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9)
- 2023(15400)
- 2022(12867)
- 2021(11918)
- 2020(10272)
- 2019(23705)
- 2018(23236)
- 2017(44713)
- 2016(23763)
- 2015(27277)
- 2014(27154)
- 2013(27189)
- 2012(25387)
- 2011(22914)
- 2010(22827)
- 2009(21516)
- 2008(21023)
- 2007(18497)
- 2006(16000)
- 2005(14536)
- 学科
- 济(121571)
- 经济(121461)
- 管理(67971)
- 业(67045)
- 方法(54172)
- 企(52455)
- 企业(52455)
- 数学(49019)
- 数学方法(48553)
- 中国(31593)
- 财(28078)
- 农(27522)
- 地方(23648)
- 业经(22156)
- 贸(21880)
- 贸易(21869)
- 易(21263)
- 学(20787)
- 制(20586)
- 农业(18507)
- 银(18426)
- 银行(18399)
- 融(17963)
- 金融(17960)
- 行(17497)
- 务(17387)
- 财务(17343)
- 财务管理(17300)
- 企业财务(16407)
- 环境(15818)
- 机构
- 大学(350902)
- 学院(348406)
- 济(162030)
- 经济(159208)
- 管理(136991)
- 研究(118737)
- 理学(117911)
- 理学院(116704)
- 管理学(114944)
- 管理学院(114293)
- 中国(95389)
- 财(73824)
- 京(72536)
- 科学(67582)
- 财经(59155)
- 所(58561)
- 中心(55288)
- 经(53893)
- 研究所(52914)
- 农(52893)
- 经济学(52096)
- 江(50279)
- 业大(47354)
- 经济学院(46973)
- 北京(45957)
- 财经大学(44085)
- 院(42291)
- 范(41953)
- 师范(41556)
- 农业(41438)
- 基金
- 项目(229429)
- 科学(182760)
- 基金(171594)
- 研究(166537)
- 家(148424)
- 国家(147288)
- 科学基金(127693)
- 社会(110522)
- 社会科(105001)
- 社会科学(104978)
- 基金项目(89658)
- 省(86042)
- 自然(81280)
- 自然科(79464)
- 自然科学(79440)
- 自然科学基金(78090)
- 教育(76172)
- 划(72851)
- 资助(71883)
- 编号(64924)
- 部(52894)
- 成果(52202)
- 重点(51397)
- 发(49304)
- 国家社会(47402)
- 创(47184)
- 教育部(46177)
- 科研(44509)
- 人文(44469)
- 创新(44347)
- 期刊
- 济(174126)
- 经济(174126)
- 研究(106947)
- 中国(63902)
- 财(57619)
- 管理(49796)
- 学报(49318)
- 科学(47455)
- 农(46615)
- 大学(38327)
- 融(37201)
- 金融(37201)
- 学学(36457)
- 农业(31463)
- 技术(30790)
- 财经(30204)
- 经济研究(29894)
- 教育(26795)
- 经(25931)
- 业经(24657)
- 问题(22822)
- 贸(20699)
- 统计(20173)
- 技术经济(19457)
- 世界(18082)
- 国际(17910)
- 策(17644)
- 业(17535)
- 理论(16510)
- 决策(16254)
共检索到520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饶晓辉 钟正生
本文运用中国实际GDP和总保费额的数据考察了中国经济增长与保险市场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同时对两者的因果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对中国而言,保险市场的发展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才是保险市场发展的原因。这意味着现阶段中国保险功能的发挥受到约束条件的限制。
关键词:
保险 经济增长 受限制的VAR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庄子银 邹薇
政府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问题一直在理论界颇有争议,对各国政府公共支出政策效应的实际考察也众说纷纭。作者认为,在公共支出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调整成本”,这既包括与大规模的公共支出相伴随的安装和调配成本,也包括由于公共支出过程中的寻租和“非生产性寻利”行为而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为了考察调整成本对公共支出效应的影响,本文对中国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展开了时间序列和横截面的经验分析。自1980年以来,中国财政收入与支出占GDP的比重下降、中央的财权相对于地方政府逐步削减、预算外支出比重不断上升、预算外支出主要由地方所控制等种种现象都表明,围绕公共支出的调整成本上升了,对经济增长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公共支出 调整成本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锻炼
大部分研究认为FDI或公共支出分别独立的对经济增长发生作用,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很少将两个因素放在一起研究它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含有FDI和公共支出的动态模型,其中把FDI作为技术进步的原因,利用我国1986-2003年的面板数据,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两个样本对公共支出和FDI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公共支出在两个样本中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而FDI在中西部地区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公共支出 FDI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建国
本文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经济增长与非农就业以及经济增长与各产业就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回答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通过经济增长是否能够促进就业、促进就业的有效程序为多大、如何提高经济增长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持续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 就业弹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颖 罗瑞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鼓励外资的流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资流入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外资流入的主要形式。从近几年我国GDP的增长与外资增长趋势看,两者基本上是同步的。那么,外资的增长是否真正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呢?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外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结论。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入 外商直接投资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静 李星敏 解鹏
本文在对保险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机理的理论研究基础上,以我国1985-2012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用VAR模型对我国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用岭回归方法对我国保险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得出:我国保险发展主要通过与消费、投资、技术进步和出口的交互作用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
关键词:
保险发展 经济增长 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勇
移民汇款对经济增长有无促进作用目前尚存在很大争议。在多变量VAR模型的基础上,以1982-2015年间中国移民汇款、外国直接投资、出口、进口、汇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国际移民汇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作为世界重要的移民输出国,在移民汇款逐利性趋强的背景下,中国的国际移民汇款在长期及短期对经济增长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是相对外国直接投资和出口,其作用很小。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池建宇 王树悦
在Ginarte-Park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到处于司法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的执法力度和立法强度,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标体系,将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量化。接着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以人均实际GDP对数为被解释变量,以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为解释变量,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证明了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然后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绘制了异常经济增长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散点图,来作为稳健性检验的一部分。并通过对变量的相关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勇
移民汇款对经济增长有无促进作用目前尚存在很大争议。在多变量VAR模型的基础上,以1982-2015年间中国移民汇款、外国直接投资、出口、进口、汇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国际移民汇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作为世界重要的移民输出国,在移民汇款逐利性趋强的背景下,中国的国际移民汇款在长期及短期对经济增长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是相对外国直接投资和出口,其作用很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乔志程 黄薇 吴非
本文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WVS)的调查数据,考察了51个主要国家和地区1995—2014年间政治资本的核心要素——政治信任对各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确证了政治信任对于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但这种积极作用在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地区)有着异质性差异。进一步地,本文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政治信任会抑制政府的消费支出水平,从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最终达成了较为合意的经济增长。这一中介路径机制在发达国家(地区)中较为显著,而在发展中国家则不明显。上述发现不仅具有政治意义,也饱含经济价值。由此,增强民众的政治信任感知度能够实现政府施政和民众配合的双重适配。此外,在较好的政治信任环境下如何塑成对政府(开支)行为的合理约束,成为提升地区经济潜能的必由之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颖 周健军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城市经济增长新动能。为厘清智慧城市建设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文章采用2006—2018年14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能促进经济增长;机制检验表明,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人口集聚效应拉动经济增长;异质性研究表明,科教水平和政府规模较低的城市其智慧城市建设能促进经济增长,而两者较高的城市其智慧城市建设不能促进经济增长;智慧城市建设能促进东部、中部和非省会城市经济增长并促进省会城市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但抑制省会城市经济增长并扩大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研究对指导智慧城市建设和探寻经济增长新动能具备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大楷 孙敏
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计量分析工具,对中国公共教育投资与宏观经济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教育投资与三次产业总产值均具有长期正向均衡关系,其中,对第三产业的正效应最大;三次产业总产值对公共教育投资冲击的长期响应为正;公共教育投资对第二、三产业总产值增长误差的解释能力强于第一产业,但均不显著。
关键词:
公共教育投资 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结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俊杰
利用中国1979-2013年的数据,证实了卡尔多的需求导向型增长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即需求能够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这种拉动作用主要通过制造业部门的规模报酬递增来实现。数据显示,这种拉动作用在2001-2013年这一时期比之前更强。不过,数据也显示,制造业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正在减弱,这可能意味着"干中学"的被动技术进步方式将难以持续,必须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技术进步方式。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值是1.12个百分点,远高于传统方法的估计,不过出口的贡献率正处于下降趋势。这表明,必须通过提高内需来弥补外需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内需来促进经济增...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承坪 陈志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为了揭示人工智能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首先从理论上加以系统阐述,然后采用2010—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机理加以实证检验。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既可以通过替代劳动要素、人机融合和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扩展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也可以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市场效率和政府治理效率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实证研究结果还表明,相较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水平较低和人工智能人才缺乏的地区,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和人工智能人才充足的地区,人工智能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明显。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发展中国的人工智能并利用人工智能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经济增长 机理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晨峰 张建波
本文以山东省和上海市为例,对其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进行"门槛效应"研究表明:1991年是山东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出现重大结构性变化的"门槛点",金融发展水平是其重要的"门槛条件",山东省现阶段正处于供给引导型的经济金融发展阶段;而上海市处于需求跟随型阶段,上海市经济金融化程度较高,是山东省长期努力的目标。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地区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