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50)
- 2023(11043)
- 2022(9871)
- 2021(9490)
- 2020(8272)
- 2019(18891)
- 2018(19265)
- 2017(38292)
- 2016(20701)
- 2015(23474)
- 2014(23699)
- 2013(23720)
- 2012(21820)
- 2011(19655)
- 2010(19901)
- 2009(18658)
- 2008(18529)
- 2007(16319)
- 2006(14502)
- 2005(12961)
- 学科
- 济(80905)
- 经济(80798)
- 管理(62262)
- 业(60990)
- 企(49825)
- 企业(49825)
- 方法(40083)
- 数学(34897)
- 数学方法(34509)
- 中国(24064)
- 财(23647)
- 农(21452)
- 制(18643)
- 业经(17400)
- 学(16689)
- 银(16088)
- 银行(16055)
- 务(15575)
- 贸(15559)
- 贸易(15551)
- 财务(15513)
- 财务管理(15476)
- 行(15215)
- 易(15152)
- 企业财务(14659)
- 地方(14365)
- 融(13805)
- 金融(13804)
- 农业(13784)
- 理论(13674)
- 机构
- 大学(300657)
- 学院(297367)
- 管理(121646)
- 济(117479)
- 经济(114751)
- 理学(104193)
- 理学院(103100)
- 管理学(101466)
- 管理学院(100915)
- 研究(93827)
- 中国(75313)
- 京(64336)
- 财(59400)
- 科学(57026)
- 财经(47103)
- 所(46932)
- 农(43338)
- 江(43129)
- 中心(42995)
- 经(42627)
- 业大(42213)
- 研究所(42024)
- 北京(41524)
- 范(37654)
- 师范(37376)
- 州(35469)
- 财经大学(35132)
- 经济学(34384)
- 院(34113)
- 农业(33793)
- 基金
- 项目(194625)
- 科学(151904)
- 研究(144661)
- 基金(141010)
- 家(120961)
- 国家(119949)
- 科学基金(103102)
- 社会(89747)
- 社会科(84923)
- 社会科学(84898)
- 基金项目(75580)
- 省(74563)
- 自然(67021)
- 教育(65669)
- 自然科(65371)
- 自然科学(65354)
- 自然科学基金(64167)
- 划(62950)
- 编号(60670)
- 资助(58995)
- 成果(49825)
- 部(43560)
- 重点(42225)
- 课题(40366)
- 发(39902)
- 创(39693)
- 项目编号(37797)
- 教育部(37526)
- 科研(37173)
- 创新(36976)
- 期刊
- 济(130461)
- 经济(130461)
- 研究(93094)
- 中国(53902)
- 财(44685)
- 管理(44097)
- 学报(43723)
- 科学(40440)
- 农(39095)
- 大学(33396)
- 融(32000)
- 金融(32000)
- 学学(31259)
- 教育(30630)
- 农业(27002)
- 技术(25108)
- 财经(22757)
- 业经(21538)
- 经济研究(19974)
- 经(19064)
- 问题(17480)
- 理论(17233)
- 图书(16819)
- 实践(15965)
- 践(15965)
- 技术经济(15200)
- 现代(13924)
- 科技(13532)
- 贸(13483)
- 商业(13462)
共检索到440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书高
受益权是受益人基于保险合同而享有的一种保险金请求权。从性质上讲 ,属于财产权、请求权和期待权。但是为了防止保险中道德风险的发生 ,法律对受益权的产生及行使受益权的条件和程序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使其区别于一般的财产请求权。我国《保险法》对受益权的规范从整体上说是合理的 ,但随着保险实践的发展 ,也出现了很多立法时没能注意的问题 ,均急需法律修订时予以完善。
关键词:
受益权 完善 保险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贾林青 贾辰歌
受益人介入商业保险活动,直接影响到保险合同之保障作用的适用效果和适用方向。因此,保险立法设计受益人制度的科学水平就关乎保险制度应有的社会功能是否得以发挥。分析我国《保险法》有关保险受益人的法律规则,因存在诸多法律疏漏而需要进行修改,达到完善受益人制度而适应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需要。为此,本文就保险受益人的指定和适用范围进行研究,发表个人看法。其中,关于保险受益人的指定问题,笔者认为,保险受益人的指定权惟有被保险人才能享有,这决定于保险合同的适用目标、法理基础和保险实务。而关于保险受益人的适用范围,笔者认为,应当将保险受益人制度的适用范围扩大到财产保险领域,用以适应保险实务的发展需要,理由是保险受...
关键词:
保险受益人 指定 适用范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颖
通过对我国保险法关于受益人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 ,指出保险法在受益人的指定和受益人丧失受益权的规定存在法律漏洞 ,并对该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见解。分析中针对国情现实 ,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规定 ,以期保险法的完善
关键词:
保险法 受益人 受益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利 许崇苗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因此,在保险法律和保险合同中规定投保人的权利和义务是符合合同基本理论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为同一人的保险合同是基本形态。但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人的保险合同也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人身保险合同。由于这种保险合同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是不同的人,如何平衡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设定被保险人的权利和义务,需要探索理论依据。从我国《保险法》目前设定的保险合同权利和义务的框架和结构来看,不宜把被保险人作为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来对待,应在保险合同基本形态的基础上,对于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人的保险合同,以"为第三人利益合同"来丰富和完善我国保险合同的理论和法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勇
保险法领域自成一个世界,其保险契约晦涩难懂、布满荆棘,尤其对于消费者投保人而言更为严重。保险法条文乃为平衡双方当事人之缔约能力,即规定保险人尽说明义务以调整双方当事人之关系。但我国有关保险人说明义务的规定,条文粗糙、模糊,实际效果较差,造成消费者利益受损事件频发,故应加以研究与修缮,以期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勇
保险法领域自成一个世界,其保险契约晦涩难懂、布满荆棘,尤其对于消费者投保人而言更为严重。保险法条文乃为平衡双方当事人之缔约能力,即规定保险人尽说明义务以调整双方当事人之关系。但我国有关保险人说明义务的规定,条文粗糙、模糊,实际效果较差,造成消费者利益受损事件频发,故应加以研究与修缮,以期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梁鹏
在被保险人遭受保险事故仍生存的情况下,其关于受益人指定的意思表示应当予以尊重,法律不应强制剥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之受益人的受益权。于受益人兼为投保人时,除非受益人于订立保险合同时便有制造保险事故之故意,否则保险人仍应赔付,不过该受益人不得领取保险金。于保单中存在多个受益人,其中一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时,应由法官根据被保险人最初指定受益人之意图、受益人指定之状况、事故发生时法定继承人之状况、受益人指定后发生的其他情况等基础事实,推定被保险人处分丧权受益人之保险金份额的意图,进而决定该保险金份额之归属。
关键词:
受益人 故意 生存 矛盾 事实推定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梁鹏
在被保险人遭受保险事故仍生存的情况下,其关于受益人指定的意思表示应当予以尊重,法律不应强制剥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之受益人的受益权。于受益人兼为投保人时,除非受益人于订立保险合同时便有制造保险事故之故意,否则保险人仍应赔付,不过该受益人不得领取保险金。于保单中存在多个受益人,其中一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时,应由法官根据被保险人最初指定受益人之意图、受益人指定之状况、事故发生时法定继承人之状况、受益人指定后发生的其他情况等基础事实,推定被保险人处分丧权受益人之保险金份额的意图,进而决定该保险金份额之归属。
关键词:
受益人 故意 生存 矛盾 事实推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金涛
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近年已经成为保险业乃至社会的热点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旧《保险法》均不能对保险消费者提供充分的保护。新《保险法》以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立法基本精神和保险监管的基本目标,将大大夯实保险业发展的基础,使保险消费者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
关键词:
保险消费者 权益 保险法 立法精神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敏
我国《保险法》中有关保险利益原则的规定存在着不足,给具体实施带来了困难,实践中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保证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在保险立法和实务操作两方面强化对保险利益原则的体现。
关键词:
保险法 保险利益原则 保险实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利 许崇苗
人身保险合同受益权问题是人身保险合同中的重要理论问题,涉及一个国家保险法立法体系的价值取向和基本框架。我国《保险法》涉及受益权的条文比较多,但仍存在很多有争议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9月21日通过并于12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保险法司法解释三》")对受益权问题也用不少的条文进行了解释,但笔者认为仍有不少问题未彻底解决甚至引发更多争议。究其原因,在于对受益权基础理论研究的薄弱。本文在合理界定受益权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受益人和受益权制度的适用范围和理论基础,并结合各个国家保险法立法体系的差异和学者不同的学...
关键词:
保险法 保险合同 受益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秦福川
我国《保险法》对于保险受益人的规定较少,相关的理论探讨也不多,致使保险理论与保险实践中产生许多争议,诸如应如何对保险受益权定位定性,如何界定其与继承权之间关系等问题仍未澄清,有时甚至混为一谈,以致于造成一些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目前,在保险理赔时经常涉及受益权与继承权的法律分歧,本文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着手分析受益权与继承权在法律上的联系与区别,提出在签订保险合同中指定受益人对当事人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
保险合同 受益权 继承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冯德淦
涉及自愿责任保险的多数人侵权理论和实践存在争论,无论是多数人侵权责任的体系,还是保险人责任的承担都未能明晰。应当明确,多数人侵权分为共同侵权和分别侵权,连带责任不仅适用于共同侵权,分别侵权中的"可能原因力"案型也应当适用。在多数人侵权承担外部连带责任时,保险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时,自愿责任保险人应当就被保险人的外部责任进行赔付。在保险合同充分告知的情况下,明确约定了"按份赔付"条款,该条款应当有效,保险人仅需就内部责任进行赔付。《保险法司法解释(四)》第16条在文义上未能清晰表述,需要以责任保险的内涵和目的为基础,结合上述结论重新阐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