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3)
- 2023(1426)
- 2022(1164)
- 2021(1107)
- 2020(1069)
- 2019(2263)
- 2018(2215)
- 2017(4488)
- 2016(2381)
- 2015(2581)
- 2014(2598)
- 2013(2601)
- 2012(2328)
- 2011(2060)
- 2010(2137)
- 2009(2160)
- 2008(2253)
- 2007(2052)
- 2006(1697)
- 2005(1646)
- 学科
- 险(10636)
- 保险(10545)
- 业(9428)
- 济(7454)
- 经济(7442)
- 管理(6282)
- 企(5945)
- 企业(5945)
- 银(4931)
- 银行(4931)
- 方法(4860)
- 中国(4736)
- 行(4623)
- 数学(4536)
- 数学方法(4504)
- 各种(4274)
- 种类(4237)
- 各种类型(4236)
- 类型(4236)
- 制(3775)
- 保险业(3738)
- 融(3730)
- 金融(3730)
- 财(3352)
- 务(2617)
- 财务(2617)
- 财务管理(2607)
- 业务(2569)
- 企业财务(2478)
- 制度(2455)
- 机构
- 大学(32116)
- 学院(31517)
- 济(13868)
- 管理(13657)
- 经济(13553)
- 中国(11689)
- 理学(10821)
- 理学院(10751)
- 管理学(10599)
- 管理学院(10542)
- 财(9868)
- 研究(7980)
- 财经(7445)
- 经(6797)
- 融(6475)
- 京(6417)
- 金融(6387)
- 财经大学(5764)
- 公司(5416)
- 银(5132)
- 险(4927)
- 银行(4813)
- 江(4802)
- 中心(4719)
- 经济学(4640)
- 保险(4563)
- 行(4504)
- 北京(4340)
- 国人(4281)
- 中国人(4272)
共检索到52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淑珍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的协议,保险合同是否必须按法定形式或手续订立,也即保险合同是否为要式合同,是一个涉及具体保险合同能否生效及何时生效的重要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所谓要式合同,是指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形式或手续订立的合同,与此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为不要式合同,即法律不要求必须以某种形式订立,当事人可以任意采取何种形式都为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仲林
论保险合同是要式合同○胡仲林1981年《经济合同法》颁布之前,部分同志认为为了保护那些已交纳了保险费,但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从保险人处取得保险单或保险凭证的被保险人,应当认定保险合同为非要式合同。《经济合同法》颁行后,在第25条中明确规定“财产保险合同...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永生
保险合同是否为要式合同?这不仅是一个涉及具体保险合同能否生效及何时生效的重要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依据什么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以及司法部门依据什么对保险合同纠纷进行处理的重要问题。因此,笔者对《保险研究》在1996年第1期发表的张淑珍同志所撰《保险合同是不要式合同》(以下简称:张文),以及第3期发表的王尧同志所撰《论保险合同的要式与不要式及其他形式》(以下简称:王文)两文中的有关论点、论据,着实不敢苟同或不敢完全苟同,所以提出以下商榷看法。 《保险法》第12条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保险合同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淑珍
再谈保险合同的要式与不要式——与王尧同志商榷○张淑珍保险合同是否为要式合同,这一问题在学术界并未有一致的看法。根据我国《保险法》第12条的规定,笔者认为保险合同应该是不要式合同。这一观点已在《保险研究》1996年第1期发表的“保险合同是不要式合同”一...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尧
本刊今年第1期原文发表了张淑珍同志所撰写的《保险合同是不要式合同》一文,现又收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尧同志所撰写的文章,以此文来争鸣,这是很好的,可以把学术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也有利于贯彻执行《保险法》。 此文有价值,值得认真一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加明 杨华
错误,是导致效果意思与表示意思不一致的原因之一。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的合同法以及《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对错误的界定及处理各不相同。在各种错误概念的基础上,针对保险合同的特殊性(附和性、射幸性和远期服务性),可以将保险合同的错误分为订立保险合同过程中的错误和保险理赔中的错误。根据我国《合同法》和《保险法》,按照保险合同的错误的分类,对错误的保险合同可相应地采用撤销、更改等处理方法。
关键词:
保险合同 错误 单方错误 共同错误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子丙
保户看不懂保险合同 ,不利于客户满意度的提高 ,也不利于社会保险意识的提高 ,更不利于保险纠纷的处理。从区分保险合同、保险条款的个性部分和共性部分入手 ,保险公司对保险合同及条款内容进行合理地描述和编排 ,将有利于保户读懂保险合同
关键词:
保险合同 保险条款 个性化 区分编排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陆建桥 杨海松
保险合同会计因保险合同的特殊性而成为当代财务会计的一个难点热点问题,对其进行规范也是近年来各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努力的目标。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作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机构,近年来为了统一全球保险合同会计实务,对保险合同相关会计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探讨和规范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系统介绍并总结了IASB在保险合同会计项目上的研究历程、最新进展,以及目前正在研究和探索的核心会计问题,进而对完善我国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准则提出了若干对策。
关键词:
保险合同 会计准则 计量模式 国际趋同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戴申申
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我国金融市场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活跃期”,金融业务呈交叉状,金融工具日趋多样化。然而,在繁荣图景的背后,我们不可忽视某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如有些地区的银行或信用社把借款人的财产保险合同作为贷款抵押。当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赔偿损失时,银行或信用社凭所持保险合同要求优先受偿权,其理由是保险合同就是可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季钰
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对合同内容发生争议时 ,需要对合同加以解释 ,以确认合同的真实意思。为了避免纠纷 ,在保险活动或司法实践过程中 ,应遵循如下解释原则 :客观标准原则 ;意图解释原则 ;普通词意原则 ;尊重保险惯例原则 ;效力优先原则 ;整体解释原则及不利解释原则。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侯江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保险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保障作用 ,与此同时 ,保险合同纠纷 ,也日渐增多 ,除客观原因外 ,对保险合同特性的认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保险合同的保障性、补偿性与给付性、附合性、射性和最大诚信性等方面 ,已不同于一般经贸合同的含义 ,而是扬弃后的新产物。认识这些特性及其在工作中的意义 ,对促进保险事业发展 ,完善保险法律制度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保险合同 法律特征 保险人 被保险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樊启荣
论保险合同的解除与溯及力○樊启荣我国《保险法》对保险合同的解除作了原则性的规定。鉴于保险合同作为一种特殊的民商事合同,在法律性质上与一般合同及其解除有所差异,因而有必要对保险合同的解除与溯及力进行探讨。一、保险合同解除的概念及其特征保险合同的解除,就...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仲林
财产保险合同的界定○胡仲林第三十二条财产保险合同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合同。本节中的财产保险合同,除特别指明的外,简称合同。法理解释根据《保险法》第11条第3款和本条的规定,所谓财产保险合同的保险标的,就是指在财产保险合同中,作为保险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熊瑞玉 王龙
保险是投保人按签订的保险合同的规定,一次或分期向保险人缴付保险费,保险人在发生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不可预料或不可抗拒之事故时,对投保人或受益人进行补偿或给付保险金,以保障投保人或受益人的权益。保险在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任何保险法律关系的发生,都必须以保险合同为依据,保险合同是发生保险法律关系的前提,无保险合同,保险法律关系就无法成立。保险合同是当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