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0)
- 2023(11764)
- 2022(9446)
- 2021(8299)
- 2020(7128)
- 2019(15513)
- 2018(15074)
- 2017(30093)
- 2016(15547)
- 2015(16918)
- 2014(16903)
- 2013(17128)
- 2012(16022)
- 2011(14154)
- 2010(14660)
- 2009(14131)
- 2008(14076)
- 2007(12853)
- 2006(11721)
- 2005(11167)
- 学科
- 济(100635)
- 经济(100551)
- 业(77014)
- 企(68503)
- 企业(68503)
- 管理(60899)
- 方法(36272)
- 业经(28845)
- 数学(28396)
- 数学方法(28274)
- 财(26682)
- 农(24646)
- 地方(22772)
- 中国(21369)
- 农业(18878)
- 务(18787)
- 财务(18783)
- 财务管理(18764)
- 企业财务(17798)
- 制(17683)
- 技术(15834)
- 和(14671)
- 策(14510)
- 地方经济(14480)
- 体(14288)
- 划(13884)
- 银(13408)
- 银行(13396)
- 融(13250)
- 金融(13249)
- 机构
- 学院(241556)
- 大学(235151)
- 济(121602)
- 经济(119762)
- 管理(97890)
- 理学(83181)
- 理学院(82373)
- 管理学(81525)
- 管理学院(81054)
- 研究(78824)
- 中国(67000)
- 财(55955)
- 京(47723)
- 财经(44312)
- 科学(42940)
- 经(40161)
- 经济学(39273)
- 所(39008)
- 江(37442)
- 中心(35342)
- 经济学院(35268)
- 农(34993)
- 研究所(34687)
- 财经大学(32551)
- 北京(30052)
- 业大(29241)
- 商学(29182)
- 州(28954)
- 商学院(28916)
- 院(28149)
- 基金
- 项目(150100)
- 科学(121973)
- 基金(113087)
- 研究(111479)
- 家(96027)
- 国家(95188)
- 科学基金(84865)
- 社会(77954)
- 社会科(74125)
- 社会科学(74107)
- 基金项目(59252)
- 省(58554)
- 自然(51839)
- 自然科(50700)
- 自然科学(50691)
- 自然科学基金(49888)
- 教育(47801)
- 划(46764)
- 资助(45860)
- 编号(42008)
- 发(34546)
- 创(33936)
- 业(33902)
- 部(33608)
- 国家社会(33521)
- 重点(33426)
- 成果(32107)
- 创新(30990)
- 人文(29876)
- 制(29623)
- 期刊
- 济(145545)
- 经济(145545)
- 研究(78667)
- 财(46056)
- 管理(42634)
- 中国(41916)
- 农(32726)
- 科学(29990)
- 融(28649)
- 金融(28649)
- 学报(27446)
- 经济研究(24227)
- 财经(23813)
- 业经(22782)
- 技术(22479)
- 大学(22233)
- 农业(22186)
- 学学(21891)
- 经(20666)
- 问题(18360)
- 技术经济(17314)
- 世界(13900)
- 贸(13861)
- 业(13638)
- 统计(13440)
- 现代(13006)
- 商业(12982)
- 策(12752)
- 经济管理(12543)
- 国际(11967)
共检索到374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秀娟 黄解宇
理论分析表明,保险业规模结构会影响经济增长,而保险业区域结构会影响区域经济差距。基于全国31个省区2006-201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寿险业规模结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面效应,而财险业规模结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统计上不显著。基于全国以及各个省区1990-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保险业区域结构与区域经济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不存在短期动态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保险业区域结构是区域经济差距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保险业结构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差距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邵全权
本文在扩展的索洛增长模型的框架基础上,从理论上阐述了发展保险业、促进保险业竞争及反垄断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中国31个省市在1999—2008年间的面板数据,利用联立方程模型(3SLS)和系统GMM方法进行了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险业发展和保险业结构从垄断向竞争的调整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基于此,我们构造相对保险深度指标对全国样本进行分类,并未改变上述实证结论。但保险业与其他行业的互动、保险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相互作用,在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式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
关键词:
保险业结构 区域差异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天舒 黄俊
针对地区经济集中于少数企业这一有趣现象,本文利用1998~2007年县级工业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了我国区域经济集中的形成及对地方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寻租越严重的地区,经济的集中度越高,表现为少数企业占据了地方经济的大部分比重。基于资源禀赋的分析显示,当地区资源越丰富时,随着企业寻租动机的增强,区域经济集中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尽管集中的区域经济有助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但由于我国区域经济的集中更多是寻租的结果,由此阻碍了地区经济发展。最后,高度集中的区域经济仅使少数人获益而减少了大多数人的竞争福利,从而扩大了地区收入差距。
关键词:
寻租 资源禀赋 经济增长 收入差距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岳书敬
在考虑人力资本要素的基础上,将中国30个省份1990—2005年的经济增长分解为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分别考察了三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然后使用绝对收敛方程分析了它们的收敛效应。结果显示,1990—2005年中国30个省份的技术效率为0.8;经济增长的77%是由要素投入增加推动的,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23%左右;技术进步是推动TFP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地区间经济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的差距不仅需要要素积累,还需要增强落后区域的技术进步能力。
关键词:
经济增长 Malmquist生产率 收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邵全权
本文运用2004—2013年季度数据建立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引入保险业发展与产寿险结构作为控制变量,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比较了该经济系统的不同控制方案。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长期均衡的非线性关系;寿险业发展会抑制经济增长,并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财险业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如果扩大财险业相对于寿险业的规模,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增长;引入稳定度的最优控制可以有效缩短控制时间,但也会产生较高控制力度与社会福利损失。通过比较不同控制措施和控制方案,本文建议通过控制产寿险结构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以较低控制成本实现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邵全权
本文运用2004~2014年季度数据建立经济增长与保险业发展的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引入保险市场结构与产寿险结构作为控制变量,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比较了不同控制方案对经济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与保险业发展存在长期均衡的非线性关系;保险市场集中度降低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产寿险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在对该经济系统进行最优控制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控制偏好,在控制时间、社会福利损失与控制成本之间进行选择;最优控制的结果要求降低保险市场集中度,提高寿险业相对于产险业的规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广众
本文通过引入人力资本的溢出效益,在对均衡经济增长路径求解的基础上,说明人力资本积累效率的差距将内生地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差距的扩大。本文的分析说明了政府通过对人力资本积累进行补贴,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谌莹 张捷 石柳
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可持续发展,但在中国,主体功能区划的客观事实是生态功能区与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在空间上高度重合。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扩展形式构建实证模型,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优化、重点开发区的统计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主体功能区划之间的经济差距。发现两类地区的真实生产总值差距悬殊,主要是由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投入的地区差异、投入要素产出效率以及产业结构的差异所造成。随后,从两类地区分别选取中等人均真实生产总值样本进行平行趋势检验,进而展开双重差分实证研究,发现主体功能区政策的实施扩大了两组样本的经济增长差距。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严成樑
文章估算了产业结构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研究发现,1978~2013年,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再配置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25.37%。近年来,服务业部门劳动力占比提高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上升。在此基础上,作者考察了产业结构变迁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贡献。研究发现,相对于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人口增长和技术差异而言,产业结构变迁对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作用力度更大。文章认为应加快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以实现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不断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区域差距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博 邵全权
既有研究表明保险业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对保险业市场结构的变化能否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却相对偏少。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经济增长的驱动要素、结构、稳定性和福利效应4个维度22个指标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增长质量,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方法使用1999~201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保险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关系进行考察。实证结果表明:财寿险市场集中程度和竞争程度的提高都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但保险业盲目反垄断会抑制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同时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反过来也会加剧保险业的垄断程度。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保险深度和密度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翔 胡锐
文章基于1990~2011年中国省域保险业面板数据,根据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近似相等的原则将全国分为三组,分别建立不同类型的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保险业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晓鹏
改革开放20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三大地带为基本地缘格局的区域差距也在不断的扩大与升级。并且,这种差距表现为多层次和全方位的。从三大地带来看,不仅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在拉大,而且三大地带内部的差距也有不断扩张的趋势。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区域差距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现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区域差距会自行缩小。但是,现实的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和相关的实证研究都已表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仅仅依靠市场力量不仅无法使区域经济差距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迹象。那么,区域差距与经济增长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以及区域差距-区域增长-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联动关系,就成为...
关键词:
区域差距 经济增长 联动模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春蕾 王新军
为研究保险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选取2001~2011年我国大陆30个省份(不含西藏)保险密度和人均GDP的面板数据,分别进行全国以及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保险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短期及因果关系检验,分组计算经济增长对保险业发展的贡献度,得出如下结论:全国层面经济增长是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保险业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增长;区域层面经济增长和保险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一致,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邵全权
本文在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框架下构建了保险业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模型显示,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门槛效应和多重均衡现象,在保险业发达的情形下,经济增长和保险业发展相互促进;在保险业不发达的情形下,经济增长存在低水平陷阱。本文以寿险业为例,运用中国各省份1999~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门槛回归估计结果显示,寿险业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随着人均GDP和保险密度进入更高的区制,寿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提高;当相对寿险深度跨越更高的门槛值后,寿险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程度降低。
关键词:
保险业 经济增长 多重均衡 门槛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改栋 赵花兰
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两类结构。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 ,两种结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共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增长。本文从两者的结合角度 ,通过历史、实证的分析方法 ,来研究这一结合体对省级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认为产业 -空间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