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62)
- 2023(8225)
- 2022(6566)
- 2021(5856)
- 2020(5037)
- 2019(11303)
- 2018(10787)
- 2017(21664)
- 2016(11579)
- 2015(12952)
- 2014(12880)
- 2013(12546)
- 2012(11696)
- 2011(10651)
- 2010(11051)
- 2009(10716)
- 2008(10407)
- 2007(9307)
- 2006(8514)
- 2005(7940)
- 学科
- 济(75951)
- 经济(75892)
- 管理(40672)
- 业(38485)
- 企(33404)
- 企业(33404)
- 方法(30632)
- 数学(28017)
- 数学方法(27683)
- 财(17888)
- 地方(16585)
- 中国(15700)
- 务(13441)
- 财务(13424)
- 财务管理(13398)
- 业经(13271)
- 企业财务(12965)
- 制(12563)
- 地方经济(12200)
- 险(10881)
- 保险(10790)
- 农(10384)
- 银(10340)
- 银行(10340)
- 学(10235)
- 融(9983)
- 金融(9983)
- 行(9781)
- 体(9583)
- 环境(8715)
- 机构
- 学院(172120)
- 大学(171937)
- 济(84622)
- 经济(83246)
- 管理(69462)
- 理学(59529)
- 理学院(58993)
- 管理学(57965)
- 管理学院(57634)
- 研究(55791)
- 中国(47435)
- 财(41102)
- 京(34106)
- 财经(32502)
- 经(29504)
- 科学(29001)
- 经济学(27740)
- 所(26885)
- 中心(25443)
- 经济学院(24670)
- 江(24617)
- 财经大学(24345)
- 研究所(23752)
- 北京(21817)
- 商学(19906)
- 院(19709)
- 商学院(19698)
- 州(19688)
- 农(19506)
- 业大(19338)
- 基金
- 项目(107291)
- 科学(86509)
- 基金(81323)
- 研究(78012)
- 家(69016)
- 国家(68516)
- 科学基金(60727)
- 社会(54645)
- 社会科(51927)
- 社会科学(51912)
- 基金项目(41754)
- 省(40357)
- 自然(37915)
- 自然科(37081)
- 自然科学(37076)
- 自然科学基金(36406)
- 教育(35572)
- 资助(34774)
- 划(33295)
- 编号(29239)
- 部(24665)
- 重点(23945)
- 成果(23585)
- 国家社会(23269)
- 发(22445)
- 教育部(22289)
- 人文(21887)
- 创(21725)
- 创新(20422)
- 大学(20363)
共检索到264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邱艾超 罗胜
在新兴市场和转轨经济的制度背景下,中国保险公司治理正经历从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的转型。本文从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层面梳理了保险公司治理的转型过程。同时,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其治理主体、治理边界、金融风险承担主体的演化路径,归纳了保险公司治理转型与治理结构、治理监管、治理效率、治理风险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脉络。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司治理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对公司治理发展历程的梳理和回顾我们可以发现,从"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的演进是一条鲜明的主线。传统的行政治理模式以"资源配置行政化、企业目标行政化、高管任免行政化"为主要特征,导致了"内部治理的外部化、外部治理的内部化"现象。随着逐步向经济治理模式的演进,中国公司治理制度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严继超 程秀生
在中国国有企业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正沿着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的路径演进。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运用经济学演化博弈的分析方法,构建了政府群体和员工群体演化博弈模型。由于政府群体学习速度可控性的存在,国有企业最终从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演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郝臣
近年来,保险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截至2016年底,保险业实现全年保费收入30959.10亿元,同比增长27.50%,保险机构总资产达到151169.16亿元,较年初增长22.31%。这些成绩既得益于我国保险公司治理能力的提升,又对未来的保险公司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险公司治理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公司治理主要针对非金融机构,而对金融机构的关注集中体现为商业银行的专家式债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郝臣
近年来,保险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截至2016年底,保险业实现全年保费收入30959.10亿元,同比增长27.50%,保险机构总资产达到151169.16亿元,较年初增长22.31%。这些成绩既得益于我国保险公司治理能力的提升,又对未来的保险公司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险公司治理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公司治理主要针对非金融机构,而对金融机构的关注集中体现为商业银行的专家式债权
关键词:
保险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评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敏敏 郭琦
以我国财险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财险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相结合确定各维度的权重后,构建财险公司治理指数模型。进而以我国部分财险公司2016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计算出公司治理指数,并对财险公司的公司治理现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财险业公司治理总体不容乐观且差异大、保险集团下的财险子公司治理水平普遍不高、财险公司治理结构趋同且被动、中外资财险公司治理效果差异较大。基于此,财险公司应重视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而监管者对保险集团下的子公司应实行差异化监管、鼓励财险公司在公司治理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规范外资财险公司的公司治理等。
关键词:
财险公司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指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沈蕾
本文把保险业的特殊性和公司治理的一般理论相结合,构建了一个保险公司治理的数理模型。正文第一部分介绍模型的框架并建立起基本的前提假定,第二部分分析保险公司内部人和外部人的行为策略以及保险公司内外信息不对称的严重性和经营的不确定性以揭示保险公司治理问题的本质,第三部分对模型进行扩展,探讨多种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机理以显示保险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关键词:
保险公司 公司治理 特殊性 数理模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力
2006年,中国保监会借鉴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核心监管原则,引入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建立了市场行为监管、偿付能力监管和公司治理监管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维安 侯文涤 柳志南
"行政经济型治理"是中国国有企业从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转型过程中过渡阶段的治理模式,其典型特征是行政型与经济型治理的二元交织和动态演进。在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中,随着金字塔层级的变化,行政型治理与经济型治理力量此消彼长:当金字塔层级较少或较多时,两类治理模式分别占主导地位,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优劣并存;当金字塔层级数量适中时,两类治理模式相平衡,能够优势互补并达到最优并购绩效。文章基于中国2005—2017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国有企业金字塔层级与长期并购绩效呈倒U型关系,并在层级为3~4层时达到最优并购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金字塔层级与长期并购绩效间的倒U型关系会随市场化水平、媒体监督等外部治理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具体而言,当金字塔层级较少时,市场化水平能够正向调节金字塔层级与并购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当金字塔层级较多时,媒体监督能够负向调节金字塔层级与并购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研究还发现,由于投资者会对经济型治理做出更积极的反应,国有企业金字塔层级与短期并购绩效正相关。文章基于中国国有企业行政经济型治理的视角,考察了两类治理模式的动态演进特征对并购绩效的综合影响,深化了对中国国有企业治理转型阶段治理模式的研究,并为国有企业内外部治理的交互机制做出补充,为国有企业治理模式转型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郝臣 李慧聪 罗胜
利用文献检索的方法重点从研究主题角度,综述了国内外保险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国外对保险公司治理的研究已经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时间,目前已进入到深入研究的阶段;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近十年的研究还聚焦于保险公司治理的概念、模式以及国际比较等方面,亟待进一步深入。在对国内外保险公司治理相关文献梳理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将保险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作为保险公司治理研究的主线,构建了由研究主线、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组成的保险公司治理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对未来重点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保险公司 公司治理 文献综述 理论框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晓辉 杨明亮 陈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琼 苏恒轩
公司治理是通过一整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 ,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 ,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现阶段 ,国有保险公司的治理机制最大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内部治理不到位 ,外部治理仍缺位”。国有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理想模式应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相结合的模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谢金玉
本文简述了世界上三种代表性公司治理模式,即家族治理、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以现代公司治理理论为指导,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我国近期比较合理的保险公司治理模式,应该是以内部治理为主、外部治理作为重要补充的治理模式。而从长远看,未来合理的保险公司治理模式应该是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并重的公司治理模式。构建我国保险公司治理模式的具体思路是:优化保险公司股权结构、建设好保险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深化股票市场对保险公司的治理功能、培育保险经理市场和保险劳动力市场、完善保险商品市场、健全外部监管和加强社会公众的监督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钱维章 何唐兵
随着中国保险行业向纵深发展 ,所有者缺位、股权单一和经营者治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已经成为制约国有保险公司发展的瓶颈 ,构筑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司治理结构已成为摆在国有保险公司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改善市场环境 ,推进股权多元化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加强经营者治理结构建设 ,是解决目前国有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保险公司 股权单一 治理结构 股权多元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夏洪
保险公司好的治理机制 ,不仅会促进保险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还会对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国国有保险公司由于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更需要建立完善的治理机制。为此应该做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强化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能、建立和完善对经理人员的硬性约束机制、强化外部约束机制等 ,才能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治理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