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1)
- 2023(12028)
- 2022(10679)
- 2021(10159)
- 2020(8592)
- 2019(19991)
- 2018(19905)
- 2017(38695)
- 2016(21074)
- 2015(23271)
- 2014(23498)
- 2013(23256)
- 2012(21173)
- 2011(18970)
- 2010(18774)
- 2009(17016)
- 2008(16600)
- 2007(14418)
- 2006(12281)
- 2005(10540)
- 学科
- 济(85421)
- 经济(85258)
- 管理(61415)
- 业(58085)
- 企(47482)
- 企业(47482)
- 方法(42864)
- 数学(37881)
- 数学方法(37299)
- 农(22679)
- 财(20115)
- 中国(19782)
- 学(18848)
- 业经(17107)
- 农业(15512)
- 地方(15187)
- 理论(14315)
- 制(13678)
- 务(13386)
- 财务(13291)
- 财务管理(13265)
- 技术(13184)
- 贸(13124)
- 贸易(13118)
- 和(12828)
- 易(12747)
- 企业财务(12650)
- 环境(12219)
- 银(11723)
- 银行(11686)
- 机构
- 大学(295736)
- 学院(293484)
- 管理(121156)
- 济(112884)
- 经济(110418)
- 理学(106431)
- 理学院(105270)
- 管理学(103116)
- 管理学院(102592)
- 研究(95176)
- 中国(68969)
- 京(62149)
- 科学(61325)
- 财(51145)
- 农(49544)
- 所(47452)
- 业大(47238)
- 研究所(43674)
- 中心(43413)
- 财经(41894)
- 江(40853)
- 农业(38867)
- 北京(38797)
- 范(38456)
- 经(38203)
- 师范(38086)
- 院(34606)
- 州(33618)
- 经济学(32985)
- 财经大学(31519)
- 基金
- 项目(210028)
- 科学(165364)
- 基金(153562)
- 研究(150449)
- 家(134649)
- 国家(133571)
- 科学基金(115091)
- 社会(93969)
- 社会科(88978)
- 社会科学(88956)
- 省(81849)
- 基金项目(81791)
- 自然(77242)
- 自然科(75493)
- 自然科学(75478)
- 自然科学基金(74094)
- 教育(69436)
- 划(69242)
- 资助(64183)
- 编号(61191)
- 成果(48941)
- 重点(46528)
- 部(46154)
- 创(43382)
- 发(43323)
- 课题(41337)
- 科研(40665)
- 创新(40410)
- 教育部(39449)
- 大学(39017)
- 期刊
- 济(114733)
- 经济(114733)
- 研究(81532)
- 中国(51367)
- 学报(49401)
- 科学(44710)
- 农(44122)
- 管理(41786)
- 财(37698)
- 大学(37047)
- 学学(35018)
- 教育(31760)
- 农业(30796)
- 技术(25282)
- 融(22330)
- 金融(22330)
- 财经(19489)
- 业经(18793)
- 经济研究(18302)
- 经(16459)
- 图书(15843)
- 业(15522)
- 问题(15102)
- 科技(14796)
- 理论(14719)
- 技术经济(14402)
- 版(14212)
- 统计(13832)
- 实践(13713)
- 践(13713)
共检索到408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琳琳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其主要目的是满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然而,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能力、土地资源的约束,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必须坚持适度保障的原则,在满足基本需求的条件下严格控制建设和保障标准,防止由于过高追求保障水平而带来的福利刚性问题。设置适度可行的保障标准,关系着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公平性和运营的可持续性,需要认真研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基于家庭收入的保障性住房标准研究"课题组 朱建平 王婷婷 刘晶
保障性住房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为使保障性住房充分发挥作用,其准入标准的确定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大都以人均收入作为参考指标,本文旨在测算并确立以家庭收入为参考指标的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由于厦门市保障性住房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故以厦门为例考察基于家庭收入的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根据抽样调查的分组数据界定"中低收入组",通过正态分布与均匀分布的转换,利用格点映射法,找出覆盖面为40%的收入上限值,即为保障性住房的准入标准。基于此标准,结合"按年人均收入限值"这一指标,将家庭组别按人口细分,划分出针对不同家庭规模的参考准入标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凤玉 马立军
住房保障对象准入标准的确定一直是保障性住房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关键环节。以保定市抽样调查样本为基础,从家庭收入的角度研究准入标准测算方法。利用统计中格点搜索法,确定"中低收入组"家庭的年人均收入上限值,结合不同覆盖率目标确定住房保障对象中各细分家庭的收入标准。
关键词:
住房保障对象 家庭收入标准 格点映射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卢媛 刘黎明
保障性住房作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提出一种基于收入分布函数拟合方法的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线测算方法,把计算结果与实际准入标准线做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现行准入标准过低,保障性住房体系内三种主要保障模式比例失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德坤 张俐 陆亚萍
住房保障准入标准线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保障政策实施的效率和公平。本文以青岛市为例,应用剩余收入法构建支付能力模型,对青岛市各类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青岛市现行的各类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较为合理,但存在政策变更时衔接不畅等问题。本文提出要适度降低保障性住房准入收入标准限定;灵活参照各相关动态因素制定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稳步推进产权型保障性住房向租赁型保障性住房过渡,逐步剥离附着于房屋所有权上的福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翔华 王竹
文章从建筑设计标准、家庭全生命周期和保障收入线三个维度,探索了保障性住房面积标准,测算出保障性住房面积标准的最大值、动态的住房保障面积以及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的最小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配租型和配售型的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的确定方法,最后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翔华 王竹
文章从建筑设计标准、家庭全生命周期和保障收入线三个维度,探索了保障性住房面积标准,测算出保障性住房面积标准的最大值、动态的住房保障面积以及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的最小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配租型和配售型的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的确定方法,最后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保障性住房研究中心课题组 王小广
摘要:2007年以来,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开始引起各级政府重视,并被列为"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五年内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目前这一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规划好、实施好、完成好这一艰巨任务,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增长以及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了深入研究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及对策,国家行政学院专门成立了"中国保障性住房研究中心",旨在为中央及各级政府提供合理的决策咨询建议。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建设 问题 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立文 张涛 刘广平
基于等维递补模型和熵值法的组合预测方法,对我国城镇人口及其人均建筑面积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2013至2017年间我国保障房的供给量进行预测,就促进保障房市场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障房 供给 熵值法 组合预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云
政府统筹型与个人帐户型社会保障的比较黄云在我国面临经济体制转轨,急需重新构筑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今天,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市场经济国家各式各样的社会保障方式中,政府统筹型和个人帐户(即个人强制性储蓄帐户)型社会保障方式显得尤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媛
本文从准公共品供给的视角,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市场融资不足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基于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保障性住房市场融资不足突出表现为对政府资金和回购政策依赖严重,市场融资是政府"砝码"杠杆撬动的结果。"土地财政"下,这一模式不可持续。应通过加大租赁模式占比、创新投融资机制等措施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减少市场融资的政府依赖。长期内,应探索建立保障性住房、商品房和地方财政收入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钟庭军
一、公共住房从实物建设到货币补贴的国际经验在公共住房建设方面,美国和新加坡是两个极端。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的保障住房占市场的比重几乎为零,新加坡的保障住房占市场的比重高达90%。多数国家处于中间。且这些国家住房保障都经历了从实物建设到货币补贴的道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钱坤 徐霞 徐慧颖
近年来,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滞后和地方政府过分依赖土地出让金的问题逐渐凸显。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一是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住宅出让土地之间的关系系;二是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土地财政收益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现: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土地财政的负相关性比较显著,应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激励机制,设计一个合理的提取土地出让收入比例的"维稳"方案。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佟明亮
分析现有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及存在的问题,从我国住房市场高房价的机制和房产税影响保障性住房供给的路径两方面,阐述房产税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关系,最后基于房产税视角提出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建议,以期解决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突出矛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
房产税 保障性住房 有效供给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杜静 刘啸 张建坤
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作为我国住房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分别代表了住房制度中效率和公平两个方面。本论文在定性分析和统计回归分析筛选出对住房保障与住房市场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基础上,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构建了影响因素的路径关系图,对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两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证明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并以对路径系数的分析解释了政府现行政策对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
住房保障 住房市场 结构方程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