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03)
2023(10303)
2022(8704)
2021(8069)
2020(7002)
2019(15891)
2018(15468)
2017(29712)
2016(15927)
2015(17555)
2014(17778)
2013(17194)
2012(15734)
2011(14179)
2010(14370)
2009(13408)
2008(13111)
2007(11625)
2006(10006)
2005(9208)
作者
(46660)
(38973)
(38429)
(36673)
(24784)
(18847)
(17819)
(15254)
(14635)
(14027)
(13237)
(13150)
(12654)
(12357)
(12352)
(11976)
(11520)
(11503)
(11467)
(10869)
(9726)
(9545)
(9507)
(8933)
(8743)
(8738)
(8515)
(8508)
(8110)
(7836)
学科
(57186)
经济(57105)
管理(43512)
(42656)
(34205)
企业(34205)
方法(25340)
数学(21153)
数学方法(20808)
中国(18457)
(17568)
(15474)
(14726)
(14717)
(13939)
银行(13908)
(13576)
金融(13569)
(13244)
业经(12280)
理论(12112)
(11391)
贸易(11383)
(11107)
(11038)
保险(10945)
(10908)
(10880)
财务(10868)
财务管理(10837)
机构
大学(221066)
学院(218398)
(85689)
经济(83700)
管理(81422)
研究(77962)
理学(68632)
理学院(67846)
管理学(66484)
管理学院(66081)
中国(63155)
科学(48252)
(48189)
(44735)
(40000)
(39962)
中心(36372)
研究所(36314)
财经(34503)
业大(33896)
(33782)
农业(31574)
(31420)
北京(30564)
(28880)
(27982)
师范(27589)
(27144)
经济学(26041)
财经大学(25933)
基金
项目(147551)
科学(115240)
基金(106977)
研究(105548)
(95151)
国家(94378)
科学基金(79729)
社会(66150)
社会科(62674)
社会科学(62654)
(57268)
基金项目(55584)
自然(52228)
自然科(51082)
自然科学(51058)
自然科学基金(50142)
(49439)
教育(48545)
资助(44343)
编号(41512)
成果(34821)
重点(33905)
(32429)
(30645)
(30536)
课题(29913)
科研(28576)
创新(28574)
(28221)
计划(28071)
期刊
(93297)
经济(93297)
研究(68341)
中国(48542)
学报(39496)
(35540)
(35360)
科学(33654)
管理(30505)
大学(29543)
学学(27694)
(27141)
金融(27141)
教育(25522)
农业(23536)
技术(19110)
财经(16879)
经济研究(15415)
(14519)
业经(14174)
(13288)
问题(11983)
(11700)
国际(11670)
(11203)
统计(10705)
科技(10373)
技术经济(10013)
业大(10003)
理论(9965)
共检索到340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桂芹  吴洪  
保险体系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吗?本文从国际保险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出发,通过分析保险行业的系统重要性和保险公司主要业务活动的系统风险相关性,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两个角度,判断保险体系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我们发现,总体上当前保险业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保险公司业务创新的进一步推进,保险业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在逐渐增加,其中保险公司的短期融资和表外衍生品交易业务,是引发系统性风险可能性较大的业务。我们还对中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华  赵俊燕  
本文在借鉴国际巨灾保险制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构建巨灾保险制度的几点建议:建立巨灾保险基金;明确政府定位,实行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相结合的巨灾保险制度;培养公民的保险意识,建立强制投保的巨灾保险制度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文生  
巨灾保险体系的建构是灾害救助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层面。我国的巨灾发生频率高,造成的损失也呈扩大之势,这一事实使得巨灾保险制度的构建一再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然而我国保险业起步晚,巨灾保险制度更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由于政府尚未建立完善的巨灾风险管理机制,构建巨灾保险制度困难重重。文章在借鉴美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对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的启示,并针对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东立  李洪旭  
本文分析了现代农业风险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提出了构建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框架性设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洪梅  黄华珍  
近年来,国内保险公司进入操作风险高发期,而操作风险管控实践却处于起步阶段,管控理念与技术相对落后。国际领先保险公司在操作风险管控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值得国内公司借鉴,国内保险公司应从组织架构、制度流程、系统模型、配套机制等方面建立健全操作风险管控体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璐  童中文  
本文研究风险相关性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对风险相关性指标进行设计和量化并纳入风险测度体系,基于1996~2013年中国商业银行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系统性风险进行度量。结果表明:相比单一变量而言,交叉变量与其他风险指标相关性更高;若忽略风险相关性,在银行业较稳健的情况下将会高估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而在银行业风险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将会低估银行业系统性风险;M2/GDP、信贷、房价指数、不良率、资本充足率等指标是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水平的重要因素;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指标与系统性风险水平的相关程度较低。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马勇  
由于忽略了金融因素的内生性影响,过去几十年的主流经济学文献几乎没有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深入论述。本文以经典文献为基础,从内生性金融风险的"原罪"、风险形成的动态过程以及风险传导机制等方面,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理论重建。围绕7个基本命题,本文强调,理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在于冲击在特定条件下得以实现的基础和条件,而这正是被主流文献长期忽略的关键命题。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斌  常闫芃  王颖慧  朱晓谦  李建平  
近年来保险公司重大操作风险事件频发,操作风险已成为保险业最为重要的风险之一。而现有的保险业操作风险度量研究大多忽视了风险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显著影响着操作风险度量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在保险业操作风险度量模型中引入相关性刻画方法,将相关结构嵌入损失分布法框架中,在考虑操作风险事件之间的频率相关、强度相关和损失相关三种类型相关性的基础上对操作风险进行度量研究。并且针对保险业操作风险数据缺失严重阻碍该领域实证研究的难点,提出了中国保险业操作风险数据收集的字段标准,从公开渠道收集了中国保险业1995年至2019年共922条操作风险数据。基于该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保险业的操作风险事件之间确实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关关系,忽略这些相关关系可能会严重低估操作风险的度量值;并且考虑不同类型的相关关系也会导致度量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在度量保险业操作风险时,需要慎重考虑风险事件之间的相关关系类型。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保险业操作风险资本金的合理配备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苓玲  李培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体系一直是政府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文章从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内涵入手,阐述了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目标模式、制度框架和路径选择,同时还综述了国内学者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与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关系的新进展。最后,指出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韧  李霓  贾荣言  
通过观测我国四家上市保险公司和一支保险指数的股票日收益率数据,运用DCC-GARCH模型对其风险相关程度进行测算和排序,并刻画了市场风险传染及波动的影响。同时运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计算了各保险机构与保险业市场体系的风险溢出效应值,测算了上市保险公司对整个保险市场体系的不同风险溢出程度。结果表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对保险市场的风险贡献率最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朝阳  王文汇  
以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文献为基础,本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念及成因、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表现与定量测度、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理论与实践新进展以及宏观审慎视角下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与预警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我国金融风险呈现出点多面广的局面,金融行业、金融市场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溢出,金融创新可能成为新的风险源头,但尚未达到已经形成系统性风险的程度。应深刻认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新诱因与传播途径,探索构建全面有效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与预警方法,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超  王向楠  
保险系统性风险及其宏观审慎监管问题是国内外理论界与实务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遵循从一般系统性风险到保险系统性风险的逻辑,分析了保险系统性风险及其宏观审慎监管的理论基础,探讨了保险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体系构建的核心理念、基本目标与主要内容。保险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应全面考虑保险业务创新水平、保险机构系统重要性、保险部门整体脆弱性等特征因素,秉持层级化、多元化、融合化的监管理念,从"机构"与"时间"两个维度来设计出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对保险系统性风险的损害进行恰当的政策响应与公共治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永杰  张维  武自强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次贷危机生成的概念模型,然后通过研究发现:在充斥着大量不确定性而高度复杂的现代金融市场上,从单个金融机构角度看ABS技术可以优化风险分担结构,但从总体上来看却是一个"负和博弈"。进而在模型基础上,我们提出建设我国风险管理体系的三点政策建议:明确风险管理哲学,培育良好的金融生态;建立的多层次金融风险管理和监管框架;以及持续倡导风险管理文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文生  张梅玲  
在我国问题保险公司退出机制的建立中,退出路径的选择是关键一环。要根据对问题保险公司风险性质和危机程度的判定,制定多层次的市场退出方式,增强市场退出制度的科学性,提高其退出绩效。本文分析了我国问题保险公司的退出路径,为将要出台的《保险公司风险处置管理办法》献计献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伟  刘永东  邓一婷  
针对传统方法的局限,本文提出了一套适用于保险业国际比较的新范式。首先构建世界保险业"普通增长模型",提出"基准深度比"这一新指标;其次构建世界保险业"调整增长模型",提出保险业增长结构"三分法";最后,在以上两个模型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要素和制度要素在保险业长期增长中的不同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第一,在新指标下,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保险业增长水平较传统指标显著增高,而发达国家的保险业增长水平较传统指标显著降低。第二,从增长结构看,总体而言,发达国家的保险业增长主要依靠经济要素的拉动,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保险业增长则主要依靠制度要素的推动。第三,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制度要素对保险业增长的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