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4)
- 2023(9595)
- 2022(7650)
- 2021(7288)
- 2020(5991)
- 2019(13276)
- 2018(12865)
- 2017(25006)
- 2016(13180)
- 2015(14206)
- 2014(13968)
- 2013(13887)
- 2012(12962)
- 2011(11773)
- 2010(12259)
- 2009(12144)
- 2008(11245)
- 2007(10584)
- 2006(9642)
- 2005(8946)
- 学科
- 济(54360)
- 经济(54301)
- 业(49187)
- 农(48933)
- 农业(32815)
- 管理(31151)
- 融(26969)
- 金融(26969)
- 银(25755)
- 银行(25735)
- 企(25690)
- 企业(25690)
- 行(24897)
- 中国(23630)
- 业经(18938)
- 方法(18106)
- 制(17935)
- 数学(16105)
- 数学方法(15903)
- 财(15440)
- 地方(14059)
- 农业经济(12480)
- 体(11548)
- 中国金融(11287)
- 险(11025)
- 保险(10934)
- 发(10306)
- 策(9987)
- 务(9802)
- 财务(9782)
- 机构
- 学院(183612)
- 大学(178204)
- 济(78951)
- 经济(77195)
- 管理(69541)
- 研究(60906)
- 中国(60504)
- 理学(58884)
- 理学院(58279)
- 管理学(57227)
- 管理学院(56918)
- 农(51578)
- 农业(39048)
- 财(38463)
- 京(36618)
- 科学(35214)
- 业大(32630)
- 中心(32563)
- 所(30436)
- 财经(29360)
- 江(28863)
- 研究所(27061)
- 经(26737)
- 银(24497)
- 州(23795)
- 农业大学(23758)
- 经济学(23716)
- 银行(23509)
- 北京(22878)
- 融(22400)
- 基金
- 项目(115924)
- 科学(91275)
- 研究(87798)
- 基金(84494)
- 家(72509)
- 国家(71701)
- 科学基金(61785)
- 社会(57553)
- 社会科(54047)
- 社会科学(54035)
- 省(46390)
- 基金项目(44612)
- 自然(37674)
- 教育(37574)
- 编号(37016)
- 自然科(36877)
- 自然科学(36869)
- 划(36838)
- 自然科学基金(36228)
- 资助(34085)
- 农(30073)
- 成果(29573)
- 发(26070)
- 部(25715)
- 重点(25235)
- 课题(24386)
- 创(24076)
- 国家社会(23914)
- 性(23525)
- 制(23223)
共检索到297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牛凯龙 田成川 张薄洋
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发展,我国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相对于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发展的金融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杰 马九杰
近年来,政府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的政策性文件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笔者通过抽样调查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减少贷款手续、创新贷款产品等方式积极服务农村金融市场,对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的经营构成一定的压力,总体上能够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供给,但是也存在服务对象"高端化"、资金规模约束、风险监管困难等问题,因此需要继续加强政府政策引导,促进金融"链接"程度和强化风险监管力度。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吉舫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消费成为我国内需增长的根本途径,而"三农"保险是扩大农村消费的助推器,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但由于三农问题特殊的形成原因、特殊的地位、三农风险和"三农"保险产品特殊的性质等因素决定了"三农"保险的特殊性。其配套政策的制定不应该仅仅由保险行业主导,而应该由政府主导,视为国家三农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各级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配套措施统筹解决。
关键词:
三农保险 农村消费 助推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柳金平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金融技术创新。手机银行、电子支付不仅方便了城市消费者,也为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提供了解决方案。肯尼亚、菲律宾、巴西等国家手机银行、电子货币和代理网络的实践,为中国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无网点银行 农村金融 代理 手机银行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晓菊 刘奇山
扩大农村消费,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能够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对于拉动内需具有重要作用。扩大农村消费的金融支持途径是积极完善小额信贷制度,大力发展微小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合作金融功能,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关键词:
农村消费 扩大内需 金融支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波
本文以农村金融机构的"最优金融结构"为理论支撑,从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及其自生能力的角度,指出了农村金融机构规模与农村金融市场规模不均衡的矛盾:一是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要求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规模必须符合农村金融市场不均衡关系所决定的市场规模;二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要素禀赋结构状况决定了其自生能力的大小。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机构所面临的结构性冲突问题,从而提出了关于调整农村金融机构供给主体结构的研究结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建平 涂盈华
农业保险作为农村社会保险支持体系的一部分,在防范和分散农业风险、稳定农业和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农民灾后重建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当前农村保险覆盖率低,要拓宽农村保险领域,发挥保险中介作用,创新保险品种,加快农业保险立法,促进保险业的改革、发展,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服务。
关键词:
农业保险 金融服务 农业保险立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炳华 张文棋
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的支持作用,对于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资源、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和农业产业的实际数据为依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农村贷款和农业保险与农业产出之间存在长期正向的均衡关系。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余额和农村信用社农村贷款余额与农业产出间存在长期正向关系,而农业银行的农业贷款余额与农业产出间存在长期反向关系。
关键词:
农村金融供给 支持作用 农业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田 齐佩金
为更好实现金融服务三农,综合利用多种手段振兴乡村经济的目标,本文在坚持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探索将银行信贷、粮食银行、订单农业、互联网、天气衍生品和巨突债券等六种工具与"保险+期货"模式相结合,构建一个综合性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这一体系面临期货市场存在过度投机、发展深度不足、违约风险过度积累、监管盲区等问题,对此提出加快发展期货市场、双向承保、适当风险自留、安排中央清算、协调统一监管等应对措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田 齐佩金
为更好实现金融服务三农,综合利用多种手段振兴乡村经济的目标,本文在坚持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探索将银行信贷、粮食银行、订单农业、互联网、天气衍生品和巨突债券等六种工具与"保险+期货"模式相结合,构建一个综合性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这一体系面临期货市场存在过度投机、发展深度不足、违约风险过度积累、监管盲区等问题,对此提出加快发展期货市场、双向承保、适当风险自留、安排中央清算、协调统一监管等应对措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强 李玮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余许友 任会朋
该文采用2006-2013年样本数据,总结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存在四大现象:低频高损案件中造成的损失最大,农业大省为案件多发地带,内部欺诈是操作风险的第一要因,权力与操作风险成正比。紧接着,该文从内外因素两个角度,运用AHP法对各指标赋值,从经济、社会、法律、组织、内控、人员六个方面构建出一套操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山西省为例,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山西省农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内部因素中的内控和人员是导致操作风险的要因。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操作风险 指标体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子茂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各类事情突发的舆情演变越来越迅速和复杂,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在当下银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形势下,全面强化声誉风险管理迫在眉睫。2021年2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新规"),明确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应遵循"前瞻性、匹配性、全覆盖、有效性"四个原则,同时对治理架构、全流程管理、常态化建设等进行了强调。所以,新规不仅恰逢其时,而且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关键词:
声誉风险管理 农村金融机构 声誉事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光伟
金融机构要按照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位重要但又具有规模小,资金吸引力低,所依存经济业态自然性突出等特点,其主要面临政策、资本运营、操作、运营、成本运营等风险,为有效防范风险,应针对风险性质与特点,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组织架构、建立社会信用考评,实行阶梯存贷利率,加强金融犯罪防控和外部监管,争取政策扶持,改善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