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47)
- 2023(16538)
- 2022(14087)
- 2021(13201)
- 2020(10902)
- 2019(24902)
- 2018(24995)
- 2017(47831)
- 2016(25746)
- 2015(28876)
- 2014(28992)
- 2013(28825)
- 2012(26957)
- 2011(24470)
- 2010(24815)
- 2009(23043)
- 2008(22494)
- 2007(20091)
- 2006(18098)
- 2005(16478)
- 学科
- 济(107176)
- 经济(107054)
- 业(76966)
- 管理(76707)
- 企(61862)
- 企业(61862)
- 方法(43635)
- 数学(37302)
- 数学方法(36918)
- 中国(35416)
- 农(30292)
- 地方(26849)
- 财(25768)
- 业经(25547)
- 技术(23060)
- 制(22498)
- 银(21713)
- 银行(21674)
- 学(21098)
- 行(20831)
- 农业(20318)
- 融(19652)
- 金融(19651)
- 贸(19581)
- 贸易(19561)
- 易(18951)
- 理论(17554)
- 和(17008)
- 环境(16623)
- 务(15354)
- 机构
- 大学(370210)
- 学院(369175)
- 济(148869)
- 管理(147038)
- 经济(145479)
- 研究(125528)
- 理学(125355)
- 理学院(123942)
- 管理学(122033)
- 管理学院(121336)
- 中国(98872)
- 京(80417)
- 科学(76104)
- 财(71819)
- 所(62878)
- 中心(57020)
- 农(56916)
- 研究所(56605)
- 财经(56032)
- 江(55873)
- 北京(51973)
- 业大(51928)
- 经(50763)
- 范(49382)
- 师范(48959)
- 州(45855)
- 院(45695)
- 农业(44042)
- 经济学(43810)
- 财经大学(41557)
- 基金
- 项目(242047)
- 科学(190577)
- 研究(181426)
- 基金(173331)
- 家(149601)
- 国家(148260)
- 科学基金(127509)
- 社会(113593)
- 社会科(107548)
- 社会科学(107524)
- 省(95502)
- 基金项目(92019)
- 教育(82550)
- 自然(81115)
- 划(79964)
- 自然科(79219)
- 自然科学(79200)
- 自然科学基金(77781)
- 编号(74807)
- 资助(70822)
- 成果(61613)
- 发(54814)
- 重点(53667)
- 创(53570)
- 部(53058)
- 课题(52113)
- 创新(49360)
- 项目编号(46080)
- 国家社会(45781)
- 教育部(45577)
- 期刊
- 济(171363)
- 经济(171363)
- 研究(117683)
- 中国(78464)
- 管理(57125)
- 学报(53412)
- 农(52387)
- 财(52206)
- 科学(51280)
- 教育(45485)
- 融(40937)
- 金融(40937)
- 大学(40887)
- 学学(38085)
- 农业(36305)
- 技术(33380)
- 业经(29264)
- 财经(26900)
- 经济研究(26693)
- 经(22863)
- 问题(22401)
- 科技(20158)
- 图书(20129)
- 理论(19318)
- 技术经济(19120)
- 业(19032)
- 实践(17669)
- 践(17669)
- 现代(17390)
- 商业(17212)
共检索到568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金成 周思颖
人口深度老龄化背景下,保险科技为解决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缓慢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式,对其创新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探讨了保险科技提升其各项管理能力、完善全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升级、减少信息不对称等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创新发展的路径;分析了其可能面临产品和服务创新难、相关数据获取难、有效监管难、复合型人才缺乏的挑战;并借鉴保险科技赋能其他险种及行业的经验,最后从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产品体系、深度挖掘养老行业数据、实施动态化和科学化的风险管理、引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提出推动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实现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娄飞鹏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纲要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我国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不仅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较快,而且在此之后人口老龄化水平快速提高,未来人口老龄化水平长期处于高位,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高原"而非"高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嘉秀
我国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催生养老产业发展,但国内养老金体系尚待建立完善,尤其是以个人养老金账户为基础的第三支柱建设仍处在探索阶段,与此相关的配套金融服务供给更是严重不足。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现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服务渠道和广泛的客户基础,在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中应积极承担重任,发挥自身强大优势,主动创新金融服务,贴合市场需求,为我国养老金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第三支柱 养老保险 养老金体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温来成 贺志强 张偲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呈现出第一支柱处于绝对优势、第二支柱发展存在不足、第三支柱发展较为滞后的特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第一、第二支柱难以满足居民养老保障需求,发展壮大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迫在眉睫。税收优惠是促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税收制度及相关税收政策不健全、税收优惠力度不足等是制约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充分发挥税收对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的激励作用,应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从健全税收制度及相关税收政策、加大税收优惠力度等方面进行完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敏安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相继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传统的单一养老金模式面临巨大挑战。世界银行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构建"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第一支柱为政府设立的公共养老金,第二支柱是职业养老金,第三支柱主要包括个人自愿建立的个人养老金。长期以来,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发展相对迟缓,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怡建 刘崇珲
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经济发展、国有企业改革、民生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正被寄予越来越多的期望,有望成为"十四五"时期养老保险改革最为重要的内容。我国现行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税收政策存在覆盖面较窄、优惠力度不足、设计缺乏灵活性等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应通过扩大税收优惠范围、提升税收优惠力度、完善税收优惠体系促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以形成我国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
关键词:
养老保险 第三支柱 税收政策 税收优惠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一兮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在近期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发展适合中国国情、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相衔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从国家战略层面部署推动第三支柱发展。
关键词:
第三支柱 税收递延 养老保险 第二支柱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文玫 彭丽 邹凌空
我国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对于物质文化等的需要日益加强,养老金已经成为老年人生活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省作为我国人口大省,其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水平。文章通过对河北省社保保险基金养老保险部分收支情况的分析,结合美国和日本在养老金模式上的先进经验及我国试点地区的经验及问题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河北省应从建立多元化投资产品、发挥财税政策激励作用、完善第三方监管制度三个层次完善河北省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关键词:
养老保险 三支柱模式 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锐
人口老年化的日益加剧倒逼世界各国政府不断提升与加强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其中被称为"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成为了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重中之重。从账户的个人税收减免激励,到扶持相关养老产品的创新,从成立专业性的商业养老保险机构,到创建完整的制度设施,许多国家围绕"第三支柱"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政策资源,从而保证了养老金替代率的不断提高。借鉴与吸收国际经验,我国也建立起了完整的养老保险体系,并且鉴于"第三支柱"明显弱于"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状况,加快了对"第三支柱"的政策倾斜,同时相应的制度与机制创新依然还有可以挖掘与延展的空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静
当前,我国初步形成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但三支柱间发展极不均衡。作为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国家,加快完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已迫在眉睫。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关键词:
第三支柱 商业保险 养老保险体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毕少斌 张昭君
本文着眼于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长期存在的"一支独大"状况,多维探究养老保险三大支柱失衡的内外因素,创新性的利用因子分析法来研究协调发展问题。通过提炼出潜在影响因子,以2017年31个省际数据为样本,衡量了31个省际养老保险发展的协调水平,并应用于区域分析。研究数据表明经济因子、政策支持因子、养老需求因子和结构性因子对于"三大支柱"的平衡性影响显著,进而提出加强养老产品宣传与创新、优化税收政策、控制第一支柱规模等建议来促进养老保险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席毓 孙玉栋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从公民层面的养老生活保障和从国家层面的基本养老基金压力都已然成为社会共识性议题。基本养老保险和年金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社会需要,加快建立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健全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迫在眉睫。采用理论精算建模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结合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和最新的个税改革,以个人年工资收入固定比例缴费为基准,讨论TEE和EET两种不同的税优模式对养老金实际替代率、平均替代率和个人总税负、个人年均税负的影响。旨在探究出当下建立养老保险第三支柱适合推广的税优模式及对于未来适用模式的合理预测规划。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熊玮
2022年11月,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与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共同构成我国养老第三支柱,标志着养老第三支柱进入全新发展阶段。面对老龄化加速、居民财富增长与养老需求增加的时代背景,第三支柱的制度性创新在金融领域将开启“个人养老金”的新时代。目前我国养老三支柱发展不平衡,第三支柱亟需发挥潜力,养老信托作为养老金融的组成部分,能够发挥自身制度优势推进第三支柱的发展。研究发现,信托可结合多种养老场景,设置结构多样的信托产品,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养老信托产品和服务策略,满足长者、家属与社会多方需求,为服务我国多层次养老金体系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小萍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借鉴世界银行提出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对传统的养老方式进行改革,逐步构建起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在第一支柱的发展过程中,制度"碎片化"问题严重,同时还存在着制度的覆盖率偏低、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偏低、个人账户空帐运行和贬值风险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第一支柱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由省级统筹逐步过渡到全国统筹、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对资金进行优化管理与运作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制度“碎片化” 养老保险 第一支柱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唐建伟 刘能华 田振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的时期较早,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作了不少探索。当前,我国的养老理财处于起步试点阶段,产品创新不断加速推进,借鉴国际经验对于我国养老理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养老第三支柱美国美国养老第三支柱发展特点是“共同基金-资本市场”共同发展的模式。美国养老第三支柱主要指个人退休账户(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IRA)。其中,
关键词:
第三支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