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08)
- 2023(4801)
- 2022(3817)
- 2021(3528)
- 2020(2994)
- 2019(6547)
- 2018(6490)
- 2017(12931)
- 2016(6767)
- 2015(7504)
- 2014(7396)
- 2013(7175)
- 2012(6542)
- 2011(5745)
- 2010(5918)
- 2009(5610)
- 2008(5776)
- 2007(5155)
- 2006(4655)
- 2005(4142)
- 学科
- 业(25101)
- 济(23219)
- 经济(23074)
- 管理(19378)
- 企(17316)
- 企业(17316)
- 方法(11415)
- 中国(11277)
- 险(10907)
- 保险(10816)
- 制(9331)
- 农(8371)
- 业经(8196)
- 财(8082)
- 数学(7955)
- 数学方法(7899)
- 银(7263)
- 银行(7263)
- 工作(7255)
- 行(6882)
- 服务(6680)
- 理论(6632)
- 和(5760)
- 融(5592)
- 金融(5591)
- 务(5214)
- 制度(5213)
- 度(5213)
- 财务(5206)
- 财务管理(5190)
- 机构
- 大学(91088)
- 学院(89767)
- 管理(37428)
- 济(36500)
- 经济(35518)
- 理学(31125)
- 理学院(30848)
- 管理学(30464)
- 管理学院(30273)
- 研究(27195)
- 中国(25632)
- 财(21531)
- 京(18853)
- 财经(16391)
- 经(14823)
- 科学(14077)
- 江(13880)
- 中心(13624)
- 财经大学(12288)
- 所(12239)
- 北京(12170)
- 州(11300)
- 范(11195)
- 经济学(11169)
- 师范(11145)
- 农(10679)
- 研究所(10650)
- 经济学院(9982)
- 院(9824)
- 商学(9619)
- 基金
- 项目(57423)
- 科学(46109)
- 研究(45735)
- 基金(42460)
- 家(35320)
- 国家(34950)
- 社会(32699)
- 科学基金(30959)
- 社会科(29646)
- 社会科学(29631)
- 基金项目(21860)
- 省(21173)
- 教育(20311)
- 编号(19612)
- 划(17670)
- 自然(17583)
- 自然科(17190)
- 自然科学(17188)
- 成果(17034)
- 自然科学基金(16912)
- 资助(16654)
- 部(13245)
- 国家社会(13114)
- 项目编号(12851)
- 制(12630)
- 课题(12585)
- 重点(12456)
- 性(12136)
- 教育部(12082)
- 人文(11963)
共检索到145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盛和泰
发展保险业,应该立足于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把握好政策红利和政策机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把未来经济社会蓝图定位在"两个现代化",即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政策红利为保险业开拓出了巨大的成长空间。在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多元共治中成长壮大现代国家治理的根本之道是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多元共治"。长期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传俭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将现代保险服务业上升到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保险业的发展要立足于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保险功能回归到经济补偿机制和强化风险管理核心功能,这既是保险服务业能够服务于国家社会治理的原因,也是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基本要求。保险服务业要根据政府和市场对保险服务业的需求,充分利用政府的相关税收优惠和扶持政策,积极参与政府公共服务采购、保障民生和协助企业提质增效,并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信用体系建设和风险管控能力,在做大做强保险业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保险服务业 国家治理体系 社会治理现代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吕端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在降低社会领域不确定性、优化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上具有独特优势。如何深刻认识并充分发挥保险的机制作用,更好地服务社会治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保险服务社会治理的理论逻辑价值维度:回应社会治理的价值诉求。马克斯·韦伯将社会行为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这也是衡量社会治理价值取向的两个尺度。工具理性注重提升社会运转效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庆海 张领伟
病保险,通过发挥政府和市场机制作用,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集中体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社会治理体制、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可有效弥补当前中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保障水平低的不足,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大病医疗费用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的发生,意义重大。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卓志; 孙正成;
保险发展具有历史阶段性,认识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地位、功能与定位是发展的逻辑起点。本文基于相关理论和现实,采用历史和比较的研究方法,证明了现代保险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不可或缺,参与社会治理可行有效。结合当前特殊背景,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是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完善社会治理结构、助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保险功能具有时代特征并不断拓展,中国现代保险服务业是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扶持与引导的结合、组合和融合,应扩大传统风险保障范围,创新保险服务和产品,投资新兴民生产业和基础设施,以充分发挥现代保险功能,促进其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明生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新时期、新形势、新目标,对保险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作为现代金融业的重要支柱和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手段,保险业应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实现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的宏伟目标,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卓志 孙正成
保险发展具有历史阶段性,认识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地位、功能与定位是发展的逻辑起点。本文基于相关理论和现实,采用历史和比较的研究方法,证明了现代保险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不可或缺,参与社会治理可行有效。结合当前特殊背景,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是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完善社会治理结构、助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保险功能具有时代特征并不断拓展,中国现代保险服务业是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扶持与引导的结合、组合和融合,应扩大传统风险保障范围,创新保险服务和产品,投资新兴民生产业和基础设施,以充分发挥现代保险功能,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
服务业 现代保险服务业 地位 定位 功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晓林
保险以商业形式实施社会治理,优化了政府与市场多元治理的格局;同时保险业自身也在服务社会治理中得到成长,分享市场的巨大空间现代保险服务业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以商业形式实施社会治理,优化了政府与市场多元治理的格局;同时保险业自身也在服务社会治理中得到成长,分享市场的巨大空间。现代保险服务业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实施者从不同的角度梳理保险职能,会有不同的侧重。随着经济社会与现代保险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卓志 孙正成
传统保险机制彰显出互济和商业的文化属性。保险文化是人类保险活动的结晶,与社会发展和保险服务业发展阶段动态匹配。本文根据一般到特殊的演绎逻辑,以转型研究为基本范式,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论证了保险文化转型升华的必要和必然性;结合现代保险服务业特征,诠释了现代保险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服务文化是核心,商业诚信文化和社会治理文化是其应有之义;建议以"最大诚信""服务全局"为核心价值理念,制度文化为主要抓手,"保险产品"为载体,通过保险文化自觉、创造和实践,实现向与现代保险服务业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文化的转型升华。
关键词:
现代保险服务业 现代保险文化 转型 服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兰军
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现代保险具有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近年我国保险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当前应该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为指导,调整保险业发展结构,转变保险业增长方式,正确处理保险业发展的三对关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应有效防范经济社会运行风险,积极健全经济社会运行机制,推动实现国家良好治理,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在完善国家治理新形势下,各级审计机关应当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努力提高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的层次和水平,为推动国家良好治理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迎宁
加快发展保险教育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保险业界、教育界及社会有关方面共同努力,在推动保险教育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提高全社会的风险和保险意识,培养高素质保险人才,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确保保险教育持续协调发展,应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采取有力措施,在科学性原则、公益性原则、服务性原则、统筹性原则的指导下,继续加强保险业与教育界及相关部门的合作,推动建立与完善包括普及教育、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各种从业资格认定、专门技能培训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教育体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丁·费尔德斯坦 王燕燕
社会保险是各国最重要、开支最大和最具争议的一项政策,而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社会保险的支出也日益增加,从而成为各国亟待改革的重要政策领域。文章首先分析了社会保险的概念、提供的必要性及评估的原则这三个宏观问题,继而以美国为例,剖析了美国当前具体的社会保险项目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老年医疗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政策选择。
关键词:
社会保险 现收现付 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超文
两种生产的协调,既充分就业、又无岗位空缺,是社会发展所应追求的理想目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社会实际发展进程中,这一目标是难以达到的,难免会出现劳动力的供过于求而产生失业,这时如果人为地实行充分就业,那无非是将劳动力的公开失业转化为隐蔽性失业,既会产生劳动力供求平衡的假象,也不利于在社会生产中对新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经济不能尽快发展,社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就难于提高,劳动力供求矛盾不易解决。如果要让富余劳动力公开失业,又存在这部分人的生存、发展、保障问题;尤其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在我国不应有人失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叶齐招
WTO是一组双边或多边国际贸易规则的体系。同时也是市场经济规则的体系。加入WTO对我国社会保险的影响,是通过国际贸易规则对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及其运行机制的积极作用来体现的。在WTO这种规范的市场规则的积极因素影响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