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13)
- 2023(15001)
- 2022(12878)
- 2021(12105)
- 2020(10226)
- 2019(23329)
- 2018(23305)
- 2017(45046)
- 2016(24591)
- 2015(27462)
- 2014(27705)
- 2013(27325)
- 2012(24950)
- 2011(22535)
- 2010(22513)
- 2009(20810)
- 2008(20599)
- 2007(18555)
- 2006(16221)
- 2005(14341)
- 学科
- 济(94541)
- 经济(94360)
- 管理(76046)
- 业(70137)
- 企(58168)
- 企业(58168)
- 方法(41758)
- 数学(35833)
- 数学方法(35433)
- 财(28330)
- 中国(27043)
- 农(25161)
- 制(23432)
- 业经(21460)
- 学(20129)
- 地方(18436)
- 务(17804)
- 财务(17708)
- 银(17679)
- 财务管理(17662)
- 银行(17637)
- 企业财务(16821)
- 行(16708)
- 理论(16576)
- 农业(16182)
- 融(16161)
- 金融(16158)
- 贸(15451)
- 贸易(15442)
- 体(15214)
- 机构
- 大学(345694)
- 学院(342379)
- 管理(135935)
- 济(133358)
- 经济(130207)
- 理学(116571)
- 理学院(115274)
- 管理学(113286)
- 研究(113080)
- 管理学院(112648)
- 中国(87607)
- 京(73877)
- 科学(69361)
- 财(68123)
- 所(56147)
- 农(54052)
- 财经(52995)
- 中心(52247)
- 江(51342)
- 研究所(50741)
- 业大(50448)
- 经(48142)
- 北京(46770)
- 范(44348)
- 师范(43922)
- 农业(42141)
- 州(41500)
- 院(41298)
- 经济学(40293)
- 财经大学(39657)
- 基金
- 项目(232640)
- 科学(182658)
- 研究(171326)
- 基金(168734)
- 家(146303)
- 国家(145088)
- 科学基金(124899)
- 社会(107546)
- 社会科(101699)
- 社会科学(101676)
- 省(90377)
- 基金项目(89605)
- 自然(81243)
- 自然科(79309)
- 自然科学(79291)
- 教育(78848)
- 自然科学基金(77861)
- 划(76094)
- 编号(69874)
- 资助(69447)
- 成果(58037)
- 部(51659)
- 重点(51652)
- 课题(48370)
- 创(48182)
- 发(48031)
- 制(45488)
- 创新(45008)
- 教育部(44555)
- 科研(44487)
- 期刊
- 济(147785)
- 经济(147785)
- 研究(105451)
- 中国(70491)
- 学报(54320)
- 财(53341)
- 管理(50232)
- 农(49501)
- 科学(49199)
- 大学(41646)
- 教育(40325)
- 学学(38915)
- 融(35763)
- 金融(35763)
- 农业(33520)
- 技术(29304)
- 财经(26191)
- 业经(23318)
- 经济研究(22536)
- 经(22199)
- 问题(19027)
- 图书(18737)
- 理论(17691)
- 业(16627)
- 实践(16240)
- 践(16240)
- 科技(16236)
- 版(16073)
- 技术经济(15672)
- 现代(15426)
共检索到512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艳 刘丽华
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看,市场和政府都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制度安排。在我国保障性住房资源配置过程中,调整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已经成为当今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关键。保障性住房属于准公共产品,存在市场失灵,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保障性住房的资源都由政府配置,其资源配置效率一定会高,也可能存在政府失灵。当前要破解我国保障性住房需求旺盛与建设资金不足、公共财政压力过大的难题,政府应通过积极引导市场微观主体,特别是引导商业保险公司等市场主体通过BOT(建设—经营—移交)模式,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使政府和市场这两种资源配置机制扬长避短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实现保障性住房资源有效配...
关键词:
保险资金 保障性住房 BOT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星 席友
资金短缺是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最大难题之一,这一难题的解决要从引入市场手段作为政府投入的必要补充,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本文从保障性住房和保险资金运用的基本理论入手,研究认为保险资金投资保障性住房在法律、经济和进入路径上均具有可行性,但是在投资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和具体操作等层面仍面临着诸多问题。我们建议从政府部门、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自身三个层面采取措施,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保证保险资金投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
关键词:
保险资金 保障性住房 投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威
为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难问题,2011年进一步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资金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一个瓶颈问题,本文对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保险资金的性质与特点,提出保险资金投资保障性住房是一条安全、稳健的运用渠道。对保险机构来说,只有关注并管理好政策风险、投资风险和管理风险,才能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关键词:
保险 投资 保障房 风险管理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代军 董红荧
没有政策扶持或其他外力的支撑下,保险资金介入保障房建设的融资,不符合市场逻辑。只有"保障房+政策扶持或其他外力支撑"符合保险资金选择对象的基本条件时,确认保险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的融资模式才有意义。保险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融资模式应符合融资主体各方的正当权益,同时也应有助于社会系统优化。基于保险资金参与保障房融资模式构建,从政策制定、机构设置、基金设立、信息平台建设、退出机制的构建及社会监督与政府管制等方面提出六点建议。
关键词:
保险资金 保障房 融资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松涛 申玲
目前中国的住房市场中,保障性住房因为政策和制度的优势,其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十二五"期间,我国会有大量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保障性住房会大规模地投入使用。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物业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保障性住房在物业管理中遇到的资金来源与运用问题,建立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资金来源与运用机制,确保保障性住房在使用过程中物业管理的有效进行。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小寒
中央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多主体投资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然而保障性租赁住房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低,使得民间资本参与投资的意愿低下。因此,如何创新激励设计、完善和落实激励政策以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是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文章从演化博弈的视角,充分挖掘公私博弈机理以及影响双方合作行为策略的关键因素,并基于这些因素提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绩效考核与激励;优化政策性与经济性激励的配比以降低地方政府的激励成本;提升民间资本的基本收益及收益预期;完善各项激励措施以增加民间资本的激励收益;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以优化民间资本的参建成本等制度设计与政策建议,以期给相关部门以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管理司课题组 孙瑞标
建立长效稳定的社会保险资金筹集机制①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核心和关键。本文回顾了我国社会保险资金筹集机制的历史沿革,阐述了当前建立社会保险资金长效稳定筹集机制的迫切性,提出了建立长效稳定社会保险资金筹集机制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社会保险 资金筹集 长效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琨
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必须积极探索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投资和建设,通过金融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运营的效率。对典型城市中企业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的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当地政策背景及企业参建情况。对企业参建的机遇与风险进行分析,指出企业参建保障性住房能够获取一定的收益,加速资金周转;享受相关优惠政策;通过混建间接获得所持土地、房产增值的好处;解决职工住宿难题,增加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的美誉度及和政府搞好关系。分析了企业参建必须面临的资金、违约、市场、政策等方面风险。对参建企业提出选择合适的项目、加强内部管理的建议,对政府提出要在土地...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土地 资金 企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长春 王思竹
文章从传导机制分析房地产的需求与发展,剖析1986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监管调控政策效应,探讨建立我国城市住房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从城乡统筹发展和保障发展权出发,建立区域—城市的"人—业—地—财(钱)"相挂钩的建设用地政策;以城市或城市群为核心,因地因城,建立"业—人—地—房"联动,差别化的"土地、金融、财税、投资"政策;建立城镇居民住房梯度供应和消费体系和逐级过滤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摸清家底,搞好规划,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多渠道新建经济租赁住房;规范金融和中介市场运行,去杠杆,遏制投机;制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梓境 朱琳 张波
"土地财政"背景下,以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的地方政府为了满足自身收益与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选择与房地产业结成城市增长联盟。这是中国房地产调控失灵的主要原因以及长效调控机制建设的最大制度梗阻。研究了增长联盟对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阻碍的深层次制度性因素,并基于此提出了产业升级对增长联盟拆分的两种路径:(1)产业升级导致的结构变迁会形成新的增长驱动因素,导致增长导向的地方政府与房地产业之间的增长联盟出现分化;(2)技术进步打破原有经济体的均衡,使新技术产业对土地要素的依赖程度下降。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产业地产机制、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运用产业基金等金融工具等政策建议,并将其作为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的重要一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陕西省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加以推进。到2010年底,"十一五"时期住房保障目标全面完成,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双限商品房等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组成的覆盖城乡不同收入群体的"4+1"住房供应体系基本建立。累计建设廉租住房15万套,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祖晓青
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融资机制方面存在诸如资金来源不足,住房公积金日常运作不规范,缺少住房信贷的政策担保体制等问题。要尽快建立保障性住房体系的法制基础,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融资渠道,加大对保障性住房投融资的风险控制以及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金融机构。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投融资机制 住房公积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文丽 陈靖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建设资金不足。论文在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缺口及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外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筹资机制进行比较研究,最终提出构建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筹资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健
保险资金运用对保险公司稳健经营具有支柱性作用。为保障实现保险公司经营目标,应充分研究保险资金特性,分析投资资产风险和内部管理风险,建立有效的总体风险管理制度、实施有力的风险具体控制措施。在当前风险管理现实条件下,科学投资决策和运作架构,强化交易流程控制和风险防范监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以持续推进保险资金运用全面风险管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保障性住房研究中心课题组 王小广
摘要:2007年以来,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开始引起各级政府重视,并被列为"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五年内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目前这一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规划好、实施好、完成好这一艰巨任务,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增长以及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了深入研究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及对策,国家行政学院专门成立了"中国保障性住房研究中心",旨在为中央及各级政府提供合理的决策咨询建议。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建设 问题 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