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1)
- 2023(12663)
- 2022(11054)
- 2021(10722)
- 2020(9017)
- 2019(21051)
- 2018(20860)
- 2017(40040)
- 2016(21669)
- 2015(24515)
- 2014(24325)
- 2013(24287)
- 2012(22393)
- 2011(20366)
- 2010(20209)
- 2009(18750)
- 2008(18295)
- 2007(15906)
- 2006(13925)
- 2005(12513)
- 学科
- 济(87356)
- 经济(87253)
- 管理(61893)
- 业(59709)
- 企(48766)
- 企业(48766)
- 方法(41650)
- 数学(36036)
- 数学方法(35699)
- 中国(27056)
- 财(22511)
- 农(21583)
- 制(19612)
- 业经(18673)
- 学(18533)
- 贸(18211)
- 贸易(18200)
- 银(17906)
- 银行(17874)
- 易(17782)
- 行(17093)
- 融(16235)
- 金融(16233)
- 地方(15000)
- 理论(14999)
- 和(14179)
- 农业(14124)
- 务(14104)
- 财务(14038)
- 财务管理(14002)
- 机构
- 大学(314237)
- 学院(307825)
- 济(128178)
- 经济(125576)
- 管理(123279)
- 理学(105861)
- 理学院(104707)
- 研究(104649)
- 管理学(103127)
- 管理学院(102566)
- 中国(83696)
- 京(67482)
- 科学(62611)
- 财(60728)
- 所(51913)
- 财经(48897)
- 研究所(47364)
- 中心(46920)
- 经(44688)
- 农(43898)
- 北京(43556)
- 江(42804)
- 业大(42245)
- 范(40704)
- 师范(40413)
- 经济学(39492)
- 院(37560)
- 财经大学(36721)
- 经济学院(35564)
- 州(35281)
- 基金
- 项目(207204)
- 科学(163482)
- 研究(153588)
- 基金(152863)
- 家(132415)
- 国家(131348)
- 科学基金(112834)
- 社会(98032)
- 社会科(92873)
- 社会科学(92851)
- 基金项目(80825)
- 省(76442)
- 自然(72345)
- 自然科(70680)
- 自然科学(70665)
- 教育(69654)
- 自然科学基金(69423)
- 划(65839)
- 资助(63667)
- 编号(61728)
- 成果(51197)
- 部(47429)
- 重点(45733)
- 发(42881)
- 创(42317)
- 课题(41992)
- 教育部(41176)
- 国家社会(40733)
- 人文(39676)
- 创新(39533)
- 期刊
- 济(137235)
- 经济(137235)
- 研究(98727)
- 中国(56966)
- 学报(47391)
- 财(45331)
- 管理(44507)
- 科学(44207)
- 农(39484)
- 大学(36275)
- 学学(33848)
- 教育(32715)
- 融(32447)
- 金融(32447)
- 农业(27773)
- 财经(25067)
- 技术(24581)
- 经济研究(22240)
- 经(21282)
- 业经(19556)
- 问题(18056)
- 图书(17003)
- 理论(16445)
- 贸(15565)
- 技术经济(14958)
- 业(14901)
- 实践(14895)
- 践(14895)
- 世界(14128)
- 科技(13852)
共检索到456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魏华林 蔡秋杰
保险费率监管的“公众利益理论”与费率监管实践是相吻合的,即费率监管之所以产生,其目的在于通过监管来纠正恶性价格竞争这一市场失灵现象。然而,保险费率监管以保护公众利益为借口,实质上保护的是保险人的利益。问题是,保险人并没有自觉遵守这种以维护其利益为目标的监管。这就产生了保险费率监管的悖论。本文探讨了保险费率监管悖论的理论根源和市场结构方面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一悖论的选择:逐步放松保险费率监管。
关键词:
保险费率 监管悖论 市场结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海珍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保险费率监管的效应问题。研究表明,保险费率监管,不论是限价还是实行最低价格,都会使社会福利遭受损失。因此,文章认为现阶段我国应逐步放松费率监管。
关键词:
费率监管 效应 社会福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安其琛 李敏
随着互联网保险进入大数据时代,保险费率厘定更为精确灵活,市场竞争更为充分有序,继续沿用传统的费率监管模式,不仅有损市场效率和公共利益最大化,而且大数据定价的数据来源及算法也会产生新的市场失灵,损害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互联网保险费率应分类推进审批制和备案制,完善以数据及算法为基础的信息披露制度,并建立共享数据库和独立的第三方费率厘定机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振源
本文以完全竞争保险市场为例,探讨费率监管的效应问题。研究表明,从短期看,费率监管使被保险人的福利遭受损失,而保险公司从中获利;从长期来看,费率监管仍然使被保险人的福利遭受损失,但保险公司从中未必能够受益。由此,笔者认为,在我国有必要实行保险费率市场化。
关键词:
保险费率 管 逆向选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谢宪
保险费率是保险产品的实质性价格 ,它具有虚拟性、稳定性、复杂性等特点。加强对保险费率的管理有利于增强保险人的偿付能力 ,有利于维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有利于促进民族保险业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 ,我国保险费率管理存在许多问题 ,如费率厘订过于标准化、费率管理高度统一、费率审批手续繁琐、监管弱化等。针对这些问题 ,我国保险费率管理应建立和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建立和实行差别费率制度、建立和实行费率稽查制度、抓紧建立费率管理法规体系
关键词:
保险费率 保险产品 偿付能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朝先 杨立旺
论保险费率陈朝先,杨立旺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保险市场上的业务竞争日益激烈,其中,保险费率又是业务竞争中的重要手段。表现为:保险企业之间竞相降低保险费率以招来保户,特别对保险金额巨大的投保单位,各家保险企业都竞相争夺,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方蕾 粟芳
我国保险监管朝着"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模式发展,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呼声始终较高。文章以财险市场中市场份额最大的车险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2014年样本分析了费率市场化与费率水平合理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车险市场的实际费率水平明显低于理论费率;费率监管的严格程度的确会影响费率水平的合理性,其中适度监管模式下的费率水平最为合理。文章进一步深入探究了费率水平合理性对偿付能力的影响机制,发现费率差异的波动性会通过净利润而间接影响偿付能力。费率差异的波动性越小,净利润越高,偿付能力越强,因此应慎重选择费率监管制度。文章建议我国保险市场应采用适度监管的费率制度,完全放开的费率市场化略显激进,...
关键词:
费率市场化 费率合理性 偿付能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治超 阎建军
统计代理制度在美国财产保险费率监管体系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统计代理人或咨询机构通过加工并提供真实、准确、有用的精算和业务数据信息,既保证了财产保险公司科学地对风险进行精算定价,又为实施费率监管提供了基本依据,较好地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建立统计代理制度对完善我国的财产保险费率监管体系、有效遏制费率恶性竞争以及妥善解决可能出现的交强险争议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费率监管 统计代理制度 费率市场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鸿伟
我国存款保险实行差别费率与基准费率相结合的制度。学术界对存款保险费率定价研究主要以防范道德风险为出发点,聚焦于风险差别费率。传统的风险差别费率定价模型是期权定价模型和期望损失模型,两者均是对商业银行自身倒闭风险进行定价。本文认为,存款保险的目的是防范系统性风险。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机制作为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部分,也应将目标聚焦于防范系统性风险。基于此,本文选择以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宏观审慎监管视角,对存款保险差别费率定价机制展开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目标与特征,讨论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机制的要点与形成过程。本文还进一步原创性地构建了一个基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模型,该模型以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作为衡量商业银行风险的依据。并且我们以中国16家上市银行数据对模型做了保费测算。结论证实模型的定价体系更全面,能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鸿伟
我国存款保险实行差别费率与基准费率相结合的制度。学术界对存款保险费率定价研究主要以防范道德风险为出发点,聚焦于风险差别费率。传统的风险差别费率定价模型是期权定价模型和期望损失模型,两者均是对商业银行自身倒闭风险进行定价。本文认为,存款保险的目的是防范系统性风险。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机制作为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部分,也应将目标聚焦于防范系统性风险。基于此,本文选择以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宏观审慎监管视角,对存款保险差别费率定价机制展开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目标与特征,讨论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机制的要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马宜斐
我国从2001年开始保险费率逐步市场化的实践,理论界的主流观点是放松费率监管。站在消费者保护的立场上,经济学的原理告诉我们完全竞争的市场是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有利于消费者。费率市场化是要由市场形成保险价格,费率监管就要保证费率市场化这种价格形成机制的有效性,因此费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费率监管面临的变革不是放松监管,而是改变监管内容。费率市场化条件下费率监管重点应该转向:限制保险公司的销售费用,促进各行业和保险公司间的数据集合和整理,完善各保险公司费率构成的信息披露,建立市场退出机制,构建剩余市场。
关键词:
消费者保护 费率市场化 费率监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项宇
费率的合理厘定是寿险产品开发的核心内容之一 ,费率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保险公司的经营利润和竞争地位。针对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现状 ,寿险费率的厘定应提倡采用资产份额定价法 ,对新产品进行利润测试 ,加强费用控制和费用核算研究 ,合理厘定预定利率 ,对预定死亡率的规定进行改进 ,加快建立精算师报告制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子操
对我国保险费率改革的思考刘子操迄今为止,人们对保险费率制订方面存在的问题讨论较多也较充分,而对保险费率的改革方向及目标模式却言之较少也显薄弱。笔者不揣浅陋,对我国保险费率的改革作一些探索,愿它成为同仁们点射的靶子,以期把讨论引向深入。一、保险费率合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致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我国保险业已由过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公司”)一家经营变为国内多家保险企业共存、国外保险公司参与的竞争性行业,整个保险市场已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保险市场的形成,促进了我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使我国保险事业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许多保险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逐步暴露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