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6)
2023(1475)
2022(1219)
2021(1138)
2020(1115)
2019(2319)
2018(2281)
2017(4568)
2016(2436)
2015(2632)
2014(2640)
2013(2617)
2012(2355)
2011(2102)
2010(2204)
2009(2183)
2008(2308)
2007(2059)
2006(1710)
2005(1680)
作者
(6419)
(5248)
(5179)
(4953)
(3400)
(2512)
(2464)
(2116)
(2086)
(1883)
(1814)
(1807)
(1746)
(1680)
(1631)
(1594)
(1562)
(1540)
(1470)
(1446)
(1403)
(1261)
(1213)
(1206)
(1176)
(1136)
(1118)
(1077)
(1027)
(1017)
学科
(10640)
保险(10549)
(9415)
(7678)
经济(7666)
管理(6296)
(5914)
企业(5914)
(4981)
银行(4981)
方法(4914)
中国(4811)
(4669)
数学(4591)
数学方法(4559)
各种(4276)
种类(4244)
各种类型(4239)
类型(4239)
(3803)
(3795)
金融(3795)
保险业(3739)
(3390)
(2607)
财务(2607)
财务管理(2597)
业务(2584)
企业财务(2471)
(2463)
机构
大学(32909)
学院(32290)
(13975)
管理(13669)
经济(13653)
中国(11839)
理学(10855)
理学院(10780)
管理学(10613)
管理学院(10554)
(10017)
研究(8234)
财经(7580)
(6929)
(6602)
(6515)
金融(6426)
财经大学(5867)
(5227)
公司(5196)
(4931)
银行(4903)
中心(4888)
(4888)
经济学(4649)
(4592)
保险(4563)
北京(4459)
国人(4395)
中国人(4385)
基金
项目(19016)
科学(15072)
基金(14846)
研究(13860)
(12220)
国家(12117)
科学基金(10911)
社会(9524)
社会科(8954)
社会科学(8950)
基金项目(7554)
自然(7139)
自然科(6995)
自然科学(6993)
资助(6895)
自然科学基金(6877)
(6516)
教育(5972)
(5641)
编号(5377)
(5085)
(4499)
成果(4336)
(4144)
教育部(4131)
人文(4064)
(4002)
国家社会(3943)
重点(3904)
科研(3852)
期刊
(13766)
经济(13766)
研究(13105)
(10762)
金融(10762)
(7656)
中国(6298)
管理(4447)
保险(4274)
(4274)
财经(3732)
学报(3421)
科学(3318)
(2986)
大学(2954)
学学(2923)
(2888)
理论(2499)
实践(2335)
(2335)
财会(2284)
经济研究(2070)
技术(2065)
统计(2003)
会计(1888)
(1754)
决策(1670)
农业(1589)
国际(1589)
(1580)
共检索到52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加明  
保险犯罪的罪名适用○李加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第7章是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其中第131、132、133、134、135、142、146条等都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但均未明确说明所适用的具体罪名,从而在实...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曹廷生  李巍  
我国《刑法》中的"直接性期货犯罪",都无一例外地采取了与证券犯罪合并规定的方式,即在相应条文的"证券"二字后面加上"期货"二字。期货犯罪罪名的这种依附性状况,引发了学界对期货犯罪罪名体系的讨论。本文试图以期货犯罪与证券犯罪罪名的"分""合"之争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构建独立的期货犯罪罪名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秋芳  
一、保险诈骗罪的犯罪构成特征(一)保险诈骗罪的客观方面特征保险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险法律、法规,进行保险诈骗,数额较大的行为。保险诈骗罪的行为手段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法条中规定的五种行为方式。第一种是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诈骗保险金。所谓"故意虚构保险标的"是指行为人为了骗取保险金,违背法律关于诚实信用原则,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时,在保险对象上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一力  
1991年4~月间,浙江人赵××与湖南人王××在罗马尼亚相识后,共同策划回国办理劳务输出护照,从中牟利。二人按照商定,回国后分头行动。赵××到浙江省某县联系出境人员及其户口迁移证;王××到湖南省联系办理出国护照手续。1991年6月中旬,赵××在办理了出境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万楚雄  
保险诈骗犯罪是具有较大社会危害性的犯罪之一。在当前贯彻“三防一保”精神的工作中,应当把预防保险诈骗犯罪活动列为重要内容。 笔者曾就保险诈骗犯罪的特征及处罚专门作过论述(见《保险研究》1992年第5期)。本文根据保险与司法实践的一些具体情况,拟从法律与非法律两个方面探讨预防保险许骗的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戴治勇  赵峰  
结合某监狱服刑人员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研究发现罪犯更可能属于风险规避者,但风险规避程度比普通人更低,低风险敏感度也正是其选择高风险犯罪活动的重要原因。以样本是否经常系好安全带作为风险态度的工具变量,我们对风险态度与犯罪选择之间的因果关系做了稳健性估计。尽管我们还发现了风险态度对人们选择财产型犯罪还是非财产型犯罪有影响,但在犯罪的频率和严重性方面却没有发现二者有关的证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玲  
职务犯罪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质在于从传统的"法律报应"走向"法律激励",具备法规范意义上的积极价值。探索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职务犯罪案件中的适用时,需考量其是否带来刑法体系功能紊乱及罪行关系结构失偏的潜在风险。因此,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职务犯罪案件的适用时需要坚守罪刑相适应原则与法益保护原则,并从实体规定、权利保障以及权力监督等方面着手,化解现阶段适用该制度所带来的风险,为刑法正当规制职务犯罪案件提供规范性框架和制度保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玉亭  
为了配合贯彻执行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把打击经济领域内的犯罪活动,同惩治腐败现象,促进廉政建设结合起来,把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最近,我们同省检察院一起,遵循随机抽样原则,对1000名经济犯罪自首人员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夏晓宇  
人寿保险合同中故意犯罪条款的理论基础十分薄弱,其"威慑效应、鼓励效应"亦被夸大。保险法上,由于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认定采取"损害结果对象说",被保险人"故意犯罪"不应等同于"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根据被保险人犯罪时的主观心理状态的差异,"故意犯罪"可区分为三种情形。当被保险人构成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时,适用《保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之规定,免除保险人保险给付的责任。当被保险人对犯罪行为有主观上的"故意",对死亡结果亦有所预见,但对死亡结果为抗拒时,不属于"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之情形,应认定为(重大)过失行为,符合风险的偶发性原则。从创设人寿保险制度的目的和功能出发,在考量现代保险法理及立法变革的趋势上,应当在人寿保险合同中排除故意犯罪条款的适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夏晓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怀国  胡晓莉  
随着银行业反洗钱力度的不断加大,利用银行系统洗钱的难度和成本增加,洗钱者转而寻找反洗钱措施相对宽松的其他行业,保险业因其自身特点导致洗钱风险不断增加,面临着愈演愈烈的洗钱威胁与冲击。本文通过对保险业的洗钱方式、洗钱风险的分析,提出了保险业洗钱犯罪的防范与监管对策。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田林  
审计犯罪不是刑法学概念,而是犯罪学概念,是以实施主体为视角选取的一种犯罪类型,即审计工作人员在政府审计过程中所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审计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审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或者泄露所知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杜英华  
本文作者曾参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起草工作,并为本刊撰写了《土地犯罪五个法律问题》 (发表于本刊 2001年第 1期 )。两篇文章都是很好的教材,结合起来读,对提高土地管理系统依法行政水平,打击土地违法现象很有帮助,对司法机关有效制裁土地犯罪也会产生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