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03)
2023(19732)
2022(16603)
2021(15511)
2020(13109)
2019(29891)
2018(29397)
2017(57145)
2016(30397)
2015(33688)
2014(33286)
2013(32824)
2012(29970)
2011(26552)
2010(26624)
2009(24980)
2008(24006)
2007(21135)
2006(18342)
2005(16474)
作者
(85810)
(71235)
(70573)
(67268)
(45495)
(34195)
(32301)
(27819)
(27093)
(25453)
(24312)
(24081)
(22562)
(22329)
(22152)
(22144)
(21299)
(20905)
(20486)
(20363)
(17384)
(17378)
(17336)
(16373)
(16032)
(15859)
(15776)
(15683)
(14190)
(14000)
学科
(121357)
经济(121213)
(107060)
管理(96986)
(93189)
企业(93189)
方法(57729)
数学(47699)
数学方法(47099)
(38163)
(36356)
中国(35510)
业经(34754)
(30419)
金融(30417)
(29553)
银行(29512)
(28254)
(27502)
(27457)
财务(27423)
财务管理(27377)
企业财务(26073)
农业(25634)
地方(23238)
理论(23074)
(22855)
技术(22277)
(20964)
贸易(20950)
机构
学院(424222)
大学(422769)
管理(172604)
(172523)
经济(168942)
理学(148471)
理学院(146934)
管理学(144430)
管理学院(143643)
研究(135896)
中国(112755)
(89072)
(83676)
科学(82608)
(69324)
(67014)
财经(66759)
中心(64567)
业大(62214)
(61997)
(60876)
研究所(60807)
北京(55942)
农业(54308)
经济学(52409)
(51462)
师范(50932)
(50588)
财经大学(49978)
(49623)
基金
项目(288725)
科学(228399)
基金(212079)
研究(210538)
(184321)
国家(182576)
科学基金(158686)
社会(134155)
社会科(127250)
社会科学(127215)
(112003)
基金项目(111969)
自然(103863)
自然科(101499)
自然科学(101474)
自然科学基金(99668)
教育(96023)
(93664)
资助(87807)
编号(84762)
成果(67465)
重点(63926)
(63791)
(61577)
(60834)
课题(57424)
创新(57065)
国家社会(55663)
科研(55495)
教育部(55089)
期刊
(185804)
经济(185804)
研究(125233)
中国(79045)
(67357)
管理(66065)
学报(64323)
(63476)
科学(60368)
(53013)
金融(53013)
大学(49974)
学学(47496)
农业(43375)
教育(39553)
技术(37851)
财经(33082)
业经(31335)
经济研究(29247)
(28369)
(24362)
问题(23710)
技术经济(21765)
理论(20448)
财会(20001)
现代(19919)
(19842)
科技(19659)
商业(18632)
统计(18598)
共检索到626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桂虎  郭金龙  
保险业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其资产负债流动性错配可能引发的风险隐患值得重点关注与研究。本文首先总结了OECD国家保险业资产负债流动性错配现状,然后使用Krishnamurthy等(2016)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保险业资产负债流动性错配指数。接下来,使用IMF统计的金融稳定指数和金融危机数据,分别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logit模型对35个OECD国家的保险业资产负债流动性错配指数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保险业资产负债流动性错配指数与金融稳定指数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金融危机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该指数会促进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增加。该指数平方项的回归结果并不显著,表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在解释了结论的内在机理和基于中国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之后,本文给出了其对中国的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赫国胜  孟楠  
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是引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重要原因,而银行业过度的期限错配行为则会带来系统性问题。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银行业创新步伐加快,一段时期内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呈现扩大趋势,流动性问题凸显,风险事件频发。从商业银行业务实践出发,分析我国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的形成机制,基于同群效应视角,实证研究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效应有较大意义。结果表明:受外部经济环境、行业同质化经营及最后贷款人制度等因素影响,我国银行业尤其是区域性银行间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行为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同时,银行自身及同群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对流动性风险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且对不同类型银行具有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为有效控制银行业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防范流动性风险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  白鹤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休亨瑞·乔德里  于东智  
本书介绍了银行业基本的经营艺术,即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风险管理。在介绍关于银行资本、货币市场、收益率曲线和市场风险对冲等背景知识的基础上,讨论了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过程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ALCO)的角色,认为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是银行最重要的高级管理层委员会之一。随后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进行讨论,并对主要的流动性计量指标进行阐述;分析了银行战略和收益,认为银行战略需要将关注点集中于在不同的商业周期阶段中获取可持续性的收益上。最后讨论了监管资本、驱动银行战略的资本可得性和后续处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叶华  
文章以资产负债表为切入点,从金融杠杆的角度构建基于风险调整的金融资产总供求模型,分析系统性风险(由金融市场外部因素导致)和系统风险(由金融市场内部因素导致)引发金融危机的机制,并重点阐述和论证个别风险系统化导致风险转移、积累和集聚的机制以及金融危机的发生。分析表明,杠杆交易机制使得金融市场具有天然的不稳定和脆弱性;个别风险对冲是金融市场系统风险积累和集聚的源头之一;做市商制度为个别风险对冲转化为系统风险提供了渠道;系统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导致金融危机的过程和机制相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沈沛龙  樊欢  
政府资产是政府债务顺利偿还的基础,当政府资产低于其负债时,政府债务将面临一定风险,因此基于政府资产负债的视角,本文结合中国实际首先编制了一个简化的政府"可流动性资产"负债表,然后,分析了1998—2008年我国政府仅考虑直接债务时的政府债务风险,并且对2009—2010年的政府债务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2003—2006年因外汇储备急剧增长使我国政府债务风险总体较小且比较稳定,但因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政府债务风险在此期间前后的两次金融危机中都比较大,金融危机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显著。研究还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短期降低政府债务风险具有明显效果,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美国次贷危...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礼卿  张宇阳  欧阳远芬  
系统性风险是评估国际资本流动影响一国金融系统稳定的核心概念。本文选取53个样本经济体2000—2018年的季度数据,考察净资本流入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系,并从资本流动构成和经济体发展水平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金融发展程度以及资本管制、汇率制度、宏观审慎政策等如何影响净资本流入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系。面板回归结果表明,净资本流入对银行信贷和住房价格具有显著推升作用,并且因资本流动构成和经济体发展水平而有所差异。拓展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经济体,资本流动对系统性风险的推动作用较弱;资本管制、弹性汇率制度和宏观审慎政策等可以抑制资本流动引起的系统性风险,特别是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相关政策措施效果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岩渠   何阳   喻采平  
资产具备异质性是金融机构的重要特征,异质性是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建立一个具备资产异质性的改进复杂网络模型,研究我国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系统重要性资产、系统重要性机构以及系统脆弱性机构。以2015—2022年42家银行年报数据,结合最大熵法和最小密度法构建银行间网络,模拟不同冲击强度下,金融系统在违约清算渠道和降价抛售渠道造成的系统性风险。通过抛售受冲击资产的方式测量各项资产的重要性程度,将首轮抛售银行作为间接渠道的系统性风险来源。研究发现:银行系统降价抛售、违约清算单独产生的系统性风险较低,但叠加渠道造成的风险具有强大的破坏力;从研究结果看,我国的系统制造业、交运仓储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资产为银行系统的系统重要性资产;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招商银行系统重要性程度高;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是系统脆弱性银行;各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由于灵活经营造成趋同性投资,是间接渠道传染风险的主要来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瑾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主要国际组织和经济体进行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宏观审慎管理的根本目标。本文在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设计构建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指标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指数,并对上海市的情况开展实证研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军  王敏  
资产负债表分析法(Balance Sheet Approach)是IMF开发并致力推广的宏观审慎分析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首次尝试将该方法运用于我国的区域金融风险分析。通过建立包括公共部门、政策性银行、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地方法人银行、大中型企业、私人及小型企业在内的六部门资产负债表头寸矩阵,全面考察了2005年至2009年被考察区域的宏观经济金融各部门在期限错配、清偿力和资本结构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并指出地方法人银行的期限错配、金融部门债权过于集中及大中型企业杠杆率提高等问题可能加剧区域经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涤龙  陈双莲  
维持金融体系稳定、预防金融危机对于一国的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准确地测度系统性金融风险则是基本前提。本文基于CRITIC赋权法构建金融压力指数(FSI),并从银行、房地产、股票市场和外部金融市场综合测度我国面临的金融压力。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在2008年末达到了金融压力指数的较大值,处于需要关注的金融压力时期,说明当时我国面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较为严重;从2012年开始,系统性金融风险又达到较高水平,并且抖动较为严重,2012年2月和2013年2月的金融风险指数分别达到0.6747和0.6910,说明系统性金融风险仍然较为严峻,要谨防风险的意外冲击。整体来看,该方法的测度结果较好地吻合了我国的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庆  苏薪茗  
随着我国银行业经营环境、业务模式、资金来源的变化,部分商业银行出现资产流动性降低等问题。本文结合"新办法"对流动性风险监管升级作出详细阐述,对于当前我国银行业改进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汤淳  刘晓星  
利用四种风险测度建立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体系,基于模糊评价方法与基分类器构建集成分类算法,结合孤立森林对风险的分类预警系统性金融风险,并深入分析预警指标的特征重要性及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静态及动态影响。研究表明:集成分类算法是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数据降维能够进一步提升预警精度且更适用于对极端尾部事件的预警,而滞后期及分类数目的增加则会明显降低预警准确性。预警过程中,股票市场、外部市场及银行体系指标具有较高的特征重要性,这些指标在极端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时期以股市的高位波动及利差收窄为主要特征,同时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还具有明显的时变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联盛  
防范金融风险的首要任务是甄别和认识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与经济基本面紧密相关,往往呈现出非常强的"顺周期性",即当经济形势向好之时,系统性风险基本无影无踪;当经济形势较差之时,系统性风险反而会更加显著。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处在一个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三期叠加"的阶段,宏观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陶玲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复杂,一旦发生,将导致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难以发挥功能,严重时会引发金融危机,影响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当前,在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叠加的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面临的风险上升并逐步显现,如何有效地识别、防范和化解风险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从不同时期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复杂,传染性极强,破坏性极大,一旦发生,将导致金融机构、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