轮岗和师校分离为切入点改变区域内部教育失衡的格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曾建发  
征地拆迁是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客观需要。当前,确保征地拆迁工作的平稳顺利进行,也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效益的和谐共进,因此,制定征地拆迁政策和实施细则时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维护和确保被征地拆迁者的合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