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78)
- 2023(18180)
- 2022(15582)
- 2021(14774)
- 2020(12433)
- 2019(28829)
- 2018(28337)
- 2017(55162)
- 2016(29830)
- 2015(33653)
- 2014(33711)
- 2013(33154)
- 2012(30425)
- 2011(27006)
- 2010(27132)
- 2009(24609)
- 2008(24343)
- 2007(21337)
- 2006(18436)
- 2005(15586)
- 学科
- 济(121879)
- 经济(121686)
- 管理(90145)
- 业(82775)
- 企(69807)
- 企业(69807)
- 方法(59006)
- 数学(52030)
- 数学方法(51226)
- 财(39828)
- 农(31784)
- 中国(31609)
- 学(26797)
- 业经(25509)
- 地方(24510)
- 制(22894)
- 务(22808)
- 财务(22700)
- 财务管理(22634)
- 企业财务(21566)
- 理论(20993)
- 农业(20671)
- 贸(19817)
- 贸易(19807)
- 易(19173)
- 技术(18338)
- 和(18040)
- 环境(17279)
- 银(17233)
- 银行(17185)
- 机构
- 大学(417262)
- 学院(416233)
- 管理(164943)
- 济(162470)
- 经济(158955)
- 理学(143809)
- 理学院(142179)
- 管理学(139192)
- 管理学院(138441)
- 研究(134149)
- 中国(99723)
- 京(88112)
- 科学(84791)
- 财(81714)
- 农(66825)
- 所(66704)
- 业大(63296)
- 财经(63097)
- 中心(61770)
- 江(60813)
- 研究所(60626)
- 经(57527)
- 北京(54980)
- 范(54255)
- 师范(53675)
- 农业(52336)
- 经济学(49877)
- 院(49593)
- 州(48834)
- 财经大学(47117)
- 基金
- 项目(289529)
- 科学(227951)
- 基金(210535)
- 研究(209201)
- 家(183779)
- 国家(182271)
- 科学基金(157518)
- 社会(131180)
- 社会科(124272)
- 社会科学(124242)
- 省(113154)
- 基金项目(111195)
- 自然(104351)
- 自然科(101983)
- 自然科学(101959)
- 自然科学基金(100105)
- 教育(98146)
- 划(95223)
- 资助(88229)
- 编号(84650)
- 成果(68236)
- 重点(64899)
- 部(63966)
- 发(60152)
- 创(59868)
- 课题(58667)
- 科研(55882)
- 创新(55846)
- 教育部(55068)
- 大学(54446)
- 期刊
- 济(170697)
- 经济(170697)
- 研究(118626)
- 中国(81841)
- 学报(67545)
- 财(66333)
- 科学(61156)
- 农(59424)
- 管理(59289)
- 大学(51753)
- 学学(48746)
- 教育(47788)
- 农业(40930)
- 技术(37886)
- 融(32964)
- 金融(32964)
- 财经(31009)
- 业经(28313)
- 经济研究(28154)
- 经(26505)
- 问题(22250)
- 图书(20954)
- 业(20829)
- 统计(20392)
- 版(20117)
- 技术经济(19776)
- 科技(19247)
- 策(18705)
- 理论(18687)
- 商业(18047)
共检索到599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钱坤 徐霞 徐慧颖
近年来,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滞后和地方政府过分依赖土地出让金的问题逐渐凸显。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一是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住宅出让土地之间的关系系;二是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土地财政收益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现: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土地财政的负相关性比较显著,应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激励机制,设计一个合理的提取土地出让收入比例的"维稳"方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杜静 刘啸 张建坤
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作为我国住房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分别代表了住房制度中效率和公平两个方面。本论文在定性分析和统计回归分析筛选出对住房保障与住房市场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基础上,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构建了影响因素的路径关系图,对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两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证明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并以对路径系数的分析解释了政府现行政策对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
住房保障 住房市场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锐 黄亮雄 韩永辉
文章从土地财政的视角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阻碍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保障房实物建设与土地财政发生抵触的根本因素在于土地。保障房用地的无偿供应一方面减少了政府可获得的土地出让金,另一方面加重了地方发展的财政压力。因此,政府会在逐利动机和财政压力的驱使下或明或暗地规避保障房土地的供应。文章利用105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压力比逐利动机更好地预测了城市政府规避供地的行为。与大多数呼吁彻底改革现行分税制的政策建议不同,文章提出,在现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降低土地因素抑制保障房建设成效的可行办法是淡化对保障房供地的要求,更多地通过其他措施推进建设工作,如住房保障的货币化和...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土地财政 城市政府 住房政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欧阳华生 黄智聪
影响住房保障的因素比较复杂,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由经济发展带来的GDP规模和政府财力快速增长并未有效支持财政对住房保障的投入;城镇化进程加快给住房保障问题解决带来了较大压力,区域间政府住房保障财政投入竞争促进了区域间政府住房保障财政投入。今后政府需要加大财政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力度,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将住房保障财政投入逐步由政治激励向经济激励转变,统筹解决城镇化带来的住房保障问题;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政策与住房保障政策相衔接,建立住房保障动态进出机制,将低保政策与住房保障政策相衔接。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城镇化 住房保障 财政供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东 洪爱华
为了解决个人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融资难问题,文章采用实证的分析方法,以保障性住房的融资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保障性住房融资的文献介绍,提出了相关的融资建议,研究结果发现:通过政府财政与民间资本的合力效应,不仅有利于提高民间投资者对个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积极性,整体社会福利也会因此而增加,而且更有利于政府对民间资本投资的有序引导。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荣灏 周晓艳 张苗苗
该文基于2009年-2017年2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以土地为中心发展模式下中国城市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的空间分异特征异于其他社会经济空间格局.土地财政依赖和工业偏向的土地供给结构对地方政府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有负面影响,但土地供给结构对保障住房供应的影响有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即在中西部内陆地区,工业偏向的土地供给结构对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的抑制作用会更显著.该研究结论为如何有效推动保障性住房供给和差异化的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政策涵义.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辉 英成金 罗蓉
人的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住房则是保证人口融入城镇的必要条件。从土地财政视角出发,依据人口迁移的"成本—收益"理论建立城镇化一般均衡模型,选取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探讨保障性住房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机制,并从全样本、分样本角度研究保障性住房对人口城镇化区域差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障性住房显著支持人口城镇化发展,但该支持效应受土地财政发展区域差异性的影响;土地财政对人口城镇化的支持效应随着土地财政规模的扩大而逐渐减小;土地财政削弱保障性住房的效果与土地财政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辉 英成金 罗蓉
人的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住房则是保证人口融入城镇的必要条件。从土地财政视角出发,依据人口迁移的"成本—收益"理论建立城镇化一般均衡模型,选取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探讨保障性住房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机制,并从全样本、分样本角度研究保障性住房对人口城镇化区域差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障性住房显著支持人口城镇化发展,但该支持效应受土地财政发展区域差异性的影响;土地财政对人口城镇化的支持效应随着土地财政规模的扩大而逐渐减小;土地财政削弱保障性住房的效果与土地财政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理恒
着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是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土地财政是影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文章主要从激励机制、建设资金和建设用地三个层面剖析了土地财政对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土地财政模式下地方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激励机制不足、建设资金和建设用地都相对缺乏。结合这一结论,最后给出了新常态下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供给 土地财政 地方政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英利
通过分析财政压力与土地财政对区域房价的影响机理,来构建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同时考虑到财政压力与土地财政对区域房价的影响存在时空异质性,采用GTWR模型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研究了财政压力、土地财政对房价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并对其时空异质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压力、土地财政对房价整体上具有正向直接效应;财政压力通过土地财政对区域房价起到正向的间接效应;财政压力和土地财政及两者互动对房价的影响效应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由于较高的土地财政依赖而以间接效应为主,而西部地区则以财政压力对房价的直接效应为主。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先柱 吴蕾
在分税制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的作用下,房价变动和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呈现高度重合,这构成了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2007-2016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探究土地财政、房价上涨和产业结构升级三者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土地财政和房价上涨存在正向的反馈机制,二者相互影响。(2)在土地财政和房价上涨的互动作用下,通过改变劳动力供给结构和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3)土地财政和房价上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地区性差异。所以,地方政府要合理利用土地财政和房价上涨,完善财政体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土地财政 房价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成刚 潘康
土地财政和城镇化是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构建2005-2015年31个省级(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探究土地财政与城镇化之间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探究了土地财政和城镇化在全国层面以及区域层面上对房地产发展的影响。在国内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城镇化在5%的水平上对土地财政及房地产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土地财政在1%的水平上对城镇化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2)地方政府规模及税收在1%水平上对土地财政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地方政府长期依赖出让土地行为破坏了房地产行业发展平衡。(3)城镇化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存在地区性差异。所以,在全国推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既要了解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协调的问题,还要正视土地财政作用,不可以过度依赖土地出让的老模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完善城镇化建设的模式,完善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税的分税制改革并规范房地产市场。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城镇化 房地产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俊华 刘娜
在"保基本、惠民生"背景下,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的现实意义凸显。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诠释财政分权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的内在逻辑,然后基于2010—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财政分权对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总效率、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降低了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总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而对规模效率并无显著影响;相对于财政收入分权,财政支出分权程度的提升对纯技术效率的抑制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分权会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进而降低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总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其次,财政分权对纯技术效率的负面效应随着效率值的提高而不断增强。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提升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武靖州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并伴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的快速扩张。在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土地财政和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将这三者纳入同一框架下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对我国2012-2016年省级数据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在引入土地财政因素后,发现地方债务驱动的地方经济增长不可持续,土地财政与地方债务之间存在正向的相互影响和利益耦合,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摆脱经济发展对地方债务和土地财政依赖。为此,应充分认识到经济持续发展不应建立在债务扩张的基础之上,持续关注由地方财政缺口和债务增长带来的金融风险,并适时调整土地供给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侯明 张贵凤 曲洋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保障与就业之间的相互联系更加紧密,也成为我国实现民生保障目标、提高全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重点关注对象。文章利用2008-2017年的相关数据,研究社会保障与就业之间的作用机理,选择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社会保障与就业之间的相关关系展开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省份就业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各省份社会保障与就业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关系。文章旨在建议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拓展社会保障覆盖面,从而促进就业质量和数量的发展,充分保障就业目标的实现,使社会保障与就业之间产生良性的互动互促关系。
关键词:
社会保障支出 就业效应 空间面板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