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87)
2023(9614)
2022(8667)
2021(8298)
2020(7030)
2019(16211)
2018(16294)
2017(31904)
2016(17223)
2015(19449)
2014(19442)
2013(19244)
2012(17501)
2011(15619)
2010(15486)
2009(14130)
2008(13797)
2007(11750)
2006(10047)
2005(8743)
作者
(49053)
(40312)
(40024)
(38256)
(25810)
(19331)
(18352)
(16100)
(15412)
(14383)
(13991)
(13521)
(12567)
(12561)
(12539)
(12226)
(12142)
(12140)
(11464)
(11378)
(9969)
(9810)
(9659)
(9221)
(9066)
(8910)
(8910)
(8892)
(8049)
(7885)
学科
(65306)
经济(65235)
管理(49829)
(49184)
(40071)
企业(40071)
方法(33462)
数学(29109)
数学方法(28756)
中国(18262)
(17133)
(16293)
业经(14365)
(14306)
地方(12775)
(12257)
理论(11971)
(11694)
(11672)
银行(11639)
财务(11636)
财务管理(11613)
(11375)
贸易(11369)
(11041)
(11037)
(10984)
(10958)
保险(10945)
企业财务(10937)
机构
大学(240859)
学院(238034)
管理(100019)
(90398)
经济(88281)
理学(86724)
理学院(85806)
管理学(84294)
管理学院(83873)
研究(74613)
中国(58544)
(51289)
科学(47581)
(43065)
(36715)
业大(35784)
(35432)
财经(34824)
中心(34332)
研究所(33583)
(33014)
北京(32622)
(31677)
(30339)
师范(30093)
农业(27794)
(27537)
(27364)
财经大学(26168)
经济学(25969)
基金
项目(167231)
科学(130874)
研究(122500)
基金(121486)
(104862)
国家(103994)
科学基金(90000)
社会(75584)
社会科(71492)
社会科学(71474)
基金项目(65353)
(64674)
自然(59885)
自然科(58469)
自然科学(58457)
自然科学基金(57378)
教育(55441)
(54528)
编号(50654)
资助(50555)
成果(40483)
(36571)
重点(36357)
(34527)
(34130)
课题(33731)
科研(32232)
创新(32131)
项目编号(31744)
教育部(31454)
期刊
(94539)
经济(94539)
研究(71212)
中国(41747)
学报(37055)
管理(35079)
科学(34177)
(31456)
(31359)
大学(28043)
学学(26331)
教育(24964)
(22967)
金融(22967)
农业(22285)
技术(20169)
财经(16004)
业经(15230)
经济研究(14349)
图书(13956)
理论(13551)
(13293)
实践(12808)
(12808)
问题(12046)
科技(11887)
技术经济(11539)
(11095)
现代(10843)
情报(10585)
共检索到338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梁鹏  
保险法重要事实的实质是:该事实影响到保险人对风险的推测。重要事实的表现形式是:该事实的出现能够导致保险人拒绝承保或者以更高的保费承保。判断事实是否重要的主体标准是"谨慎保险人"标准,即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市场上具有一般知识水平和预见能力的保险人。在事实对谨慎保险人影响的问题上,英美法系采取"考虑标准"。同时,为了消除采用"考虑标准"对被保险人带来的不利影响,英美法系发展出"诱因"规则,以限制保险人的拒赔行为。符合纯事实因素、主体标准以及因果联系,构成英美保险法上的重要事实。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宏涛  
在签订董事责任保险合同的过程中,对于投保人应当告知的重要事实,应当采用"决定性影响"标准加以判断。但是考虑到董事责任保险合同与一般保险合同的差异,投保人告知的重要事实不仅要包含董事和高级职员的相关信息,还应当包含公司的相关信息。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邢海宝  
我国保险法欠缺因果关系原则及规则,不能给保险业务和保险司法提供必要的准则。本文分析了海上保险中的近因原则、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非海上保险的因果关系原则以及若干具体规则,主张海上保险应当继续借鉴英美法上的近因原则,非海上保险应当吸收民法中相当因果关系规则,同时保险法还应规定若干因果关系的具体规则。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邢海宝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对保险法进行了修订,其中新增的关于保险合同随保险标的转让的规定引人瞩目。然而,何为保险标的转让,保险合同的转让是否需要被保险人和受让人达成协议,保险合同转让后保险人如何管理风险,保险合同转让能否替代保险金请求权转让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澄清。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姜南  
作为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石,损失补偿原则是指保险事故发生使被保险人遭受损失时,保险人必须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对被保险人所受的损失进行补偿。学术界对损失补偿原则的适用范围存在争议,为求逻辑上周延,损失补偿原则以适用损失补偿合同为宜。从功能上分析,损失补偿原则具有遏制赌博、防范道德风险、禁止不当得利等社会功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利  许崇苗  
美国保险法上的"满足被保险人的合理期待"的法律理念自提出并被不少国家逐渐接受后,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格式合同解释原则。"合理期待原则"的产生和存在有其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传统合同救济办法不能对被保险人提供有效救济是其产生的直接动因,保险合同为射幸合同,其所具有的悬殊的对价特征是其产生的根源,在本质上是公平原则的必然要求和延伸,其法律价值目标是实现合同实质自由和公平正义。在我国保险法上应确立合理期待原则,但其适用要在满足传统合同救济方法不能提供有效救济这一前提下,受到严格限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淑云  
国外学者对保险法中的禁止反言制度研究较为深入。该制度是贯彻最大诚信原则的具体表现,可以有效防止保险公司滥用合同权限,还能减少理赔纠纷和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更对稳定保险合同关系、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具有重大意义。新《保险法》实施前,国内学者对保险法中禁止反言制度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禁止反言制度的概念和适用情形也缺乏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对禁止反言制度的内涵进行分析,阐述我国新保险法引入禁止反言制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结合实际进一步分析其适用限制情形,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保险法适用禁止反言制度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以期更好地平衡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利益。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文富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列入党章,这表明我国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保险作为稳定人民生活、生产和安定社会的经济保障制度,对市场经济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因此,1995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文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已经实施,它的地位如何?作用怎样?搞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贯彻执行《保险法》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简述法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分类 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它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也就是说没有国家政权,法等于零;没有法,国家也就没有统治工具,不成其为国家。因此,法是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法的发展是以社会新的物质关系和新的矛盾产生为基础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齐青婵  
一、公序良俗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合称,指民事主体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不得损害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利益(林宝清,2006)。这一原则的意义在于使保险法并不与社会公德相冲突,以更好地保护保险当事人双方的利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书高  
受益权是受益人基于保险合同而享有的一种保险金请求权。从性质上讲 ,属于财产权、请求权和期待权。但是为了防止保险中道德风险的发生 ,法律对受益权的产生及行使受益权的条件和程序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使其区别于一般的财产请求权。我国《保险法》对受益权的规范从整体上说是合理的 ,但随着保险实践的发展 ,也出现了很多立法时没能注意的问题 ,均急需法律修订时予以完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武亦文  
《保险法》上有关妨碍代位的法律规范存在不少缺陷,事实上纵容了妨碍代位行为的发生,造成了司法处置中的混乱。妨碍代位行为包含积极的弃权行为和消极的不协助行为,且依据保险合同订立、保险事故发生和保险给付完成三个时点又可以区分为四种相应类型。《保险法》应设置不同条款,对妨碍代位行为的各种类型进行有所区别的法律规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利  许崇苗  
对于既有责任免除情形又有保险事故两种以上原因同时发生造成被保险人身故或高残,保险公司是否承担保险责任,是保险理赔的难点,在学术界也存在不同的认识。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我国《保险法》没有对近因原则作出规定,造成法院和仲裁机构在处理保险合同纠纷时无所适从。本文从一起具体的交通事故案例入手,在界定近因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民法上因果关系与近因原则的联系与区别,阐述了近因原则的归责机制及具体适用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保险立法的具体建议,旨在指导保险和司法实践活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朝才  李天舒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离不开人才支撑,人才发展又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基础,因而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7—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该法实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法实施能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且这种正向影响长期显著。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该法实施对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行业、社会保险实际缴费率低、初创期和成熟期的企业创新促进作用更强。机制分析结果显示,该法实施强化了对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的监管和对劳动力雇佣的保护,劳动力成本随之上升,企业有动机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抵御利润下降的风险,进而可以激励企业使用相对价格较低的资本要素替代劳动力,“倒逼”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评估该法的实施效果领域的文献,对引导企业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完善社会保险激励补偿机制方面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