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80)
- 2023(14295)
- 2022(11757)
- 2021(10587)
- 2020(9049)
- 2019(19915)
- 2018(19458)
- 2017(38073)
- 2016(20015)
- 2015(21858)
- 2014(21656)
- 2013(21815)
- 2012(20180)
- 2011(17987)
- 2010(18358)
- 2009(17594)
- 2008(17433)
- 2007(15948)
- 2006(14404)
- 2005(13507)
- 学科
- 济(113154)
- 经济(113055)
- 业(87267)
- 企(76378)
- 企业(76378)
- 管理(72745)
- 方法(44403)
- 数学(35952)
- 数学方法(35769)
- 业经(30785)
- 财(29290)
- 农(29160)
- 中国(24230)
- 地方(21851)
- 务(21308)
- 农业(21294)
- 财务(21293)
- 财务管理(21269)
- 制(20995)
- 企业财务(20231)
- 技术(17693)
- 贸(17522)
- 贸易(17509)
- 学(17211)
- 易(16976)
- 银(16667)
- 银行(16623)
- 融(16129)
- 金融(16129)
- 体(15910)
- 机构
- 学院(306497)
- 大学(301845)
- 济(145566)
- 经济(143253)
- 管理(122847)
- 理学(104947)
- 理学院(103940)
- 管理学(102629)
- 管理学院(102074)
- 研究(101935)
- 中国(85186)
- 财(66733)
- 京(62212)
- 科学(58921)
- 农(55398)
- 财经(53218)
- 所(51756)
- 经(48431)
- 江(46487)
- 研究所(46480)
- 中心(46328)
- 经济学(45956)
- 业大(45373)
- 农业(43714)
- 经济学院(41334)
- 财经大学(39384)
- 北京(39106)
- 州(36150)
- 院(35833)
- 商学(35797)
- 基金
- 项目(196563)
- 科学(156585)
- 基金(147704)
- 研究(137426)
- 家(129371)
- 国家(128274)
- 科学基金(111633)
- 社会(93768)
- 社会科(89194)
- 社会科学(89169)
- 基金项目(78115)
- 省(75894)
- 自然(72822)
- 自然科(71238)
- 自然科学(71218)
- 自然科学基金(70078)
- 划(62513)
- 资助(60720)
- 教育(60043)
- 编号(50934)
- 重点(43784)
- 部(43472)
- 创(43377)
- 发(42940)
- 业(42659)
- 国家社会(40054)
- 创新(39916)
- 成果(38453)
- 科研(37617)
- 教育部(37482)
- 期刊
- 济(167938)
- 经济(167938)
- 研究(93204)
- 中国(54471)
- 财(54461)
- 管理(51473)
- 农(50066)
- 学报(46340)
- 科学(44327)
- 融(36408)
- 金融(36408)
- 大学(35513)
- 学学(34796)
- 农业(33501)
- 财经(28538)
- 经济研究(28079)
- 技术(26754)
- 业经(26592)
- 经(24630)
- 问题(21489)
- 业(19983)
- 技术经济(19881)
- 贸(17013)
- 世界(16373)
- 商业(16158)
- 统计(15549)
- 现代(15306)
- 国际(15219)
- 策(14763)
- 经济管理(14314)
共检索到466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邵全权
本文运用2004~2014年季度数据建立经济增长与保险业发展的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引入保险市场结构与产寿险结构作为控制变量,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比较了不同控制方案对经济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与保险业发展存在长期均衡的非线性关系;保险市场集中度降低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产寿险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在对该经济系统进行最优控制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控制偏好,在控制时间、社会福利损失与控制成本之间进行选择;最优控制的结果要求降低保险市场集中度,提高寿险业相对于产险业的规模。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邵全权
本文在扩展的索洛增长模型的框架基础上,从理论上阐述了发展保险业、促进保险业竞争及反垄断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中国31个省市在1999—2008年间的面板数据,利用联立方程模型(3SLS)和系统GMM方法进行了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险业发展和保险业结构从垄断向竞争的调整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基于此,我们构造相对保险深度指标对全国样本进行分类,并未改变上述实证结论。但保险业与其他行业的互动、保险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相互作用,在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式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
关键词:
保险业结构 区域差异 经济增长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博 邵全权
既有研究表明保险业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对保险业市场结构的变化能否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却相对偏少。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经济增长的驱动要素、结构、稳定性和福利效应4个维度22个指标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增长质量,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方法使用1999~201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保险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关系进行考察。实证结果表明:财寿险市场集中程度和竞争程度的提高都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但保险业盲目反垄断会抑制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同时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反过来也会加剧保险业的垄断程度。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保险深度和密度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天龙 范静
针对已有文献并未将"空间因素"纳入到"保险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范式的事实,文章以梳理保险业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为基础,运用2007-2014年全国31个省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财产保险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验证保险业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突出保险业市场结构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得出研究结论:财产保险业可以通过稳定第二产业的经营助力经济增长,而且经济开放程度、人力资本、财政支出、通货膨胀等因素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研究最后提出降低保险市场的垄
关键词:
财产保险 市场结构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天龙 范静
针对已有文献并未将"空间因素"纳入到"保险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范式的事实,文章以梳理保险业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为基础,运用2007-2014年全国31个省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财产保险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验证保险业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突出保险业市场结构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得出研究结论:财产保险业可以通过稳定第二产业的经营助力经济增长,而且经济开放程度、人力资本、财政支出、通货膨胀等因素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研究最后提出降低保险市场的垄断程度、提高经济的开放程度、提升人力资本、增加财政支出、降低通货膨胀等建议,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
关键词:
财产保险 市场结构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天龙 范静
针对已有文献并未将"空间因素"纳入到"保险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范式的事实,文章以梳理保险业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为基础,运用2007-2014年全国31个省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财产保险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验证保险业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突出保险业市场结构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得出研究结论:财产保险业可以通过稳定第二产业的经营助力经济增长,而且经济开放程度、人力资本、财政支出、通货膨胀等因素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研究最后提出降低保险市场的垄
关键词:
财产保险 市场结构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秀娟 黄解宇
理论分析表明,保险业规模结构会影响经济增长,而保险业区域结构会影响区域经济差距。基于全国31个省区2006-201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寿险业规模结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面效应,而财险业规模结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统计上不显著。基于全国以及各个省区1990-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保险业区域结构与区域经济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不存在短期动态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保险业区域结构是区域经济差距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保险业结构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差距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蒲成毅 潘小军
通过保险产品结构与消费者满意度关系的研究,认为随着保险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消费者数量与消费偏好层次结构的改变,只要按照保险产品功能结构与消费者满意度间的合理匹配关系来经营,就能够有效地避免保险资源浪费,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速度经济的最佳结合,实现保险经济活动的价值最大化,实现保险业最优增长,即健康持续发展。而保险产品结构变化和保险产业结构演化则是消费者需求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要求与保险业研发推出多样化的功能险种的能力间的矛盾运动结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伟 刘永东 邓一婷
针对传统方法的局限,本文提出了一套适用于保险业国际比较的新范式。首先构建世界保险业"普通增长模型",提出"基准深度比"这一新指标;其次构建世界保险业"调整增长模型",提出保险业增长结构"三分法";最后,在以上两个模型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要素和制度要素在保险业长期增长中的不同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第一,在新指标下,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保险业增长水平较传统指标显著增高,而发达国家的保险业增长水平较传统指标显著降低。第二,从增长结构看,总体而言,发达国家的保险业增长主要依靠经济要素的拉动,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保险业增长则主要依靠制度要素的推动。第三,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制度要素对保险业增长的贡献...
关键词:
保险 增长 国际比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彭雪梅 崔微微
保险业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及由实践经验数据所得结论并未达成一致共识,部分学者认为保险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同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保险业的经济助推作用并不明显。本文基于1999~2017年财险和寿险月度数据,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研究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得出如下结论:整体上,保险业对经济增长能够产生促进效应,并且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促进作用愈发显著;财险和寿险的发展均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地直接促进作用,在不同的期限结构时点,其持续程度与显著程度不同;此外,保险业对经济增长还存在持续的间接促进作用。该结论对于新常态下的保险监管政策制定者存在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春蕾 王新军
为研究保险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选取2001~2011年我国大陆30个省份(不含西藏)保险密度和人均GDP的面板数据,分别进行全国以及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保险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短期及因果关系检验,分组计算经济增长对保险业发展的贡献度,得出如下结论:全国层面经济增长是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保险业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增长;区域层面经济增长和保险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一致,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邵全权
本文在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框架下构建了保险业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模型显示,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门槛效应和多重均衡现象,在保险业发达的情形下,经济增长和保险业发展相互促进;在保险业不发达的情形下,经济增长存在低水平陷阱。本文以寿险业为例,运用中国各省份1999~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门槛回归估计结果显示,寿险业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随着人均GDP和保险密度进入更高的区制,寿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提高;当相对寿险深度跨越更高的门槛值后,寿险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程度降低。
关键词:
保险业 经济增长 多重均衡 门槛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邵全权
本文运用2004—2013年季度数据建立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引入保险业发展与产寿险结构作为控制变量,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比较了该经济系统的不同控制方案。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长期均衡的非线性关系;寿险业发展会抑制经济增长,并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财险业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如果扩大财险业相对于寿险业的规模,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增长;引入稳定度的最优控制可以有效缩短控制时间,但也会产生较高控制力度与社会福利损失。通过比较不同控制措施和控制方案,本文建议通过控制产寿险结构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以较低控制成本实现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盛桢智 陆刃波
商业寿险产品是消费者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后 ,处理剩余资金的方式之一。中国寿险业近 2 0年的发展中 ,产品结构由储蓄型转向保障型 ,到近两年热销投资型产品 ,期间出现不少值得思索的问题。本文以中国 5 0城市保险市场调研课题的数据为基础 ,从市场消费需求角度阐述 ,未来几年国内寿险市场的产品结构将以保障型产品为主 ,在经济发达城市以“保障 +投资理财”型产品为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