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09)
- 2023(12316)
- 2022(10663)
- 2021(10082)
- 2020(8442)
- 2019(19462)
- 2018(19210)
- 2017(37720)
- 2016(20100)
- 2015(22681)
- 2014(22578)
- 2013(22335)
- 2012(20312)
- 2011(18133)
- 2010(18281)
- 2009(17201)
- 2008(15892)
- 2007(13833)
- 2006(12117)
- 2005(10771)
- 学科
- 济(75439)
- 经济(75275)
- 业(58593)
- 管理(57209)
- 企(48200)
- 企业(48200)
- 方法(36530)
- 数学(31920)
- 数学方法(31556)
- 融(28287)
- 金融(28286)
- 中国(27595)
- 银(27088)
- 银行(27054)
- 行(25994)
- 财(22227)
- 农(19921)
- 制(18692)
- 业经(17710)
- 地方(17353)
- 务(15684)
- 财务(15600)
- 财务管理(15568)
- 学(15148)
- 企业财务(14861)
- 理论(14215)
- 贸(13593)
- 贸易(13581)
- 农业(13373)
- 易(13223)
- 机构
- 大学(276940)
- 学院(275018)
- 管理(113311)
- 济(108065)
- 经济(105484)
- 理学(97573)
- 理学院(96574)
- 管理学(94917)
- 管理学院(94438)
- 研究(87130)
- 中国(75829)
- 京(58440)
- 科学(53200)
- 财(53196)
- 中心(42822)
- 财经(42533)
- 所(42506)
- 农(41075)
- 业大(39572)
- 江(38967)
- 研究所(38676)
- 经(38652)
- 北京(37306)
- 范(34299)
- 师范(33991)
- 州(33101)
- 经济学(32401)
- 财经大学(32072)
- 农业(32009)
- 院(31753)
- 基金
- 项目(189688)
- 科学(148753)
- 研究(140107)
- 基金(137833)
- 家(118497)
- 国家(117478)
- 科学基金(101920)
- 社会(87498)
- 社会科(82856)
- 社会科学(82834)
- 省(73965)
- 基金项目(73711)
- 自然(66524)
- 自然科(64975)
- 自然科学(64963)
- 自然科学基金(63770)
- 教育(63419)
- 划(61787)
- 编号(57801)
- 资助(57458)
- 成果(46567)
- 重点(41644)
- 部(41507)
- 发(39516)
- 创(39470)
- 课题(39033)
- 创新(36790)
- 科研(36410)
- 项目编号(36314)
- 教育部(35957)
- 期刊
- 济(113518)
- 经济(113518)
- 研究(84642)
- 中国(51814)
- 融(44712)
- 金融(44712)
- 学报(40678)
- 管理(39885)
- 财(39647)
- 科学(37666)
- 农(36941)
- 大学(31217)
- 学学(29437)
- 教育(27847)
- 农业(24866)
- 技术(22823)
- 财经(20148)
- 业经(18034)
- 经济研究(17518)
- 经(16860)
- 理论(16113)
- 实践(15057)
- 践(15057)
- 问题(14220)
- 图书(14098)
- 技术经济(12818)
- 科技(12809)
- 现代(12584)
- 业(12190)
- 版(11432)
共检索到406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汪桂霞
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是保单持有人和存款人的最后安全网,是深化保险业和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体制保障。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对现有分立的两种安全网制度提出了挑战。在分析目前我国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研究和实践,本文认为我国分立的保险保障基金和存款保险运营制度应进行制度优化,而两种制度的融合运营便是可选的更优制度设置,以发挥两种金融安全网的协调效应和溢出效应,更好地履行其作为金融最后安全网的职能。为此本文理论上论证了两种制度融合运营的可行性。指出其可行性机理表现为内在机制相同性和外在融合环境一致性。其中,内在机制表现为业务机制设计的相同性,外在融合环境一致性表现为金融监管原则的融合和金融业务融合的深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书斌 江春明
20世纪30年代,为了挽救在经济危机冲击下濒临崩溃的银行体系,美国国会在1933年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成立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于次年正式实施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世界上最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在长期实践中有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美国存款保险保障范围及保费基数核算沿革根据法律要求,美国存款保险制度采取强制和自愿参加相结合的方式,联邦注册的国民银行、州注册但为联储成员的州银行必须参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小强
2015年5月1日,我国《存款保险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确定了存款人被保险存款的范围、额度、保险事故、责任机构及偿付方式等法律要素,建立了完整的存款人保障机制,将对存款人利益产生重要影响。从存款人视角看,我国《存款保险条例》的对存款人保障的规定要么过去原则,要么过于严格,在具体实践中尺度难以把握,可能会损害存款人权益。本文主要分析了其中几种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存款保险 保险事故 请求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江
我国《存款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使存款保险基金管理制度得到了正式确立,金融安全体系更加完备。但是,认真学习和审视该《条例》的规定,不难发现,《条例》中还有很多内容或不够明确,或不够具体,突出表现在我国存款保险机构法律定位不够明确,存款保险机构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够清晰等,这些尚需做出具体规定。
关键词:
存款保险 法律定位 保险费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魏志宏
本文介绍了两类对存款保险进行定价的方法,即Merton的期权定价模型及其扩展,和预期损失定价方法。在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应用我国适用的预期损失定价的评级分析方法设计了我国的存款保险定价体系,最终得出了较为合理的存款保险费率结构与区间。按照国内不同银行的信用评级与风险水平,测算的存款保险费率从被保险存款的0.04%到2.18%不等。
关键词:
存款保险 定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剑
我国于2015年开始推出存款保险制度,逐步完善了保费制度和理赔制度。2019年5月24日,央行正式设立存款保险基金公司,并有了第一例问题银行存款理赔案,存款保险制度终于迎来了成立后的第一次"实战检验"。存款保险制度源自对存款安全的追求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源于银行业经营中的一个特殊要求,即对存款"绝对安全"的追求。现代商业银行的存款履行着货币的职能,货币本身又需要保证绝对安全,有些观点将其称为"信息不敏感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兰平
我国对银行业的监管职能已经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中央银行专司货币政策运作和金融宏观调控职能,中国银监会专司对银行业的监管职能,这样做无疑会提升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的专业化水平。为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监管体系,努力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改进金融监管手段和方法,有必要建立银行业监管三大措施之一的事后补救性措施,即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问题。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银行业 安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阚景阳
在银行挤兑和存款保险的理论研究方面,Byrant、Diamond和Gibbons等人提出的模型各有侧重,但都不能解释银行挤兑事件中的非理性行为。本文运用行为金融的期望理论和心理账户对低效率均衡出现的原因以及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和银行救助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
银行挤兑 存款保险 行为金融 期望理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驰文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涉及时间跨度很长,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可以被看成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充。统筹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制度,可以避免重复提取日常备用金、应对经济危机的风险备用金,从而扩大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险战略储备基金规模。战略储备基金可用于长期投资,即使用于存银行和购买国债,也会大大提高投资收益率。为了提高投资收益率,还可把一部分战略储备基金用于股权投资,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性的产业投资。不过,这要制订风险防范的措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利平
本文先介绍了香港计入存款保障计划的背景,然后分析了香港存款保障计划在目标、原则及运 作方面的主要特点,最后指出了它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
存款保障计划 存款保险制度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汪桂霞 粟芳
保险保障基金的费率模式是构建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模式的不同选择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中国现有的单一费率模式未考虑风险,具有明显不足。在分析了其他各国和地区所采用的与风险相关联的保险保障基金费率模式后,本文提出应基于我国"偿二代"监管体系构建出动态转移式费率模式。在设计出与风险分级挂钩的动态转移式费率模式的规则之后,基于实际数据并遵循政策的延续性原则测算了初始费率,设计了动态转移式费率模式的费率转移规则并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动态转移式费率模式基本保持了原有保险保障基金的规模,且能给保险公司注重偿付能力风险管理和注重保险产品保障能力提供有力的正向指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任建国
保险保障基金制度作为保险监管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但在我国发展时间还相对较短。目前,虽然基本制度框架已经建立,但无论是从法律法规的建设,还是从操作层面上看,有待完善的地方还很多。新形势下,要"健全保险保障基金的救助和融资机制,明确风险处置的触发条件,丰富风险处置工具箱,确保市场平稳运行",就必须逐步推进保险保障基金制度改革创新。特别是作为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费率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保险保障基金功能作用能否有效发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任建国
保险保障基金的功能作用保险业是一个经营管理风险的特殊行业,首先必须管理好自身的风险。因此,防范化解风险对保险业来说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这些年来,监管部门始终把防风险作为行业发展的生命线,较早就搭建了偿付能力监管、公司治理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三支柱"的保险监管框架,并着力构建以公司内控为基础、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以现场检查为重要手段、以资金运用监管为关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文辉
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基本手段的保险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既给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和动力,也给保险业自身的风险保障能力提出了重大的任务和挑战。为适应改革的新形势,保监会较早地确立了"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监管新思路。一方面,明确提出三大市场化改革,即建立市场化的定价机制、资金运用机制和准入退出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