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4)
2023(8882)
2022(7470)
2021(7130)
2020(5942)
2019(13684)
2018(13536)
2017(27017)
2016(14786)
2015(16627)
2014(16908)
2013(16828)
2012(15867)
2011(14419)
2010(14645)
2009(13798)
2008(13895)
2007(13109)
2006(11547)
2005(10121)
作者
(42927)
(36820)
(36215)
(34664)
(22686)
(17580)
(16471)
(14311)
(13511)
(12870)
(12380)
(12080)
(11489)
(11279)
(11247)
(11214)
(11161)
(10634)
(10477)
(10410)
(9202)
(9072)
(8985)
(8406)
(8385)
(8356)
(8247)
(7934)
(7487)
(7395)
学科
(65872)
经济(65740)
(47600)
(46722)
管理(36104)
农业(30851)
方法(27014)
(26512)
企业(26512)
数学(24443)
数学方法(24237)
业经(17874)
中国(16193)
(15145)
(14038)
地方(13915)
(11956)
贸易(11954)
(11657)
(11537)
(10626)
农业经济(10514)
(9652)
(9629)
银行(9608)
(9163)
农村(9155)
(9144)
(9108)
土地(8766)
机构
学院(217664)
大学(212167)
(91034)
经济(89088)
管理(83195)
研究(72091)
理学(71768)
理学院(71026)
管理学(69879)
管理学院(69494)
(58233)
中国(56363)
农业(44836)
科学(44613)
(43740)
业大(39606)
(39457)
(37425)
中心(35360)
(34020)
研究所(33782)
财经(31237)
(28358)
(28346)
师范(28117)
农业大学(27549)
北京(27016)
经济学(26741)
(26615)
经济管理(25784)
基金
项目(141787)
科学(110468)
研究(107227)
基金(100654)
(86792)
国家(85950)
科学基金(72643)
社会(67359)
社会科(63268)
社会科学(63244)
(57676)
基金项目(54088)
教育(48080)
编号(47230)
(47031)
自然(44665)
自然科(43526)
自然科学(43510)
自然科学基金(42721)
资助(39789)
成果(38129)
(33364)
(32282)
(31839)
重点(31457)
课题(30818)
(29241)
(27676)
国家社会(27281)
创新(27262)
期刊
(106344)
经济(106344)
(62217)
研究(59057)
中国(43922)
农业(41895)
学报(34751)
科学(31692)
(30003)
大学(26647)
学学(25448)
业经(24357)
管理(23302)
(22959)
金融(22959)
教育(20859)
(19877)
技术(18431)
问题(15938)
财经(14828)
农村(14469)
(14469)
经济研究(14297)
农业经济(14287)
(13234)
(12666)
世界(11882)
经济问题(11607)
技术经济(11313)
理论(10485)
共检索到321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博  
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中,新创设的宅基地“农户资格权”是重大创新,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必须进行制度供给,即建立宅基地农户资格权登记制度、宅基地农户资格权置换制度和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退出制度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新华  吴舒心  韩沛岑  
以L市宅基地资格权择位竞价为案例,聚焦宅基地所有权和资格权分置过程中产生的错配问题,揭示宅基地农户资格权保障的创新举措与现实困境之间的裂隙及改进思路,为构建宅基地农户资格权保障机制提供借鉴。研究发现,农户资格权保障的现实诉求、地方的政绩导向、乡贤精英“乡土情结”回归以及乡村治理结构转型要求,共同驱动着L市宅基地资格权择位竞价模式的形成。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资格权权能不清和收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等政策失灵和市场失灵,产生了资源、身份、权益错配等问题。因此,建议深化宅基地资格权研究,强化政策供给;优化择位竞价操作方案,完善市场机制,以矫治宅基地所有权和资格权分置改革中的错配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岳永兵  刘向敏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宅基地"三权分置"后,如何正确把握这一新概念,如何理解其内涵和具体实现形式,成为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设立宅基地农户资格权的意义为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创造条件。现行的宅基地制度以保障农民居住权利为主,宅基地主要由本集体成员取得和利用,仅限在本集体内部转让。由此形成了宅基地所有权构成主体、取得资格主体和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砺  
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户多宅""一人一宅""建新不拆旧""少批多占"等违反相关法律的农户隐性占地行为,迟滞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本文以农户隐性占地行为为出发点,在宅基地功能属性变迁的研究视角下,探讨了农户隐性占地行为出现的根源以及宅基地制度相关试点改革的政策取向。首先,通过回顾宅基地计划分配制度与宅基地功能属性的变迁,发现现行的宅基地计划分配制度是建立于居住保障属性之上,一定程度上无法适应宅基地居住保障属性减弱以及资产属性彰显的社会现实。然后,本文分别从理论模型和现实情景的角度出发,来刻画分析农民如何通过宅基地的隐性占有行为来突破计划分配制度的限制。最后,通过整理部分宅基地改革试点县域的政策文本,发现目前的试点改革工作是从"维护宅基地的居住保障属性"与"适应宅基地资产属性彰显"这两个维度同时展开的,且前者明显受到试点县域的青睐和重视,而后者的改革则显得举步维艰。只有同时兼顾宅基地的居住保障属性和资产属性,才能实现对农户宅基地隐性占地行为的有效治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史卫民  彭逸飞  
[目的]通过对我国宅基地“三权分置”中宅基地资格权实现困境的分析,提出合理完善建议,实现对资格权实现的法治保障,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深入发展。[方法]实证分析法、政策内容分析法、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结果]我国的现行立法尚未对宅基地资格权的内涵以及制度构造做出明确规定,宅基地资格权的性质目前还存在关于“分配请求权说”“用益物权说”“剩余权说”“成员权说”的争议,宅基地资格权的主要权能也并不清晰。同时,现阶段宅基地资格权在实现上存在主体认定不明确、登记制度不健全、行使制度不具体、救济制度不完善等现实困境。[结论]基于对宅基地资格权来源和宅基地改革政策目标的分析,应将其界定为成员权。通过对试点地区实践经验的总结,建议将宅基地资格权主体认定为“集体成员”,采用“三权三证”模式进行确权登记,明确资格权的分配请求权、成员获益权、管理参与权、退出补偿权四种主要权能,探究资格权多元化的救济途径,切实保障农民的宅基地合法权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易文彬   孙秀香   邱俊柯   尹奇  
[目的]将宅基地资格权取得主体有条件的拓展至集体成员外以带动城市人才下乡服务乡村振兴事业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方法]文章以4省5县(市)40个试点村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宅基地资格权“外延”效果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结果]宅基地资格权“外延”的良好实践效果并非由某单一条件决定,而是多因素相互的结果;非本集体成员投资参与是提高“外延”实践探索效果的关键,而财政扶持、村民接纳等则是重要的辅助条件;从提升路径看,政策资本驱动、社会力量驱动和政社民协同驱动三重赋能路径能够促进试点实践的广度与深度。[结论]基于良好的“外延”效果,进一步提出“慎稳推进”放宽宅基地资格权、“风险防范”约束宅基地资格权“外延”权能、“投资到点”发挥资本下乡作用和“深度参与”激活农民主体力量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冉瑞平  李俊明  尹奇  
宅基地资格权作为一种新创设的权利,学界对于其内涵意见纷呈,对于其权能内容也众说纷纭。虽然各地改革试点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资格权的认定、保障和退出等方面仍面临诸多困境。本文认为,宅基地资格权是一种复合型权利,至少应包含身份、收益和管理三大权能。为促进资格权的实现,建议明确资格权认定立法和认定标准,设立特殊资格权以满足“新村民”需要;显化资格权表现形式,建立资格权“确权颁证”制度;探索宅基地跨区域调配、分配延期补偿等多元路径以保障资格权内涵的居住权益;加强所有权对资格权的规范,促进宅基地规范流转;探寻资格权多元退出路径,设立资格权退出反悔机制,构建资格权退出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俊杰  
准确把握宅基地资格权的性质是深化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核心和关键。综合考察集体成员基于身份性资格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生成路径及农户宅基地利用方式变化带来的资格属性的拓展,可知宅基地资格权是一项兼具身份属性和财产属性的独立民事权利,其功能体现为分配请求权、居住保障权、可期待收益权和有限处分权。它在宅基地所有权与使用权之间建立了关键联系,促进了所有权、使用权的权能强化与权益保护。实践中,应从界定权利主体、明确实现规则、完善配套制度等方面构建宅基地资格权运行机制,促进宅基地资格权功能的有效发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温世扬  陈明之  
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中,应将明确宅基地资格权的法律内涵置于首要位置。宅基地资格权性质廓清的前提在于理解农民与集体所有土地之间的总有关系。总有关系呈现出清晰的团体法脉络,成员权产生于团体内部关系中,与团体性密切相关,我国集体成员权解决的正是集体所有权主体内部成员个体与整体的关系问题,应将成员权理论纳入集体所有权关系中考察。将宅基地资格权定性为成员权有利于完善我国集体成员权利体系、明确“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属性以及宅基地流转权能的实现等。宅基地资格权的实现应从明确宅基地的分配主体、建立合理的宅基地退出制度、建立健全宅基地资格权登记制度等三个方面展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瑞芳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宅基地相关问题层出不穷。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的缺陷日益暴露出来,对此,理论界做了一系列的关于宅基地产权制度变革的探讨。本文提出宅基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必须在既定的基本经济制度框架下把握一定的方向和原则,同时应当寻找到一条恰当的制度变迁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惠献波  
本文以河南省824户农户调查材料为依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参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职业类别、信贷政策的了解情况、社会保障是否完善等变量,对农户参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最后,提出了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惠献波  
本文以河南省824户农户调查材料为依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参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职业类别、信贷政策的了解情况、社会保障是否完善等变量,对农户参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最后,提出了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力  王年  
在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法制路径中,宅基地资格权是由集体成员权衍生的独立权利类型。宅基地资格权的制度功能不仅体现在对宅基地使用权"身份性"的承接,更体现在对宅基地使用权的"去身份"、"市场化"变化的深度与广度传达来自集体所有权制度的目的性规制,反过来,也向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制度变迁传递来自宅基地使用权市场化探索的有益经验。宅基地资格权的主体为"农村居住户",它是集体成员基于血缘或婚姻关系组成,并对农村宅基地形成稳定的居住利益依赖的集合体。为实现制度功能,宅基地资格权在法律上的权能应包含宅基地分配权、管理权、收益权与救济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军书  李潇晓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农村居民难以和城镇居民一样均等地享受到医疗、养老、失业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作为典型的保障性物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承担着社会保障的部分职能。由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特点与人役权的特点具有较多的契合,所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应以生存保障作为其基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军书  李潇晓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农村居民难以和城镇居民一样均等地享受到医疗、养老、失业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作为典型的保障性物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承担着社会保障的部分职能。由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特点与人役权的特点具有较多的契合,所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应以生存保障作为其基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