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84)
- 2023(3782)
- 2022(3111)
- 2021(2995)
- 2020(2560)
- 2019(5649)
- 2018(5582)
- 2017(11430)
- 2016(6163)
- 2015(6644)
- 2014(6846)
- 2013(6832)
- 2012(6355)
- 2011(5626)
- 2010(5612)
- 2009(4978)
- 2008(5130)
- 2007(4632)
- 2006(4006)
- 2005(3593)
- 学科
- 济(29329)
- 经济(29209)
- 管理(18889)
- 业(16755)
- 企(13069)
- 企业(13069)
- 方法(10326)
- 数学(9307)
- 数学方法(9187)
- 财(8608)
- 土地(7822)
- 学(7797)
- 农(6854)
- 中国(6345)
- 制(5659)
- 地产(5356)
- 房(5356)
- 房地(5356)
- 房地产(5356)
- 务(5211)
- 财务(5167)
- 财务管理(5147)
- 企业财务(5011)
- 城市(4823)
- 银(4494)
- 银行(4488)
- 行(4278)
- 融(4218)
- 金融(4218)
- 农业(4195)
- 机构
- 大学(86612)
- 学院(85286)
- 济(34748)
- 经济(33997)
- 管理(31813)
- 研究(30766)
- 理学(27210)
- 理学院(26833)
- 管理学(26277)
- 管理学院(26117)
- 中国(23899)
- 科学(19258)
- 财(18649)
- 京(18549)
- 农(17455)
- 所(15911)
- 财经(14610)
- 中心(14574)
- 研究所(14465)
- 业大(14215)
- 农业(13875)
- 经(13425)
- 江(13036)
- 经济学(11568)
- 院(11273)
- 北京(11215)
- 财经大学(11191)
- 范(10814)
- 师范(10674)
- 经济学院(10453)
- 基金
- 项目(58813)
- 科学(46529)
- 基金(44501)
- 研究(40279)
- 家(39940)
- 国家(39645)
- 科学基金(33548)
- 社会(26828)
- 社会科(25399)
- 社会科学(25391)
- 基金项目(23526)
- 自然(22478)
- 自然科(21955)
- 自然科学(21944)
- 省(21886)
- 自然科学基金(21564)
- 划(19101)
- 资助(18323)
- 教育(18193)
- 编号(14734)
- 部(13630)
- 重点(13273)
- 性(12393)
- 成果(12237)
- 发(11851)
- 创(11836)
- 国家社会(11695)
- 科研(11503)
- 教育部(11382)
- 创新(11203)
共检索到128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叶学平 胡信
为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国家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十二五"期间计划新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2011年计划完成1000万套目标。从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和进展皆不尽如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土地和资金的双重约束。本文对造成保障性住房土地和资金双重约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就如何破解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土地 资金 解决思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曹伊清
目前保障性住房在售(租)后,出现许多问题,后续管理面临法律上的困境。通过研究现行保障性住房售(租)后管理体制的问题,提出了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的法律制度架构以及与现阶段管理相应的法律对策。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动态管理 法律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吕萍 张绍基 丁富军 李爽
研究目的:探讨新时期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思路,满足日益发展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土地使用制度的新要求。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不同保障性住房的土地权属特征及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完善土地使用制度以适应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议,并以北京市为例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深化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土地制度 保障房 用地方式 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静
随着财政对保障性住房投入力度的加大,对保障性住房资金开展绩效审计已成为我国政府审计的重要职责,但由于我国保障性住房资金绩效审计刚刚起步,仍有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某市为例,构建了保障性住房资金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在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绩效的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绩效审计 绩效评价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蒋和胜 王波
在"十二五"规划出台之初,资金筹集被认为是我国地方政府贯彻落实中央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面临的头号难题,在学界也引发热议。四年过后,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各渠道资金的落实情况也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但对此问题目前学界尚没有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反思,与当初的激烈争论形成巨大反差。本文旨在对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各类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厘清资金来源各渠道的构成、规模以及发展趋势,对比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相同阶段处理同类问题的经验教训,找准我国在相关环节上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从而促进我国住房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十二五 保障性住房 资金 来源渠道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威
为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难问题,2011年进一步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资金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一个瓶颈问题,本文对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保险资金的性质与特点,提出保险资金投资保障性住房是一条安全、稳健的运用渠道。对保险机构来说,只有关注并管理好政策风险、投资风险和管理风险,才能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关键词:
保险 投资 保障房 风险管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松涛 申玲
目前中国的住房市场中,保障性住房因为政策和制度的优势,其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十二五"期间,我国会有大量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保障性住房会大规模地投入使用。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物业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保障性住房在物业管理中遇到的资金来源与运用问题,建立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资金来源与运用机制,确保保障性住房在使用过程中物业管理的有效进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艳 刘丽华
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看,市场和政府都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制度安排。在我国保障性住房资源配置过程中,调整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已经成为当今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关键。保障性住房属于准公共产品,存在市场失灵,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保障性住房的资源都由政府配置,其资源配置效率一定会高,也可能存在政府失灵。当前要破解我国保障性住房需求旺盛与建设资金不足、公共财政压力过大的难题,政府应通过积极引导市场微观主体,特别是引导商业保险公司等市场主体通过BOT(建设—经营—移交)模式,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使政府和市场这两种资源配置机制扬长避短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实现保障性住房资源有效配...
关键词:
保险资金 保障性住房 BOT模式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葛红玲 张雪
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但这项工程到底需要多少资金投入,由于测算依据和方法存在争议,目前尚无准确的量化数据。本文考虑长期、短期保障房动态需求因素的差异,短期将家庭户规模与保障房面积大小相对应,测算"十二五"期间保障房资金需求量;长期将人口增长、通货膨胀等因素纳入量化模型,运用"月供-收入法"细化保障对象数量,采取"政府补贴差值"法测算保障房资金需求净值,得到北京未来30年保障房建设资金需求的量化数值。根据本文测算结果,北京保障房建设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
关键词:
保障对象 保障房 购房支付能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星 席友
资金短缺是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最大难题之一,这一难题的解决要从引入市场手段作为政府投入的必要补充,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本文从保障性住房和保险资金运用的基本理论入手,研究认为保险资金投资保障性住房在法律、经济和进入路径上均具有可行性,但是在投资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和具体操作等层面仍面临着诸多问题。我们建议从政府部门、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自身三个层面采取措施,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保证保险资金投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
关键词:
保险资金 保障性住房 投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苟兴朝
实物配租和货币补贴是两种主要的住房保障模式,二者各有优缺点。影响住房保障供给模式选择的外部约束条件主要有四个:政府财政收入水平、城市建设土地资源、城市住房存量以及城镇化不同阶段。本文以住房保障供给模式的成本收益为视角,基于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数据分析了不同外部约束条件下当前各城市最优和次优的住房保障供给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谭荣
在我国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的政策背景下,进一步解决大中城市特别是人口净流入城市的重点群体住房保障问题,较为迫切。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以来存在"重售轻租"的现象,导致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国务院办公厅有关文件精神,对当前如何通过土地政策创新来应对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齐锡晶 杨雯迪 李雪 汪婷婷
阐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探索过程及政策演进,分析大力发展集体土地租赁住房的原因、背景及影响。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从社会、经济、市场等方面选取指标构建模型,分析开展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在促进人口汇集、地区经济增长、抑制房价地价等方面均有积极效应,但受开发企业积极性、基础设施等因素的限制。考虑未来人口流入、产业发展等变化,提出完善收益分配、土地产权、金融支持等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濮励杰 张润森
土地储备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住房保障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和客观要求。但是,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土地储备制度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本文基于保障性住房视角下的土地储备制度缺陷分析,从规划、融资、监控、参与和法规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保障性住房的土地储备机制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土地储备 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修岩 杜聪 李松林
住房供给弹性是决定房价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城市的住房供给是否缺乏弹性?影响住房供给弹性大小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为探究上述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自然地理约束、耕地保护约束和容积率规制的单中心城市模型,重点考察了三者对住房供给弹性的影响机理,进而运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与微观土地交易数据,全面测度了中国城市土地开发中的自然地理约束和容积率规制强度,并基于2005—2013年中国城市层面的统计数据,采用外生冲击引起的需求变动这一识别策略来估计住房供给弹性。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的住房供给整体表现为缺乏弹性,而自然地理约束及容积率规制是导致住房供给缺乏弹性的重要原因;人口规模越大的城市,其住房供给弹性越小,且受自然地理约束的制约程度越高。这为中国当前房价整体涨幅明显,尤其是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的典型事实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视角。因此,政府应当坚持"因城施政"的思路,适当降低土地开发中的容积率规制强度,逐步增加供给弹性偏低的大城市土地供应,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