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61)
- 2023(18109)
- 2022(15446)
- 2021(14615)
- 2020(12170)
- 2019(28062)
- 2018(27430)
- 2017(53240)
- 2016(28723)
- 2015(32037)
- 2014(32026)
- 2013(31417)
- 2012(28873)
- 2011(25600)
- 2010(25438)
- 2009(22922)
- 2008(22651)
- 2007(19723)
- 2006(17048)
- 2005(14339)
- 学科
- 济(114889)
- 经济(114697)
- 管理(85791)
- 业(77696)
- 企(64177)
- 企业(64177)
- 方法(54094)
- 数学(47642)
- 数学方法(47028)
- 财(38928)
- 中国(32626)
- 农(30965)
- 学(24506)
- 地方(24226)
- 业经(24176)
- 务(21967)
- 财务(21869)
- 财务管理(21807)
- 制(21469)
- 企业财务(20807)
- 农业(20452)
- 理论(18853)
- 贸(18539)
- 贸易(18528)
- 易(17958)
- 环境(17053)
- 技术(17005)
- 和(16891)
- 银(16679)
- 银行(16640)
- 机构
- 大学(393691)
- 学院(391254)
- 管理(156121)
- 济(153032)
- 经济(149582)
- 理学(135772)
- 理学院(134256)
- 管理学(131688)
- 管理学院(130967)
- 研究(127014)
- 中国(95734)
- 京(83230)
- 科学(79279)
- 财(77924)
- 所(61796)
- 农(61200)
- 财经(59868)
- 中心(59824)
- 业大(58629)
- 江(57013)
- 研究所(56110)
- 经(54669)
- 北京(51831)
- 范(51609)
- 师范(51113)
- 农业(47653)
- 院(47218)
- 经济学(46939)
- 州(46029)
- 财经大学(44765)
- 基金
- 项目(274977)
- 科学(216540)
- 基金(200245)
- 研究(200157)
- 家(174181)
- 国家(172738)
- 科学基金(149585)
- 社会(126620)
- 社会科(119933)
- 社会科学(119902)
- 省(106359)
- 基金项目(106300)
- 自然(97964)
- 自然科(95726)
- 自然科学(95701)
- 自然科学基金(93932)
- 教育(92663)
- 划(89757)
- 资助(82454)
- 编号(81504)
- 成果(65744)
- 重点(61145)
- 部(60615)
- 发(56938)
- 创(56613)
- 课题(55567)
- 科研(52875)
- 创新(52854)
- 国家社会(52382)
- 教育部(52370)
- 期刊
- 济(160817)
- 经济(160817)
- 研究(113496)
- 中国(77544)
- 财(63131)
- 学报(62072)
- 科学(56364)
- 管理(54988)
- 农(54830)
- 大学(48018)
- 学学(44975)
- 教育(43959)
- 农业(37678)
- 技术(33985)
- 融(32834)
- 金融(32834)
- 财经(29000)
- 业经(26587)
- 经济研究(25997)
- 经(24779)
- 问题(22362)
- 图书(21535)
- 版(18853)
- 业(18572)
- 理论(18367)
- 统计(18008)
- 科技(17997)
- 技术经济(17658)
- 资源(17052)
- 财会(16915)
共检索到568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锐 黄亮雄 韩永辉
文章从土地财政的视角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阻碍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保障房实物建设与土地财政发生抵触的根本因素在于土地。保障房用地的无偿供应一方面减少了政府可获得的土地出让金,另一方面加重了地方发展的财政压力。因此,政府会在逐利动机和财政压力的驱使下或明或暗地规避保障房土地的供应。文章利用105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压力比逐利动机更好地预测了城市政府规避供地的行为。与大多数呼吁彻底改革现行分税制的政策建议不同,文章提出,在现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降低土地因素抑制保障房建设成效的可行办法是淡化对保障房供地的要求,更多地通过其他措施推进建设工作,如住房保障的货币化和...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土地财政 城市政府 住房政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钱坤 徐霞 徐慧颖
近年来,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滞后和地方政府过分依赖土地出让金的问题逐渐凸显。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一是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住宅出让土地之间的关系系;二是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土地财政收益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现: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土地财政的负相关性比较显著,应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激励机制,设计一个合理的提取土地出让收入比例的"维稳"方案。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荣灏 周晓艳 张苗苗
该文基于2009年-2017年2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以土地为中心发展模式下中国城市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的空间分异特征异于其他社会经济空间格局.土地财政依赖和工业偏向的土地供给结构对地方政府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有负面影响,但土地供给结构对保障住房供应的影响有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即在中西部内陆地区,工业偏向的土地供给结构对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的抑制作用会更显著.该研究结论为如何有效推动保障性住房供给和差异化的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政策涵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慧
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已初见成效,但相关的政策、配套措施并不完善,亟待解决资金、土地、监管、运营、机制等方面的困境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举措。"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未来五年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任务艰巨。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目前,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已初见成效,但相关的政策、配套措施并不完善,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王保华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项耗资大、周期长、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力度,该项工程已取得重大的突破性发展。但是,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一些深层次的新问题逐渐凸显,导致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融资困境,以致严重制约了该项工程的顺利实施。本文以丽水为例,通过深入了解丽水市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现状,从金融部门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为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建设 融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东 洪爱华
为了解决个人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融资难问题,文章采用实证的分析方法,以保障性住房的融资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保障性住房融资的文献介绍,提出了相关的融资建议,研究结果发现:通过政府财政与民间资本的合力效应,不仅有利于提高民间投资者对个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积极性,整体社会福利也会因此而增加,而且更有利于政府对民间资本投资的有序引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芸 彭千芮
利用2010—2019年中国25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对推进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和实现机制。研究发现,保障性住房供给对于城镇化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对于推进城镇化率的影响效应大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狭义的保障性住房的影响效应大于低价商品房以及其他更广义的保障性住房。机制分析表明,保障性住房供给主要通过预期效应对城镇化率产生影响,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保障性住房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效果。着力推进保障性住房供给以解决“住有所居”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应当有针对性地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并从扩大供给、全国统筹、协同推进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辉 英成金 罗蓉
人的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住房则是保证人口融入城镇的必要条件。从土地财政视角出发,依据人口迁移的"成本—收益"理论建立城镇化一般均衡模型,选取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探讨保障性住房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机制,并从全样本、分样本角度研究保障性住房对人口城镇化区域差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障性住房显著支持人口城镇化发展,但该支持效应受土地财政发展区域差异性的影响;土地财政对人口城镇化的支持效应随着土地财政规模的扩大而逐渐减小;土地财政削弱保障性住房的效果与土地财政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辉 英成金 罗蓉
人的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住房则是保证人口融入城镇的必要条件。从土地财政视角出发,依据人口迁移的"成本—收益"理论建立城镇化一般均衡模型,选取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探讨保障性住房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机制,并从全样本、分样本角度研究保障性住房对人口城镇化区域差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障性住房显著支持人口城镇化发展,但该支持效应受土地财政发展区域差异性的影响;土地财政对人口城镇化的支持效应随着土地财政规模的扩大而逐渐减小;土地财政削弱保障性住房的效果与土地财政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理恒
着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是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土地财政是影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文章主要从激励机制、建设资金和建设用地三个层面剖析了土地财政对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土地财政模式下地方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激励机制不足、建设资金和建设用地都相对缺乏。结合这一结论,最后给出了新常态下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供给 土地财政 地方政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广录 曾汪泉
保障性住房建设满意度能客观反映住房保障对象的需要水平。实证研究表明:保障性住房建设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交通、教育、供水供电、娱乐、医疗卫生、安全状况、购物及各自设施,另外还有物业管理及服务态度、地方政府资金投入及服务态度、小区及周围生活环境等因素。各级政府部门应通过多元化融资方式保证其供给,才能使保障性住房产品的福利性得到真正发挥。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满意度 因子分析 影响因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俊华 刘娜
在"保基本、惠民生"背景下,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的现实意义凸显。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诠释财政分权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的内在逻辑,然后基于2010—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财政分权对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总效率、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降低了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总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而对规模效率并无显著影响;相对于财政收入分权,财政支出分权程度的提升对纯技术效率的抑制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分权会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进而降低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总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其次,财政分权对纯技术效率的负面效应随着效率值的提高而不断增强。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提升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一花 乔敏 董旸
土地财政是"财政分权"与"政绩竞争"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土地财政影响预算内支出结构的研究发现,土地财政并没有减轻预算内投资建设的激励,"重投资、轻服务"的支出结构也没有得到矫正,这对建立全口径预算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出严峻挑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祖山 张志军
居住福利既包括居住所需要的基本生存条件和基本公共资源,又涉及与居住活动相关的经济因素、安全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目前,非产权保障性住房应当成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首选项目,但其建设和分配面临居住空间分异、保障效率低下、居住福利缺失和不利于城市功能提升的困局。政府在加大非产权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力度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土地、税收、财政等政策功能,调动社会资源,增加非产权的、具有保障功能的房源供给,通过供给与分配的多元化选择,摆脱单一化所面临的困局,达到改善居住福利的目的。
关键词:
居住福利 非产权房 保障性住房 多元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英利
通过分析财政压力与土地财政对区域房价的影响机理,来构建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同时考虑到财政压力与土地财政对区域房价的影响存在时空异质性,采用GTWR模型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研究了财政压力、土地财政对房价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并对其时空异质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压力、土地财政对房价整体上具有正向直接效应;财政压力通过土地财政对区域房价起到正向的间接效应;财政压力和土地财政及两者互动对房价的影响效应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由于较高的土地财政依赖而以间接效应为主,而西部地区则以财政压力对房价的直接效应为主。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厦门财政参与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财政分权激励与土地财政、保障性住房的内在逻辑及其调整
城市住房价格的空间相关性、影响因素与传递效应——基于区域市场关系层面的实证研究
人口结构变迁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困境及对策建议
财政分权、公众偏好与社会保障支出——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财政支出、土地财政与房地产投机泡沫——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测算与实证
土地财政、地方债务与房价水平——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区域间经济发展、城镇化与住房保障财政供给——基于空间计量模型框架的实证研究
基层财政运行压力: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困境分析——对农业县(市)基层财政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