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15)
2023(4602)
2022(3728)
2021(3556)
2020(2901)
2019(6703)
2018(6648)
2017(12444)
2016(6808)
2015(7633)
2014(7432)
2013(7111)
2012(6712)
2011(5793)
2010(6172)
2009(5584)
2008(5486)
2007(4684)
2006(4017)
2005(3843)
作者
(16918)
(13881)
(13684)
(13167)
(9077)
(6601)
(6521)
(5410)
(5384)
(5016)
(4747)
(4651)
(4550)
(4430)
(4323)
(4210)
(4166)
(4094)
(3991)
(3956)
(3518)
(3342)
(3263)
(3244)
(3213)
(3200)
(3103)
(3060)
(2751)
(2717)
学科
(20718)
经济(20672)
(19404)
管理(17707)
(14691)
企业(14691)
(10806)
保险(10715)
(10380)
银行(10380)
方法(10270)
(10094)
金融(10094)
(9929)
(9362)
(9191)
中国(9067)
数学(8843)
数学方法(8767)
(6128)
贸易(6122)
(6072)
财务(6071)
(6051)
财务管理(6045)
企业财务(5791)
理论(5539)
(5478)
(5049)
体制(4919)
机构
大学(84599)
学院(83806)
(35817)
经济(34970)
管理(31551)
中国(28550)
研究(27003)
理学(25515)
理学院(25289)
管理学(24968)
管理学院(24807)
(22566)
(17566)
财经(16867)
(15565)
中心(14194)
(13292)
财经大学(13069)
科学(12788)
(12449)
(12303)
金融(12127)
北京(11715)
经济学(11640)
(11255)
(10826)
研究所(10816)
经济学院(10632)
银行(10562)
(10206)
基金
项目(51440)
研究(41161)
科学(40211)
基金(37438)
(31427)
国家(31139)
科学基金(27151)
社会(25945)
社会科(24547)
社会科学(24542)
教育(20021)
基金项目(18987)
(18390)
编号(16929)
自然(16196)
资助(16192)
(15847)
自然科(15843)
自然科学(15838)
自然科学基金(15580)
成果(14749)
(12633)
课题(12124)
(11924)
重点(11713)
教育部(11490)
(11218)
国家社会(11073)
大学(10835)
项目编号(10785)
期刊
(37974)
经济(37974)
研究(31851)
中国(20059)
(19942)
金融(19942)
(17745)
管理(12028)
教育(11638)
学报(9228)
(8611)
财经(8434)
科学(8358)
大学(8159)
国际(7828)
技术(7773)
学学(7524)
(7024)
(6465)
经济研究(6174)
农业(5810)
世界(5256)
理论(5116)
会计(5081)
问题(4804)
财会(4787)
实践(4673)
(4673)
保险(4313)
(4313)
共检索到142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延礼  
保险市场以及保险经营活动,是一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作为专门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在现代金融业中处于重要地位。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保险业蒸蒸日上,保险市场逐步走向成熟。2015年,保险市场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南军  高子涵  
本文就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的评定思路、评定方法以及监管框架建设的最新动态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以此为出发点对我国建立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监管体系的现实环境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建立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监管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结合国外的实践经验和对国内情况的具体分析,就监管框架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南军  高子涵  
本文就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的评定思路、评定方法以及监管框架建设的最新动态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以此为出发点对我国建立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监管体系的现实环境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建立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监管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结合国外的实践经验和对国内情况的具体分析,就监管框架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自1994年成立以来,影响力逐渐扩大,尤其是其制定的国际保险监管核心原则,已经成为保险业监管的全球公认框架,以及评价一国现有监管体系的基准。中国保监会一直非常重视对核心原则的研究借鉴,目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艳  
有限风险再保险(Finite Risk Reinsurance)是一种重要且复杂的新型风险转移工具,是否有实质风险的转移是对其监管的重点所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冀广  李敏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国际大型金融保险集团AIG引发的风险成为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对AIG这类具有系统重要性大型金融保险集团的监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共识。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国际上保险集团监管模式和监管内容,以及目前我国保险集团监管的实践,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璐  
并表监管是对银行集团特殊复杂的风险暴露进行监管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无论采取何种监管理念、监管模式,并表监管的技术性要素都是实施银行集团有效监管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巴塞尔委员会、三大国际监管机构的联合论坛以及欧盟是推动并表监管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主要对这些国际机构在并表监管具体框架和技术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了影响我国银行集团并表监管有效性的制约因素,并结合我国监管实践提出了完善我国并表监管的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任建国  
科学监管,是保险监管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监管实践中,要切实做到坚持保护被保险人利益与维护行业利益相结合,更加注重保护被保险人利益;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更加注重本源治理;坚持规范保险市场与治理中介市场相结合,更加注重治理中介市场;坚持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更加注重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坚持监管与服务相结合,更加注重寓监管于服务之中。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边立铭  
再保险是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199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保险委员会通过的《再保险最新发展方向》的研究资料,1992年全世界再保险费收入为1000亿美元,其中专业再保险人占65%,保险人占35%。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孔杰  
近年来,PE基金[1]已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中最活跃的力量之一,中国目前正处在制定PE基金监管规则的关键时期。金融危机的发生,引发国际社会对现有金融监管体制的全面反思,同时提醒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鹏  
2010年巴塞尔协议III发布以来,欧美各国在银行分类监管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对我国改进银行监管框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银行分类监管的概念起源《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以下简称《核心原则》)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在全球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岩  白坤  
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方向,其形式是解除行政性管制,但真正的困难并不在于解除管制本身,而是在于能否建立科学的定价机制和有效规范定价行为的监管机制车险是与公众利益最为密切、单险种市场占比最高的非寿险产品,其费率市场化一直是我国非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章建伟  周宇梅  
国际保险监管协会(IAIS)在2005年10月和2006年1月先后颁布了三个文件,勾勒出了新金融环境下国际保险监管的框架结构:以偿付能力和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新国际保险监管体系。本文通过对这三个文件主要内容的梳理,对国际保险监管新框架的目标、思路、内容、核心思想、实现的路线图做一介绍,并分析了新框架对我国保险监管的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姝  
近年来,虽然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不断拓宽,运用总额不断增长,运用结构进一步优化,运用收益基本稳定,但仍存在收益率低、结构失衡和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而以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根据本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较为合理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基于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问题的分析和对国际经验的借鉴,提出要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完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推动保险企业建立风险内控制度,提高保险企业的资金运用能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文蔚  全春霞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主要从举债权限、规模控制、风险预警三方面对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国家有关地方政府债务监管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认为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监管实践给我国的主要借鉴在于: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应下放举债权限,改变举债方式,严控地方政府举债规模,构建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建立与完善债务信息披露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