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6)
- 2023(8448)
- 2022(6719)
- 2021(6159)
- 2020(5384)
- 2019(11541)
- 2018(11467)
- 2017(22400)
- 2016(11719)
- 2015(12918)
- 2014(12139)
- 2013(11986)
- 2012(10629)
- 2011(9070)
- 2010(9445)
- 2009(9214)
- 2008(9591)
- 2007(8844)
- 2006(7787)
- 2005(7356)
- 学科
- 业(75801)
- 企(71388)
- 企业(71388)
- 管理(54746)
- 济(53453)
- 经济(53385)
- 业经(25255)
- 方法(22731)
- 财(21609)
- 农(18974)
- 务(18277)
- 财务(18271)
- 财务管理(18254)
- 技术(17610)
- 企业财务(17273)
- 数学(15230)
- 数学方法(15146)
- 农业(14266)
- 制(14170)
- 中国(13762)
- 策(12970)
- 技术管理(12370)
- 企业经济(12025)
- 划(11927)
- 理论(11753)
- 经营(11584)
- 险(11051)
- 保险(10960)
- 和(10820)
- 银(10678)
- 机构
- 学院(166985)
- 大学(159296)
- 济(75775)
- 经济(74585)
- 管理(74544)
- 理学(63000)
- 理学院(62551)
- 管理学(62029)
- 管理学院(61707)
- 研究(45522)
- 中国(43558)
- 财(38551)
- 京(31982)
- 财经(29934)
- 经(27132)
- 江(26614)
- 农(24129)
- 科学(23547)
- 商学(22555)
- 商学院(22363)
- 经济学(22305)
- 财经大学(21983)
- 中心(21904)
- 所(21219)
- 州(21005)
- 业大(20211)
- 经济学院(20181)
- 经济管理(20022)
- 北京(19868)
- 农业(18732)
- 基金
- 项目(102578)
- 科学(84064)
- 研究(78916)
- 基金(76694)
- 家(63799)
- 国家(63137)
- 科学基金(58066)
- 社会(53616)
- 社会科(50906)
- 社会科学(50893)
- 省(41622)
- 基金项目(40534)
- 自然(36116)
- 自然科(35394)
- 自然科学(35387)
- 自然科学基金(34871)
- 教育(34188)
- 划(32300)
- 编号(30890)
- 资助(30209)
- 业(29637)
- 创(27674)
- 创新(24955)
- 成果(23073)
- 制(22802)
- 部(22521)
- 国家社会(22297)
- 发(22049)
- 重点(22005)
- 人文(20820)
共检索到258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海洋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2021年7月举办的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指出,并强调要坚定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努力培育和扶持"专精特新"企业。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小企业的韧性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基础,其本身既需要作为"保市场主体"的主要对象被扶持,又要成为"保就业"的主力军,成为大量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者。2019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侯伟凤 李健
商业银行应利用好规模、渠道和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加强金融创新,以金融所能夯实科创基础、满足国之所需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是我国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关键一招。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重要金融主体,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方面肩负着重要时代使命,也迎来重大历史机遇。为此,应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和金融监管部门的重要部署,
关键词:
专精特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国文婷 杨宇鸿 高一慧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国智造的重要支撑,也是固链强链的关键所在。文章基于上海沪工对航天华宇的并购案例,研究“专精特新”企业能否以及如何通过并购实现高质量发展。结果表明,并购重组提升了上海沪工的发展质量,表现为创新投入及产出等经济绩效的增长,以及科研团队、管理梯队与经营机制建设等非经济结构的优化。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效能和企业战略是上海沪工通过并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较强的政府效能将提供更多的政策激励和金融支持,增加企业创新资源储备;清晰的战略定位能提高并购决策的合理性可靠性,吸纳更多的技术资源与科技型人才。本研究为“专精特新”企业如何通过资本再配置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邢新朋 鲍菁铭 关昊 刘天森
专精特新企业作为经济领域的创新主体,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数字技术更新迭代,提升企业数字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基于“情境—配置—能力”理论与资源编排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索外部支持、数字平台、资源柔性、协调柔性、吸收能力、数字协作能力对数字创新的影响,识别专精特新企业与非专精特新企业高水平数字创新组态路径及异质性特征。通过分析两类企业数字创新形态,促进专精特新企业与非专精特新企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数字创新。结果表明:第一,单一前因条件均不能构成企业数字创新的必要条件,需要多因素协同发挥作用。第二,从结果等效性视角出发,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创新存在两条创新治理组态路径,即“配置主导—均衡型”和“配置主导—能力型”;非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创新存在3条创新治理组态路径,即“情境—配置共同主导型”“配置主导—能力型”“配置—能力共同主导型”。第三,比较专精特新企业与非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创新组态路径发现,其组态路径迥然不同,但资源柔性是通用核心要素。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平台是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创新的关键,而非专精特新企业主要依靠协调柔性和外部支持开展数字创新。结论可为专精特新企业与非专精特新企业实现数字创新提供路径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峻质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其中,“专精特新”企业是当下中小企业中的翘楚,相较于大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往往专注深耕于某一个细分领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是整个国家制造业产业链中的坚固基石。也被习近平总书记寄予了“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红松
经历40余年发展,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迄今我国的市场主体达到1.5亿户,其中中小企业超过4000万家,个体工商户突破1亿户,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数量占市场主体超过90%。"我国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提升和扩容具有重大意义,能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中国正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中小企业面临重大战略转型:过去多年来,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依赖成本优势、
关键词:
隐形冠军 精细化 工业产品 专精特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嫱 蔡双立
目前缺乏深入探讨体现企业家冒险倾向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持续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基于高阶理论和管理认知理论,利用中国14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2009—2020年的数据,采用控制企业和年份的双向固定模型,分别以创新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实证检验企业家冒险倾向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持续创新的作用机制及其中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同时检验这一影响机制在不同区域环境间的异质性。结果发现:企业家冒险倾向通过创新投入来影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持续创新,企业家冒险倾向越强则企业持续创新水平越高,并且在外部营商环境较好时这种正向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其中创新投入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会负向调节企业家冒险倾向与企业持续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基于此,建议企业家要敢于冒险,但也要提升对创新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此外,政府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并避免过多的干预政策影响企业家的创新热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伊珂 何锋
以2012—2022年A股“专精特新”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有效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该结论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数字金融发展主要通过缓解资本错配、增强风险承担能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型、制造业和东部地区“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强。为进一步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应加强数据能力建设,提升数字金融效能;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增强风险承担能力;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协同推动企业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伊珂 何锋
以2012—2022年A股“专精特新”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有效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该结论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数字金融发展主要通过缓解资本错配、增强风险承担能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型、制造业和东部地区“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强。为进一步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应加强数据能力建设,提升数字金融效能;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增强风险承担能力;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协同推动企业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晓梅 张子薇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创新主力军,而数据要素作为数字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生产要素,如何实现其赋能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为进一步对理解数据要素和专精特新企业的交互融合提供经验证据,为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基于资源编排理论视角,选取2017—2021年中国A股专精特新上市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方法(OLS)分析数据要素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据要素显著提高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能力,其中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在高技术行业和处于竞争激烈环境中的专精特新企业更为显著,并通过提高研发人才集聚程度使专精特新企业有更强的动力提高创新能力;数据要素在短期内会增加专精特新企业运营成本,但在长期下对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能力作用显著。据此,提出重视数据要素在专精特新企业中的融合应用、优化专精特新企业人才引进政策和内部资源配置、强化政府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投入行为的重视等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甜 窦钱斌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代表,利用SFA模型从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对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效率在研发阶段约为0.565,在转化阶段约为0.470,企业间差距较小;研发阶段创新效率较高的企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转化阶段则集中在新疆和辽宁,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可以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防止“中部塌陷”的有效渠道;研发阶段创新效率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教育、软件等行业,转化阶段则集中在水利、制造业等行业,这些是创新驱动“中国智造”的直接力量。
关键词:
专精特新 企业创新 创新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甜 窦钱斌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代表,利用SFA模型从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对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效率在研发阶段约为0.565,在转化阶段约为0.470,企业间差距较小;研发阶段创新效率较高的企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转化阶段则集中在新疆和辽宁,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可以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防止“中部塌陷”的有效渠道;研发阶段创新效率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教育、软件等行业,转化阶段则集中在水利、制造业等行业,这些是创新驱动“中国智造”的直接力量。
关键词:
专精特新 企业创新 创新效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辛琳 边婉婷
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宏观背景下,探究“专精特新”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数字化转型,实现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且紧迫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2012-2021年A股“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年度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及其中的底层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实践应用、现代信息系统维度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尤其在底层数字技术和数字技术实践应用方面,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而且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面临一定的融资约束,有助于发挥数字技术实践应用和现代信息系统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研究对“专精特新”企业有针对性地推进数字化转型、改善公司治理、提升创新绩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曾宪聚 曾凯 任慧 曹春辉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特征,聚焦某一细分领域并能够提供差异化优势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致力于在中国本土乃至全球细分领域获得“市场份额—创新能力”双重引领地位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对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和强化产业链韧性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文献仍停留在实践观察、经验梳理和碎片化研究阶段,亟需在理论层面上对其进行系统梳理,而已有长期研究的隐形冠军也为此提供了理论参照。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已发表的专精特新企业和隐形冠军文献。首先,分析对比了在专精特新企业中具有特殊地位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与隐形冠军的特征内涵与重要异同;其次,在梳理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驱动因素、机制过程、绩效表征、系统影响和研究方法等主题基础上,吸纳隐形冠军研究现状构建了整合分析框架。最后,从宏观政策环境层面、中观区域与网络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以及如何链接宏微观层面提出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未来研究议题。本文有助于在专精特新企业“实践富矿”与“研究洼地”并生共存的背景下,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理论,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启发和经验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孔雯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加快推进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以及绿色化方向发展。本文以2013—2022年上市专精特新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探究上市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企业内部因素中,专精特新企业更高的经营效率、更高的人力资本以及CEO信息技术背景能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外部因素中,更高的行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更多的政府补助能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更高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则会抑制企业数字化转型。据此,本文提出应提高人力资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因地施策从而助力专精特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