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48)
2023(19166)
2022(16052)
2021(15047)
2020(12330)
2019(27979)
2018(27297)
2017(52446)
2016(28405)
2015(31486)
2014(31316)
2013(30951)
2012(28594)
2011(25842)
2010(25983)
2009(24281)
2008(23127)
2007(20605)
2006(18266)
2005(16638)
作者
(83780)
(69513)
(69120)
(65326)
(44227)
(33480)
(31350)
(27221)
(26607)
(24835)
(23620)
(23618)
(22013)
(21970)
(21615)
(21420)
(20652)
(20548)
(19959)
(19875)
(17344)
(17047)
(16962)
(15883)
(15822)
(15499)
(15437)
(15352)
(14037)
(13593)
学科
(114645)
经济(114531)
(80801)
管理(79231)
(64499)
企业(64499)
方法(47546)
数学(41097)
数学方法(40711)
中国(38881)
(32595)
(30920)
金融(30918)
(30574)
银行(30505)
(29874)
(29386)
地方(28657)
业经(27041)
(25355)
(23700)
农业(22270)
(21873)
贸易(21851)
(21172)
(19728)
财务(19654)
财务管理(19621)
理论(18813)
企业财务(18757)
机构
大学(399767)
学院(399706)
(161679)
经济(158154)
管理(154964)
研究(138862)
理学(132651)
理学院(131165)
管理学(128960)
管理学院(128261)
中国(112121)
(85883)
科学(85654)
(76262)
(71412)
(70602)
中心(64460)
研究所(64196)
业大(61766)
财经(60451)
(59349)
农业(56016)
(54978)
北京(54911)
(51554)
师范(50949)
(49993)
(48849)
经济学(48829)
财经大学(45120)
基金
项目(269891)
科学(210794)
研究(194853)
基金(194500)
(170966)
国家(169478)
科学基金(144346)
社会(122857)
社会科(116424)
社会科学(116394)
(105979)
基金项目(103181)
自然(94236)
自然科(91993)
自然科学(91969)
自然科学基金(90301)
(89600)
教育(88481)
资助(79998)
编号(79160)
成果(63679)
(60671)
重点(60662)
(58493)
(56347)
课题(54937)
创新(52550)
科研(51618)
国家社会(50216)
教育部(49845)
期刊
(180489)
经济(180489)
研究(122224)
中国(81973)
学报(67038)
(65622)
科学(60121)
(56790)
管理(56578)
(54194)
金融(54194)
大学(50138)
学学(47570)
农业(44217)
教育(42508)
技术(32573)
业经(30406)
财经(29806)
经济研究(28894)
(25406)
问题(23290)
(22533)
理论(20273)
科技(19542)
技术经济(18866)
(18709)
图书(18682)
实践(18422)
(18422)
商业(18342)
共检索到607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娜  李玲龙  
通过保险资金运用、投资型保险产品、巨灾风险证券化、保险公司上市和机构的融合等路径可使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并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可大大提高保险市场的效率,增强偿付能力,进一步分散风险,有利于保险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为资本市场提供巨额资金、零贝塔的证券化工具,增加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促进资本市场的繁荣。还可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和提高社会资本的边际生产率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魏华林  刘娜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发展作为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其优势在于不仅可以促进资本市场的完善,增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而且可以降低金融市场交易成本,增加金融市场交易收益,提升金融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但也容易造成内部协调困难,监管难度增大,以及由此带来的金融风险增加等。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融合的前提条件:相对成熟的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水准较高的内部管理;条件成熟的技术平台等。因此,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金融混业经营的经验,将有助于我国金融业的稳定与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志硕  
以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互动传导机制为基础,分析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合机制,并对我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互动性进行实证检验,以探寻我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合程度。最后,提出我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的有效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施建祥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既有利于保险市场的持续发展 ,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外实践表明 ,保险投资的证券化比例不断提高 ,可以产生巨大的潜在利益 ,实现双赢。我国要借鉴国外经验 ,拓宽保险资金入市渠道 ,慎对资本市场投资风险 ,规定保险投资比例 ,实现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楚珠  严建红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对接问题在中国经济领域是一个前沿问题及热点问题。本文以我国去年 1 0月以来逐渐提高的保险资金投资 (证券投资基金 )比例的现象为起点 ,通过设计一个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对接系统 ,分析了中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对接的动力因素、可能的对接渠道与方式。经对 2 0 0 0— 2 0 0 5年引入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对接后 ,保费收入的增长模拟 ,推导出保险资产增长 ;由保险资产投入股市比例、金额及其效应带来的股市扩容 ,得出对接带来的证券市场筹资金额增长 ;从而得出对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在 2 0 0 5年将达到 3 .6 %。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严建红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对接不只是保险资金购买证券投资基金而已 ,而包括资产方对接、负债方对接及资本方对接。对接所引发的制度变迁将引致金融业制度创新系统反应 ,致使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部分连接 ,对接也将从比例、渠道及效率等多方面极大地提高社会资金运作效益并降低系统风险 ,同时还将提高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本身的深度和广度。另外 ,在国民经济方面 ,一是可引导储蓄向保险、保险向投资转化 ,二是可推动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自身的快速发展 ,从而加速保险市场发展速度 ,加快资本市场筹资投资的步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林  
保险业、银行业、证券业的日益融合 ,是当今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它为我国保险业摆脱困境提供了必要的宏观环境 ,同时也为资本市场的完善提供了契机。资产收益率低、利差损问题使中国保险业将面临偿付能力不足的困境 ;市场结构不完善、功能存在缺陷使资本市场发展缓慢。为摆脱这一困境 ,需营造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整合的基础环境 ,制定符合国情的制度安排 ,使中国保险市场深度参与资本市场的运作 ,与资本市场共同发展 ,以达到利益共享 ,并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最终摆脱各自的困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严建红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对接问题在中国金融创新研究领域是一个前沿问题及热点问题。本文以我国1999年10月以来逐步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证券投资基金比例的现象为起点,分析了中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对接的动力因素,设计了可能的对接渠道与方式,并测量了对接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2000-2005年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完全对接后,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在2005年将达到3.6%。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华  张继华  
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的瓶颈约束与资本市场的结构性缺陷急需借鉴国际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对接的经验。通过比较美、英、日、德四国的对接模式发现,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和谐对接是资金、产品和制度对接三方面的共融体,是金融市场自然演进与风险资本动态规制的最优范式结合。因此,我国应在经济、金融微观制度变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国情的可操作和可持续发展的对接模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华  张继华  
现阶段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的瓶颈约束与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性缺陷迫切需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对接经验,从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的层面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对接模式。本文通过比较美、英、日、德四国的对接模式发现,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和谐对接是资金、产品和制度对接三方面的共融体,是金融市场自然演进与风险资本动态规制的最优范式结合。基于此,我国应在经济、金融微观制度基础变迁的基础上适时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的对接模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章美锦  万解秋  
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是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系发展的内在要求,肩负着推动产权制度改革和融资体系发展的重任,在一定时期内它也表现出是政策安排的产物。但这个市场内在的资本性和流动性也受到了行政干预的抑制,存在明显的功能性缺陷。因此,本文认为,应该加快股份公司的设立和发展,加强法制建设和监管,为区域性资本市场创设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制度环境,同时,积极培育投资主体,探索新的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逐步消除行政干预,推行成熟的市场化运作体制;应建立区域性资本市场与其他各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相互联通的机制,以完善资本市场的作用和功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福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机制。长期以来,我国的货币、资本、保险三个市场基本处于割裂状态,互不协调,缺乏沟通。文章从建立健全三个市场有机协调发展机制的理论分析入手,通过对国外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机协调发展实践经验的考察,国内三个市场发展现状、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分析,提供建立健全中国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机协调发展的制度框架。同时,针对三个市场的有机协调发展状况,提出金融监管方面的对策和主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崴  
本文以中国地方政府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中国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对中国风险资本市场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为:政府政策变量、民营企业工业产值占比、风险资本中政府资金所占比重、IPO退出项目所占比重,等等。为此,相关的政策建议为:完善法律体系、促进创新环境改善等措施鼓励风险资本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专利保护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丙志  石良平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支撑,资本市场是自主创新的引擎和推进器,任何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都需要与资本有效结合才能实现。因此,加快构建一个全方位支撑科技创新的风险资本市场体系,是我国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上海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迫切要求。本文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上海市近期发展风险资本市场支撑科技创新的可行性政策路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湛泳  赵纯凯  
军民融合是实现中国梦和强军梦的国家战略,对推动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资本市场、军民融合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模型,利用2007—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两阶段系统GMM估计法,对所提出的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对军民融合的正面影响最大,股票市场整体上对军民融合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分别对"军转民"与"民参军"都存在显著的正效应,企业债券市场制约了军民融合的发展且对"民参军"的影响大于"军转民"。本文进一步发现,目前军民融合有利于第二产业发展,对第三产业影响不显著,对高技术产业存在挤出效应,股票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能通过军民融合这一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