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3)
2023(11296)
2022(9710)
2021(9386)
2020(8351)
2019(19275)
2018(19295)
2017(37002)
2016(19989)
2015(22396)
2014(22522)
2013(22222)
2012(20355)
2011(18137)
2010(18068)
2009(16700)
2008(16617)
2007(15026)
2006(12443)
2005(11003)
作者
(56694)
(47449)
(47186)
(45184)
(29989)
(22679)
(21955)
(18674)
(17981)
(16865)
(16120)
(15887)
(14851)
(14766)
(14626)
(14616)
(14558)
(14050)
(13643)
(13518)
(11671)
(11497)
(11397)
(10871)
(10832)
(10729)
(10463)
(10386)
(9608)
(9399)
学科
(80097)
经济(80012)
(58874)
管理(56333)
(45303)
企业(45303)
方法(43560)
数学(39063)
数学方法(38489)
(22989)
(22928)
中国(20911)
农业(15913)
业经(15680)
(15621)
(15400)
(15107)
财务(15054)
财务管理(15012)
(14777)
贸易(14773)
(14285)
企业财务(14174)
(13965)
地方(13955)
银行(13937)
理论(13193)
(13086)
(12775)
金融(12771)
机构
大学(280031)
学院(278753)
(113574)
管理(112433)
经济(111154)
理学(96817)
理学院(95823)
管理学(93917)
管理学院(93380)
研究(87349)
中国(70744)
(58070)
(54553)
科学(53695)
(45860)
财经(43645)
中心(43592)
(43234)
业大(41795)
(41160)
(39617)
研究所(39295)
北京(36239)
农业(36129)
经济学(35258)
(34168)
师范(33789)
(32880)
财经大学(32674)
经济学院(32095)
基金
项目(189941)
科学(149364)
基金(139063)
研究(136551)
(121081)
国家(120096)
科学基金(103865)
社会(85977)
社会科(81478)
社会科学(81456)
(73995)
基金项目(73497)
自然(68969)
自然科(67400)
自然科学(67378)
自然科学基金(66149)
教育(63912)
(62447)
资助(58676)
编号(55238)
成果(43907)
(42626)
重点(42564)
(39258)
(39234)
科研(37531)
课题(37270)
创新(36699)
教育部(36643)
大学(36003)
期刊
(116313)
经济(116313)
研究(77216)
中国(50827)
(44301)
学报(42515)
(39719)
科学(39283)
管理(38928)
大学(32592)
学学(30804)
(27797)
金融(27797)
技术(26986)
农业(26605)
教育(25705)
财经(20908)
业经(18393)
经济研究(18286)
(17798)
统计(16472)
问题(15454)
技术经济(14969)
(14692)
(14539)
理论(13709)
财会(13702)
(13566)
决策(13384)
图书(12811)
共检索到400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伟  贾若  景鹏  刘子宁  
合理评估各地保险扶贫项目对于提升保险扶贫质量和改善保险扶贫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一个针对保险扶贫项目的评估框架,从核心目标、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内部效应、外部效应等五个维度,对河北阜平农业保险扶贫项目和云南大理健康保险扶贫项目进行综合评估。研究发现,两个项目的总体表现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反映在人群覆盖、持续经营和推广复制三个方面。研究认为,保险扶贫项目取得成功需要具备若干必要条件,包括地方政府具有风险意识和对保险的基本需求、保险机构能够有效提供满足地方需求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保险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模式因地制宜且行之有效。针对当前中国保险扶贫实践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保险监管、保险机构四个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潘国臣  李雪  
本文引入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研究脱贫的关键要素及其风险管理,其中重点分析了生计资产和生计策略方面存在的主要风险及危害,现行的风险管理措施及效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保险在扶贫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针对脱贫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保险可以提供全面的应对措施,发挥较好的风险管理作用。最后,从政府和保险公司两个角度探讨了推动保险扶贫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思路。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赖力  
参与式扶贫以农户为主体、以社区为基础,通过赋权,让社区和村民参与项目的决策、实施和组织管理,村民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信心,促进了村民的能力的提高及社区自力更生、自我发展意识的增强,促进了项目运作机制的建立、社区能力建设、项目管理机制和制度的建立,从而为扶贫项目和贫困社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要真正实现赋权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经过多方努力才能达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伯强  
本文介绍了项目评估中通过收益分配分析来进行扶贫效益分析的方法和应用。收益分配分析包括收益在相关利益群体之间如何分配,如何度量扶贫效益。本文强调了收益分配分析在项目评估中的重要性,详细讨论了分析方法以及主要应用步骤,并解释了收益分配分析的结果。在已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风险分析纳入收益分配分析,从而改进了收益分配分析。应用该方法,本文对一个真实的基础设施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指出了应用中的实际问题。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收益分配分析在扶贫效益评估中可能出现的收益分离、成本和数据不足等问题。最后,本文指出了该分析在项目评估中的应用和局限性,给出了几点结论。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佳路  
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采用S省3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09年的农村贫困监测数据,对扶贫项目的减贫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对贫困农户获得扶贫项目的情况以及对贫困农户增收的影响进行描述分析,得到S省扶贫项目对贫困农户具有一定的瞄准性,但瞄准度仍然不够,需要提高对贫困农户扶贫项目资助的比例。运用PSM方法对扶贫项目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来评估扶贫项目的减贫效果,并得到S省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较好,平均每1元的扶贫资金投入能够产生1元的增收效果。运用PSM方法,分析得出参加扶贫项目农户净收入平均增加55.7%。建议S省通过多维贫困方法识别贫困户,提高扶贫开发项目对扶贫户的瞄准度;进一步增加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山西财政支农和减贫政策效应研究》课题组  
对扶贫项目的减贫效果进行评估对于提高财政支出绩效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对山西省扶贫项目的减贫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扶贫项目对贫困农户减贫效果较为显著的判断。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吕紫薇  任善英  
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为了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精准扶贫概念已提出五年有余,保险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一大利器,其成效如何值得关注。本文利用2013年至2016年我国30个省(市、直辖区)的统计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保险扶贫的减贫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保险业的发展确能有效促进贫困人口规模的减少,保险扶贫的相关手段应进一步推广,打造符合贫困群体实际需求的保险扶贫产品和服务体系,为实现全面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敏华  
目前,中国农村扶贫陷入了制度性陷阱,具体表现为:扶贫的边际效益出现递减趋势;农村贫困人口存在着严重的脆弱性,贫困人口“返贫”的压力依然很大。为此,需要对现行政府主导型的农村扶贫制度进行重新审视。研究发现,构建农户的“内在激励机制”可能有助于冲出扶贫制度陷阱,而农户组织化则为该机制的运行提供了有益的组织支撑。通过对贫困农户组织化的内在逻辑和组织化效应的系统分析,本文有力地支持了农户组织化与农村扶贫存在有机统一性的推断。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江洁  
现阶段,中国的扶贫工程已进入最后的脱贫攻坚阶段,也是最困难的"啃硬骨头"的阶段。贫困形式、致贫因素以及返贫风险的多样化、脱贫人口需求的个性化以及贫困地区复杂的自然社会条件需要以创新的形式解决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金融资源的注入是产业发展、激活脱贫"内生动力"的前提条件,而完善的风险保障和信用体系建设既为贫困人口织就了"保障网",又为贫困地区营建了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是脱贫动力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胡天禛  
项目制帮扶是新时期党和国家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项目制帮扶具有多种形态,作为对传统科层制结构的延展和突破,其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制度控制能力与政策动员能力两者的均衡。制度控制能力和政策动员能力的强弱差异形成了四种不同的运作形态,"强制度控制——强政策动员"模式是实现项目制帮扶有效运作的最优策略。杭州市"联乡结村"帮扶项目,通过纵向穿透、横向协同、创新财政体制和双向验收强化了政府制度控制能力,通过聚合性动员、参与性动员、情感性动员相互叠加强化了政府政策动员能力,提供了项目制帮扶助力共同富裕的可行方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焦克源  张焱  
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衔接作为我国反贫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减贫效果和政策优势逐步显现,但制约两项制度衔接绩效的影响因素仍未消除。文章选取六盘山连片特困区具有典型贫困特征的定西市两个县作为研究样本,借助NVivo11分析软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两项制度衔接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贫困人口识别、政策评价监督、干部队伍建设、部门之间协作是核心影响因素,政策精准及政策执行系核心影响过程。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优化两项制度衔接的相关对策,以期助推衔接过程更加合理运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茹玉  肖庆文  都静  
产业兴旺是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但大规模产业扶持引发的同质竞争、产能过剩、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农业产业升级进而提升竞争力尤为重要。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国际分工优势凸显,农业产业能否突破区域性技术约束和市场瓶颈、通过全球价值链实现加速升级值得讨论。本文以湄潭茶产业为例,从理论层面分析融入全球价值链对农业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总结实践做法和经验,并探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可行路径。研究发现,国际标准定位、政府重视、跨国公司带动、良好营商环境有助于农业产业融入全球价值链,今后,农业企业在国际认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品牌建设上要加大投入,政府要发挥好引导和服务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永华  
中国的贫困地区主要在山区农村。帮助贫困山区农户脱贫致富,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是最贫困的农户较难得到扶持。目前的扶贫主要通过项目来进行,但在进行项目资助的同时,却要求农户自筹部分资金,而最贫困的农户一般都没有自筹资金的能力,因此也就享受不到扶贫资助。据在云南省镇雄县老仓寨村调查,约有1/5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戴沅均  
解决农村居民的贫困问题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任务。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有所养"与"养儿防老"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本文中,笔者从精准扶贫的角度入手,总结与分析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有效策略。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珺  
假设公共物品供给所需资金已经解决,应以何种方式组织公共物品的生产,是建立有效而公正的公共物品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另一关键问题。自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会会《决定》提出加大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政策以后,这一问题受到国内理论界的更大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公共物品生产之组织选择的两大理论模型,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理论联系,对推动相应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实践均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