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70)
2023(13691)
2022(11172)
2021(10093)
2020(8393)
2019(18707)
2018(18397)
2017(35360)
2016(19002)
2015(21098)
2014(21232)
2013(20966)
2012(19491)
2011(17519)
2010(18119)
2009(17295)
2008(17547)
2007(16113)
2006(14664)
2005(13976)
作者
(54816)
(45704)
(45597)
(42980)
(29266)
(21600)
(20683)
(17680)
(17460)
(16415)
(15826)
(15257)
(14913)
(14787)
(14506)
(13876)
(13619)
(13279)
(13107)
(13022)
(11477)
(11310)
(11110)
(10590)
(10304)
(10304)
(10263)
(10241)
(9096)
(8941)
学科
(88338)
经济(88200)
(85507)
(76228)
企业(76228)
管理(73483)
方法(31017)
业经(30549)
(29531)
(28264)
中国(26723)
(24010)
数学(22617)
数学方法(22427)
(21117)
地方(21112)
财务(21085)
财务管理(21050)
农业(20140)
企业财务(19973)
技术(18477)
(18084)
银行(18069)
(17399)
(16718)
(16716)
金融(16716)
(15844)
(15843)
理论(15448)
机构
学院(279867)
大学(273861)
(121252)
经济(118815)
管理(111012)
理学(92959)
研究(92758)
理学院(92016)
管理学(90921)
管理学院(90375)
中国(78325)
(63151)
(58451)
科学(51929)
财经(47868)
(46244)
(45596)
(44522)
(43208)
中心(42862)
研究所(40631)
北京(37552)
经济学(36314)
业大(36256)
(36109)
财经大学(35093)
农业(34249)
(33711)
(33431)
师范(33120)
基金
项目(171656)
科学(137458)
研究(130556)
基金(125004)
(106228)
国家(105174)
科学基金(92564)
社会(85633)
社会科(81171)
社会科学(81153)
(68480)
基金项目(65420)
教育(58335)
自然(57228)
自然科(55900)
自然科学(55888)
(55650)
自然科学基金(54944)
编号(52400)
资助(50563)
成果(42654)
(41468)
(38824)
重点(38259)
(38078)
(38042)
(37441)
课题(36938)
创新(35488)
国家社会(35319)
期刊
(150222)
经济(150222)
研究(91472)
中国(63032)
(52502)
管理(48509)
(43716)
(36568)
金融(36568)
科学(36227)
学报(34789)
农业(29357)
大学(28243)
教育(27671)
学学(26807)
业经(26750)
技术(26152)
财经(24550)
经济研究(22582)
(21043)
问题(18996)
(17056)
技术经济(15945)
(14724)
现代(14702)
财会(14269)
世界(14096)
商业(13837)
经济管理(13385)
会计(13335)
共检索到452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俊生  
只有建立分立的产权制度,保险市场才真正具备市场化的制度基础,"规模至上"追求短期收益等机会主义行为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推动保险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推动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保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强化科技创新,推动行业优化升级。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整套维护个体正当权益的制度和规则,以保障无数的市场个体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些制度和规则就构成了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性基础设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蓉  
在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诚信状况却令人堪忧,诚信缺失已成为保险业不容回避的严峻挑战。本文将保险学与经济学、伦理学相结合,探索了市场经济中处于伦理道德与经济利益冲突与摩擦下的保险诚信问题,认为构建以诚信为本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对于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蒲海成  
我国保险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发展,实际上是顺应经济体制改革大潮,迈向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变迁过程。从制度分析的视角看,正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引致的制度环境变化,释放了社会各个层面的风险管理需求,诱发了对保险供给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制度需求。而保险业供给制度、交易制度、监管制度等正式及非正式制度结构的演进,则使得保险市场化运行的制度创新成为可能。因此,制度变迁正是推动中国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深入解析我国保险业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动力及其轨迹,探索实现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改革路径,就必须实现保险理论研究范式的转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新顺  
我国保险业发展经历了私营、外资和国营保险并存到国营保险公司垄断-国内保险消失-国内保险恢复及国家垄断产权逐步退让的坎坷发展历程。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以国家效用函数为依托,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构建了我国保险制度的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剖析隐藏在我国保险制度安排背后的深层经济行为,认为国家垄断保险安排并非纯粹取决于国家的主观意志,而是有其存在的经济基础,垄断产权规模并非越大越好,也非越小越好,应是符合国家最大化效用水平的均衡解。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文富  
1994年11月上旬,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保险研究所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了“人保系统保险法律工作座谈会”。从会议获悉:人保系统在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的40多个分公司内,只有16个分公司有法律工作机构和专职法律工作人员,有4个分公司聘请了法律顾问。除此之外,一些分公司的法律工作依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永刚  赵瑞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知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 ,并对经济增长方式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而技术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起着重大作用。现代保险业作为经济领域的重要部门 ,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际 ,必须更新观念 ,深化改革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永刚  赵瑞  纪文芝  
加入WTO、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竞争及科技的飞速发展 ,都要求我国保险业进行技术创新。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和开发新的保险产品和工具 ,迅速将其投入市场 ,通过一定的促销方式和完善的服务将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效益 ,同时应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制度保证、人力资源保证和加强创新活动的国际交流 ,是实现保险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措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乔林  
试论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与保险业的发展○乔林本文就住房制度改革与商业保险业的联动发展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希望大家关心这个话题,为我国加快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献计献策。一、优化住房资源配置的住房制度改革预示着商品房消费热点即将到来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福利分房制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柯敬  尹婵娟  
总结我国保险业生存和发展的历史经验,就是保险业必须根植于市场经济的土壤中,保险业的发展将使市场经济充满温情;转变政府管理功能,尤其是转变社会福利模式,为商业保险留下巨大的发展空间;保险业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其业务领域,增加其功能。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光辉  杨咸月  
本文通过对存款保险制度在国际上产生发展的背景分析 ,发现该制度在实践中有内在的必然性 ,在理论上有坚实的基础 ,银行的存在是金融效率所在 ,尽管挤兑可能会发生甚至迅速演化为银行危机 ,但不能否定银行的客观必要性。相反 ,需要防止挤兑和银行危机发生的制度安排 ,其中没有任何一种安排能够取代存款保险制度。中国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采纳这一制度以适应市场化金融改革开放的需要 ,当然相应的技术问题仍需要解决。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邢彬  黄俊星  
偿付能力监管是各国保险业监管的核心,此次金融危机揭示出原有的保险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存在巨大的缺陷。本文对美国、加拿大、百慕大、澳大利亚、英国、瑞士、欧盟等七个国家或地区的监管体制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各国在风险的识别方式、风险评估模型及偿付能力监管报告和检查制度上的共性与特征,介绍可能的发展趋势,并为我国完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提出了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欧阳小和  余饶林  
文章对如何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制度以及促进保险业稳定发展提出了思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段继周  
保险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心为数据基础设施,目前看其无论从质还是量上均有很大发展空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行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目前保险业一个主要趋势是数字化转型,海量保险数据的加速积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崛起以及计算能力的持续提升,这三大要素的共同作用将构筑起保险业最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对于金融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竞
关键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稳  李雪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保险如何从微观企业层面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大谜题之一。本文尝试从风险管理、信用担保和资金融通等渠道,对保险业就业效应的微观基础和作用机理进行理论解释;并基于劳动力市场上的搜寻匹配模型,运用2012~2016年我国548家A股非ST企业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保险费用每增加1%,将间接带动企业就业水平提高0.459%。分所有制性质看,相对于国有企业,保险对民营企业的就业拉动效应更显著。从保险业就业效应的内在传导机制看,保险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扩大生产规模进而带动就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惠霞  杜玉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