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77)
- 2023(2797)
- 2022(2266)
- 2021(2107)
- 2020(1969)
- 2019(4024)
- 2018(4055)
- 2017(7732)
- 2016(4216)
- 2015(4635)
- 2014(4536)
- 2013(4514)
- 2012(4168)
- 2011(3771)
- 2010(3867)
- 2009(3629)
- 2008(3753)
- 2007(3365)
- 2006(2895)
- 2005(2754)
- 学科
- 济(12889)
- 经济(12865)
- 业(12682)
- 险(10718)
- 保险(10627)
- 管理(10266)
- 企(8530)
- 企业(8530)
- 方法(6573)
- 中国(6374)
- 银(6160)
- 银行(6156)
- 数学(5913)
- 数学方法(5855)
- 行(5810)
- 制(5546)
- 财(5380)
- 融(4850)
- 金融(4850)
- 各种(4403)
- 种类(4299)
- 类型(4296)
- 各种类型(4286)
- 税(4283)
- 税收(3868)
- 收(3834)
- 保险业(3764)
- 学(3667)
- 务(3550)
- 财务(3549)
- 机构
- 大学(57217)
- 学院(56428)
- 济(21610)
- 管理(21101)
- 经济(21029)
- 中国(20295)
- 研究(18814)
- 理学(17013)
- 理学院(16814)
- 管理学(16466)
- 管理学院(16366)
- 财(15057)
- 京(11957)
- 科学(11708)
- 财经(11187)
- 经(10207)
- 中心(9948)
- 所(9666)
- 江(9214)
- 农(8938)
- 研究所(8665)
- 财经大学(8490)
- 融(7920)
- 北京(7839)
- 金融(7799)
- 业大(7424)
- 银(7299)
- 院(7177)
- 州(7141)
- 农业(7028)
共检索到91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秋芳
一、保险诈骗罪的犯罪构成特征(一)保险诈骗罪的客观方面特征保险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险法律、法规,进行保险诈骗,数额较大的行为。保险诈骗罪的行为手段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法条中规定的五种行为方式。第一种是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诈骗保险金。所谓"故意虚构保险标的"是指行为人为了骗取保险金,违背法律关于诚实信用原则,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时,在保险对象上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迎宁
自商业保险产生以来,保险欺诈就一直伴随。在我国,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欺诈也有增多的趋势。为了有效防范和打击犯罪,本文从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主观要件、犯罪对象、犯罪行为的常见类型,以及犯罪数额对保险诈骗定罪量刑的影响、保险诈骗罪的犯罪形态、与保险诈骗罪有关的数罪并罚、保险诈骗罪的共犯、保险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等方面,对保险诈骗罪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保险诈骗的具体防范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樾
金融诈骗是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类新型犯罪,在修订后的刑法中被单列一节。深入研究这类犯罪的构成特征,对于实践中正确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具有重要意义。限于当时的客观实际,刑事立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适应当前打击金融诈骗犯罪的需要,应作进一步的完善。
关键词:
金融诈骗罪 构成特征 立法完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万楚雄
保险诈骗犯罪是具有较大社会危害性的犯罪之一。在当前贯彻“三防一保”精神的工作中,应当把预防保险诈骗犯罪活动列为重要内容。 笔者曾就保险诈骗犯罪的特征及处罚专门作过论述(见《保险研究》1992年第5期)。本文根据保险与司法实践的一些具体情况,拟从法律与非法律两个方面探讨预防保险许骗的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延军
我国刑法关于信用卡诈骗罪犯罪主体的规定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刑法学界对此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文章就信用卡诈骗罪犯罪主体的立法完善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并就此问题提出独立的司法建议。
关键词:
信用卡诈骗 犯罪主体 立法完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林跃
贷款诈骗罪严重侵犯了我国金融机构的财产所有权和国家对金融机构贷款的管理制度,其在主观上只能是直接故意,且有非法占有之目的,间接故意和过失均不能构成贷款诈骗罪。贷款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其方式在实践中表现多样,易与其他行为相混淆。本文通过对我国刑法第193条的贷款诈骗罪主客观要件的认定分析,以及对本罪与它罪界限的严格区分后,期冀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能够对日益猖獗的贷款诈骗行为进一步防范,并为切实有效地保障金融安全提供法理支撑。
关键词:
贷款诈骗罪 主观 客观 虚假证明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曹顺明 杨润宇 赵瑛
当前我国保险诈骗犯罪呈现出犯罪主体的团伙性与职业性、犯罪类型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犯罪方式的欺骗性与隐蔽性、犯罪后果的危害性与严重性等特点。该罪的犯罪客体、犯罪对象、犯罪主体等基本构成要件以及共同犯罪的认定、犯罪未遂中着手的认定等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该罪客体是保险市场管理秩序和保险金的所有权,犯罪行为对象是保险金,犯罪主体是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共同犯罪的认定应根据行为人是否利用了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职务之便、保险公司的所有制性质以及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进行具体分析,犯罪未遂中着手的认定标准是行为人是否已经开始实施本罪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实行行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艳芳
在保险诈骗罪频发的犯罪态势下,司法实践中相关疑难问题的解决对遏制犯罪具有现实意义。鉴于法制完善是遏制保险诈骗犯罪的关键性和基础性因素,应从体制上解决保险诈骗罪的主体、罪数以及相关共同犯罪认定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保险诈骗 主体 罪数 共同犯罪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鲍新则 李宏杰
单位实施贷款诈骗的,不能避开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仅按照自然人犯罪论处;2014年刑法立法解释并没有改变2001年司法解释对单位贷款诈骗行为的归责原理,该款是一条注意规定;信用卡诈骗罪和有价证券诈骗罪没有增设单位犯罪主体的必要,前置性法律规范已然有效规制相应行为,但修改和完善现行《刑法》第200条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关键词:
单位犯罪 贷款诈骗罪 立法解释 司法解释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林卫宁 林世平
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 ,保险诈骗案件也呈上升趋势 ,主要特点是为诈骗保险金而有预谋的投保 ,虚列财产 ,扩大损失 ,也有投保后认为白交了保险费“吃亏”的思想 ,千方百计索赔保险金 ,这些现象 ,都影响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研究保险诈骗罪的特征 ,加大普法教育的力度 ,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 ,各部门齐抓共管 ,综合治理保险诈骗 ,是维护保险事业发展的正常秩序的重要保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军 李娜
金融诈骗罪定罪模式的选择关系到金融刑事立法价值尺度的衡量,因此学界争论较大。有些学者主张采用"抽象的危险构成要件"立法技术,选择行为犯定罪模式;还有学者认为采用预备犯理论更能起到打击新型金融犯罪的效果。本文基于对金融诈骗罪侵害法益的分析,认为本类罪立法应当维持现行的结果犯的定罪模式。
关键词:
金融诈骗罪 行为犯 结果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