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2)
- 2023(9397)
- 2022(8023)
- 2021(7009)
- 2020(6226)
- 2019(14338)
- 2018(14033)
- 2017(27639)
- 2016(14795)
- 2015(17018)
- 2014(17306)
- 2013(17504)
- 2012(16559)
- 2011(15298)
- 2010(15649)
- 2009(15067)
- 2008(14968)
- 2007(13803)
- 2006(12057)
- 2005(11129)
- 学科
- 济(86806)
- 经济(86744)
- 管理(41878)
- 业(41406)
- 方法(34395)
- 企(31948)
- 企业(31948)
- 数学(30620)
- 数学方法(30414)
- 中国(19973)
- 地方(19400)
- 财(17645)
- 农(17358)
- 学(15653)
- 业经(15212)
- 制(14256)
- 贸(13504)
- 贸易(13499)
- 地方经济(13130)
- 易(13013)
- 银(12888)
- 银行(12868)
- 融(12274)
- 金融(12272)
- 行(12187)
- 农业(11511)
- 务(11107)
- 财务(11092)
- 财务管理(11061)
- 险(11031)
- 机构
- 大学(229907)
- 学院(229039)
- 济(107592)
- 经济(105532)
- 管理(86431)
- 研究(78606)
- 理学(73264)
- 理学院(72455)
- 管理学(71377)
- 管理学院(70933)
- 中国(63365)
- 财(49336)
- 京(47482)
- 科学(45531)
- 所(40435)
- 财经(39139)
- 农(36511)
- 研究所(36393)
- 中心(36069)
- 经(35298)
- 经济学(35102)
- 江(35034)
- 经济学院(31503)
- 业大(31392)
- 北京(30327)
- 财经大学(28830)
- 农业(28676)
- 范(28176)
- 师范(27939)
- 州(27338)
- 基金
- 项目(142074)
- 科学(111416)
- 研究(104047)
- 基金(103739)
- 家(89224)
- 国家(88505)
- 科学基金(75420)
- 社会(68181)
- 社会科(64532)
- 社会科学(64511)
- 省(54761)
- 基金项目(54334)
- 教育(46990)
- 自然(46869)
- 自然科(45718)
- 自然科学(45701)
- 划(45679)
- 自然科学基金(44900)
- 资助(43316)
- 编号(41802)
- 成果(34369)
- 部(32181)
- 重点(31995)
- 发(31378)
- 创(28675)
- 国家社会(28539)
- 课题(28524)
- 教育部(27861)
- 科研(27210)
- 人文(27192)
- 期刊
- 济(123935)
- 经济(123935)
- 研究(73201)
- 中国(42082)
- 财(39447)
- 学报(32927)
- 农(32578)
- 管理(30793)
- 科学(30366)
- 融(26517)
- 金融(26517)
- 大学(24874)
- 学学(23717)
- 农业(21286)
- 经济研究(20954)
- 财经(20628)
- 技术(19840)
- 经(17716)
- 业经(17715)
- 教育(17287)
- 问题(16155)
- 技术经济(13989)
- 贸(13479)
- 统计(13104)
- 理论(11862)
- 商业(11467)
- 业(11455)
- 国际(11427)
- 策(11354)
- 世界(10938)
共检索到350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蒲成毅
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开放,各保险公司险种开发的频度不断加快,市场上新险种层出不穷。但由于产品开发设计不对路,保险产品不能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已成为保险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保险产品设计中保险商品价值的形成与实现的经济学分析认为,在险种开发销售到合同期满止的整个保险商品价值链创造过程中,保险商品价值创造活动的基本劳动单元数量的不同比例和组合决定了保险商品期望价值和保险商品价值形成,且和与间的关系呈正相关。另外,始终小于,且能否顺利转化为则取决于保险商品与消费者需求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吻合程度。
关键词:
保险产品设计 保险商品价值形成 价值实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祝向军
在一般的分析中,我们总是假定投保人的风险状况是外生的,投保人的行为不改变风险状况(损失概率)。但是,国际保险市场中各种类型的保险欺诈使得保险商品的价格每年要增加10%左右的事实表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行为导致风险(损失概率)内生化。因而,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对于保险商品的价格形成影响很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家宁 冯淑玲
(火用)是商品(火用)使用价值和稀缺性的统一。商品(火用)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使用价值,在市场中实现价值。通过分析商品(火用)的价值形成与实现过程可以解决热经济学中商品(火用)的计价、排弃(火用)损计价、过程(火用)损计价、(火用)经济评价参数等热经济学核心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桂娟
本文在分析银行中介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金融秩序稳定的重要制度,然而却存在着成本巨大、容易引发道德风险的负面作用,从而加剧银行体系的脆弱性,违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初衷,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来防范市场主体的道德风险,提高存款保险制度的有效性。同时,研究表明,同业拆借和最后贷款人是存款保险高度相近的替代制度,而资本市场发展导致银行功能的转变也降低了存款保险的重要性。
关键词:
存款保险 道德风险 市场纪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文丽 赵凯
保险是一种特殊商品,与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目前,我国人身保险市场热销各种投资型保险产品,过分强调保险的积蓄基金功能,而忽视保险的最根本功能——提供经济保障,导致保险商品的性价比较低,由此带来很多潜在的风险。本文拟对保险商品的性价比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保险商品 等价交换 性价比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辉
保险市场按其结构,即按保险购买者和供给者数量的多少、保险险种的相互差异程度以及新的保险供给者能够进入某一保险市场的难易程度,可归纳为三种市场模型:垄断型保险市场(包括完全垄断型和寡头垄断型两种)、完全竞争型保险市场和垄断竞争型保险市场。 本文拟采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如: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香玉 钟甫宁
经济学通常认为价格补贴包括要素价格补贴会导致无谓损失,而且对无谓损失的估计有可能影响对农业保险业务的政策支持。本研究认为,即使农业保险是否改变农产品供应曲线、如何影响社会经济福利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是,如果将保险本身作为特种商品,研究保险市场本身而不是农产品市场的福利变化,仍然可以探讨政策性支持在这一特种商品市场上的作用及其福利含义。在实践中,一个地区是否开展某种保险业务受最低参保率的限制,因而保险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并不总能够与供给曲线相交。在两者不相交的情况下存在未实现的潜在经济福利,而政策性支持可能导致其实现,从而增进经济福利;至少实际福利损失要小于简单假定不存在潜在福利的情况。本文以新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蒲成毅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进程下,以金融保险资源利用和金融保险产业资源重组并购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席卷全球,综合经营已成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金融保险关系更加复杂。金融保险业竞争力弱势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保险资源和金融保险产业资源不断流失,"地下保单"屡禁不止,金融主权与金融安全受到强烈冲击。无论从国家金融主权和安全角度,还是金融保险的可持续发展角度,作为金融保险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金融保险资源和金融保险产业资源的跨国境流动已自然成为国际金融保险关系的焦点。
关键词:
保险资源 特性 影子价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宏涛 张梅
同其它商品一样 ,保险商品在市场上的成交及成交量都是由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共同决定的。但农业保险 ,特别是农作物保险总是难以成交。因为它既缺乏有效供给又缺乏有效需求 ,其商品化和市场化特性决定了缺乏经济学基础 ,所以农业保险经营只能采取政策性保险的模式。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供给 需求 经营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贾广余
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发现,信息不对称和供求的双重正外部性等因素是造成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市场渗透率低、保费和赔付率偏高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也是易导致出口信用保险市场陷入"需求不足,供给短缺"市场失灵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该加大国家财政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力度,并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以促进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发展的政策主张。
关键词:
出口信用保险 市场失灵 外部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友芝
中国保险理赔制度安排由传统保险人自行理赔制度 (非中介理赔方式 )向保险公估制度 (中介理赔方式 )转化的制度变迁已长达 12年 ,但既未取得预期的经济绩效 ,又没有获得长足的发展 ,而是陷入了非绩效的理赔制度的“闭锁状态”。为此 ,本文结合中国本土实际创造性地运用了有关制度变迁理论文献的重要思想方法 ,从经济学角度提供了合乎逻辑的理论解释。长期、动态地看 ,中国保险理赔制度变迁退出“锁定”状态的演进过程和趋势 ,应是社会成员和政府组织基于利益冲突和利益协调 ,通过内部规则和外部规则的平等、动态的市场博弈而自发型构的制度市场演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志芬
社会保险转移支付是社会保险体系中的重要要素,目前我国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即"未富先老",薄弱的经济基础尚不具备供养老年人口的能力。如何在有限的社会保障供给条件下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达成双赢的局面,是我们亟待研究思考的问题。有鉴于此,文章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深刻揭示养老保险支付运行的经济学内核。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玲 龚日朝 杨美琴 周长锋 王爱平
近年来,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及重大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以千亿计。然而,作为防范洪水、地震等巨灾风险的巨灾保险作用甚微,巨灾保险市场却存在着远远超过目前保险业供给能力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巨灾保险产品的准公共品属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导致巨灾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巨灾保险 市场失灵 正外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