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33)
- 2023(13650)
- 2022(11059)
- 2021(10179)
- 2020(8719)
- 2019(19261)
- 2018(18787)
- 2017(36118)
- 2016(19174)
- 2015(21145)
- 2014(20627)
- 2013(20962)
- 2012(19377)
- 2011(17336)
- 2010(17177)
- 2009(16377)
- 2008(16501)
- 2007(14675)
- 2006(12863)
- 2005(11862)
- 学科
- 济(91792)
- 经济(91589)
- 业(86009)
- 企(75583)
- 企业(75583)
- 管理(68762)
- 方法(40973)
- 数学(32424)
- 数学方法(32291)
- 业经(30226)
- 农(28824)
- 财(27087)
- 中国(25263)
- 农业(20299)
- 务(19636)
- 财务(19595)
- 财务管理(19572)
- 制(19008)
- 技术(18951)
- 贸(18737)
- 贸易(18725)
- 企业财务(18550)
- 易(18322)
- 策(15416)
- 和(15195)
- 划(15120)
- 银(15070)
- 银行(15034)
- 行(14394)
- 产业(14375)
- 机构
- 学院(286058)
- 大学(282879)
- 济(133278)
- 经济(131424)
- 管理(117664)
- 理学(101350)
- 理学院(100409)
- 管理学(99317)
- 管理学院(98808)
- 研究(94837)
- 中国(79183)
- 财(60435)
- 京(58731)
- 科学(54704)
- 农(52066)
- 财经(48619)
- 所(47307)
- 经(44540)
- 研究所(42952)
- 中心(42743)
- 业大(42304)
- 经济学(41816)
- 农业(41249)
- 江(41162)
- 经济学院(38009)
- 北京(37090)
- 财经大学(36304)
- 商学(34037)
- 商学院(33741)
- 院(33287)
- 基金
- 项目(189278)
- 科学(151930)
- 基金(143091)
- 研究(135120)
- 家(125219)
- 国家(124154)
- 科学基金(107876)
- 社会(92856)
- 社会科(88177)
- 社会科学(88156)
- 基金项目(75687)
- 省(71879)
- 自然(69020)
- 自然科(67513)
- 自然科学(67490)
- 自然科学基金(66440)
- 划(59913)
- 教育(58439)
- 资助(57790)
- 编号(50067)
- 创(42865)
- 部(42835)
- 业(42645)
- 重点(42038)
- 发(41478)
- 国家社会(40047)
- 创新(39335)
- 成果(38143)
- 教育部(36964)
- 人文(36479)
- 期刊
- 济(146154)
- 经济(146154)
- 研究(85070)
- 中国(52677)
- 农(48526)
- 财(47969)
- 管理(47608)
- 学报(42391)
- 科学(42320)
- 农业(33136)
- 大学(32582)
- 学学(31599)
- 融(31095)
- 金融(31095)
- 业经(25219)
- 财经(25015)
- 经济研究(24482)
- 技术(22849)
- 经(21674)
- 业(20613)
- 问题(19486)
- 技术经济(17335)
- 贸(17276)
- 世界(16348)
- 国际(15348)
- 教育(14512)
- 商业(14476)
- 现代(14447)
- 科技(13262)
- 统计(13156)
共检索到423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邵全权 解强 陈月
本文运用中国12家寿险公司和16家财险公司近10年来的面板数据,基于新产业组织理论,考察保险产业组织的运行规律及保险保障基金提取额对保险业产业组织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寿险业和财险业普遍存在过度竞争,竞争侵蚀绩效;无论是财险业还是寿险业,保险保障基金提取额对竞争活动的积极程度和市场份额具有正向影响,而与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负相关;引入虚拟变量考察保险保障基金制度从隐性制度向显性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发现,显性制度有利于抑制道德风险,使大多数保险公司规范自身竞争行为,扩张市场份额并提高绩效水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邵全权 陈月
文章运用中国16家财险公司1999-2007年的面板数据,考察财险产业组织规律及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对财险产业组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财险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行为正相关,市场结构与绩效正相关,竞争行为与绩效负相关;保险保障基金提取额与市场结构正相关,与竞争行为正相关,与绩效负相关。文章为了体现保险保障基金制度从隐性制度到显性制度的转变,将样本期间分为两阶段,尽管分阶段估计结果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并未改变基本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月
文章运用期权理论,通过对比保险保障基金设立前后不同组织形式的股东价值变化,得出:按照各保险公司保费规模的一定比例提取的保险保障基金,能够通过影响保险公司组织形式而为股东带来收益。与一家保险公司经营多种风险比较,采取集团化的组织形式,针对每一类风险,在集团旗下建立专业保险公司,可以使股东利益最大化。而且,保险消费者风险的差异性越大,为股东带来的价值越高。
关键词:
保险保障基金保 保险企业形式 风险保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月
文章运用期权理论,通过对比保险保障基金设立前后不同组织形式的股东价值变化,得出:按照各保险公司保费规模的一定比例提取的保险保障基金,能够通过影响保险公司组织形式而为股东带来收益。与一家保险公司经营多种风险比较,采取集团化的组织形式,针对每一类风险,在集团旗下建立专业保险公司,可以使股东利益最大化。而且,保险消费者风险的差异性越大,为股东带来的价值越高。文章结论既为保险集团综合化、专业化经营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保险保障基金由保费规模的一定比例提取改为按风险保费收取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保险保障基金保 保险企业形式 风险保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邵全权 王辉
本文运用中国12家寿险公司2000-2007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寿险产业组织的规律及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对寿险产业组织的影响。对寿险产业组织的分析着眼于保险保障基金对市场结构、竞争行为和绩效的作用。基于经典结构-行为-绩效框架的估计结果显示,中国寿险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行为正相关,市场结构与绩效正相关,竞争行为与绩效负相关;保险保障基金提取额与市场结构、竞争行为、绩效正相关。基于新产业组织理论框架的结果并未改变上述关系。此外在该框架下竞争活动与市场结构正相关,绩效对市场结构和竞争活动的影响为负。保障基金制度从隐性向显性转变的制度变迁促使寿险公司提高市场份额,积极参与竞争,并导致绩效的提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罗朝晖 孙祁祥 高西有
我国幼稚的保险行业如何面对外资保险公司涌入的不可逆转的潮流 ,这是摆在每位保险业内人士面前的最紧迫的问题 ,而正确的应对策略是建立在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保险业影响的正确判断的基础之上的。本文将结合我国保险业的实际情况 ,详细分析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曹德云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快速增长的老龄人口对现有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亟需加强养老供给侧结构的改革,为促进整体养老保障体系的持续平稳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一、保险业在公共养老金及私人养老金领域的定位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构建了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养老金体系基本框架构,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包含: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完颜瑞云 锁凌燕
新技术正在融入并深刻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而且已经成为当前引领保险业变革的关键因素。保险科技的应用已经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并有望继续加速。要把握技术进步带来的重要机遇,有必要就其对保险业的影响进行深入解构和研判,本文从实证的角度检验保险科技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针对保险业的核心业务维度,即负债端、资产端和风险承担行为等三个方面,选择我国31个省区2007~201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就保险科技对保险业的作用与影响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为行业发展和监管提出了较为坚实的事实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保险科技对负债端、资产端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是显著且稳健的。
关键词:
保险科技 保险业发展 实证研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薇
通过将保险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分解,本文对外资进入可能引发的资本形成效应、市场竞争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等三个假说进行了检验,首次探讨了外资进入对中国保险业效率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1)外资进入所带来的资本形成效应是对中国保险业效率改善最为直接的经济效应,但它主要通过扩展保险业务来实现,保险资金运用的效率并没有明显提升;(2)外资进入引发的市场竞争效应确实对保险业的效率改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外资机构数量的增加比资产和市场份额的增长对效率的影响更为明显;(3)保险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与其效率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外资持股比例在达到一定程度后,技术外溢效应才会对中国保险业效率起到推...
关键词:
外资进入 数据包络分析 保险 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芳,伯文卿
随着中国与美国、中国与欧盟等一些重要的国家和组织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达成协议,中国加入WTO前景渐渐明朗起来。在我国加入WTO的谈判过程中,保险市场的开放问题一直是谈判的焦点。那么中国加入WTO进入世界经济大市场,究竟会为中国保险业带来些什么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星丽
本文针对中国保险业现存的问题 ,分析了加入WTO后将给国内保险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为入世后中国保险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WTO 保险业 保险深度 保险密度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韩龙
“审慎例外”是金融附录赋予成员国维护保险业完整稳定和保护投保人的重要制度。我国保险业发展水平低 ,但入世后开放力度很大 ,因而面临严峻局面。“审慎例外”能够为我国入世后对保险业采取必要措施提供一系列的重要保障 ,为此我国应采取一定措施使“审慎例外”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继梅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国际保险业也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中国入世以后 ,中国保险业要想在国际大环境下求得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加强合作、提高竞争力 ,而保险业的重组成为其中最主要的方式。重组模式主要有 :保险人之间通过合并、相互持股或兼并来完成资产的重组 ;保险人之间结成战略联盟 ;保险业与其他金融行业的混业经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孟春 李泓欣 孙乃岩
一、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是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走过了一条通过试点逐渐扩大对外开放度和开放区域的循序渐进之路。目前我国的保险开放区域已从上海、广州扩大到深圳、重庆、大连、天津等地。中国保险市场上的外资保险公司共有20余家。此外,外资保险机构在华设立的代表处也有200多个,其中100多家提出申请等候进入中国市场。在华设立的外资和中外合资保险公司的数量已超过中资保险公司。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滨
本文在介绍《保险法》二次修订背景的基础上,从保险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被保险人利益保护、保险基本规则完善以及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等多个方面阐述了新《保险法》修订的意义,并深入分析了新《保险法》实施给中国保险业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保险法修订 保险业 保险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