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23)
- 2023(7332)
- 2022(6126)
- 2021(5503)
- 2020(4848)
- 2019(10465)
- 2018(10374)
- 2017(19452)
- 2016(10591)
- 2015(11916)
- 2014(12082)
- 2013(12131)
- 2012(11668)
- 2011(10869)
- 2010(11662)
- 2009(11353)
- 2008(11352)
- 2007(10620)
- 2006(9964)
- 2005(9628)
- 学科
- 济(66494)
- 经济(66432)
- 管理(31750)
- 业(28097)
- 企(22483)
- 企业(22483)
- 方法(20183)
- 地方(17254)
- 中国(17211)
- 数学(17122)
- 数学方法(16932)
- 制(15531)
- 银(14295)
- 银行(14286)
- 学(14200)
- 行(13734)
- 财(13259)
- 融(13117)
- 金融(13116)
- 业经(12375)
- 地方经济(12359)
- 险(10942)
- 保险(10850)
- 农(10848)
- 体(10647)
- 理论(9364)
- 体制(8139)
- 策(7791)
- 和(7718)
- 经济学(7519)
- 机构
- 大学(167909)
- 学院(163988)
- 济(77343)
- 经济(75712)
- 研究(58493)
- 管理(57879)
- 中国(51157)
- 理学(46255)
- 理学院(45727)
- 管理学(45013)
- 管理学院(44678)
- 财(41543)
- 京(35176)
- 科学(31453)
- 财经(31294)
- 所(29644)
- 江(28349)
- 经(28084)
- 中心(27231)
- 研究所(25829)
- 经济学(25757)
- 北京(23164)
- 财经大学(22943)
- 经济学院(22678)
- 州(22382)
- 范(22293)
- 师范(22150)
- 农(20443)
- 院(20187)
- 省(19094)
- 基金
- 项目(89846)
- 科学(70355)
- 研究(68756)
- 基金(65561)
- 家(55127)
- 国家(54626)
- 科学基金(46671)
- 社会(46419)
- 社会科(43907)
- 社会科学(43897)
- 省(33277)
- 基金项目(32701)
- 教育(31148)
- 资助(28054)
- 划(27599)
- 编号(26925)
- 自然(26773)
- 自然科(26103)
- 自然科学(26095)
- 自然科学基金(25621)
- 成果(24748)
- 部(20542)
- 重点(20235)
- 国家社会(19707)
- 课题(19581)
- 发(19520)
- 性(18685)
- 教育部(18316)
- 人文(17781)
- 大学(17366)
共检索到285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祁祥 郑伟
保险监管对保险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在过去几年间中国保险监管思路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 ,2 0 0 2年 1 0月《保险法》修正案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反映了过去一段时期保险监管思路的演进路径及监管思路的未来发展方向。我国保险监管思路正循着“三个统一”的方向演进。从市场调节、政府调节与道德调节的角度看 ,“三个统一”的保险监管思路的演进具有深远的内涵 ,它将为我国保险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一个合理的制度基础
关键词:
保险监管 市场 政府 道德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平生 赵东生
我国《保险法》的修改只有以部门法的思路为指导思想 ,才能把握好度。由于保险是以保障和诚实信用为首要原则的 ,他的法律原则不同于民法、经济法、商法 ,分清楚这个界限 ,对于修改我国《保险法》有很大的益处 ,这样才能正确订立保险合同 ,解决保险纠纷 ,搞好行业监管 ,促进我国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保险法 部门法 保险合同 保险监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辞 李炎杰
政府对保险业实施监督管理有其经济学动因。后危机时代,保险监管呈现出了全球性的特征。从国际宏观角度进行保险监管的微观经济基础的探讨,必将有利于我国保险监管事业的迅速稳固发展。公共利益监管理论认为,政府监管的存在是为了修正低效率或不公正的市场行为。本文根据经济学的框架,探讨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分析了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上存在的四种市场失灵的表现,即市场支配力、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阐释了保险监管存在的经济学动因,认为合理的政府干预对于维护市场机制正常运行、及时纠正市场缺陷、防范各类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保险市场 经济学动因 市场失灵 保险监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肖艳平
由于我国保险业的长足发展 ,保险业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 ,对外开放和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日益加快 ,这些因素促成了我国《保险法》的修改。修改后的《保险法》对保险公司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加重了保险公司的责任 ;“适度监管”的监管理念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宽解开了保险公司的“生死结”。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旭升
我国人寿保险信托发展不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的两种实践模式都存在效力问题。在分离模式中,投保人担任的信托委托人主体不适格,信托合同无效;在聚合模式中,信托受托人欠缺法定保险利益,保险合同无效。既往的理论研究与市场调适大多在适法框架内提出解决方案,最终仍然无法彻底消除效力障碍。事实上,聚合模式效力困局的成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第31条对于保险利益主体范围的限定并非不可突破。法学理论讨论和比较法上保险利益从纯粹身份关系扩展到特定商事关系的立法实践均表明,保险利益主体扩展到人寿保险信托中的受托人具有合理性。为此,未来修法时有必要在现行《保险法》第31条之中增补人寿保险信托受托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的规定,同时在其信托与保险两端建构相应的配套规则。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玮
目前 ,中国颁布实施的保险法律只有保险基本法———《保险法》 ,既包括保险合同法律规范 ,又包括保险公司法及监督管理法律规范 ;保险特别法———《海商法》有关海上保险合同的法律规定适用海上保险活动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数量很多 ,但其效力微弱。根据世贸组织法律要求 ,中国的保险法律法规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应逐步取消对内资、外资保险公司不同的法律规定和限制 ,将逐步形成划一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保险法律体系。即取消国内、涉外保险法律的不同规定 ,使中国的保险法上升为具有国际性的法律。根据中国《保险法》颁布实施以来的实践 ,以及中国入世与保险市场开放承诺的法律要求 ,对《保险法》的修改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谭洪涛 南楠
新《保险法》顺应了入世后保险业开放和竞争的新形势 ,更加注重对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 ,突出强调了诚信原则 ,充分体现了遵守国际准则和对国际惯例的认同 ,对保险监管机构的性能和监管方式进行了重新定位 ,顺应了加快保险业市场化改革的步伐。随着新《保险法》的施行 ,我国保险业将快步进入依法监管 ,依法经营的新阶段 ,必将强有力地规范和保障中国保险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保险保障服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祝平 郭宏德
本文对《保险法》第 1 6条有关告知条款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 :将询问及告知形式明确为书面形式 ;设立不可抗辩期 ;对保险人解除合同的权利增加限制性规定 ;无论故意或过失未告知 ,均将未告知事实在客观程度上加以明确 ,即“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提高保险费率”,以提高本条款的可操作性 ,减少纠纷发生 ,并充分体现保险最大诚信原则
关键词:
保险法 告知条款 不可抗辩期 故意 过失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庆健
认真贯彻实施《保险法》加强保险监管改善保险服务谢庆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保险业进入了依法管理、依法经营的新阶段。这是我们盼望已久的大事。《保险法》确立了人民银行监管保险业的法律地位,为人民银行履行监管职责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涛 何惕
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从节约海外投资保险的理赔成本、制约东道国"暴力潜能"和增强我国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对建立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建立与完善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应遵循国家主导、与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战略相匹配、尊重国际惯例以及避免政治与外交对抗的立法原则,采取混合式的立法体制、审批与经营相分离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设置形式,通过寻求广泛的国际合作、组建海外投资信息中心和成立海外投资商会等,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实施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于华
保险监管,就是国家保险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进行监督和管理。世界上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不重视对保险业的监管。 一、保险监管的原因 1.是由保险业的公众性所决定的。保险公司能否按照合同履行赔偿或给付义务,关系到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必须有一个代表公众利益的部门来监督保险公司履行保险合同的义务。 2.是由保险业的竞争性所决定的。保险业是能够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的行业,竞争十分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于华
关于加强保险监管的思考中国人民银行保险司于华世界上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不重视对保险业的监督。保险监管的必要性在于:(1)保险业的公众性。保险公司能否按照合同履行赔偿或给付义务,关系到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必须有一个代表公众利益的部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杨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 ,探讨政府为什么要对保险市场进行监管以及政府如何监管保险市场的问题。一般来说 ,我们认为政府对保险市场进行监管的必要性来自于交易成本的巨大节约 ;政府对保险市场监管的不同方式体现了政府对市场基础设施发达程度的理性反应 ,而市场基础设施发达程度的差异体现了初始条件、政府平衡长短期收益的特殊偏好以及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冲击的不同。
关键词:
保险监管 政府 交易成本 理性反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荣
保险兼业代理市场上"多、乱、差"的问题现状,可能引发一定的监管风险。在按照保监会统一部署开展治理工作的同时,应充分结合市场监管特点和监管实践,在思考问题背后隐藏有哪些风险需要防范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分类监管措施。
关键词:
保险 保险兼业 监管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