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6)
2023(8835)
2022(7682)
2021(7092)
2020(6457)
2019(14936)
2018(14678)
2017(28983)
2016(16256)
2015(18548)
2014(18674)
2013(18718)
2012(17514)
2011(15927)
2010(16182)
2009(15272)
2008(15700)
2007(14431)
2006(12471)
2005(11212)
作者
(49818)
(42007)
(41808)
(39768)
(26738)
(20145)
(19337)
(16176)
(15733)
(14938)
(14402)
(14126)
(13333)
(13289)
(13232)
(13047)
(13025)
(12394)
(12198)
(12023)
(10442)
(10426)
(10294)
(9493)
(9475)
(9407)
(9403)
(9176)
(8540)
(8469)
学科
(68433)
经济(68353)
(52418)
管理(47502)
(41628)
企业(41628)
方法(37392)
数学(33548)
数学方法(33247)
(22353)
(18136)
中国(17397)
(16343)
财务(16327)
财务管理(16290)
企业财务(15612)
(14623)
(14434)
业经(13341)
(12631)
贸易(12628)
(12366)
银行(12320)
(12267)
农业(12097)
(11582)
地方(11301)
(11253)
金融(11250)
(11142)
机构
大学(246621)
学院(243234)
(99958)
经济(97932)
管理(93423)
研究(80886)
理学(80660)
理学院(79743)
管理学(78291)
管理学院(77842)
中国(64086)
(51720)
科学(51163)
(48641)
(46557)
(42722)
财经(39132)
业大(39066)
研究所(39047)
中心(37558)
农业(37273)
(36735)
(35547)
北京(32207)
经济学(31504)
(30288)
师范(29919)
财经大学(29341)
经济学院(28812)
(28626)
基金
项目(160161)
科学(125376)
基金(118036)
研究(111571)
(104032)
国家(103217)
科学基金(87582)
社会(71069)
社会科(67355)
社会科学(67332)
基金项目(62807)
(61616)
自然(58708)
自然科(57387)
自然科学(57365)
自然科学基金(56420)
(52789)
教育(52243)
资助(49900)
编号(44098)
(36823)
重点(36446)
成果(36407)
(32957)
(32489)
科研(31832)
教育部(31309)
创新(30532)
计划(30278)
课题(30124)
期刊
(103878)
经济(103878)
研究(69398)
中国(42830)
学报(42613)
(40778)
(39731)
科学(37647)
大学(31396)
管理(31181)
学学(29928)
农业(27345)
(25974)
金融(25974)
教育(19913)
财经(19708)
技术(19175)
(16733)
经济研究(16645)
业经(15607)
(15491)
问题(14090)
(12968)
技术经济(12850)
统计(12554)
理论(11968)
财会(11715)
(11697)
(10959)
实践(10793)
共检索到352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宿清  徐宏毅  
利用DEA中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7~2015年在我国上市的四家保险集团、四家财险公司以及五家寿险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且考察其时序变化及类别差异与收敛性;同时,应用BCC模型测量各保险公司的规模效益和差额变数。研究结果表明:保险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多呈上升趋势,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则多呈下降趋势,技术进步水平是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差别分析发现,保险集团纯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人寿保险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低于保险集团和财产保险公司;从收敛性来看,我国上市保险公司收敛性呈现非连续性;整体上保险行业受市场环境、经济、政策等影响,年际经营效率波动较大,但是多数保险公司达到了有效的资源配置水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邢学杰  
使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并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测算中国中部6省81个地市2000-2012年全要素生产率。为了更好地刻画经济个体的异质性特征,在此模型中加入门限效应,使用贸易开放度作为门限变量。结果发现,随着门限变量值的提高,固定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变得不再显著。该项发现的现实意义在于,并非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越高越好,若要最大化发挥固定资本与劳动力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最佳的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就应该在8.5%左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耕瑞  
本文采用我国2001~2015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相应的测算,得出的结论是:我国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西部增长速度最快,中部次之,东部最慢。进一步地,运用系统矩估计(SYS-GMM)方法探讨影响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因素。从全国层面来看,保险深度和证券化水平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银行贷款能力、居民储蓄能力和信贷结构却对其起抑制作用。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的影响作用基本是与全国保持一致的,而中部和西部却是与全国有所差异的。但值得肯定的是,银行方面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负向作用是较为突出的,要想提高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就必须对银行方面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林  
文章通过Malmquist指数将环境因素纳入到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中,测算环境约束下浙江省2002年至2009年9个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成分,并对其收敛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研究区间内浙江省生产率水平略有增长,但各地区增长类型和原因各不相同,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浙江省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差距会扩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应瑞瑶  潘丹  
现有文献报告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结果存在较大分歧。本文采用Meta回归分析方法,对国内外1982年—2011年46项有关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进行定量综述,试图寻找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不同研究结果的决定性因素。研究发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于原始文献在估计方法、数据选取以及变量处理等方面的不同:相对于索洛余值法,采用代数指数法的研究倾向于得到更低的农业TFP值,采用SFA方法的研究倾向于得到更高的农业TFP值,而使用DEA方法计算出的农业TFP值和索洛余值法无显著差异;若实证研究选择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样本,会比面板数据得到更低的农业TFP值;原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春娜  陈春春  
本文利用企业层面的微观面板数据,使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了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和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利用收敛分析法研究了他们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山西省、青海省等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较高,而福建省、广东省等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较低;先进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较高,而传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较低;行业间和地区间全要素生产率都不存在收敛性;劳动力较多的流入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较慢的传统制造业和东部地区,这会阻碍制造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崔惠贤  
本文采用2002~2012年33家保险公司(集团)的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了我国保险业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并对保险集团与独立保险公司进行了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保险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处于增长阶段,技术效率的提升即"追赶效应"是增长的主要原因,规模效率又是产生"追赶效应"的主要原因;虽然保险集团的静态效率更接近前沿水平,但全要素生产率及各项分解指标均低于独立保险公司;准保险集团在技术进步方面表现突出,独立保险公司在效率提升方面更加明显,但技术进步不足依然是制约我国保险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陶长琪  齐亚伟  
本文结合TOPSIS理想解思想和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对中国1987~2007年28个省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和空间差异进行了测算,并从技术引进、自主研发的角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差异的成因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显示,东中西部存在明显的技术差距,技术效率的恶化是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技术引进战略没有促进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善;R&D对技术效率的改善有正向影响,但其技术进步效应不强;R&D对外资的吸收能力较低,外资与人力资本的结合对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生产率的改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关蓉  陈钰  郑海涛  张文睿  魏瑶涵  
运用SBM(slack-based measure)方向性距离函数分别计算了赔付率约束下的2006-2016年中国境内的财产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公司的经营无效率值,并对无效率值的来源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运用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计算出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对中资、外资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财险业的中资大型公司经营效率最高,人身险业的中资公司经营效率明显高于外资公司;投资收益无效率是造成中小型人身险公司和中小型财产险公司无效率的最主要原因;财险业大型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于中小型公司,而人身险业外资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明显高于中资公司。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文新  韩春燕  潘明明  王帅  
本文利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模型,实证分析2005-2012年西北五省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地区差异。结果表明,西北五省生产性服务业沿用粗放型增长方式,全要素生产率偏低,提升仅依靠技术进步的推动,技术效率的作用非常微弱。制约发展因素各异,甘肃金融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宁夏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相对薄弱;青海在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陕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滞后于房地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新疆各行业发展结构过于平均,缺乏主导产业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志彬  张迎丰  
利用2004—201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面板数据,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使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测度了2004—2010年我国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TFP增长率,并进行了区域间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的TFP增长相对于制造业滞后,而生产性服务业的TFP却增长迅速,且东部地区的增速快于中、西部地区。最后指出:Baumol的服务业"成本病"理论仅适用于服务业整体,并不适用于具有中间投入作用的生产性服务业。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先锋  王敏  
本文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的差异性土地出让策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对工业用地的低价出让策略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商住用地的高价出让策略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差异性土地出让策略通过基础设施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及人力资本效应三种途径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作用。研究的政策意义在于,通过建立有效的土地市场比价机制以及合理利用土地出让收入等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廖文康  王介勇  李红梅  
[目的]农垦已经成为我国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分析我国农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态势、区域差异及主要限制因素,提出提升农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策建议。[方法]采用DEA-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法,利用全国30个垦区投入产出数据,评价分析2004—2015年农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区域差异。[结果]2004—2015年农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其平均值为1.104,技术进步变化平均值为1.160,技术效率变化平均值为0.953;农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相对较快的区域为东北地区、黄淮海平原地区、东南沿海和新疆地区,增长相对较慢的区域为黄土高原地区、西南喀斯特地区和东南山地丘陵区等。[结论]2004—2015年农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而技术效率是其主要抑制因素,农垦农业发展主要依赖农业技术进步,而农业经营管理方式仍然相对较粗放;农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特征,根据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特征将全国垦区划分为高全要素生产率—规模效率驱动型、高全要素生产率—技术驱动型、低全要素生产率—规模效率驱动型和低全要素生产率—技术驱动型4种类型。建议通过完善农垦土地利用与管理制度、建立农垦现代企业用人制度和新型垦农关系、因地制宜分类分区推进农垦农业经营管理改革与创新,全面提升农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久洋   郭琨  
我国医疗保险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全民医疗保险目标已经实现,制度体系日趋成熟定型。鉴于医疗保险基金稳健运行是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医疗保险基金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筛选衡量医疗保险基金全要素生产率的多个指标,构建医疗保险基金全要素生产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全国31个省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相关数据,采用DEA模型进行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莫兰指数分析了各地区间医疗保险基金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发现近年来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不断提高,但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2012年和2019年出现了显著的空间聚集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战明华  史晋川  
文章从浙江省相对特殊的经济发展路径出发,在对各种TFP核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TFP在不同层次上的分解,考察了这种发展路径的增长动因及其含义。研究结果表明,与全国相比,浙江省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来看要高一些,但这种差异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形成的,在此之后,二者出现了明显的趋同。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二者在企业产权形式、民间金融体系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另外,对TFP的进一步分解表明,在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浙江省同样也要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实证结果也显示,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是相反的。具体来说,样本期内中学教育的发展有助于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大学教育则可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