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6)
- 2023(11221)
- 2022(9996)
- 2021(9622)
- 2020(8072)
- 2019(18807)
- 2018(18603)
- 2017(36767)
- 2016(19950)
- 2015(22749)
- 2014(22853)
- 2013(22711)
- 2012(20700)
- 2011(18534)
- 2010(18634)
- 2009(17193)
- 2008(17021)
- 2007(15211)
- 2006(13390)
- 2005(12133)
- 学科
- 济(78534)
- 经济(78437)
- 管理(59394)
- 业(59061)
- 企(48468)
- 企业(48468)
- 方法(37506)
- 数学(32424)
- 数学方法(32020)
- 中国(22405)
- 财(21507)
- 农(21108)
- 制(17351)
- 业经(17211)
- 学(16410)
- 银(15512)
- 银行(15480)
- 地方(14977)
- 贸(14666)
- 贸易(14657)
- 行(14655)
- 务(14418)
- 财务(14350)
- 财务管理(14315)
- 易(14215)
- 融(14097)
- 金融(14096)
- 理论(14004)
- 企业财务(13589)
- 农业(13529)
- 机构
- 大学(287486)
- 学院(284585)
- 管理(117715)
- 济(113499)
- 经济(110846)
- 理学(100700)
- 理学院(99663)
- 管理学(98003)
- 管理学院(97492)
- 研究(92701)
- 中国(74736)
- 京(61760)
- 科学(56095)
- 财(55748)
- 所(46406)
- 财经(44268)
- 中心(42936)
- 农(42179)
- 研究所(41629)
- 江(41496)
- 业大(40474)
- 经(40162)
- 北京(39935)
- 范(36293)
- 师范(36014)
- 州(34246)
- 院(33426)
- 经济学(33227)
- 财经大学(33154)
- 农业(32755)
- 基金
- 项目(189374)
- 科学(148776)
- 研究(140436)
- 基金(137730)
- 家(118531)
- 国家(117515)
- 科学基金(101692)
- 社会(87105)
- 社会科(82418)
- 社会科学(82395)
- 基金项目(73351)
- 省(72667)
- 自然(66950)
- 自然科(65380)
- 自然科学(65368)
- 自然科学基金(64183)
- 教育(63933)
- 划(61378)
- 编号(58135)
- 资助(57968)
- 成果(47764)
- 部(42164)
- 重点(41461)
- 课题(39114)
- 发(39018)
- 创(38978)
- 教育部(36550)
- 项目编号(36276)
- 创新(36263)
- 科研(36052)
- 期刊
- 济(126562)
- 经济(126562)
- 研究(90254)
- 中国(52413)
- 管理(43210)
- 财(42166)
- 学报(41801)
- 科学(39447)
- 农(38254)
- 融(32950)
- 金融(32950)
- 大学(31875)
- 教育(30165)
- 学学(29779)
- 农业(26088)
- 技术(23890)
- 财经(21879)
- 业经(20283)
- 经济研究(18923)
- 经(18409)
- 理论(16763)
- 问题(16685)
- 图书(15664)
- 实践(15361)
- 践(15361)
- 技术经济(14047)
- 现代(13197)
- 科技(12925)
- 业(12708)
- 贸(12629)
共检索到426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秦奕菲 李晓林
本文对近年来国外学者关于保险市场逆向选择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做一综述。首先介绍静态模型,它们分别将逆向选择现象与保险市场中的其他现象相结合,分析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逆向选择对于市场均衡的影响;其次介绍动态模型,其中一个建立了有限期模型并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动态分离均衡,另一个建立了两期模型并提出动态混同均衡可能存在的条件;再次介绍在汽车保险、年金、健康保险市场上关于逆向选择现象的经验研究成果,其中多数研究都表明保险市场中的确存在逆向选择现象。关于禁止保险人在承保时使用基因检测结果是否会加重保险市场逆向选择现象这一问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论;最后介绍了这方面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成果。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涛 梁欣悦 殷颖超
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比一般财产保险有着更为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包括空间和跨期两种形式,道德风险从关注保户行为发展到关注行为后果,近年开发的牲畜指数保险、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农业保险改革很有借鉴意义。中国宜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保险结合模式,政策性农业保险专营系统性风险,广覆盖、低保障;商业保险专营非系统性风险,采用个人保险项目形式,保险费率体现农户个体风险差异。无论政策性保险还是商业保险,续期保费均与上期索赔行为挂钩,对未出险或出险程度较轻农户采用折扣保费,鼓励农户保持良好的历史损失经验;而对已出险或出险程度较大农户则采用惩罚保费,应对跨期逆向选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吉翔 周建涛 博科
保险市场存在着逆向选择。经典逆向选择模型认为,风险高的人会购买更多的保险,但大多数实证研究表明保险市场还存在顺向选择。本文认为,逆向选择和顺向选择虽然对立,但共存于保险市场,在此基础上构建保险市场均衡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顺向选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珺 高峰 宋逢明
由于逆向选择,保险需求受到抑制,保险市场的资源不能够得到有效的配置。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保险市场,这种现象可能更为突出。研究逆向选择的产生机理和预防措施,对保险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保险经济学领域创新和发展了精微模拟的研究方法,考察了一个动态的保险市场。模拟结果表明,存在逆向选择时,投保人风险厌恶程度较高、损失额不确定性较大是保险市场可以长期平稳运作的必要条件;而通过学习和对投保人出险历史的分析,保险公司能够更加准确识别投保人的风险类别。从而减轻逆向选择问题。
关键词:
逆向选择 精微模拟 信息不对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曙光 锁凌燕
在保险市场中,投保人比保险人更了解自己的风险状况,保险双方之间的这种信息不对称难以避免地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于是在保险人混同定价的情形下,低风险投保人要承受过高的费率而受损,高风险投保人因保险成本过低而削弱控制风险的激励,导致整个市场资源配置低效甚至因逆向选择螺旋而崩溃。通过引入信号传递机制来实现保险市场的分离定价,从而规避逆向选择及其负面影响;同时通过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得出稳定分离均衡的条件,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珺 高峰
本文利用中国个人汽车险的实际数据,对逆向选择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高风险类别的投保人在投保时确实趋向于购买更多的车损险保额,更低的车损险免赔额,从而验证了中国汽车险市场确实存在逆向选择现象。对比国际上成熟市场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还就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和保险公司的业务创新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丁宇刚
过去20多年,涌现了大量检验保险市场逆向选择的实证研究。本文从实证方法、变量选择、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分离以及现有研究结论的差异等角度对这类实证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价。首先,本文发现此类实证研究基本都是通过检验保障程度和个体风险是否正相关来验证保险市场是否存在逆向选择,而运用的实证方法主要是单方程和双方程离散选择模型。然后,本文对实证中选择保障程度变量和风险变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接下来比较分析了分离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效应的若干方法。最后,本文对现有检验保险市场逆向选择的实证研究的结论差异进行了分析。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检验保险市场逆向选择的实证研究已经进入"瓶颈期",急需理论研究的突破以及实证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
保险市场 逆向选择 实证检验 研究评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稳 杨洋
健康保险产业在服务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自身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消费者异质性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使得健康保险市场很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从而影响健康保险经营绩效。因此,研究消费者异质性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就成为健康保险行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基于Probit模型,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年全国调查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健康保险市场消费者异质性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结果显示,我国健康保险市场因为消费者异质性导致的逆向选择现象普遍存在,有健康保险的群体对医疗服务的利用更多,并且逆向选择的程度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健康保险经营过程中,要注意从多个角度防范和化解逆向选择风险,确保健康保险业稳定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
健康保险 逆向选择 消费者异质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燕燕 阚兴旺 宋丹丹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科学合理地识别并管理老年人医疗服务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我国老年医疗保障意义重大。文章以中国老年人口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1年数据为样本,利用Heckman模型、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基本医疗保障对老年人医疗支出的影响,检验了基本医疗保险中是否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研究结果显示:基本医疗保障使老年人医疗支出显著增加;基本医疗保险中存在逆向选择,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吸烟和饮酒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但是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概率显著降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道德风险的存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磊 姜博 王静曦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的全国基线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论证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发现在是否参加新农保决策中不存在逆向选择问题,而在新农保参加档次的选择中存在着显著的逆向选择问题,即预期寿命越长越可能购买新农保的最高档。新农保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可能增大个人账户基金缺口,影响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在政策改进过程中应该探索建立个人账户统筹基金,优化保险合约设计,强化新农保分散社会养老风险的功能,进一步完善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欢
逆向选择是保险市场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会造成保险市场的失灵。通常认为社会保险能够克服逆向选择。但是由于目前中国社会保险制度还存在不完善之处,所以中国社会保险还可能普遍存在着逆向选择现象。本文通过对保险市场逆向选择问题的理论分析,构造了一种测量逆向选择程度的指数ASI,并使用ASI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社会保险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1)ASI是一种测量社会保险逆向选择的有效方法(;2)海淀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中都存在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并且这种结论可以推论到全国其他地方。
关键词:
逆向选择 社会保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莉莎 林略
BMS系统根据投保人的历史索赔记录来确定保费,在完全弹性条件下,它既是公平的费率系统也是减轻逆向选择的重要措施。本文在投保人期望效用最大化过程中,研究了投保人的保险最优购买量、保险成为劣等品的临界条件,以及低弹性保险成为吉芬品的临界条件,并且把研究的结果用于检验我国2007年新版BMS对逆向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弹性的BMS系统不仅减少好司机的保险需求而且加大了逆向选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夕 周先波 甘犁
保险市场中逆向选择的正确识别是判断市场是否有效、定量研究消费者福利损失的前提和基础。大量文献已发现,在多重不对称信息存在的情况下,传统正相关检验无法识别逆向选择,本文发现模型设定偏误可能是正相关检验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应用稳健的Biprobit半非参数估计并配以Bootstrap检验,本文对正相关检验方法进行了优化改进,并将该方法应用至CHARLS数据。在控制了导致正向选择的不对称信息后,传统正相关检验仍无法识别我国寿险市场的逆向选择,而使用半非参数估计方法,则最终识别了寿险购买与事后风险的逆向选择效应。这一结果说明,虽然中国寿险市场的部分多维不对称信息一定程度缓解了市场信息偏差,但其中正向选择与逆向选择共存因素使市场整体仍具有较强的信息不对称性,导致市场失灵和社会福利下降的可能性上升。要使保险更好地发挥"稳定器"作用,保险市场的信息分类机制有待完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炯 胡培 耿剑锋
本文首先描述了人力资本定价中的逆向选择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其结果。其次 ,通过引入人才市场、独立董事和剩余索取权分享 ,研究了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信号传递博弈和信息甄别博弈三种解决人力资本定价的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 ,并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