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17)
- 2023(7642)
- 2022(6224)
- 2021(5446)
- 2020(4658)
- 2019(10257)
- 2018(10017)
- 2017(19306)
- 2016(9891)
- 2015(10929)
- 2014(10890)
- 2013(10890)
- 2012(10363)
- 2011(9780)
- 2010(10151)
- 2009(9684)
- 2008(9399)
- 2007(8580)
- 2006(7918)
- 2005(7401)
- 学科
- 济(66915)
- 经济(66862)
- 管理(33219)
- 业(28625)
- 方法(22195)
- 企(22146)
- 企业(22146)
- 数学(20059)
- 数学方法(19964)
- 地方(16250)
- 中国(15796)
- 制(13419)
- 银(12739)
- 银行(12731)
- 财(12344)
- 行(12244)
- 融(12056)
- 金融(12056)
- 地方经济(12046)
- 业经(11305)
- 险(10851)
- 保险(10760)
- 学(10232)
- 农(10013)
- 体(9508)
- 环境(8809)
- 资源(8150)
- 和(7707)
- 经济学(7599)
- 策(7274)
- 机构
- 大学(154361)
- 学院(153319)
- 济(78958)
- 经济(77539)
- 管理(59499)
- 研究(53534)
- 理学(49841)
- 理学院(49348)
- 管理学(48726)
- 管理学院(48423)
- 中国(47392)
- 财(38185)
- 京(31313)
- 财经(30104)
- 科学(28903)
- 经(27414)
- 经济学(26804)
- 所(26577)
- 中心(24879)
- 经济学院(23997)
- 研究所(23747)
- 江(23097)
- 财经大学(22632)
- 北京(20127)
- 农(19627)
- 院(18939)
- 州(18232)
- 业大(17758)
- 商学(17234)
- 融(17049)
- 基金
- 项目(96164)
- 科学(76866)
- 基金(72982)
- 研究(69326)
- 家(62796)
- 国家(62352)
- 科学基金(54409)
- 社会(48981)
- 社会科(46665)
- 社会科学(46651)
- 基金项目(37746)
- 省(35144)
- 自然(33467)
- 自然科(32608)
- 自然科学(32600)
- 自然科学基金(32044)
- 资助(30595)
- 教育(29921)
- 划(29116)
- 编号(25736)
- 部(22157)
- 国家社会(21775)
- 重点(21333)
- 发(21040)
- 成果(20366)
- 教育部(19564)
- 人文(19129)
- 创(18921)
- 制(18282)
- 创新(17956)
共检索到245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军 吴菲
保险监管是作为校正保险市场失灵的手段而存在的,保险监管在中国保险市场的交易链条中占有核心地位。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保险监管目标的最终指向,保险监管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及保险监管激励的方向直接决定着这一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官员效用最大化模型可以用来分析保险监管资源配置的经济效应。在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作为监管激励方向的条件下,保险监管应在监管力度与监管方式上进行改革,调整保险监管激励的方向,遏制全行业的保费冲动和规模冲动。
关键词:
保险监管 监管激励 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馥 庞楷
笔者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不当激励对保险销售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励合约中销售佣金比例过高、支付期限不合理会导致不当激励,而消费者非理性放大了不当激励的负面效应,保险公司缺乏优化激励合约的动力,监管机构应通过限制销售佣金、完善保险销售服务评价管理等措施强化其监督约束作用,减少销售误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鑫 李香梅
以发生控制权转移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公司治理因素的激励-约束效应在控制权私有收益影响资本配置效率过程中的治理效果,发现公司治理的约束机制能显著抑制控制权私有收益引起的非效率资本配置,激励机制对过度投资有显著的缓解作用,但对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光毅 王锐
顺周期效应是导致全球金融危机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包括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监管方法、以实际损失为计提原则的拨备方法、以公允价值为原则的会计方法和以短期业绩为基础的高管薪酬体制等方面。与银行业类似,顺周期效应同样存在于保险领域,需要保险监管机构采取逆周期监管措施,消除风险根源,缓解周期特征,降低危机成本。
关键词:
顺周期效应 保险监管 逆周期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帆
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既需要金融监管部门保持战略定力和监管高压态势,严肃惩处违法违规行为,也需要构建完善的激励相容监管机制,真正激发金融机构合规经营理性发展的内生动力,使其切实履行风险防控第一责任主体职责。构建激励相容监管机制的理论基础传统的金融监管一般对同类金融机构设定统一、"刚性"的监管标准。这种"一刀切"式的监管方式虽然灵活简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马海峰 谢志刚
本文首先探讨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应该配置恰当监管权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并采用比较分析法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进而界定我国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应配置监管权的具体内容。最后提出,我国保险保障基金公司为了有效行使监管权所需的基础工作,包括:1)明确并完善与中国保监会等相关部门之间的监管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2)建立相对独立的保险监管信息系统和危机预警指标体系;3)落实对重大风险的实时监测制度。
关键词:
保险保障基金公司 监管权 监管职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贺文峰
文章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15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年~2011年间的资本充足率与风险行为之间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证明,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风险激励效应存在多重影响,对部分银行具有正向的风险激励效应,对大部分银行具有负向的激励效应。在此基础上,对监管当局的监管行为和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分别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贺文峰
文章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对中国127家商业银行2008-2011年间的资本充足率与风险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证明,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风险激励效应存在且显著,对资本不足的银行而言,风险激励效应则更明显。监管当局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目标是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如果风险激励效应存在,则与资本监管的初衷背道而驰,这是监管当局不得不引起关注之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炳志 黄斌
税收对保险需求的影响,一方面体现为对保险消费者收入水平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保险商品价格所产生的替代效应。税收对保险市场需求影响的最终结果,是这两种效应综合作用所形成的总效应的反映。对税收激励与最优保险需求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先验性的预测是基本一致的。尽管对一国税制的评价一般是按绝对标准,但也不能完全放弃相对评估。以此来判断我国现行保险税收制度,可以发现我国税法对于保险业的税收规定是相当笼统、模糊和不全面的。作为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应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状况,具有调整的灵活性。
关键词:
储蓄 保险税收 激励效应 公共政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杨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 ,探讨政府为什么要对保险市场进行监管以及政府如何监管保险市场的问题。一般来说 ,我们认为政府对保险市场进行监管的必要性来自于交易成本的巨大节约 ;政府对保险市场监管的不同方式体现了政府对市场基础设施发达程度的理性反应 ,而市场基础设施发达程度的差异体现了初始条件、政府平衡长短期收益的特殊偏好以及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冲击的不同。
关键词:
保险监管 政府 交易成本 理性反应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磊
ISDS仲裁员具有较为明显的身份特征、地域来源及性别特征。为解决投资仲裁员分布不平衡的问题,ICSID已开始尽量选择女性仲裁员或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仲裁员。当事方指定仲裁员的天然争论以及仲裁员多种身份的重复交互,导致了仲裁员之间的感知风险、妥协风险以及偏见风险。扩大仲裁管辖权和维持ISDS体系的利害关系是对仲裁员的两大主要激励路径。不同当事方在ISDS中选择仲裁员时存在不平等信息或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仲裁员信息灰色市场的产生,影响ISDS仲裁程序。仲裁员及时彻底披露其与当事方的关系和潜在的冲突对保障仲裁员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至关重要。仲裁员的双重身份易产生争论点冲突,从而引发正当程序的问题。披露可能产生合理怀疑的情况并制定仲裁员的行为守则可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冲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磊
ISDS仲裁员具有较为明显的身份特征、地域来源及性别特征。为解决投资仲裁员分布不平衡的问题,ICSID已开始尽量选择女性仲裁员或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仲裁员。当事方指定仲裁员的天然争论以及仲裁员多种身份的重复交互,导致了仲裁员之间的感知风险、妥协风险以及偏见风险。扩大仲裁管辖权和维持ISDS体系的利害关系是对仲裁员的两大主要激励路径。不同当事方在ISDS中选择仲裁员时存在不平等信息或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仲裁员信息灰色市场的产生,影响ISDS仲裁程序。仲裁员及时彻底披露其与当事方的关系和潜在的冲突对保障仲裁员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苏 达潭枫
本文以2014~2015年高管限薪政策实施前后一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高管货币薪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通过建立双重差分模型来验证2015年1月政府实施的高管限薪政策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新一轮高管限薪政策的背景下,高管货币薪酬对公司绩效有显著正激励效应;高管限薪政策实施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高管货币薪酬对公司绩效有显著正激励效应。该研究为新一轮政府限薪政策实施的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对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深化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管限薪 货币薪酬 激励效应 公司绩效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潘红波 余明桂
本文分析集团内关联交易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度和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集团内关联交易会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度;在外部职业经理人担任CEO和董事长的企业中,集团内关联交易会降低公司资本配置效率,但是,这种效应在家族成员担任CEO或董事长的企业中不存在。进一步的检验发现,集团内关联交易对高管薪酬激励和资本配置效率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非市场化定价的关联交易。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非市场化定价的关联交易会弱化高管薪酬激励,进而降低外部职业经理人担任CEO和董事长的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本文从集团内关联交易的视角对高管薪酬激励及其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创新,同时丰富了控股家族成员担任公司CEO或董事长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