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5)
- 2023(7814)
- 2022(6542)
- 2021(5920)
- 2020(5046)
- 2019(11380)
- 2018(11124)
- 2017(21098)
- 2016(11589)
- 2015(13021)
- 2014(13235)
- 2013(12980)
- 2012(12176)
- 2011(11049)
- 2010(11341)
- 2009(10328)
- 2008(10585)
- 2007(9869)
- 2006(8644)
- 2005(7870)
- 学科
- 济(49841)
- 经济(49784)
- 业(35199)
- 管理(31806)
- 企(27700)
- 企业(27700)
- 方法(21190)
- 数学(17621)
- 数学方法(17421)
- 中国(14897)
- 业经(12959)
- 农(12933)
- 财(12165)
- 制(11291)
- 地方(11206)
- 险(10866)
- 保险(10775)
- 银(10492)
- 银行(10471)
- 产业(10323)
- 行(9931)
- 学(9823)
- 贸(9478)
- 贸易(9470)
- 理论(9406)
- 融(9200)
- 金融(9198)
- 易(9153)
- 农业(8424)
- 技术(8421)
- 机构
- 学院(172226)
- 大学(170038)
- 济(71275)
- 经济(69789)
- 管理(64648)
- 研究(56007)
- 理学(54803)
- 理学院(54156)
- 管理学(53172)
- 管理学院(52843)
- 中国(45768)
- 京(35543)
- 财(35527)
- 科学(34516)
- 所(28562)
- 财经(28048)
- 江(27986)
- 农(27170)
- 中心(25892)
- 研究所(25771)
- 经(25339)
- 业大(23752)
- 经济学(22856)
- 北京(22230)
- 州(22136)
- 范(21885)
- 师范(21655)
- 农业(21328)
- 经济学院(20919)
- 财经大学(20850)
- 基金
- 项目(111197)
- 科学(87700)
- 研究(81476)
- 基金(80396)
- 家(70015)
- 国家(69449)
- 科学基金(59654)
- 社会(52314)
- 社会科(49725)
- 社会科学(49714)
- 省(44254)
- 基金项目(42364)
- 自然(37962)
- 自然科(37128)
- 自然科学(37119)
- 教育(36864)
- 划(36577)
- 自然科学基金(36487)
- 资助(33143)
- 编号(32662)
- 成果(26326)
- 重点(25302)
- 发(24445)
- 部(24061)
- 创(23436)
- 课题(23080)
- 国家社会(21956)
- 创新(21880)
- 科研(20946)
- 教育部(20812)
共检索到260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肖芬
产业集聚反映着保险业市场主体的价值链上下游整合与空间布局关系。由于保险业产业自身特性及国际金融以混业经营为其主流,国际上很少形成单一的保险业集群,保险业集聚寓于金融集聚之中;又由于传统保险业的技术专用性较低,故而保险业产业价值链比较简单,保险业的地域集中具有优于保险业前后向整合,打通产业链的竞争优势。保险业集聚有利于产品业务创新,业务外包和保险产业资产结构轻型化,可从根本上提升整体产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保险价值链 集聚效应 竞争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盖文启 朱华晟
由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 ,世界范围内许多产业的发展已经或正在从福特制向后福特制转变 ,柔性专业化中小企业随之不断涌现。在此过程中 ,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部门中的大量专业化企业通过彼此间稠密的生产合作或市场交易网络 ,在地域空间上形成专业化的产业集聚体。这些柔性集聚体发展成为颇具竞争力的区域系统 ,奠定了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空间格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焦百强 张曙霄 谢子远
基于中国大陆各省市产业发展环境客观存在的差异,本文在产业集聚水平之外重点考察产业集聚生态差别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发现产业集聚水平、产学研合作水平、市场化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等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有积极影响,而高校及科研机构发展水平、中介机构发展水平对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产业集聚 产业生态 国际竞争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宏升 赵云平
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奶业集聚为案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产业集聚能够提高交易效率、生产效率、竞争效率和创新效率,得出农业产业集聚可以有效提升竞争力的结论。
关键词:
农业产业集聚 效率 竞争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宝栋 宋维明
产业集聚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该文首先通过产业集聚的博弈分析,指出了产业集聚所具备的内在形成机制;然后从理论角度出发探讨了产业集聚对木材产业竞争力的影响;通过对中国木材产业区域布局现状的测度,得出了中国木材产业只处于产业集聚初级阶段的结论;最后,从企业、产业、政府三个层面探讨了推动中国木材产业集聚的策略性思考.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木材产业 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莎 刘思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建练 肖楚博 任英华
文章基于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的界定及其特性分析,构建了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评价模型,以277个城市为研究单元,实证研究我国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的动力要素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资源竞争力和创新竞争力是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区域差异较大,东部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强于中西部城市,主要是因为推动中西部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的动力要素水平以及各动力要素之间的联动效应均较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爱真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本文分析了产业集聚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机制,即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通过在企业、产业和区域之间传递,达到最终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效果,并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区域竞争力 机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波
在改进传统EG指数方法的基础上,以区域和流通子产业两个层面分别对2005-2011年广东省流通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重点阐释了广东省流通产业集聚程度变化的趋势及原因。研究显示,流通子产业集聚程度随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发生变化;由于流通产业的关联性,流通产业集聚程度的提升不是流通子产业发展的唯一目标,应该处理好地区经济发展与流通产业集聚的关联,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地区经济竞争力提升协调共进,是地方政府制订相关政策考虑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广东 集聚程度 EG指数 流通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建练 肖楚博 任英华
文章基于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的界定及其特性分析,构建了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评价模型,以277个城市为研究单元,实证研究我国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的动力要素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资源竞争力和创新竞争力是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区域差异较大,东部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强于中西部城市,主要是因为推动中西部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的动力要素水平以及各动力要素之间的联动效应均较低。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乙衫 寇熙正 胡锡琴
石油被广泛地比喻为一国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血液。长期以来依靠要素投入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石油产业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石油行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以提高产业竞争力成为主流趋势。运用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石油产业节能减排、产业集聚与石油产业竞争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就石油产业而言,节能减排、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产业集聚和节能减排都是影响我国石油产业竞争力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节能减排与产业集聚,提升石油产业竞争力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维度同时发力。
关键词:
节能减排 产业集聚 产业竞争力 石油产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章新
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在短期内快速崛起,已成为浙江省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在没有基业、没有高科技水平和没有政府特定的政策扶持的背景下,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是由其所具有的特点决定的。本文分析了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的特点以及所面临的问题,指出了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勇
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劳动力与资本价格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件,而我国国内长期存在着要素价格扭曲这一现实情况。本文利用显性比较优势理论构建了国际贸易竞争力指标,并采用C-D生产函数以空间要素的形式构建了要素价格扭曲指标。文章充分收集了工业级的数据,将宏观的贸易分析框架纳入了微观的企业发展研究之中,并采用大样本及分样本分析了要素价格扭曲与贸易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要素市场上的劳动力与资本要素扭曲均与国际贸易竞争力间存在显著负向联系,劳动力扭曲具备线性特征,其影响会随着劳动力技术的上升而降低;资本扭曲具备非线性特征,其对贸易竞争力的负面影响会随着时间不断上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喻志军
本文目的在于给出客观准确评价中国外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论文通过理论推断阐述了随着社会进步,国际分工日益深化,贸易竞争力水平和来源也将不断更新。进而通过计算中国、美国、德国的相应指数和实证比较外贸竞争力的不同测定方法存在的问题,归纳了不同方法的适用条件和综合评价中国贸易竞争力的思路和原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冰 刘福祥 赵洪宝
文章借鉴新新贸易理论相关观点,将产业集聚的生产率效应融入对出口竞争力影响的理论研究中。进一步利用2002-2013年中国制造业24个行业数据并运用系统GMM方法,对比性研究了产业集聚的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和劳动生产率效应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的全要素生产率效应更能实现要素贸易条件改善、促进出口竞争力提升,产业集聚应该通过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和垂直关联效应、利用国际市场竞争、增加技术研发投入以及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制造业出口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