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9)
2023(11383)
2022(9460)
2021(8717)
2020(7561)
2019(16951)
2018(16671)
2017(33266)
2016(17620)
2015(19514)
2014(18599)
2013(18729)
2012(17028)
2011(14801)
2010(15103)
2009(14505)
2008(15094)
2007(13707)
2006(12047)
2005(11156)
作者
(46168)
(38450)
(38421)
(36140)
(24943)
(18279)
(17362)
(14548)
(14532)
(13912)
(13076)
(13057)
(12406)
(11962)
(11914)
(11734)
(11442)
(11221)
(10956)
(10822)
(9405)
(9259)
(9170)
(8861)
(8686)
(8584)
(8523)
(8457)
(7539)
(7447)
学科
(95339)
(88352)
企业(88352)
(83767)
经济(83669)
管理(75203)
方法(43528)
数学(35206)
数学方法(35070)
(34268)
业经(28678)
(27383)
财务(27380)
财务管理(27338)
企业财务(26191)
(24057)
技术(20296)
(20104)
中国(19526)
农业(17622)
(15295)
(15108)
银行(15099)
(14953)
(14611)
理论(14352)
(14233)
(14085)
金融(14085)
技术管理(13941)
机构
学院(251830)
大学(246717)
(116706)
经济(114899)
管理(111995)
理学(96077)
理学院(95396)
管理学(94607)
管理学院(94132)
研究(68815)
中国(63268)
(60216)
(48936)
财经(47376)
(43199)
(38175)
经济学(36162)
财经大学(35332)
科学(34242)
商学(33889)
商学院(33629)
中心(33571)
(33498)
经济学院(32896)
(31720)
北京(30516)
经济管理(30083)
(30074)
业大(29960)
研究所(27458)
基金
项目(156689)
科学(128658)
基金(119245)
研究(119214)
(99272)
国家(98388)
科学基金(89994)
社会(81754)
社会科(77870)
社会科学(77852)
基金项目(63123)
(61114)
自然(56334)
自然科(55219)
自然科学(55212)
自然科学基金(54432)
教育(53970)
(48893)
资助(48845)
编号(45962)
(39801)
(36953)
(36603)
创新(36113)
成果(35509)
国家社会(34186)
重点(33665)
人文(33448)
(33409)
教育部(33220)
期刊
(127644)
经济(127644)
研究(77305)
(53813)
管理(48530)
中国(45710)
(34791)
金融(34791)
(30745)
科学(28205)
财经(25412)
学报(25167)
技术(23534)
业经(22028)
大学(21708)
(21690)
学学(20943)
农业(20509)
经济研究(20478)
技术经济(16738)
财会(16661)
教育(16335)
问题(16190)
会计(14649)
(14390)
商业(13497)
现代(13281)
(13193)
(12903)
统计(12476)
共检索到380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冬姣  刘凯  庄朋涛  
本文以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保险资金持股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保险资金持股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当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高管持股比例低、两职分离时保险资金持股对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作用更加突出。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保险资金持股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来促进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保险资金持股上市公司,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实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解维敏  唐清泉  
创新对企业、行业乃至整个国家的长期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创新项目高风险、不可预测、回报期长等特征,使得管理层不愿进行创新。文章基于代理理论,就高管持股能否将管理层和外部股东利益更好地协同起来,激励管理层进行创新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2002-2006年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管理层持股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治理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管理层持股对企业技术创新投资有正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正的影响只存在于私有产权中。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业韬  王成军  刘渐和  
本文通过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发现,高管持股与企业研发支出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高管的股权激励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创新投入。同时还发现高管人员中技术背景可以促进企业研发;由于创业板公司的特征,领导结构并不显著影响企业研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明珠  王京  徐璟娜  
立足于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实情境,基于2008—2021年度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考察异质性股东引入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异质性股东引入对企业创新质量具有积极作用,股权多元化、股权制衡程度和异质性股东委派董事与企业创新质量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异质性股东引入通过促进企业获取资源支持和提升创新意愿提高自身创新质量;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产品市场竞争较强的企业中,异质性股东引入对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异质性股东引入对创新质量的正向作用能够促进企业价值增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伍晨  张帆  
基于2012—2020年3850家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利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企业创新数量、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均有显著提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策对企业创新数量和渐进性创新的影响滞后两年,但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在项目启动当年就开始显现,从处理后的第二期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发挥的创新激励作用越来越大。通过引入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人才效应和技术开发效应是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的重要传导机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提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效果,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献贞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驱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路径,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数字化转型纳入到包含有限知识溢出的扩展投入品种类模型中,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政府补助所发挥的调节效应。以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对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第二,数字化转型可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降低企业成本等途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第三,政府补助对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硕毅  张营营  
本文基于2013—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且具有创新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促进效应,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有效提高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创新协同程度,增强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从而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此外,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促进效应还受到企业特征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非高技术企业中,数字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宇飞洋   王一凡   吴宗法  
以201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制度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实证分析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ESG评级分歧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2)影响机制检验表明,ESG评级分歧通过外部压力和内部驱动双重渠道促使企业进行绿色创新。(3)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低融资约束、高内控质量和年长高管团队的企业,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更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滕莉莉   李任龙  
大国博弈影响全球发展格局,科技创新能力决定国家竞争力。以2017—2022年1 216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中美博弈对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发现:在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冲击下,中国上市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且呈现滞后性和短期性;渠道分析发现,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通过储备无形资产、增强成长能力、拓展价值发现渠道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民营企业以及获得政府补贴、代理成本较低、承担适中和较少社会责任、控制管理层基础薪酬的企业,其创新能力受“实体清单”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被列入“实体清单”能够提升企业创新效率,但未显著影响创新持续性。原因在于创新绩效的周期效应,而组织韧性是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的潜在动因。结论基于企业创新视角,可丰富大国博弈与贸易战相关研究,为推动中国关键领域技术创新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坚飞  水会莉  宋闻  
补贴和减税作为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其激励效应受到所在地区营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学术界对营商环境在创新政策激励效应发挥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鲜有研究。本文选择2016-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为中介变量,以营商环境为调节变量,基于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补贴和减税两类创新政策支持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在减税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而在补贴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存在显著的遮掩效应。(2)营商环境改善对两类创新政策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之间均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且正向调节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在减税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的中介作用。(3)营商环境越好,减税支持对实质性和策略性创新产出的间接效应越显著,且对实质性创新的激励效应大于策略性创新产出;当营商环境不良时,补贴支持会促使企业减少技术创新投入,转向采取以链接社会资本和争取更多途径补贴的方式促进策略性创新产出。研究结论丰富了现有营商环境对创新政策支持激励效应的理论视野,对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优化创新支持政策组合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燕  张册  
创新能力是推动企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关键因素。以创新效率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指标,以2008—2017年我国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融资结构对其创新效率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内源性融资和股权融资能显著促进企业的创新效率,而债务融资则与企业的创新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企业应对融资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提高留存收益等内源性融资占比,同时国家应健全股票市场发展,引导企业积极发展股权融资,降低对银行借款等债务融资方式的依赖程度,以进一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和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狄振鹏  姚伟民  
本文选取2015—2020年间我国A股半导体产业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探索我国企业逆向外包行为对半导体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逆向外包能促进其技术创新效率,然而短时间内的税后利润却受到显著的负向影响。逆向外包结存数量和在发达国家进行科技活动投资结存数量交互项估计的结果显示:企业在发达国家进行科技活动投资,其短时间内税后利润没有明显增加。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如下建议:体量不够大的企业在进行逆向外包时应十分慎重;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对体量中等、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以及相应的金融支持;企业应制定长远的战略发展路线,找准转化成果的市场定位,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增强与之匹配的生产和营销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方先明  胡丁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企业的ESG表现逐渐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并对企业长期经营产生持续影响。在新发展阶段,ESG表现能否促进企业创新值得深入研究。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ESG表现对企业创新可能的影响及机制,利用2009—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ESG表现的创新效应。研究表明:ESG表现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创新产出,这一促进作用在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发现,ESG表现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员工创新效率和风险承担水平等机制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ESG表现不仅提高企业创新产出数量,还有助于提升创新质量;但随着ESG评级不确定性程度提高,ESG表现对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相对减弱。为此,应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强ESG建设,加快构建ESG信息标准化和强制披露制度,提高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推动企业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伟亚   张肖飞  
从企业短贷长投与高管权力能力错配并存的现象出发,以2008-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高管权力能力错配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高管权力大于能力的错配程度越严重,企业短贷长投也越严重,主要作用路径为高管权力能力错配增加了委托代理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第二,企业所在区域的社会信任度和企业家信心指数较高,则高管权力能力错配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较弱;第三,实现高管权力与能力在更高层次的匹配比低层次的匹配更有利于缓解企业短贷长投。为此,国内企业治理需要统筹考虑高管权力能力错配与资金期限结构错配的关系,针对高管权力能力匹配的具体情况,对高管进行适当放权或限权,实现高管权力能力在更高层次上的匹配,为财务风险管控提供保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爱华  费堃桀  张鑫娜  
充分发挥政府采购促进创新的政策功能,是提高我国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举措,而优化营商环境是我国持续提高创新能力、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突破口。笔者以2015—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不同营商环境下政府采购对企业创新激励效果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采购对支持企业创新发挥了正向激励效应;同时优化营商环境能够显著放大这一正向激励效应。进一步通过考虑企业特征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优化营商环境产生的放大作用对小规模企业、治理水平较好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要想更加行之有效地发挥政府采购对企业创新的政策支持功能,不仅需要政府进一步优化当地营商环境,同时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提升自身治理水平,为自身长期创新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