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75)
- 2023(12177)
- 2022(9984)
- 2021(9123)
- 2020(7920)
- 2019(17286)
- 2018(16931)
- 2017(32086)
- 2016(17269)
- 2015(18410)
- 2014(17654)
- 2013(17459)
- 2012(15596)
- 2011(13399)
- 2010(13581)
- 2009(13065)
- 2008(13753)
- 2007(12216)
- 2006(10630)
- 2005(9643)
- 学科
- 业(85701)
- 企(76411)
- 企业(76411)
- 济(68959)
- 经济(68867)
- 管理(67126)
- 方法(31852)
- 财(28045)
- 业经(26704)
- 农(24946)
- 数学(23893)
- 数学方法(23720)
- 务(22495)
- 财务(22483)
- 财务管理(22454)
- 企业财务(21158)
- 技术(18562)
- 农业(18557)
- 中国(17763)
- 制(16702)
- 银(13725)
- 银行(13690)
- 贸(13587)
- 贸易(13578)
- 策(13382)
- 理论(13286)
- 易(13249)
- 划(13240)
- 技术管理(12848)
- 行(12700)
- 机构
- 学院(242856)
- 大学(235943)
- 济(103686)
- 经济(101985)
- 管理(101495)
- 理学(87325)
- 理学院(86564)
- 管理学(85470)
- 管理学院(85045)
- 研究(71660)
- 中国(62734)
- 财(53758)
- 京(47682)
- 农(45526)
- 科学(42728)
- 财经(41664)
- 经(37815)
- 江(37399)
- 业大(37145)
- 农业(36015)
- 所(35891)
- 中心(34236)
- 研究所(31804)
- 经济学(30963)
- 财经大学(30611)
- 商学(30273)
- 商学院(30034)
- 北京(29246)
- 州(29022)
- 经济学院(28195)
- 基金
- 项目(158930)
- 科学(126786)
- 基金(118221)
- 研究(113030)
- 家(103446)
- 国家(102447)
- 科学基金(89980)
- 社会(75685)
- 社会科(71900)
- 社会科学(71881)
- 省(63387)
- 基金项目(63137)
- 自然(59132)
- 自然科(57907)
- 自然科学(57890)
- 自然科学基金(57005)
- 划(51559)
- 教育(49530)
- 资助(46819)
- 编号(43015)
- 业(39020)
- 创(38606)
- 创新(35369)
- 重点(35170)
- 部(34573)
- 发(33496)
- 成果(32341)
- 国家社会(31764)
- 科研(30846)
- 制(30699)
- 期刊
- 济(113489)
- 经济(113489)
- 研究(69333)
- 财(48802)
- 中国(45528)
- 农(41799)
- 管理(41398)
- 学报(36253)
- 科学(34329)
- 农业(28177)
- 大学(27787)
- 融(27443)
- 金融(27443)
- 学学(27150)
- 业经(21129)
- 财经(20964)
- 技术(20329)
- 经济研究(18291)
- 会计(17912)
- 业(17889)
- 经(17845)
- 财会(16953)
- 技术经济(14885)
- 问题(14527)
- 教育(13285)
- 版(12553)
- 商业(12493)
- 科技(12256)
- 现代(12194)
- 贸(11516)
共检索到360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姚军梅 陈月 王晔
保险会计新准则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保费收入确认和准备金计量两个方面。由于绝大多数非寿险产品都能通过重大保险风险测试,保费收入几乎没有变化,因此新准则对非寿险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准备金计量上。新准则要求非寿险公司运用"三要素法"计量准备金,这将使得非寿险公司的准备金计量方式、财务管理模式和利润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对非寿险公司产生近期与远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保险会计新准则 准备金计量 三要素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玉焕
随着"2号解释"和《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的出台,CAS25于2009年在保险业得以落实。新准则对寿险业规模和业务结构、责任准备金有重大影响,在督促寿险公司经营走向规范的同时,也给其在市场份额、产品销售方面带来挑战,以往的保险监管思路也需要进行调整。建议寿险公司摒弃粗放经营模式,向保障功能回归;建议监管部门加强会计规定与监管政策之间的协调与衔接,完善对保险公司的考核体系,为寿险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国春
银行准入保险,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银行作为保险公司的代理机构销售保险产品,一种是直接投资参股或控股保险公司。我国银行代理保险业务自1996年开始,银行控股保险公司自2009年开始。无论是银行代理保险业务,还是银行控股保险公司,都对我国人寿保险市场的竞争格局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同时也使我国人寿保险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蕾 刘嘉豪
本文分析并比较了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号——保险合同(修订)(征求意见稿》与我国现行保险会计准则在利润披露与确认方面的差异。通过仿真模拟利润计量,发现征求意见稿下定期寿险合同的承保后期将会确认更多的利润贡献;合同服务边际对利润计量的平滑效应更加突出,尤其是对亏损计量的吸收作用将会显现;征求意见稿对手续费及佣金的规定会进一步平稳计量利润;收入口径的改变更符合寿险合同长期性的经济特质等。因此,建议我国寿险公司统一数据平台,衔接财务系统与精算系统;调整绩效考核指标、业务结构和产品策略;更加谨慎合理地进行产品定价测算;进一步加强保单的维护工作,为应对征求意见稿的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
保险会计准则 寿险合同 保险利润计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群
由于保险行业的特殊性,保险会计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新准则中有两项专门规范保险企业会计行为的具体准则,即第25号《原保险合同》和第26号《再保险合同》,从理论上填补了保险会计研究的空白,使保险会计的核算和会计信息的披露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非寿险会计是保险会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好好 邓晓辉 李立伟
本文选取社会养老保险改革这一特定影响因素进行考察 ,首先简要回顾了中国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和商业寿险业发展的情况 ,然后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通过对回归结果的研究 ,得出了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对我国商业寿险业同时具有正反两方面影响的结论 ,修正了瑞士再保险公司研究部门的中国寿险业发展与社会养老保险改革不相关的论断。
关键词:
养老保险 人寿保险 养老保险改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艳
保险业全面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是中国保险业和保险会计准则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它的实施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人们在对经济后果思考的同时,也对新准则的执行效力和是否能推动中国保险业持续与稳定发展表示担忧。本文首先归纳和总结非寿险业实施保险新会计准则的预期正面经济后果,其次探讨其实施新准则的预期负面经济后果,最后基于经济后果给我们的启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邱家洋
加入 WTO对我国的冲击和震荡将是前所未有的。我国寿险业的基础薄弱 ,寿险市场潜力巨大 ,入世后 ,我国寿险市场必将成为外资寿险公司的首选市场。外资寿险公司的进入对我国寿险业既有积极的影响 ,又会带来客观挑战 ,为此 ,我国寿险业应采取以下对策 :审时度势 ,逐步开放市场 ;健全法规 ,与国际惯例接轨 ;加强监管 ,规范寿险市场 ;制定政策 ,确保公平竞争 ;加快培育和发展中介市场 ;夯实基础 ,积极参与竞争 ;注重创新 ,提高竞争能力 ;加强管理 ,防范经营风险 ;规范服务 ,以服务占领市场
关键词:
WTO 寿险业 主体增多 快速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玉焕 方荣军
新《保险法》中免责条款明确告知的规定、不可抗辩条款的出台、理赔时效的限定,给寿险公司带来死差损和费差损风险。为防范死差损风险,寿险公司应培训核保和核赔人员,调整业务员佣金发放比例,明确核保期责任归属。为防范费差损风险,寿险公司应加强与医院、同业的合作,完善保全服务,成为马太效应的多极。保险监管部门应调整"重规模轻效益"的考核标准,建立保险客户信息系统,将恶意骗保者列入"黑名单",并编制新的生命表。
关键词:
不可抗辩条款 免责条款 死差损 费差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琳
以红利保险应付通货膨胀对我国寿险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张琳一、通货膨胀对我国寿险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当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通货膨胀也明显加剧,尤其是1988年以后,物价上涨幅度达到两位数。由于现行的寿险核算体制没有适时地跟上经济变化,与经济发展、物价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邵全权 王辉
本文运用中国12家寿险公司2000-2007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寿险产业组织的规律及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对寿险产业组织的影响。对寿险产业组织的分析着眼于保险保障基金对市场结构、竞争行为和绩效的作用。基于经典结构-行为-绩效框架的估计结果显示,中国寿险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行为正相关,市场结构与绩效正相关,竞争行为与绩效负相关;保险保障基金提取额与市场结构、竞争行为、绩效正相关。基于新产业组织理论框架的结果并未改变上述关系。此外在该框架下竞争活动与市场结构正相关,绩效对市场结构和竞争活动的影响为负。保障基金制度从隐性向显性转变的制度变迁促使寿险公司提高市场份额,积极参与竞争,并导致绩效的提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莉
近几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保险行业更是日新月异,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本文运用我国1994-2008年的经验数据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确切关系,并且分析了寿险业和非寿险业由于运营机理不同,两者对于经济的影响也截然不同。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保险深度 经验分析 增长模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金成 刘鲁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基因检测和可穿戴便携设备等技术手段在寿险行业的深入应用,保险科技日益拓展了其应用潜能,已成为推动保险业转型升级的主动力。寿险作为保险市场的主要险种,在保险科技时代面临着"基因检测+寿险""可穿戴设备+寿险""人工智能+寿险""多重联合技术+寿险"等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在详细分析了上述新机遇的同时,指出了保险科技的应用给寿险行业带来的挑战,并结合我国寿险行业发展现状,立足于寿险企业、保险监管和行业协会、保险科技服务商三个角度提出了保险科技时代加快寿险发展的一系列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锁凌燕
随着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渐行渐近,寿险业如何借助外源性动力、重新释放增长活力,更值得深入讨论2011年,我国人身险行业增速大幅放缓,全国共实现人身险原保费收入9721.4亿元,比上年同期降低8%;其中寿险原保费收入8695.6亿元,同比降低10.2%。2012年1~7月保险业经营数据显示,人身险行业仍然延续了调整态势,同比增长率仅有2.1%,而寿险部分只是大致接近去年同期水平。从多个指标衡量,我国保险业总体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但寿险业似乎陷入了"低水2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华 周游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论证我国非寿险业资本结构是否达到了最优,以及非最优的资本结构给产险公司效率带来的影响。本文运用了一种新的DEA模型(超效率模型)评估了样本数据中的产险公司在2001—2004年期间各年的超效率评分及最优资本结构,通过比较发现我国非寿险业各年的实际资本结构均高于最优资本结构,最后利用简单回归分析模型证明了实际资本结构与最优资本结构的差距越大,产险公司的效率越低,即非最优的资本结构产生了效率的损失。
关键词:
中国非寿险业 资本结构 DE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