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8)
2023(10213)
2022(9208)
2021(8749)
2020(7534)
2019(17379)
2018(17453)
2017(34147)
2016(18492)
2015(20729)
2014(20822)
2013(20627)
2012(18867)
2011(16720)
2010(16593)
2009(15068)
2008(14817)
2007(12780)
2006(10936)
2005(9469)
作者
(52109)
(42908)
(42527)
(40503)
(27497)
(20555)
(19461)
(17011)
(16354)
(15301)
(14926)
(14399)
(13352)
(13300)
(13295)
(13068)
(12871)
(12846)
(12188)
(12152)
(10543)
(10463)
(10295)
(9745)
(9534)
(9526)
(9496)
(9463)
(8502)
(8400)
学科
(68439)
经济(68358)
管理(56691)
(55432)
(46562)
企业(46562)
方法(34823)
数学(30247)
数学方法(29916)
(21385)
中国(19113)
(16464)
(16428)
(15815)
银行(15782)
(15460)
财务(15401)
财务管理(15371)
业经(15315)
(14894)
企业财务(14627)
(14356)
(13471)
金融(13470)
地方(12991)
理论(12447)
(11986)
贸易(11978)
(11640)
(11364)
机构
大学(255034)
学院(252354)
管理(106412)
(96803)
经济(94526)
理学(91978)
理学院(91034)
管理学(89551)
管理学院(89108)
研究(78758)
中国(64189)
(54270)
科学(48979)
(48419)
(38752)
财经(38743)
业大(37101)
中心(36929)
(36782)
(35438)
(35318)
研究所(35208)
北京(34491)
(31129)
师范(30845)
(29539)
财经大学(29271)
农业(28935)
(28752)
经济学(28063)
基金
项目(175648)
科学(137991)
研究(128607)
基金(128269)
(110672)
国家(109757)
科学基金(95425)
社会(79732)
社会科(75493)
社会科学(75475)
基金项目(69219)
(67756)
自然(63766)
自然科(62283)
自然科学(62272)
自然科学基金(61153)
教育(58451)
(57125)
资助(53347)
编号(52943)
成果(42429)
(38868)
重点(38288)
(36320)
(35496)
课题(35178)
科研(33959)
创新(33794)
教育部(33599)
项目编号(33430)
期刊
(101138)
经济(101138)
研究(76061)
中国(45064)
学报(38337)
管理(37745)
(37350)
科学(35394)
(32346)
大学(29092)
(28355)
金融(28355)
学学(27455)
教育(24943)
农业(22741)
技术(20917)
财经(18230)
业经(15964)
经济研究(15570)
(15163)
理论(14575)
实践(13683)
(13683)
图书(13486)
问题(12734)
科技(11992)
技术经济(11907)
财会(11754)
现代(11650)
会计(11551)
共检索到363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崔亚  谢志刚  
保险行业的声誉风险与保险公司的声誉风险互为因果,而前者是更加重要和紧迫的议题,因为声誉乃整个保险业的安身立命之本。保险行业的声誉风险,是由行业内部的所有参与者和利益相关方共同营造的,因此需要站在全行业的高度,研究如何对其进行管控,从而提升和维护行业形象。本文从界定保险行业声誉风险的内涵出发,通过识别和分析保险行业声誉风险的主要导因及其相互间的交互作用,认为应将保险行业声誉风险视为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一种情形,通过行业治理方式进行管控,并提出了两条管控原则和相应的管控方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华  
关于保险风险的研究,国内外的文献大多集中于风险的测度、保险监管、保险风险证券化以及保险企业面临的风险等方面,很少有文献系统地阐述我国保险行业风险。然而,随着金融领域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保险行业风险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以导致保险行业风险因素的来源为标准,可将保险行业风险分为内部因素引致的和外部因素引致的行业风险。内部因素包括产业结构因素、体制变动因素和历史因素等;外部因素包括市场因素、监管因素和其他因素等。中国保险业规避和化解行业风险应加强保险行业风险监管、改善现有风险控制体系等,以引导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锁凌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和传播广度的扩大,声誉已经成为影响保险企业比较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当前公众对保险业的看法进行定性研究,分析了保险业声誉风险的主要风险因素,涉及到保险产品本身的复杂性、技术性等特征、消费者认知过程的特征、保险业目前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多种外部因素,而目前保险公司自身经营中还存在的不规范行为,进一步放大了保险业面临的声誉风险,保险公司应通过注重在经营过程中向消费者传递正确的保险知识和保险观念,有效地降低上述各因素对保险业声誉所带来的威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衍行  
在大数据时代,伴随着商业智能系统向纵深应用的拓展,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客观数据而非直觉经验。采集、存储并应用数量快速激增的数据已成为银行业的一个必然趋势。大数据的应用为银行获得更深刻、更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新的工具,同时也对银行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挑战。大数据给国际大型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带来的影响声誉风险管理面临海量数据。互联网实时数据传输和通讯引发了数据爆炸,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Luca P.Marighetti  
本文阐述和展望了科技对保险和再保险行业的影响,认为技术转型将促使保险价值链的重构,这体现在对运营和管理的改变,促使客户互动、分销和承保环节效率的提高,以及推动保险和再保险公司的风险分析和理赔管理能力的提升。技术对经济和政府有着深远而全面的影响,这源于四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一是数字化,即通过计算机系统将世间万物目标信息转化为电子式可存储、可处理数据的能力;二是计算能力的价格亲民化,智能手机已能完成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琳  徐建硕  
随着新闻舆论传播速度的加快和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声誉风险逐渐成为保险公司面临的重要风险。声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是当前我国保险业的紧迫任务。本文利用自动元胞机模型,从微观角度研究社会个体对保险声誉评价的传导过程,分析影响保险业声誉风险传导的关键因素,论证了社会对保险的评价存在着聚集效应以及人际传播网络对保险业声誉传播的重要影响,为抑制声誉风险传播、提高保险业声誉提供借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常叶青  宋瑞武  
从信托的本质和信托公司的特点及业务类型来看,信托公司的风险主要由声誉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和道德风险等构成。其中,由于信托业是一个靠信用为生的行业,信用是信托公司立身的根本,声誉是信托公司生存的基础,因此对声誉风险的良好管控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托公司各种风险的发生都有可能引发声誉风险,一旦声誉受损,必将影响信托公司的经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峰  
国有保险集团企业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声誉风险管理理念,建立常态长效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并注重事前评估和日常防范声誉风险管理与品牌管理的关系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品牌已逐渐成为企业与客户联系极为重要的载体,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一个企业不管是战略、文化,还是产品、服务,在向消费者传递时,最终都会体现在品牌上。对于保险企业而言,品牌的作用则更加突出。除了一纸合同,保险产品可谓看不见、摸不着,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兑现"承诺",这样一种具有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继红  
在企业管理中,制度机制非常重要,制度就是企业内部的“法律”。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工作十分复杂,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完善的制度机制有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管理声誉风险。中国银保监会高度重视声誉风险制度机制建设,在2021年2月8日专门制定出台了《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要建立健全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对加强各项制度和机制建设,提出了更加具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淑伟  江岩  宋雅宁  
以中国“八大经济区”和“四类等级城市”为两种空间维度,对财产保险行业的地理分布特征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数据包络建模对2015—2017年中国财产保险行业的全险种经营效率区域差异进行测算,并通过OLS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财产保险行业企业经营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但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2)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和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财产保险市场发育程度更高,但财产保险企业经营效率还要受到区域垄断性、市场空间、气候条件、公共财政支出等因素影响,从而使大西南、北部沿海等区域财产保险企业拥有一定的经营效率优势。基于中国财产保险行业企业经营效率具有区域分布规律,应充分重视区域空间关联,在促进财产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可采取有关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国军  
保险市场最重要的资源是声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保险市场是低声誉的保险市场。保险业的声誉由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代理人、经纪人、公估人、监管部门等共同承担,维护保险业和声誉是当务之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建鸾  宋菁菁  刘国超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为结构性金融产品,投资人难以穿透观察底层基础资产,且交易主体间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为实现各自利益,会做出损害利益相关方的道德风险行为。声誉理论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良策,本文根据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首先构建了声誉共同体模型解释声誉控制道德风险的机理,其次采用序贯博弈推导出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声誉模型中的“主导者”为发起人,最后重点分析发起人声誉模型,根据声誉动态、期间贴现因子、误报的发起人收益区分最低成本分离均衡、完全分离均衡、部分混同均衡和完全混同均衡,研究声誉如何帮助投资人区分发起人类型及甄别其道德风险行为。本文得出声誉共同体的声誉价值即为其道德风险行为获益的机会成本,防范信贷资产证券化道德风险的重点在于控制发起人道德风险,风险自留减少可以成为其声誉提高的信号这三项结论。本研究对分析结构性金融产品交易主体的声誉机制有一定参考意义,对声誉实证研究也有一定启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良生  
保险是经营风险业务的负债经营行业。经营风险业务的特点决定了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对保险会计核算的特殊要求,也决定了对保险行业单独制订具体会计准则的必要性。本文拟结合保险行业特点就保险会计准则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会计核算基本分类方面的准则 保险业务通常可按承保标的不同分为寿险业务和非寿险业务;按经营目的的不同分为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按承保方式的不同分为直接业务和再保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魏建国  杜伟岸  
今年6月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保险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本刊约请高校和监管部门的专业人士,就保险创新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本期重点关注:保险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正>随着监管要求的日益严格以及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升,ESG信息披露在保险公司与各方沟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险行业ESG信息披露特征近年来,随着监管要求的日益严格以及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升,ESG信息披露在保险公司与各方沟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