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1)
2023(1889)
2022(1510)
2021(1473)
2020(1369)
2019(2821)
2018(2760)
2017(5130)
2016(2627)
2015(2821)
2014(2857)
2013(2770)
2012(2473)
2011(2213)
2010(2331)
2009(2258)
2008(2314)
2007(2081)
2006(1740)
2005(1696)
作者
(7168)
(5915)
(5835)
(5525)
(3793)
(2767)
(2764)
(2369)
(2340)
(2112)
(2038)
(2001)
(1950)
(1838)
(1834)
(1776)
(1733)
(1704)
(1637)
(1626)
(1533)
(1412)
(1356)
(1328)
(1319)
(1284)
(1257)
(1220)
(1155)
(1131)
学科
(10940)
(10635)
保险(10544)
(8570)
经济(8558)
管理(7229)
(7082)
企业(7082)
中国(5410)
(5222)
银行(5222)
方法(5197)
(4903)
数学(4831)
数学方法(4795)
各种(4281)
种类(4237)
类型(4237)
各种类型(4236)
(4056)
金融(4056)
(3867)
保险业(3737)
(3633)
(2762)
财务(2761)
财务管理(2751)
企业财务(2621)
业务(2607)
制度(2477)
机构
大学(36243)
学院(35889)
管理(15721)
(15507)
经济(15159)
理学(12682)
中国(12652)
理学院(12590)
管理学(12412)
管理学院(12342)
(10408)
研究(9675)
财经(7904)
(7293)
(7216)
(6761)
金融(6662)
财经大学(6086)
中心(5501)
公司(5358)
(5259)
(5212)
经济学(5008)
科学(4978)
(4942)
银行(4938)
北京(4932)
(4626)
经济学院(4580)
保险(4570)
基金
项目(22234)
科学(17785)
研究(16738)
基金(16720)
(13818)
国家(13700)
科学基金(12337)
社会(11014)
社会科(10379)
社会科学(10376)
基金项目(8579)
(8095)
自然(7876)
自然科(7717)
自然科学(7713)
自然科学基金(7585)
资助(7385)
(6887)
教育(6883)
编号(6489)
成果(5224)
(5181)
(4996)
(4939)
创新(4681)
(4608)
(4590)
重点(4579)
国家社会(4555)
教育部(4511)
期刊
(15286)
经济(15286)
研究(14409)
(10807)
金融(10807)
(7776)
中国(7112)
管理(5591)
保险(4273)
(4273)
科学(3750)
财经(3747)
学报(3409)
(3257)
(2995)
大学(2940)
学学(2893)
理论(2786)
实践(2619)
(2619)
技术(2540)
财会(2369)
经济研究(2328)
统计(2037)
科技(1992)
(1971)
会计(1964)
技术经济(1948)
农业(1889)
业经(1865)
共检索到57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金成  刘鲁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保险传统经营模式和服务方式,并将进一步推动保险产业结构升级,打造保险科技服务的新业态。本文介绍了保险科技时代的内涵、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及发展现状"、AI+保险"模式的应用基础,从保险定价、精准营销、高效理赔、智能客服四方面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保险行业的应用探索。认为"AI+保险"模式在我国的应用仍存在以下问题:新生风险增加,监管主体和标准不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专业人才缺口大,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算法技术不成熟,决策准确性有待提高;保险数据垄断严重,数据闭环割裂;保险行业内在需求限制,难以满足客户情感需求。并从政府和保险企业两个层面提出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保险经营融合、助推"AI+保险"模式发展的政策建议,最后对"AI+保险"模式在保险行业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金成  刘鲁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基因检测和可穿戴便携设备等技术手段在寿险行业的深入应用,保险科技日益拓展了其应用潜能,已成为推动保险业转型升级的主动力。寿险作为保险市场的主要险种,在保险科技时代面临着"基因检测+寿险""可穿戴设备+寿险""人工智能+寿险""多重联合技术+寿险"等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在详细分析了上述新机遇的同时,指出了保险科技的应用给寿险行业带来的挑战,并结合我国寿险行业发展现状,立足于寿险企业、保险监管和行业协会、保险科技服务商三个角度提出了保险科技时代加快寿险发展的一系列应对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计  罗荣华  
在信息科学快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产业的巨头们纷纷利用已经掌握的客户和产业信息涉足金融业,进行跨界发展。因此,在金融科技时代,未来有着广阔发展空间的保险业必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本文通过对传统保险和互联网保险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了传统保险业以产品中心、市场导向和利润目标为经营模式三要素的弊端,以及以客户为中心的互联网保险能以更低的成本突破时空限制,进行快速获客的优势。并结合相关案例,就互联网保险的各类经营模式分析它们各自的特征。最后,针对当前互联网保险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提出加强人才和科技建设、引入新的监管理念和规则、建设以客户为中心的互联网保险生态圈的应对策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卫星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 ,高科技正以全新的产业化方式改造着经济的运行 ,同样 ,高科技的成就不仅为保险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而且不断地改变着保险业的服务方式、内容和过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国珍   宋夏云  
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险基金规模持续扩大,研究型审计模式对维护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促进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归纳了研究型审计模式的技术特征,对研究型审计模式在社会保险基金审计中的应用机理予以分析。基于受托责任理论提出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的具体目标,包括健全有效性、真实性、合法合规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安全性;依据国家审计程序理论提出研究型审计模式应用于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的运作流程,包括建立审计对象库、了解被审计事项内容及制度、选择审计策略、制定具体审计计划、执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做出审计决定、审计文档整理、后续审计及其整改;研究型审计模式的应用还需建立法律法规保障、组织保障、现代信息技术保障与专业胜任能力保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梅华  卯寅  
由"保成本"向"保价格、保收入"创新升级,是农业保险发展的趋势。"保险+期货"模式作为金融业有效分散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的跨界新业态,能够有效解决农业保险中的风险对冲和价格确定问题。本文以"保险+期货"防范风险组合功能的发挥为切入点,以贵州省为例,从保险定价方式和收入赔款两个方面将其与现有价格指数、收入保险进行对比,研究如何通过保险与期货的有机结合,推动贵州省农业保险创新升级,分析制约其顺利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豫  
采用中国金融市场和原银行信贷登记系统数据及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信用评级等数据资源,在金融工程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基础上,创新建立起国内企业信用等级转移概率矩阵,借鉴国际信用风险模型中盯市模式代表Credit Metrics模型原理、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实证建立中国金融市场信用组合计量模型,探索盯市模式信用风险模型在中国信贷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风险管理实务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芳  周新静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更适应于现在审计环境的一种审计方法,与传统的审计模式相比,它更注重从宏观上把握审计面临的风险。但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时间并不长,还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首先介绍新审计方法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并且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的主要问题,指出由于在成本效益、人员素质、法律法规和信息系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无法在我国普及,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雷   许佳   张鑫   宗小敏   费菲  
车险是财产保险的主要险种,车险理赔是车险实现风险保障功能的核心环节,但其长期面临理赔效率低、周期长、投诉多、欺诈防控难等“痛点”。保险科技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底层技术赋能车险理赔,实现在线报案索赔、远程查勘定损、智能理算核赔、自动支付赔款、有效防控欺诈、精准服务客户等全流程数字化,有助于解决上述“痛点”。人保财险公司“科技理赔”平台和某龙头科技企业“定损保”产品分别是传统财产险公司和第三方科技企业应用保险科技的典型实例,印证了保险科技底层技术赋能车险理赔的路径和效果。但是,保险科技作为新生事物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需要完善监管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及优化车险理赔数字生态,以期形成合力,更好地发挥保险科技的赋能作用,助推车险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琳  黄敏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保险市场不断扩大,保险业对保险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以创新保险教学模式为手段,加大保险教学改革,对培养更多的优秀保险人才意义重大。文章阐述了在保险教学中应用PBL与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保险教学现状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如何在保险教学中应用PBL与案例教学法的对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宜政  
Capital One公司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一家不知名的金融公司快速发展成为美国前十大信用卡中心。该公司充分借助信息科技的发展趋势,凭借直复式营销策略、边测试边学习科学实验分析、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产品设计以及多元化满足客户需求服务等方式,形成一套先进的公司综合运营模式。该模式对于当前我国金融科技时代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文婷  
一、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综述内部审计的发展阶段各异,对其界定的定义也有所不同,但大部分学者均将内部审计发挥的组织价值增值作用和风险管理预警结合在一起进行界定企业内部审计的功能和定义。最具有权威性的表述为是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对内部审计界定的新定义,企业内部审计是以系统化、专业化的方法,凭借其在组织中独立、客观的特性,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改善,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的一种咨询与保证服务,最终是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丰雪  李兴斯  张阚  
为了更加合理解决保险定价问题,本文引入金融风险中性定价思想,提出新的保险定价方法。在不完全的保险市场,利用信息论领域中推测概率分布的最小叉熵优化模型,对经验损失分布进行调整,得到保险风险中性最小叉熵密度,进而确定新的保费。结果表明最小叉熵密度使高风险的比例增大,这体现了风险中性的本质。该保险定价方法的形式是确定的,且所建的最小叉熵优化模型具有灵活、简便的特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华灯峰  樊一阳  王芳  
我国保险产品创新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和保险业的发展。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是,保险产品很难进行产权保护,容易被其他保险企业复制和推广。本文建立了基于期权的保险创新价值模型,并分别对创新企业和跟随企业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有效产权保护的情况下,跟随企业由于不用承担开发阶段的高额成本和风险,将会获得远高于创新企业的推广价值,使得创新企业损失惨重。本文从理论上解释了保险企业创新产品"搭便车"的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政府政策建议和企业创新策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小梅  
天气指数保险是农业保险的一种创新模式,具有降低经营风险和交易成本的突出优势,能够有效提高农业保险的经营效率。本文基于天气指数保险的国际实践经验,深入分析了天气指数保险的运作模式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并结合实际探讨了我国开展天气指数保险面临的主要障碍,提出了推进其发展的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