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70)
- 2023(7280)
- 2022(5892)
- 2021(5277)
- 2020(4236)
- 2019(9095)
- 2018(8741)
- 2017(16852)
- 2016(8592)
- 2015(9484)
- 2014(9410)
- 2013(9344)
- 2012(8743)
- 2011(8118)
- 2010(8348)
- 2009(8085)
- 2008(7629)
- 2007(6960)
- 2006(6455)
- 2005(6047)
- 学科
- 济(60734)
- 经济(60687)
- 管理(25105)
- 业(23426)
- 方法(18314)
- 企(17085)
- 企业(17085)
- 数学(16345)
- 数学方法(16261)
- 地方(15961)
- 中国(14448)
- 地方经济(11838)
- 业经(10963)
- 险(10852)
- 保险(10761)
- 农(10489)
- 制(9867)
- 银(9694)
- 银行(9694)
- 行(9271)
- 融(9186)
- 金融(9185)
- 财(9161)
- 学(8656)
- 农业(7356)
- 体(6934)
- 环境(6931)
- 经济学(6712)
- 贸(6242)
- 贸易(6236)
- 机构
- 学院(132575)
- 大学(131366)
- 济(68382)
- 经济(67211)
- 管理(50954)
- 研究(44991)
- 理学(42864)
- 理学院(42437)
- 管理学(41945)
- 管理学院(41686)
- 中国(39021)
- 财(31982)
- 京(26025)
- 财经(25239)
- 科学(22928)
- 经济学(22912)
- 经(22850)
- 所(21460)
- 中心(20643)
- 经济学院(20288)
- 江(19817)
- 研究所(19016)
- 财经大学(18707)
- 北京(16777)
- 院(15833)
- 州(15710)
- 农(15384)
- 范(15125)
- 师范(15016)
- 商学(14399)
- 基金
- 项目(81175)
- 科学(65471)
- 研究(61763)
- 基金(60927)
- 家(51272)
- 国家(50836)
- 科学基金(44670)
- 社会(43484)
- 社会科(41154)
- 社会科学(41143)
- 基金项目(31376)
- 省(30309)
- 教育(27201)
- 自然(26183)
- 自然科(25600)
- 自然科学(25594)
- 自然科学基金(25149)
- 资助(24942)
- 划(24887)
- 编号(24111)
- 成果(19441)
- 国家社会(18550)
- 发(18361)
- 部(18304)
- 重点(17807)
- 人文(16593)
- 教育部(16588)
- 课题(16523)
- 创(16358)
- 制(16103)
共检索到211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武亦文 杨勇
保险合同义务履行的特殊性、保险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保险人不当理赔行为的重要原因。诚信善意和公平交易义务不足以证成保险人恶意侵权救济规则的确立,信托关系理论在解释恶意侵权救济规则时亦存在理论困境,保险人恶意侵权救济规则的确立建立在合同法救济不足基础之上。在我国法中,若保险人违反及时核定义务、保险金赔付义务、抗辩义务及和解义务,被保险人对其所遭受的损害可通过合同法予以救济。精神损害赔偿、惩罚性赔偿并不构成我国合同法救济路径的障碍。针对保险人的不当理赔行为,虽然存在适用侵权法救济路径的可能性,但并不具有任何优势。
关键词:
恶意侵权 违约责任 救济路径 理赔义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方乐
重塑保险人民事责任是治理不当理赔乱象的至关重要一环。其原因不仅在于超额赔偿责任具有充分补偿、足够威慑的内在功效,还在于社会共治框架下的其他手段各自存在规训盲区,而超额赔偿责任是对保险合同两造失衡地位的实质矫正。为实现体系内容的融贯和法律资源的简约,后民法典时代下超额赔偿责任的引入应采用改良后的违约路径:一方面,对保险领域中可预见标准的主体、时点及范围予以调整,将精神损害、可得利益损失、律师费用支出等损失纳入《保险法》第23条的“损失”范围,但允许保险人就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及多少提出抗辩;另一方面,待《保险法》的新一轮修改,以“故意”和“情节严重”为要件新构惩罚性赔偿条文。其中,“故意”之主观状态可由特定客观情形直接推定,除非保险人能作出相反证明。而“情节严重”的判定需综合考虑实际损害程度、客观损害程度、非正当性程度、市场秩序的受破坏程度等四方面要素。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飞
从规范保险人的理赔行为而言,有必要将保险人的理赔核定义务提升为统辖保险人核定保险事故的基本要求。保险人的理赔核定义务的法律性质是不真正义务。这一性质可作为对理赔核定义务予以解释和建构的法理基础。核定期间的有关规定是判断保险人是否违反了理赔核定义务的标准。核定期间的起始点应当是被保险人在发生保险事故后通知保险人的时间;2009年修订《保险法》时新增要求保险人对情形复杂的保险事故在30日内完成核定的规定应予坚持;《保险法》对于危险事故属于保险责任的情形并未规定该通知义务的具体内容,未来修法时极有必要继续完善和充实。当保险人违反理赔核定义务时,将面临失权和可能要承担损害赔偿的不利后果。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杜云生
理赔工作是保险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赔工作做得如何 ,直接关系到保险人的信誉。理赔不及时一直是多年来影响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关系的主要原因。保险人应对社会公开理赔时限 ,这样做不仅能对理赔工作人员起到一个督促作用 ,更能有效地宣传保险 ,提高保险人的社会知名度。
关键词:
理赔时限 理赔 保险人 被保险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马宁
在保险人未能善尽诚实理赔义务时,其不仅应依约承担保险责任,还须赔偿该违约行为给被保险人、受益人造成的期待利益的损失。在消费者保险中,当保险人故意不履行理赔义务时,被保险人、受益人得请求惩罚性赔偿金。对于因违约行为造成被保险人、受益人严重精神损害的,保险人还应承担精神损害赔偿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黄丽娟 谭媛媛
保险人的恶意理赔是当下"理赔难"这一行业顽疾的一个重要症结。保险合同的关系型特质使保险人在理赔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机会主义倾向,采取违背善意且公平交易义务的严重恶意理赔行为。由于价值中立的立场以及受限于承诺履行利益的补偿范围,既有合同法之下的违约责任对此出现了规制乏力。为此,有必要超越既有的合同规范,采取从一般违约跨越到恶意侵权并上升到严重恶意侵权的逐层递进策略,借助侵权责任法之下的惩罚性赔偿机制来矫正这一失范局面。在抽取出严重恶意理赔行为作为嵌入起点的基础上发挥惩罚性赔偿机制的惩罚效应,通过彰显严重恶意理赔的应受责难性来填补违约责任在价值评判方面的功能缺失;同时,借助惩罚性赔偿机制的威慑作用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雷 许佳 张鑫 宗小敏 费菲
车险是财产保险的主要险种,车险理赔是车险实现风险保障功能的核心环节,但其长期面临理赔效率低、周期长、投诉多、欺诈防控难等“痛点”。保险科技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底层技术赋能车险理赔,实现在线报案索赔、远程查勘定损、智能理算核赔、自动支付赔款、有效防控欺诈、精准服务客户等全流程数字化,有助于解决上述“痛点”。人保财险公司“科技理赔”平台和某龙头科技企业“定损保”产品分别是传统财产险公司和第三方科技企业应用保险科技的典型实例,印证了保险科技底层技术赋能车险理赔的路径和效果。但是,保险科技作为新生事物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需要完善监管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及优化车险理赔数字生态,以期形成合力,更好地发挥保险科技的赋能作用,助推车险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冬姣
研究意义及有关范畴的界定一、研究意义保险人市场行为产生的机理研究是运用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对决定和影响保险人市场行为的因素进行研究,是行为科学在保险业中的应用性研究。在我国,行为科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笔者寄希望于通过该论题的研究,揭示保险人市场行为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汪海洋
保险理赔中的问题与建议○汪海洋保险合同生效后,当保险标的发生了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损失后,经过调查实情、判明责任、确定损失,最后给被保险人支付赔款,就是保险的理赔工作内容。理赔工作是保险人履行保险职能的具体体现,政策性很强,专业技术...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艳玲 何勇生
针对"保险责任范围的限制"能否构成海上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的条件之一,即对于海上保险人就超出保险合同约定的责任范围的赔偿,或者说"自愿赔偿"的部分,是否可同样行使代位求偿权的问题在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论,观点相异。本文即在考察我国相关立法的基础上,循根溯源,以力证"自愿赔偿"下海上保险人相应代位求偿权行使的正当性。
关键词:
代位求偿权 自愿赔偿 法定权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友芝
中国保险理赔制度安排由传统保险人自行理赔制度 (非中介理赔方式 )向保险公估制度 (中介理赔方式 )转化的制度变迁已长达 12年 ,但既未取得预期的经济绩效 ,又没有获得长足的发展 ,而是陷入了非绩效的理赔制度的“闭锁状态”。为此 ,本文结合中国本土实际创造性地运用了有关制度变迁理论文献的重要思想方法 ,从经济学角度提供了合乎逻辑的理论解释。长期、动态地看 ,中国保险理赔制度变迁退出“锁定”状态的演进过程和趋势 ,应是社会成员和政府组织基于利益冲突和利益协调 ,通过内部规则和外部规则的平等、动态的市场博弈而自发型构的制度市场演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勇
保险是依赖于信息的产业。保险人与投保人间信息不对称尤为严重,保险人往往挟其信息优势地位,滥行提供保险产品,进而为己谋利,损害投保人的利益。我国为提升投保人的法律地位,特别加重保险人义务的履行,其中最值得说明与研究的是建议义务。此义务在域外已得到广泛确立与认可,故本文详细分析其相关法例及内容,以期为我国保险人建议义务的确立提供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彭怡元 李国平
本案例中投保人投保了 3辆油罐车 ,其中一辆遭受保险事故时 ,保险费尚未交清 ;在理赔时保险公司进一步发现 :油罐车为营业性质的车辆 ,而在保单中被填为非营业车辆。法院认为保险公司收取加油站补交的保费意味着保险公司弃权 ,而车辆性质划分错误是源于保险公司业务员的失误 ,因此保险合同有效 ,保险公司应按合同规定向被保险人给予赔偿。
关键词:
车辆保险 推定全损 如实告知 格式条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勇
客户是公司发展之源、生存之基、价值之本。为客户做好服务,是关系到公司生存、发展和持续盈利的根本大计,也是公司全体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理赔服务是公司与客户接触最敏感的界面,从当前公司理赔服务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入手,寻找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建议。
关键词:
保险公司 理赔服务 服务能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伊琳
伴随巨灾的频发,巨灾失踪人员的保险理赔问题已成为保险业亟待解决的课题。巨灾失踪人员的保险理赔面临哪些困境,保险业应作何反思,并该如何应对。本文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及保险契约约定,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巨灾失踪 宣告死亡 保险理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