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3)
- 2023(15170)
- 2022(13308)
- 2021(12450)
- 2020(10468)
- 2019(24298)
- 2018(23915)
- 2017(46611)
- 2016(25014)
- 2015(27925)
- 2014(27873)
- 2013(27335)
- 2012(24920)
- 2011(22085)
- 2010(21609)
- 2009(19289)
- 2008(18639)
- 2007(16100)
- 2006(13562)
- 2005(11287)
- 学科
- 济(98949)
- 经济(98767)
- 管理(72138)
- 业(67941)
- 企(55991)
- 企业(55991)
- 方法(48456)
- 数学(42761)
- 数学方法(42156)
- 农(26442)
- 财(26257)
- 中国(24018)
- 学(20893)
- 业经(20843)
- 地方(19462)
- 农业(17855)
- 制(17011)
- 务(16660)
- 财务(16565)
- 财务管理(16532)
- 贸(16413)
- 贸易(16408)
- 理论(16140)
- 易(15906)
- 技术(15834)
- 企业财务(15736)
- 和(14825)
- 环境(14776)
- 银(13870)
- 银行(13831)
- 机构
- 大学(343047)
- 学院(342133)
- 管理(139591)
- 济(133002)
- 经济(130106)
- 理学(122456)
- 理学院(121124)
- 管理学(118775)
- 管理学院(118162)
- 研究(109071)
- 中国(79713)
- 京(71653)
- 科学(69298)
- 财(61239)
- 农(54449)
- 所(52995)
- 业大(52887)
- 中心(51216)
- 财经(50100)
- 研究所(48800)
- 江(47864)
- 经(45858)
- 范(45044)
- 师范(44578)
- 北京(44359)
- 农业(42697)
- 院(40414)
- 经济学(40164)
- 州(39328)
- 财经大学(37839)
- 基金
- 项目(247518)
- 科学(195400)
- 基金(180900)
- 研究(178572)
- 家(157681)
- 国家(156393)
- 科学基金(135726)
- 社会(112917)
- 社会科(106984)
- 社会科学(106958)
- 基金项目(96686)
- 省(96406)
- 自然(89928)
- 自然科(87900)
- 自然科学(87876)
- 自然科学基金(86272)
- 教育(82824)
- 划(81343)
- 资助(74420)
- 编号(72299)
- 成果(56852)
- 重点(54771)
- 部(54570)
- 发(51522)
- 创(51498)
- 课题(49139)
- 创新(48037)
- 科研(47964)
- 教育部(47000)
- 国家社会(46506)
- 期刊
- 济(135498)
- 经济(135498)
- 研究(94726)
- 中国(60633)
- 学报(55158)
- 科学(50430)
- 管理(48396)
- 农(47900)
- 财(46686)
- 大学(42248)
- 学学(40000)
- 教育(36918)
- 农业(33539)
- 技术(30207)
- 融(26180)
- 金融(26180)
- 财经(23381)
- 业经(22952)
- 经济研究(22014)
- 经(19943)
- 问题(18035)
- 图书(16983)
- 科技(16732)
- 业(16676)
- 理论(16545)
- 版(16283)
- 技术经济(15917)
- 统计(15330)
- 实践(15304)
- 践(15304)
共检索到476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德坤 张俐 陆亚萍
住房保障准入标准线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保障政策实施的效率和公平。本文以青岛市为例,应用剩余收入法构建支付能力模型,对青岛市各类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青岛市现行的各类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较为合理,但存在政策变更时衔接不畅等问题。本文提出要适度降低保障性住房准入收入标准限定;灵活参照各相关动态因素制定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稳步推进产权型保障性住房向租赁型保障性住房过渡,逐步剥离附着于房屋所有权上的福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卢媛 刘黎明
保障性住房作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提出一种基于收入分布函数拟合方法的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线测算方法,把计算结果与实际准入标准线做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现行准入标准过低,保障性住房体系内三种主要保障模式比例失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咸会琛 胡萌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青岛市居民的空气质量意识和对空气质量改善的支付意愿的相关数据。引入人口统计变量、经济变量和空气质量意识变量,建立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是否支付的因素;再利用Tobit模型,并采用更适合误差项非正态分布和异方差的对称修剪最小二乘法(STLS)进行估计。研究结果显示:青岛市愿意为改善空气质量进行支付的居民人数比例为86.71%,空气质量意识对是否愿意支付的影响最大,而收入水平对支付数额的影响最大;居民目前对改善空气质量的总支付意愿为每年11.84亿元,并且随着收入水平和空气质量意识的提高会不断增加。我们建议:如果政府加大空气质量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
关键词:
青岛 空气质量改善 支付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罗春燕 张仕廉
为合理制定保障性住房的租金,在分析国内外保障性住房现行租金定价机制的基础上,从保障性住房的可接受性原则出发,提出依照承租人支付能力的不同进行差别化定价,结合保障性住房的区位因素进行租金修正,并对重庆市的保障性住房小区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模型应用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租金定价 支付能力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宫攀 赵杰美
自"智慧城市"这一概念提出后,世界各国纷纷投身于智慧城市建设。国内对于智慧城市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城市均提出了智慧城市战略规划。青岛市作为智慧城市的示范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为研究青岛市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及变化趋势,基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最新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从科技、经济、社会、环境4个方面,利用2012年—2016年数据,评价近五年青岛智慧城市发展力水平,揭示青岛发展特点,提出针对青岛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智慧城市 评价体系 青岛市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宫攀 赵杰美
自"智慧城市"这一概念提出后,世界各国纷纷投身于智慧城市建设。国内对于智慧城市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城市均提出了智慧城市战略规划。青岛市作为智慧城市的示范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为研究青岛市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及变化趋势,基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最新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从科技、经济、社会、环境4个方面,利用2012年—2016年数据,评价近五年青岛智慧城市发展力水平,揭示青岛发展特点,提出针对青岛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智慧城市 评价体系 青岛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广平 陈立文 尹志军
现有住房保障对象界定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且鲜少考虑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问题。文章以"价格"为导向,基于按揭贷款和租金收入比视角分别给出了产权型保障房和租赁型保障房的住房保障对象界定思路与方法。以天津市为案例,在明确界定不同类别保障房的保障对象的基础上,确定了天津市不同收入群体各类保障房支出费用占家庭收入的上限与下限,应用上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界定了两个案例的准入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保障房准入标准设计需要全面考虑"价格"和"住房支付能力",而且应当以家庭收入"范围"取代"界线"来界定保障房准入标准。本研究思路与
关键词:
住房支付能力 保障房 家庭收入 贷款风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基于家庭收入的保障性住房标准研究"课题组 朱建平 王婷婷 刘晶
保障性住房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为使保障性住房充分发挥作用,其准入标准的确定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大都以人均收入作为参考指标,本文旨在测算并确立以家庭收入为参考指标的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由于厦门市保障性住房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故以厦门为例考察基于家庭收入的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根据抽样调查的分组数据界定"中低收入组",通过正态分布与均匀分布的转换,利用格点映射法,找出覆盖面为40%的收入上限值,即为保障性住房的准入标准。基于此标准,结合"按年人均收入限值"这一指标,将家庭组别按人口细分,划分出针对不同家庭规模的参考准入标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瞿富强 颜伟 吴静
住房保障对象的精准界定,是提升住房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当前住房保障对象的界定很少考虑到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在探究住房支付能力内涵及分析指标的基础上,对江苏省典型城市不同收入等级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对住房保障对象进行界定并分类、分级保障,最后将住房保障对象与保障方式精准衔接。基于住房支付能力的住房保障对象的界定,既能够赋予住房困难家庭更多的保障机会,显著提高住房保障效率,也能够为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制定住房保障政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住房保障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徐虹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价格的制定主要从成本角度考虑,或按照周边商品房的价格进行调节。就此运用多种方法对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的支付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目前该类住房价格和租金部分脱离居民支付能力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住房保障 住房价格 住房支付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肇宇 刘树枫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我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措施。自2008年以来我国保障性住房投入步伐大大加快,但与保障性住房需求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缺口。本文以经济适用房为例,通过使用经居民剩余收入比调整后的住房支付能力指数的方法来分析计算我国不同收入层次人群的经济适用房的需求状况,之后再与近年来的经济适用房供给数量做比较,求得供求缺口比例,基于此来说明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较大的供求失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剩余收入比 住房可支付性指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汤腊梅
我国住房保障对象经历了从中低收入家庭向低收入家庭的演变。但对低收入家庭的不同理解导致政策实施中住房保障面期望值和实际值的巨大反差,如何界定住房保障对象成为一个难题。作为住房保障对象的低收入家庭,其界定依据是住房支付能力,而测度住房支付能力的关键是家庭月住房消费收入与目标住房所需月还款额。由此,构建基于收入增长的住房支付能力模型,并借助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测度我国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支付能力,从而从消费者需求角度界定了我国住房保障对象。
关键词:
住房保障对象 低收入家庭 住房支付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琳琳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其主要目的是满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然而,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能力、土地资源的约束,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必须坚持适度保障的原则,在满足基本需求的条件下严格控制建设和保障标准,防止由于过高追求保障水平而带来的福利刚性问题。设置适度可行的保障标准,关系着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公平性和运营的可持续性,需要认真研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彩 王健 王奉香 姜日进 梁成礼
目的:了解青岛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疗保险管理后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方法:选取青岛市内4区的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同时收集医疗保险管理中心颁布的政策规章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问题。结果:医保政策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结论:针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政府仍需要加大对社区的投入,加强对社区政策的倾斜力度。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医疗保险 支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吕萍 陈泓冰 左雯嘉
在效用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产权式保障房的特质和受益人享受的住房服务类型,将效用划分为使用、人居与财富三个方面,建立了效用分析框架,并利用2012年青岛、郑州的经济适用房调研数据,分析了经适房政策受益人的效用状况。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了受益人效用变化及其评价结果,揭示了以经适房为代表的产权式保障房政策受益人各类效用变化的政策意义。认为产权式保障房有其存在的价值,不仅能够显著提高特定群体的效用,还能发挥财富效应,实现福利改进,但因制度设计和政策效率等因素仍有待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