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78)
2023(12698)
2022(10259)
2021(9410)
2020(8224)
2019(17914)
2018(17449)
2017(32678)
2016(17264)
2015(19286)
2014(19037)
2013(18599)
2012(17389)
2011(15154)
2010(16228)
2009(16081)
2008(15686)
2007(14643)
2006(13240)
2005(12553)
作者
(49247)
(40794)
(40685)
(38469)
(26373)
(19599)
(18723)
(15687)
(15576)
(14901)
(13929)
(13892)
(13399)
(12998)
(12830)
(12583)
(12155)
(11949)
(11781)
(11605)
(10201)
(10080)
(9911)
(9404)
(9403)
(9250)
(9203)
(9008)
(8161)
(8105)
学科
(82255)
(73656)
企业(73656)
(72773)
经济(72653)
管理(65717)
方法(29866)
(28448)
金融(28448)
业经(27767)
(27481)
(27324)
银行(27311)
中国(26554)
(26385)
(26059)
(22168)
数学(21664)
数学方法(21391)
(20880)
财务(20845)
财务管理(20812)
企业财务(19727)
农业(18924)
技术(16690)
理论(16155)
(15071)
(14928)
(13727)
贸易(13711)
机构
学院(249424)
大学(246280)
(106815)
经济(104631)
管理(99130)
理学(82900)
理学院(82102)
管理学(80885)
管理学院(80416)
研究(78221)
中国(74371)
(56755)
(51706)
财经(43404)
科学(43177)
(40906)
(40884)
中心(39559)
(39258)
(38710)
研究所(33989)
北京(32993)
(32922)
业大(32575)
经济学(32409)
财经大学(32005)
农业(31723)
经济学院(29213)
商学(28862)
商学院(28606)
基金
项目(150541)
科学(120184)
研究(113614)
基金(111145)
(94814)
国家(93543)
科学基金(82319)
社会(74777)
社会科(70768)
社会科学(70746)
(58990)
基金项目(57326)
自然(51474)
教育(50977)
自然科(50404)
自然科学(50389)
自然科学基金(49580)
(47560)
资助(45954)
编号(45205)
成果(37559)
(34673)
(34469)
(33499)
重点(33134)
(32023)
创新(31338)
国家社会(30931)
课题(30896)
(30462)
期刊
(128582)
经济(128582)
研究(81793)
中国(55477)
(48464)
(45751)
金融(45751)
管理(43391)
(40207)
学报(33369)
科学(32549)
大学(27141)
农业(26224)
学学(25596)
教育(23647)
财经(22681)
技术(22359)
业经(21728)
(19485)
经济研究(19282)
(15792)
问题(15692)
技术经济(14505)
财会(14109)
(13744)
世界(13335)
国际(13233)
现代(12862)
理论(12538)
会计(12334)
共检索到410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霞  
由于风险分散的内在性、风险传染的有限性以及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保险业在一国金融稳定中具有十分独特的作用。保险与银行之间的相互渗透,一方面能够在微观上因机构间不同的风险状况分散集团风险,在宏观上因行为方式的不同对金融稳定发挥不同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会通过股权纽带联系与金融工具交易等渠道,导致跨部门的风险传染,因此有必要在加快发展保险业成为金融体系三大支柱的同时,充分认识保险业作为不稳定来源的可能,有效防范银行与保险的跨部门风险传染。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肖文东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因其顺周期性等技术缺陷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从金融稳定的角度,对公允价值计量和金融资产减值模型进行了反思,并介绍了I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修订工作的最新进展,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倩  
本文以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巨额保险资金使用问题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我国保险业资金的使用现状。本文从资金使用规模,结构,收盖章,风险和监管等五个方面探讨了现阶段保险业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拓宽投资渠道、加强资金运用管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监管等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瑭玮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危机延伸到保险业导致美国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由政府接管,金融危机使得人们更深层次地意识到风险管理对于金融业的重大意义。保险作为一种风险管理方式,其行业自身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借鉴国外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策略,并结合我国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的经验与实际情况,提出关于构建我国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唐金成  王演艺  
后金融危机时代,与资本市场关联密切、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再保险行业迎来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再保险行业尚处于初级阶段,面对对外开放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国再保险业需要巧妙应对全球再保险市场的竞争压力。本文通过对我国再保险业竞争力的SWOT分析,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探讨了未来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提升中国再保险业市场竞争力的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志强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来势之猛、影响之烈、波及范围之广,在近代史上绝无仅有。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经济,也影响了中国金融经济。尽管我国金融业、金融市场在规模、发展程度上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湖北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研究中心《武汉金融》编辑部课题组  王国红  吴光明  
"构建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稳定机制"高层研讨会认为,目前中国正处于"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已经止跌企稳,投资将在经济增长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2010年中国经济将继续恢复,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仍然严峻,不仅导致危机的各种因素没有解决,而且在危机救济中还产生了一些副效应。会上,与会专家讨论了关于金融稳定的理论思考、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反思与应对、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判断、后危机时代的隐忧、产能过剩问题、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增长问题、中国经济形势判断与展望等议题,会议对构建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稳定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指导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天勇  
本文从货币运行效率的角度,采用实证的方法,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人民币发行量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稳定人民币币值的对策措施:弘扬传统文化、发展经济组织、扩大政府事权、资产证券化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谌争勇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引起各国对其金融监管制度和金融稳定机制的深刻反思和积极改革。本文以益阳市为实证,从区域经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运行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当前区域金融稳定的隐忧,旨在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林  赵永亚  司登奎  
目前,学术界鲜有关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保险业发展是否影响金融稳定的经验研究。文章选取1999~2017年"金砖五国"的年度数据为样本,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金砖国家保险业发展对金融稳定的影响。通过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与纠偏虚拟变量最小二乘法(LSDVC)对模型进行估计发现,"金砖五国"保险业发展与金融稳定显著相关,且二者间呈"倒U型"关系。通过测算保险业发展作用于金融稳定的风险临界值发现,当保险业资产占GDP比重达到所测算的阈值区间[47.96%,54.94%]时,金砖国家保险业发展可能对金融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当前,金砖国家保险业发展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定的分化,其中中国保险业发展尚不构成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威胁。最后,文章基于实证结果对中国保险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雨露  
后危机时期金融监管基础的重新校正意味着监管原则和方式的彻底变革,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宏观货币金融稳定框架将同步纳入金融稳定和实体经济稳定的动态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臧敦刚  
后危机时代,保险业的监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立足于宏观审慎监管的相关理论,将其具体运用于保险业中,分别从保险业务的顺周期效应、"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大而不能倒"效应以及银行业、证券业对保险业的传染效应等方面分析保险业产生系统性风险的根源,最后针对保险业系统性风险产生的根源提出我国保险业宏观审慎监管的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包琼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成为国际金融管理体系改革的核心内容,我国保险业也亟需推动宏观审慎监管。本文通过简要分析我国保险业呈现出的新特点和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渠道,提出我国保险业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以及推动宏观审慎监管的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秋梅  
文章在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特点、消费者购买行为变化的基础上,从实施精准化营销、营销创新、加强企业内部营销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指导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营销实践。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涂怡雯  
创新是金融体系保持活力的关键因素,表面上看是因为金融创新导致了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5年的中国股灾,但实质上是由于监管者对创新的应对不够。尤其是由技术驱动带来的金融创新,往往游离于传统监管之外,面对传统监管制度以及手段较为落后的情况,推动监管改革理论的创新势在必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