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70)
2023(17043)
2022(14730)
2021(13647)
2020(11648)
2019(26668)
2018(26192)
2017(51373)
2016(27458)
2015(30644)
2014(30660)
2013(30213)
2012(27653)
2011(24867)
2010(24686)
2009(22861)
2008(22100)
2007(19391)
2006(16851)
2005(14868)
作者
(78470)
(65632)
(64973)
(62062)
(41951)
(31448)
(29765)
(25728)
(24859)
(23237)
(22196)
(22180)
(20781)
(20537)
(20381)
(20217)
(19538)
(19339)
(18759)
(18705)
(16075)
(15995)
(15962)
(15049)
(14738)
(14529)
(14447)
(14053)
(13238)
(12791)
学科
(125142)
经济(125016)
管理(82725)
(81025)
(67769)
企业(67769)
方法(55468)
数学(48640)
数学方法(48037)
(32257)
中国(29895)
(27517)
(25527)
业经(25317)
地方(25230)
(22491)
财务(22417)
财务管理(22378)
(21724)
企业财务(21411)
理论(18887)
农业(18770)
(18267)
贸易(18256)
(18231)
银行(18191)
(18001)
金融(17999)
(17662)
(17657)
机构
大学(393561)
学院(390769)
(164041)
经济(160751)
管理(157018)
理学(136344)
理学院(134896)
管理学(132469)
管理学院(131756)
研究(128537)
中国(98094)
(81894)
科学(78243)
(76116)
(63637)
财经(61632)
(59754)
中心(58356)
研究所(57988)
业大(57062)
(56153)
(55364)
北京(51274)
经济学(50718)
(48471)
师范(47968)
农业(46793)
(46575)
财经大学(46272)
经济学院(45499)
基金
项目(268516)
科学(211987)
基金(197757)
研究(193064)
(172044)
国家(170676)
科学基金(147952)
社会(124007)
社会科(117601)
社会科学(117573)
基金项目(105018)
(103436)
自然(97345)
自然科(95099)
自然科学(95074)
自然科学基金(93384)
教育(88547)
(87069)
资助(82303)
编号(76935)
成果(61285)
(59699)
重点(59534)
(56082)
(55337)
课题(51942)
科研(51807)
教育部(51737)
创新(51682)
国家社会(51442)
期刊
(177388)
经济(177388)
研究(116377)
中国(68071)
学报(61488)
(59801)
管理(58124)
科学(56441)
(52956)
大学(47197)
学学(45000)
(36981)
金融(36981)
农业(36433)
教育(34757)
技术(33932)
财经(31086)
经济研究(29488)
业经(26591)
(26583)
问题(22393)
技术经济(20166)
理论(18690)
统计(18520)
(18512)
(17736)
科技(17399)
现代(17341)
图书(16832)
商业(16812)
共检索到565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雅明  李静  
我国"偿二代"监管要求自2016年起正式实施,其核心是通过因子设定对各类风险进行度量,并在相关系数矩阵下实现对风险的聚合。本文从市场一致性角度,通过建立经济资本模型对保险公司面临的股票和债券投资风险进行了度量,并与"偿二代"第7号和第8号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规则中基础因子和相关系数设置下的度量结果进行了比较。不同于面向整体行业的"偿二代"因子法,经济资本可以对保险公司自身投资风险进行更详细的模型化度量,并通过模拟结果获取更全面的风险特征。同时,经济资本度量模型可从单个资产间的相关性出发进行更微观的风险聚合,为保险公司内部战略选择与风险管理提供更多依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武军  李政  
偿付能力风险管理是"偿二代"下寿险公司风险管理的核心,其理论依据是风险与资本的关系。基于我国部分寿险公司2011—2018年数据,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考察"偿二代"实施前后寿险公司资本比例、承保风险和投资风险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偿一代"下,寿险公司风险与资本未形成良好的传导机制,资本比例与投资风险呈负相关关系;而"偿二代"下,寿险公司风险与资本逐渐形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承保风险与投资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此外,针对偿付能力充足率与资本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投资风险和承保风险呈负相关关系这一反常现象,提出了"适应性博弈"假设予以解释。因此,寿险公司要始终注重风险,调整业务结构和投资策略;监管层面要进行更深度的穿透式监管,监督和加强寿险公司穿透披露。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美贞  
风险无处不在,对现代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而言,能否进行卓有成效的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保险公司当然也不例外。在风险管理的全过程中,对风险的度量与分析又是技术的核心与难点。近年来,关于风险度量与分析的研究不断深入,新的技术与方法层出不穷。本文采用经济资本概念,以P公司为例,利用TVa R方法,对市场风险中的汇率风险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为相关风险的度量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秀芳  杨雅明  
经济资本(EC)是在既定期间和置信水平下,公司根据实际承担的风险计算的用以吸收非预期损失的资本额度,目前市场风险是整体经济资本测算体系中最为突出的风险。根据当前保险运营与资产投资的比例特征,同时对资产端与负债端建立市场风险投资模型,采用嵌套随机模拟方法进行两阶段情景生成,度量未来一年内不同风险测度下的市场风险经济资本需求,并对比不同情景数量下的测算稳定性。结果证明:随着内部或外部情景模拟次数的增加,市场风险经济资本测算结果对于极端风险的预测趋于稳定,在内外部情景数量乘积相同时运算时间基本一致。当内外部两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桦  赵婉竹  
2016年1月1日,我国保险业开始实施"偿二代",其第8号信用风险监管规则对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保险公司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进行了最低资本设定,规则的核心是针对不同类别的交易对手设定不同的基础因子。本文希望检验不同类别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差异是否足够大,以至使保险公司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因子需要不同。为此,本文首先利用KMV模型计算了反映不同类型上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大小的违约距离,将计算结果与第8号监管规则中的规定进行对比,之后再结合对我国银行监管财务指标体系的分析进一步加强了结论:按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分类,并赋值不同基础因子的信用风险最低资本计算方法值得商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桦  谷雨  郑苏晋  
我国保险业自2016年1季度起正式实施基于风险的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为探讨该制度下保险公司投资信用债最低资本要求计量的合理性及准确性,笔者使用市场一致性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笔者基于JLT信用风险模型与Vasicek无风险利率模型,根据我国公司债及国债市场历史数据,通过参数校准,计算了不同期限不同信用等级公司债的信用风险最低资本要求;同时,在负债端采用年金及两全险假设,通过选择久期匹配的资产负债组合,计算了两种方法下的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及二者总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通过结果比较发现:信用风险最低资本在市场一致性方法下对信用评级与期限的变化更为敏感;且基于"偿二代"利率风险最低资本要求配置资产不能真实规避市场利率风险,在市场一致法下须提取较高利率风险最低资本。由此,笔者提出调整标准法因子以凸显风险差异、调整压力情景参数以加强资产负债匹配,以及增加特征因子以精细化最低资本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红坤  祁永正  
"偿二代"监管准则的实施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收集了2016~2020年间共85家保险公司面板数据,选取"偿二代"两个主要监管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实证分析"偿二代"监管约束对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影响。相较于风险综合评级,偿付能力充足率对投资收益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即监管压力较小时保险公司所得投资收益更多,而两个主要监管指标的共同约束导致投资收益减少,反映出"偿二代"下保险公司投资决策更为谨慎。进一步检验中介效应发现,偿付能力充足率较低时,保险公司选择更多的持有货币资金,导致保险公司投资收益降低。"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监管改革对保险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而提高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也应是完善"偿二代"的关键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稳  郭祥  
经济资本集中反映企业整体层面上的风险,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与重要手段。使用TailVaR方法基于正态分布与伽马分布对我国保险公司的经济资本进行测算,既满足风险度量一致性原则,又克服了风险损失率单纯依赖正态分布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保险公司所需的经济资本量存在较大差异,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极为不同,保险公司需要建立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框架以有效应对风险损失。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邓平紧  李静  
本文运用嵌套随机模拟方法对利率风险经济资本进行度量。以两全保险为例讨论了不同置信水平下,利率风险经济资本的计算过程,并重点分析了嵌套随机模拟方法中情景生成技术对利率风险经济资本的影响。得到了外部情景次数对经济资本结果影响较大,而内部情景次数对经济资本结果影响较小的结论。同时,文章还说明了运用嵌套随机模拟方法计算经济资本时,要注重置信水平的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侯平  
文章采用满足风险度量一致性要求的TailVaR方法定量估算11家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应当具备的经济资本数量,测度各保险公司的RAROC衡量其经营绩效及运作效率,进而提出业务分类监管、偿付能力分层次监管、经济资本内外部监管,以降低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提升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经济绩效。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金成  胡珊珊  
我国保险业近年来发展强劲,保险公司资产规模迅速扩大,但经营风险也在逐步累积,偿付能力不足尤为严重。为此,2016年1月我国正式施行了保险业"偿二代"监管体系。本文分析了中国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现状及存在的监管问题,探讨了欧盟保险偿付能力监管II框架对我国的启示,提出了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二代"监管体系下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田玲  张岳  
从国际发展趋势看,保险公司希望在了解行业平均水平的基础上针对自身特有的风险特征进行评估,这促进了经济资本内部模型的发展。而我国保险公司的经济资本研究才刚刚起步,从模型的设置到实际应用都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利用一个GARCH模型初步讨论了保险公司投资风险的经济资本度量方法及实证。研究发现,投资于基金所需经济资本最高,股票次之,债券最小。文章利用一个真实保险公司的例子说明如何进行投资风险经济资本评估。计算发现,该公司经济资本所需数量比实际偿付能力低,这验证了利用经济资本可以优化保险公司的资本配置的结论,即该公司可以将部分资本应用于更有效的地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桦   赵桦  
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核心,也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必要内容,以高效率、低成本为主要特征的保险科技是新时代实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中国2016—2020年56家产险公司偿付能力数据,实证检验保险科技与产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保险科技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产险公司偿付能力提升。这可能是因为保险科技能够针对传统保险业务的痛点对症下药,驱动产险公司高水平发展,具体表现为偿付能力的提高;门槛回归显示,保险科技正向促进产险公司偿付能力增长过程中受到金融数字化和监管成本的门槛收敛调整;异质性分析表明,保险科技发展对不同属性产险公司偿付能力存在不对称影响,对中资产险公司和所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高的产险公司偿付能力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所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低的产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对外资产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甚至表现出了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保险科技对于产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的提升作用在金融监管的参与下有所降低,反映出中国当前金融监管与保险科技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错配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保险科技对产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驱动作用,本文建议,未来要积极推进保险科技发展,同时将资源适度朝向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倾斜。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婧  方志玮  
偿二代监管体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下的资本约束体系,偿付能力指标成为保险公司最优化资产配置面临的重要约束。本文通过建立模型,考察了在以最大化股东收益为目标、偿付能力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为约束,同时考虑资产负债风险相关性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最优化资产配置问题,并说明了偿二代监管规则下重要风险参数值的设置对保险公司资产配置、股东收益以及破产概率的影响。我们的结果证明了,在达到一定的门槛值之后,监管系数的严格化不仅会减少保险公司的收益,而且也可能达不到降低破产概率的效果,同时监管系数的调整对于财险和寿险的影响也存在不同。本文对于保险公司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策略和监管层进一步完善偿二代监管体系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田玲  王正文  许潆方  
投资风险限额管理是保险公司对投资风险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保险公司建立有效风险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保险公司投资风险限额管理主要包括投资风险限额配置、风险限额监控和风险限额动态调整三个环节,其中风险限额配置是整个风险限额管理流程的基础。运用GARCH模型和GJR模型,并结合Copula理论,探讨了投资风险限额配置的方法,通过实证分析证实投资组合之间存在分散化效应,各投资风险限额之和大于总风险限额,并得出投资风险限额优化配置模型调整资产配置,可以显著提高保险公司投资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