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95)
2023(15602)
2022(13501)
2021(12768)
2020(10739)
2019(24687)
2018(24658)
2017(46852)
2016(25800)
2015(29418)
2014(29576)
2013(28256)
2012(25781)
2011(22941)
2010(22737)
2009(20471)
2008(19635)
2007(17201)
2006(14648)
2005(12328)
作者
(72490)
(60342)
(59800)
(57102)
(38314)
(29042)
(27232)
(23925)
(23112)
(21405)
(20596)
(20275)
(19261)
(18777)
(18568)
(18411)
(18344)
(17920)
(17281)
(17149)
(14958)
(14749)
(14605)
(13862)
(13517)
(13430)
(13198)
(13188)
(12187)
(12023)
学科
(93845)
经济(93664)
管理(73530)
(66029)
(55269)
企业(55269)
方法(45545)
数学(39768)
数学方法(39197)
(26203)
中国(25538)
(24745)
(21627)
业经(20748)
地方(19599)
(18965)
理论(17703)
农业(16948)
(15903)
贸易(15898)
(15544)
(15538)
财务(15449)
技术(15445)
(15414)
财务管理(15408)
教育(15033)
环境(14840)
企业财务(14573)
(14034)
机构
大学(352334)
学院(349193)
管理(138633)
(130999)
经济(127850)
理学(120782)
理学院(119451)
管理学(117002)
管理学院(116379)
研究(112861)
中国(82311)
(74209)
科学(72200)
(60453)
(58179)
(55669)
业大(55182)
中心(52618)
(51290)
研究所(50871)
财经(48662)
(47881)
师范(47358)
北京(45973)
农业(45489)
(44428)
(42143)
(41575)
技术(39354)
经济学(38552)
基金
项目(249238)
科学(195093)
研究(182822)
基金(178632)
(155658)
国家(154342)
科学基金(132794)
社会(112537)
社会科(106382)
社会科学(106355)
(99278)
基金项目(95053)
自然(87445)
教育(86333)
自然科(85424)
自然科学(85397)
自然科学基金(83811)
(83177)
编号(75686)
资助(73335)
成果(61864)
重点(55522)
(54357)
课题(52845)
(52305)
(51931)
创新(48337)
科研(48037)
大学(47161)
项目编号(46940)
期刊
(138423)
经济(138423)
研究(98375)
中国(72106)
学报(58617)
(51895)
科学(51393)
管理(49768)
教育(48500)
(46378)
大学(44832)
学学(41500)
农业(35965)
技术(31821)
(26005)
金融(26005)
业经(23516)
财经(22664)
图书(21831)
经济研究(21260)
(19298)
(18206)
问题(17684)
科技(17436)
(17157)
理论(16187)
技术经济(15391)
业大(15182)
实践(14950)
(14950)
共检索到502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施亚玲  李晴虹  向兴华  刘哲  
对我国研究生奖助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从奖助效果来看,博士生助学金能够保障大部分学生的基本生活;硕士生助学金还难以保障学生的基本生活;奖学金具有一定的激励效果,但由于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使得奖学金对大部分学生的激励作用有待加强。认为构建保障与激励相协调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应坚持保障前提下的适当激励原则、互利共赢基础上的成本分担原则、奖助项目目标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契合的原则。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敏  侯喜林  姚志友  
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各类资金,构建了一套以"三个百分百"为特点的"全覆盖、高额度、保生活、促先进"的研究生奖助体系,以期推动包括研究生德育、招生和培养在内的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进程。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程翠玉  
研究生收费制度的实施与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改革密不可分,实施新的研究生奖助体系是国家根据时代需求提出的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介绍了山东大学通过奖助体系的改革,进一步保障研究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习,加大各种奖学金的覆盖面,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优化各种评价机制,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洪柳  
我国研究生收费政策实施已有四年,通过对研究生收费政策对研究生学业影响展开调研,实证分析研究生收费政策对研究生学业的影响、研究生学业投入对学业发展影响、学业参与对研究生学术水平影响。研究发现:研究生收费政策对研究生学业投入具有正向影响;研究生学业投入对研究生学业发展具有正向影响;研究生收费政策对研究生学业发展具有正向影响;研究生学业发展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正向影响;研究生收费政策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正向影响。为了激发研究生潜心求学,增加学习投入,提高研究生学业成就,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要加大对研究生收费政策的深度宣传和指导,创新贫困生资助制度,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充分发挥研究生收费政策和奖助体系的保障和激励作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仰麟  生玉海  黄俊平  陈秋媛  
认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构建创造了新契机。通过对北京大学构建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分析,指出研究生奖助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孟卫青  
认为研究生奖助体系设计应具有多元目标,包括实现财政公平与效率、服务于知识创新特质和培养研究生的经济主体责任能力。在多目标导向下,强化奖优性和有偿性资助模式,探索基于团队的整体奖助方式,以及建立具有个体区分性、动态的差额资助管理模式。最后,确定具有外部竞争力的资助水平策略和高弹性的资助结构策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卢毅  肖湘愚  李晓  
在明确研究生教育奖助应有的两种理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研究生奖助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提出了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改革发展思路,包括构建以“有偿还资助”为主体的多元化研究生资助体系、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奖励体系、创建有效的研究生奖助保障体系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裴秋蕊  
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新的研究生奖助体系进行梳理,对其涵盖的奖助措施和制度机制进行整体性、有机化的分析,并从制度层面归纳出研究生奖助体系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中所发挥的保障性、激励性和导向性三大作用机制,结合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建议,即应形成助学贷款和研究生"三助"为主体的资助体系,应形成多样性、梯度化的奖学金体系,应突出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导向性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雷晓锋  籍征  王文文  
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在明晰改革后新的奖助体系结构的基础上,从管理者和研究生两个视角审视研究生奖助体系地改革重点,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高校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的建议和做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忠  熊玲  陈小平  
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从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和实践教学基地、改革课程设置、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做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史耀媛  卢毅  
介绍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中,明确激励创新导向、实施奖助分离政策,统筹校内外资源、分层分类动态资助等具有特色的制度设计,实现了研究生奖助政策的平稳过渡,有力地提高了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主动性,并对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提出思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魏红梅  邓黎颜  
当前,我国试点院校的研究生奖助制度出现了奖助标准同一、评定指标单一、"三助"落实不力、管理制度滞后等新问题,非试点院校依然存在激励效度低、资助功能不足、经费来源渠道窄等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借鉴美国大学奖助学金制度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奖助模式,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拓宽研究生奖助经费来源渠道,建立科学的研究生奖助金评定和管理机制,制定多元化的利益补偿政策等优化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陶晓波  
区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的协调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良性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开发了一组用于测评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调发展的量表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本体系共包含27个具体指标,构成"人力资源蓄流"、"社会保障支撑力度"与"公共服务跟进力度"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各自包含3个子维度。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其具有较高的测评信度和效度。研究结论为今后围绕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所提供的指标体系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也对我国政府的相关管理工作有一定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坚飞  李允尧  
本文以客户对服务感知质量和客户满意的关系作为基础,将双因素理论引入顾客满意度分析中,对比分析传统服务业和服装连锁产业在顾客满意度方面的不同。以门店服务操作流程为基础,利用双因素设置新的服务评价体系,更深入地分析了期望价值和感知价值给顾客满意所带来的影响,对服装连锁门店如何改善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达到顾客满意度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顾客需求为本,建立科学完善的服务质量与管理机制;以全面持续稳定地提供优质服务质量,以达到培养极高的顾客满意的目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邱洪斌  
首先从哲学角度提出研究生教育科学质量观的理念,引领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而以黑龙江省省属高校为例,提出构建由地方政府主导、高校内部监督和社会中介组织参与的地方高校"三位一体式"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最后阐明实现途径与实施策略,保证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