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6)
2023(6716)
2022(5694)
2021(4951)
2020(4369)
2019(9868)
2018(9516)
2017(18328)
2016(9402)
2015(10301)
2014(10393)
2013(10565)
2012(10139)
2011(9645)
2010(10084)
2009(9532)
2008(9374)
2007(8441)
2006(7903)
2005(7580)
作者
(28201)
(23565)
(23348)
(22596)
(15352)
(11088)
(10916)
(9164)
(9130)
(8603)
(8309)
(7755)
(7739)
(7613)
(7532)
(7508)
(6988)
(6857)
(6723)
(6328)
(6164)
(5865)
(5641)
(5596)
(5492)
(5381)
(5098)
(4879)
(4855)
(4557)
学科
(64788)
经济(64744)
管理(24362)
(22687)
方法(19892)
数学(17238)
数学方法(17050)
(17040)
企业(17040)
地方(16623)
中国(16119)
(13582)
地方经济(12285)
(10803)
保险(10712)
业经(10476)
(10207)
(10131)
金融(10131)
(10095)
银行(10080)
(10046)
(9677)
(9476)
理论(8278)
(7325)
经济学(7323)
(7031)
(6914)
环境(6770)
机构
大学(147750)
学院(143253)
(71987)
经济(70659)
研究(54579)
管理(52835)
中国(45417)
理学(43538)
理学院(43016)
管理学(42298)
管理学院(41991)
(34886)
(31310)
科学(29442)
(27661)
财经(26724)
研究所(24545)
(24184)
经济学(23980)
中心(23858)
(22698)
经济学院(21212)
北京(20661)
财经大学(19798)
(19359)
(19035)
(18716)
师范(18572)
(17500)
业大(16281)
基金
项目(85020)
科学(67063)
基金(63224)
研究(62934)
(54068)
国家(53635)
科学基金(45894)
社会(43019)
社会科(40761)
社会科学(40747)
基金项目(32015)
(31032)
教育(28068)
自然(27402)
资助(26992)
自然科(26755)
自然科学(26746)
自然科学基金(26252)
(25919)
编号(23840)
成果(20614)
(19381)
重点(19252)
(18882)
国家社会(18587)
教育部(17235)
课题(16843)
人文(16620)
(16555)
大学(16515)
期刊
(89219)
经济(89219)
研究(55054)
中国(31207)
(26316)
管理(22415)
(20730)
金融(20730)
学报(19656)
科学(18595)
(17130)
大学(15395)
经济研究(15304)
财经(14335)
学学(14204)
技术(12977)
教育(12920)
(12425)
农业(10826)
问题(10820)
业经(10226)
技术经济(9201)
统计(9161)
(8864)
国际(8056)
世界(7818)
(7720)
决策(7183)
经济问题(6989)
理论(6893)
共检索到243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晓全  阎建军  孙祁祥  
以Borch(1963)开创性的论文为标志,保险经济学于近几十年逐步发展起来。本文从保险需求理论、静态与动态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模型、多维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问题以及相关的实证研究等多个方面,对保险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今后保险经济学可能取得进展的领域,希望引起国内理论界关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杰英  
信任是个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机制,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都对此进行了研究。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对信任相关研究进行梳理。首先明确了目前信任研究的范畴:信任机制与信任度量。然后分别回顾并总结这两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最后总结经济学视角下信任研究的总体框架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戴治勇  
现代最优执法经济学是法律经济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法律完全且执法者最大化社会福利的假设下,分别讨论了严格责任制度和过失责任制度下资源在提高执法概率,即侦破、逮捕上的投入,与惩罚,即罚款、监禁上的投入之间的最优配置。本文试图以最优执法理论作为参照系,将新近放开上述假设以后的发展,结合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在更大的思想史背景下对这一领域进行综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叶普万  
本文主要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贫困经济学领域关于经济增长和缓解贫困,贫困的内涵、度量和类型,减贫战略及其演进等一系列热点问题的研究,并进行了简要评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在宏观上将减贫战略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微观上将瞄准机制直接瞄准穷人和进行制度扶贫等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蓉  
作为或然条款的替代,违约救济可以弥补合同的不完全性,但不同的违约救济方式的效率是不同的。本文运用法和经济学的方法,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分别从履约—违约决策、信任投资和风险分担的角度考察了各种违约救济方式的效率,以期找出最优的违约救济方式。同时,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分析,并指出这一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春霞  
行为经济学通过心理学与经济学的有机结合,对人的非理性行为进行研究,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界限及视域。本文以行为决策分析为主线,首先对行为经济学的新经济人假设作出解析,并比较了传统经济学与心理学在行为决策研究上的区别,在此基础上,着重对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石——预期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最后是简要的评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涛  金洪飞  
汇率政治经济学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学科领域里新兴的一个重要流派,它主张汇率的决定不单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政治现象。由于微观主体的汇率偏好是汇率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从Frieden矩阵入手,系统地介绍了汇率偏好的基本内涵和测度方法,及对汇率偏好理论的经验检验与理论扩展;此外,不同汇率偏好的利益集团对于汇率政策决策的影响、国内汇率博弈如何上升为国家间汇率博弈等问题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最后,本文还探讨了这一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及适用性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航  汪丁丁  贾拥民  
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的神经元经济学(Neuroeconomics)是经济学的最新分支和经济学前沿研究的最新领域,它运用现代神经科学的范式、方法和技术工具分析人类的经济行为以及脑组织(主要是神经元及其相关的神经突触联结和神经网络)在人类决策过程中的功能、作用和机制,把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经济学传统理论提出一系列意义重大的修正,从而为经济学的发展深化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空间。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小平  
近年来,战略联盟的数量急剧增加。对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的这一现象,现有的大量文献主要集中于对战略联盟的形成作理论和实证的解释,从经济学视角出发的主要有战略管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论和资源依赖论等4种。每一种理论解释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也分别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新华  
法律经济学是20世纪后半期经济学界乃至法学界最重要的学术成果。但是,法律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并不统一。基于经济学、法律、哲学、批判法学、女性主义、比较分析、博弈论和心理学不同视角的法律经济学研究,在不断修正法律经济分析存在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提高了法律经济学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使法律经济学的触角几乎遍及了法律和法学的每一个领域,并使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日益充实和拓展。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不同视角的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我们体察和审视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法律制度的变革与演进,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理论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玉霞  罗晰文  
经济学数学化已经成为当今主流经济学的显著特征,它不仅意味着数学工具的使用,更意味着数学的思维范式、论证形式和表达方式对传统经济学的整合与重构。对于经济学数学化的争论,本质上是经济学方法论的争论。文章回顾了经济学数学化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经济学数学化的不同阶段的方法论背景、研究成果、代表人物,最后指出了经济学数学化今天遭遇的挑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卫国  
本文对语言经济学这门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与兴起、研究现状及其学科定位等进行了总结和评述。语言经济学孕育于民族主义问题之中,发端于加拿大的官方语言问题,它的兴起成就于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语言经济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语言经济学采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及工具,把语言和言语行为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狭义上,语言与劳动收入关系研究、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的经济学分析、语言动态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以及博弈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等构成了当前语言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语言经济学的重要性正在提升,一方面,语言经济学为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带来新的分析工具;另一...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叶烽  叶航  汪丁丁  
实验经济学对传统经济人假设的系统反驳促使社会偏好理论应运而生。社会偏好理论的各个模型试图在维持理性假设下,通过将基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诸如公平、互利等与"自利"假设有着明显涵义辨识度的一些人类社会性情感因素纳入到效用函数中来进而修正经济人假设,并以博弈论为基本的分析工具力图构建新的博弈均衡来解释实验经济学所揭示的一系列悖论。本文围绕社会偏好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背景、模型、测度、外溢以及检验等问题作了一个详细而系统的梳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剑渝  杜青龙  
本文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消费者社会认同、自我归类、认知偏差与参考群体的关系,探讨参考群体对于具有场独立性——场依赖性两种认知风格的消费者是否存在影响作用的差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驰  韩天卓  刘芳  
长期以来,制度有效性的检验问题一直制约着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而近期实验经济学中大量的机制设计实验为其提供了一种新的检验手段。通过实验经济学中公共物品自愿捐赠机制对有关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比较研究,同时梳理相应文献,其文献大致可分为两类:外生制度静态比较与内生制度研究。外生制度的静态比较是指在可控制条件下检验不同制度的有效性,着眼于比较不同制度下的贡献度以及社会福利等问题;而内生制度则扩展了有效性检验,人们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制度或治理结构来约束其行为,进而检验制度的稳定性。实验方法弥补了主流经验研究中不能对制度进行有效性检验这一不足,为研究制度经济学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