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21)
2023(4090)
2022(3411)
2021(3271)
2020(2889)
2019(6468)
2018(6053)
2017(12057)
2016(6574)
2015(7362)
2014(7014)
2013(6782)
2012(6025)
2011(5207)
2010(5349)
2009(5340)
2008(5656)
2007(4936)
2006(4418)
2005(4271)
作者
(16388)
(13619)
(13461)
(12850)
(8865)
(6400)
(6360)
(5302)
(5282)
(4816)
(4555)
(4545)
(4393)
(4276)
(4219)
(4196)
(4079)
(4035)
(3858)
(3857)
(3461)
(3157)
(3136)
(3131)
(3080)
(3053)
(2971)
(2851)
(2728)
(2618)
学科
(33783)
(30652)
企业(30652)
管理(29976)
(23788)
经济(23743)
(15351)
方法(13366)
(13095)
财务(13092)
财务管理(13068)
企业财务(12647)
数学(11592)
数学方法(11546)
(10767)
保险(10676)
(10286)
中国(7455)
(7311)
银行(7310)
(7126)
(6731)
体制(6390)
业经(6367)
(5883)
(5714)
经营(5591)
公司(5520)
(5516)
金融(5516)
机构
大学(89073)
学院(88176)
管理(41378)
(37614)
经济(36901)
理学(35328)
理学院(35118)
管理学(34866)
管理学院(34696)
中国(24599)
(24281)
研究(22346)
财经(18591)
(17366)
(16974)
财经大学(14196)
(12869)
商学(12393)
商学院(12300)
中心(11566)
(10979)
北京(10907)
经济学(10844)
金融(10723)
公司(10356)
(10252)
经济管理(10089)
科学(10026)
经济学院(9738)
(9681)
基金
项目(53692)
科学(44150)
基金(42275)
研究(40141)
(35026)
国家(34709)
科学基金(32128)
社会(28281)
社会科(26797)
社会科学(26789)
基金项目(22526)
自然(20834)
自然科(20390)
自然科学(20387)
自然科学基金(20084)
(19503)
教育(18314)
资助(17361)
(15978)
编号(15547)
(13203)
成果(12683)
教育部(12247)
人文(12174)
(12004)
国家社会(11631)
(11569)
(11542)
重点(11362)
创新(10765)
期刊
(41923)
经济(41923)
研究(29757)
(23164)
中国(16902)
(16712)
金融(16712)
管理(16155)
科学(10020)
财经(9629)
学报(9524)
(8837)
财会(8527)
大学(8394)
学学(8094)
会计(7970)
(7903)
业经(6276)
技术(6004)
经济研究(5988)
通讯(5783)
会通(5781)
农业(5068)
问题(4783)
理论(4512)
技术经济(4490)
保险(4317)
(4317)
现代(4223)
(4122)
共检索到138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凌士显  谢清华  
完善的董事会治理机制是保险公司稳健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本文采用国内保险公司2010-2013年的财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将保险公司的绩效指标归类为经营效率、成长能力、稳健性及盈利能力等四项综合指标,检验了保险公司董事会治理特征对经营绩效指标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董事会规模、执行董事比例与各项绩效指标显著负相关,表明董事会规模过大会降低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第二,董事会独立性与各项绩效指标显著正相关,说明董事会独立性越强,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也越好。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从控制董事会规模、提高独立董事占比、保持经营权和所有权的适度统一以及提高董事会成员的专业化水平等四个方面着手,提升保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郝臣  钱璟  
随着金融业的深入发展,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利用127家保险公司的公开数据,以因子分析法构建的公司绩效为中介变量,探究董事会治理对偿付能力的作用以及公司绩效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董事金融背景比例、董事精算背景比例和董事硕博学历比例直接对偿付能力产生影响,董事金融和精算背景比例对偿付能力有正向作用,而董事硕博学历比例对偿付能力有负向作用;董事会独立性通过公司绩效间接对偿付能力产生影响,董事会独立性对偿付能力有负向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祺  于东智  
本文对 1 996年 1 2月 3 1日以前上市的 3 66家A股公司 (包括同时发行B股 )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在企业绩效下降之后董事会的活动通常会增加。我们还发现在具有董事会非正常活动频率较高的年度及其以后年度 ,企业的经营绩效会得到微弱的改进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董事会会议对于公司治理的涵义。但是 ,这一实证结果却未能有力地证明Nikos(1 999)的结论 ,即董事会的活动 (通过董事会的会议频率加以计量 )是董事会参与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而间接地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行为的低效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罗胜  张雁云  
董事会评价被认为是加强董事会建设、促进公司治理从"形似"转向"神至"的手段之一。本文在对国内外董事会评价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我国保险公司开展董事会评价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探讨,并初步设计了我国保险公司董事会评价的评价机制和评价程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谢晓霞  李进  
本文选取中国上市保险公司2007年和2008年的年报数据和中期报表数据,依据本文建立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业绩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政府持股比例和高管持股比例与保险公司业绩呈正向关系,即政府持股比例增加和高管持股将有利于保险公司业绩的提高;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不利于保险公司业绩的提高;董事会规模与保险公司业绩呈负向关系,即董事会规模越大越不利于保险公司业绩的提高;独立董事以及具有金融从业经验的独立董事与保险业绩无关。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凌士显  谢清华  
利用我国存续时间5年及以上的32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从2010年到201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个体固定效应广义最小二乘(GLS)的方法,检验了我国保险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对公司绩效具有负面作用,独立董事比例、女性董事比例、金融背景董事比例、法律背景董事比例等特征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教育背景董事比例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研究建议我国保险公司应不断加强董事会治理机制建设,实现董事会治理机制从合规性到有效性的转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凌士显  白锐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凌士显  白锐锋  
媒体作为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对降低代理成本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2010年时存续期在5年及以上的股份制保险公司为研究样本,借助于样本公司2010年到2014年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了媒体监督在我国保险公司治理中的功能。研究发现,媒体监督能够显著降低保险公司的代理成本,对于信息透明度低的公司效果更为显著;媒体监督与董事会各治理机制呈显著的互补关系,即媒体监督能够强化和激活董事会各治理机制,董事会各治理机制的合理配置也能够促进媒体监督职能的发挥。研究表明媒体监督在保险业具有重要的治理职能,完善保险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应将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并重,并关注内外部治理机制间的相互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凤菊  麻丽娜  
以2009~2017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兼任高管的董事视角对董事会咨询职能进行研究,并采用2SLS模型对董事会咨询职能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高管背景的董事与国有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在考虑内生性问题的情况下该结论仍然成立;发挥董事会咨询职能有利于提高公司经济效益;股权制衡影响董事会咨询职能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股权制衡在董事会咨询职能与经营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董事会咨询职能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了消极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凌士显  白锐锋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耀伟  
在优化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状况进行指数化评价,并对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数及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董事会治理质量趋于改善,独立性有所增强,但整体治理指数仍然较低;行业因素、控股股东性质对董事会治理产生重要影响,即行业的竞争性越强董事会治理质量越高,当控股股东为职工持股会和民营企业时董事会治理指数较高;不同董事会治理机制间存在替代效应,董事会治理水平的提高对公司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由于替代效应的存在,单一董事会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缺乏显著性和一致性,但作为一个整体,董事会治理质量的改善显著地提高公司绩效。据此提出改善中国上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潘武  洪军  
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使得其董事会治理与一般公司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董事会在履行我国上市银行发展战略和监督职能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独立董事任职年限与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的实践效果不同,董事会人数、独立董事比例则与银行经营业绩的关系不甚明了。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顾建国  龙建成  
通过利用215家上市公司2001-2003年的数据,对董事会的独立性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较差,独立董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很小,独立董事在很大程度上只起到“装饰”性的作用。因此,不断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努力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建立董事会的约束机制,对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绩效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顾煜  原亚男  
选取我国沪深两市国有上市公司2013年至2015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中的回归分析法,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经营绩效不显著负相关,独立董事占比与公司经营绩效呈U型分布,两职分离的领导结构与公司绩效不显著正相关,其中独立董事比例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力相对另外两个因素而言要较大。为此应该确定合理的董事会规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坚持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分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顾煜  原亚男  
选取我国沪深两市国有上市公司2013年至2015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中的回归分析法,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经营绩效不显著负相关,独立董事占比与公司经营绩效呈U型分布,两职分离的领导结构与公司绩效不显著正相关,其中独立董事比例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力相对另外两个因素而言要较大。为此应该确定合理的董事会规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坚持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分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