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58)
2023(13622)
2022(11666)
2021(10991)
2020(9419)
2019(21377)
2018(21326)
2017(41742)
2016(22543)
2015(25347)
2014(25095)
2013(25043)
2012(22887)
2011(20175)
2010(20268)
2009(19043)
2008(19117)
2007(17001)
2006(15118)
2005(13832)
作者
(65076)
(53649)
(53550)
(50940)
(34501)
(25667)
(24422)
(21102)
(20443)
(19402)
(18515)
(18155)
(17147)
(16954)
(16557)
(16387)
(16170)
(15755)
(15434)
(15275)
(13234)
(13167)
(13053)
(12398)
(12058)
(11999)
(11992)
(11967)
(10661)
(10610)
学科
(94052)
经济(93927)
(92469)
(81857)
企业(81857)
管理(79668)
方法(44054)
数学(34728)
数学方法(34307)
(30015)
业经(29873)
(29828)
中国(23739)
(22548)
财务(22481)
财务管理(22445)
企业财务(21251)
农业(21007)
(20277)
技术(19327)
理论(18461)
(17698)
地方(16593)
(16416)
(16321)
贸易(16314)
(15947)
(15920)
(15840)
(15711)
机构
学院(324948)
大学(322521)
管理(136701)
(131031)
经济(128231)
理学(117079)
理学院(115923)
管理学(114086)
管理学院(113503)
研究(101025)
中国(82462)
(69004)
(63585)
科学(61662)
(51332)
财经(50489)
(50389)
(48629)
中心(46751)
业大(46698)
(45779)
研究所(45212)
北京(44004)
农业(40026)
(39618)
(39373)
师范(39075)
经济学(37933)
财经大学(37364)
(36820)
基金
项目(214587)
科学(169881)
研究(159657)
基金(156550)
(134329)
国家(133116)
科学基金(116535)
社会(100472)
社会科(95104)
社会科学(95078)
(83939)
基金项目(83205)
自然(76175)
自然科(74434)
自然科学(74420)
自然科学基金(73093)
教育(71539)
(69278)
编号(65570)
资助(64991)
成果(52313)
(46997)
重点(46695)
(46429)
(45058)
课题(43815)
创新(42625)
(41845)
项目编号(41066)
科研(40858)
期刊
(149091)
经济(149091)
研究(99178)
中国(58379)
管理(53638)
(50941)
(47723)
学报(44968)
科学(43766)
大学(34730)
(33109)
金融(33109)
农业(33059)
学学(32775)
教育(31016)
技术(29044)
业经(26486)
财经(24570)
经济研究(22130)
(20878)
问题(19316)
(18678)
技术经济(18316)
理论(16771)
现代(16465)
财会(15752)
图书(15455)
科技(15298)
实践(15193)
(15193)
共检索到482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伏平  
在经济一体化、自由化的趋势下,保险业的健康发展要求建立和完善以行业协会组织为主体的行业自律、以政府监管机构为主体的国家监管和以资信评估机构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针对国内保险业发展状况,笔者认为,我国保险业对资信评估业的需求必将急剧增长;对资信评估业的供给则是多方面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徐华  魏孟欣  陈析  
本文采用CoVaR方法,结合分位数回归,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保险公司的系统性风险状况,并对比我国保险业与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保险公司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明显,且系统性风险通过关联度进行传染,但溢出强度存在差异;保险业的系统性风险在时间维度上存在周期性,同时保险公司的非传统保险比例越高,其系统性风险也越大;混业经营的保险集团其系统性风险贡献度显著高于其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对抑制保险公司的风险溢出水平较对系统性风险的抑制更为显著;此外,保险业对银行业有系统性影响,但小于银行业对保险业的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清波  
本文在论述开展企业资信评估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企业资信评估涉及到的几个重要问题,即影响企业资信状况的因素、企业资信级次的划分和资信级次的评定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分析和阐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邵同忠  
我国国内保险业务恢复10多年来呈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但是,目前的经营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保险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如果现在不能突出地抓好保险的管理问题,我们的业务发展终究要被管理的落后所贻误。保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大课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顾海峰  
金融担保又称"信用担保"。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金融担保市场承担着重要的金融功能。文章从资金和信用两大因素出发,设计中小企业资信评估系统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主要由财务指标体系与非财务指标体系构成。并针对中小企业资信程度所呈现的模糊性特征,运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中小企业资信评估系统的评判模型与方法,以实现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识别目标。本研究将不仅发展和完善金融风险管理理论,而且对于提升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业在担保实践中的风险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业的科学化发展进程,实现我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顾海峰  
金融担保又称"信用担保"。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金融担保市场承担着重要的金融功能。文章从资金和信用两大因素出发,设计中小企业资信评估系统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主要由财务指标体系与非财务指标体系构成。并针对中小企业资信程度所呈现的模糊性特征,运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中小企业资信评估系统的评判模型与方法,以实现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识别目标。本研究将不仅发展和完善金融风险管理理论,而且对于提升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业在担保实践中的风险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业的科学化发展进程,实现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与现实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聂莉萍  
科技型中小企业资信风险的变化较一般企业更加频繁。针对这一动态特征,运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其进行资信评估,并构建动态模型。该模型主要在回归分析的基础上,选取预测因子,对违约参数进行估计。经实证分析发现,卡尔曼滤波方法精度较高,稳定性较好,基于该方法所构建的评估模型能根据资信风险变化的动态特征进行有效的资信评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唐继军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日前表示,我国公司债市场启动的时机已经成熟,屠光绍认为,中国大力发展公司债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中国的融资体系中,依靠银行体系进行间接融资比重较大,直接融资比例较低,这不利于金融结构的完善,应该提高直接融资,尤其是债券市场的比重。资信评估作为市场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对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我国企业债券资信评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试图在对我国资信评估业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阐述我国企业债券资信评估工作的一些不足,以冀能有助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完颜瑞云  锁凌燕  
新技术正在融入并深刻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而且已经成为当前引领保险业变革的关键因素。保险科技的应用已经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并有望继续加速。要把握技术进步带来的重要机遇,有必要就其对保险业的影响进行深入解构和研判,本文从实证的角度检验保险科技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针对保险业的核心业务维度,即负债端、资产端和风险承担行为等三个方面,选择我国31个省区2007~201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就保险科技对保险业的作用与影响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为行业发展和监管提出了较为坚实的事实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保险科技对负债端、资产端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是显著且稳健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俊杰  徐国锋  王希文  李全新  
发展农业保险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武功农科中心协委会杨俊杰徐国锋王希文李全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土地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90%,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农业是民族的绿色心脏,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基础产业,亦称人类的哺乳业,是全社会的产业,是...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成丽英  
中国保险业国际化已在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中国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与发展、保险业结构调整、金融体制不断完善、保险公司快速成长是中国保险业国际化的重要条件。目前,中国保险业在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保险业人才队伍、保险公司风险管控、保险服务贸易均衡发展、保险国际化相关法制与保险监管体系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快完善我国保险国际化的政策法律体系、促进外资保险发挥积极作用、积极探索我国保险业"走出去"战略与政策措施、加快保险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保险监管体系、促进保险监管国际交流与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