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61)
2023(21870)
2022(18674)
2021(17315)
2020(14758)
2019(33939)
2018(33764)
2017(64947)
2016(35340)
2015(39850)
2014(39830)
2013(39531)
2012(36733)
2011(33099)
2010(33458)
2009(31294)
2008(31129)
2007(28045)
2006(24689)
2005(22291)
作者
(104088)
(86969)
(86540)
(82270)
(55422)
(41681)
(39447)
(34136)
(32953)
(31251)
(29484)
(29404)
(27732)
(27713)
(26925)
(26849)
(25996)
(25940)
(25076)
(24892)
(21575)
(21542)
(21368)
(19907)
(19527)
(19435)
(19411)
(19397)
(17607)
(17313)
学科
(150676)
经济(150507)
(115428)
管理(109981)
(98365)
企业(98365)
方法(68701)
数学(57649)
数学方法(56800)
(42925)
(41777)
中国(40481)
业经(38282)
地方(31687)
(29620)
农业(29398)
(29344)
(28265)
财务(28165)
财务管理(28108)
(27104)
贸易(27086)
理论(26833)
企业财务(26644)
(26218)
技术(24790)
(24746)
银行(24686)
(24649)
(23535)
机构
学院(512633)
大学(510005)
(206430)
管理(202244)
经济(201965)
理学(173570)
理学院(171655)
研究(168701)
管理学(168410)
管理学院(167487)
中国(131445)
(109371)
科学(104719)
(97480)
(87261)
(86061)
中心(77938)
(77912)
研究所(77765)
财经(77357)
业大(76343)
(70139)
北京(69532)
农业(68373)
(65968)
师范(65298)
(62871)
经济学(61780)
(60977)
财经大学(57213)
基金
项目(338459)
科学(266002)
研究(245408)
基金(244778)
(213241)
国家(211378)
科学基金(182307)
社会(153725)
社会科(145637)
社会科学(145597)
(133290)
基金项目(128660)
自然(120063)
自然科(117332)
自然科学(117302)
自然科学基金(115205)
教育(113825)
(111499)
资助(102716)
编号(100685)
成果(80976)
重点(75613)
(74227)
(73322)
(70684)
课题(69396)
创新(65643)
科研(64989)
教育部(63518)
大学(63031)
期刊
(231716)
经济(231716)
研究(149935)
中国(100344)
学报(79488)
(79298)
管理(77531)
(77033)
科学(73473)
大学(60341)
学学(57003)
教育(55720)
农业(54099)
(49720)
金融(49720)
技术(47640)
业经(39514)
财经(37969)
经济研究(36355)
(32522)
(30359)
问题(29919)
技术经济(26973)
统计(26049)
图书(24580)
(23964)
商业(23960)
(23871)
理论(23740)
现代(23229)
共检索到766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高明  郭姝辛  
促消费、扩内需是现阶段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这意味着要减少居民的未来风险,提升其消费信心。保险业作为防范个体及家庭风险的有效手段,有助于保障消费计划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利用1985年~2009年保险市场和居民消费层面的年度数据,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保险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的现实作用,研究表明:保险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的长期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在短期内主要以抑制经济波动为主,对居民消费的推动效果尚不明显。最后,依据研究结论并结合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冀  
后金融危机时期,促消费、扩内需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这也意味着要减少居民未来风险,使消费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人身保险作为防范个人及家庭风险的有效手段,有助于保障消费的长期稳定,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本文对比不同储蓄形式下的消费计划,发现人身保险是比传统储蓄更高级的储蓄形式。通过IRF和VEC模型验证了保险与消费的关系,认为人身保险对消费的影响是长期大于短期。由此衍生的经济学解释是,人身保险是促进居民消费的有效机制,保障了个人及家庭长期消费的稳定。本文还将消费作为人身保险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分析了中国人身保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术斌  
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构建VEC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基于宏观视角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之间具有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并且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有较强的长期单向促进作用。通过对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关系的研究,有助于为我国发展流通产业、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供决策依据,对扩大内需和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黄英君  陈晔婷  
尽管保险业发展可以通过改变要素积累速度和宏观效率等多种途径来作用于经济增长,但源于经济增长的"需求追随"效应表明,对一些国家而言,很有可能是经济增长带动了保险业发展。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1982年~2010年中国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非常微弱的,经济增长的"需求追随"效应促进了我国保险业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改变。但保险业的运行效率与经济增长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江国才  高文亮  
本文依据1985-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分析工具,探讨了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金融发展和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但金融发展对城镇居民不同类型消费支出的促进效果存在差异性;在短期,金融发展对城镇居民的"必需品"消费支出没有影响,对城镇居民的"非必需品"消费支出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殷玲  
运用协整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的关键因子 ,分析了经济增长、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在中国居民消费结构演变中的作用 ;同时 ,通过因子分析技术 ,研究不同地区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的结构、水平及差异 ,为研究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提供依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钟耀广  郭方方  唐华军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及物流交通的便利,网购用户迅猛增长,极大地助推了快递行业的发展。通过采用空间动态杜宾面板模型,研究了2002年~2016年31个省份的互联网上网人数、居民消费水平和货物周转量3个指标对快递行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快递业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区域快递市场发展能够完善邻近区域物流系统;互联网上网人数区域分布与快递业务量的区域分布存在高度重合性,互联网上网人数对快递业发展影响显著;居民消费水平对快递业的发展有较高水平的推动作用;作为衡量交通便利指数的货物周转量则对快递业的发展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日东  苏梽芳  
城镇化战略是“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我国1978~2004年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建立反映城镇化水平和消费增长动态关系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累积效应大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累积效应,并且正向拉动效应的持续时间更长也更稳定。因此,在采用城镇化战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扩大内需的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文成  薛建宏  毛彦军  
众所周知,扩大内需是当前中国最大的经济结构调整。与扩大内需密切相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促进国内居民消费,而解决此问题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梳理出能够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潜在因素。笔者建立了一个涵盖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能力变量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通过贝叶斯估计技术识别出消费者偏好、消费能力等五类外生冲击,并重点考察了消费者偏好与消费能力冲击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论表明:消费者偏好及消费能力冲击均对居民消费波动产生了明显影响,但消费者偏好使得居民消费波动的波幅更加显著;在短期和长期内消费者偏好冲击均可以解释三分之一以上的居民消费波动,而消费能力仅能够解释不足2%的波动;相比消费能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郭英彤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我国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特点,从而找出影响城市居民消费的关键因素。本文将缓冲储备模型进行适当改进,使其更适合消费行为研究,并应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数据,实证检验居民在收入不确定性下的消费行为模式,结果表明缓冲储备模型能够解释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而且以目标比率为被解释变量的模型更适合作为未来研究的基础框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成  
笔者基于1985年~2011年的中国金融保险数据,采用VEC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中的保险效应。结果显示:保险业对金融发展有正面积极影响,其中保险融资功能相对于经济补偿功能对金融发展的贡献度更大,寿险市场相对于非寿险市场更能促进金融发展,这是因为保险资金的长期性和稳健性有利于优化金融结构,寿险产品的特点更符合混业经营的要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其安  孙方方  
运用我国1985-2013年期间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分析了工业化、城镇化、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四变量之间的长短期均衡关系。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短期内,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工业化和城镇化与能源消费在短期和长期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短期和长期上,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均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工业化和城镇化只在长期上与能源消费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其安  孙方方  
运用我国1985-2013年期间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分析了工业化、城镇化、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四变量之间的长短期均衡关系。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短期内,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工业化和城镇化与能源消费在短期和长期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短期和长期上,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均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工业化和城镇化只在长期上与能源消费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坤明  方丽婷  
本文利用半参数可加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水平、交通设施条件与中国居民消费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系统的规模扩张与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而金融系统效率的改善对居民消费则主要表现为倒"U"型的非线性影响。(2)公共交通和道路设施条件与居民消费的线性关系不同,前者为正,而后者为负,但两者的非线性影响大体一致,均表现为"N"型趋势。并对如何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花中东  高静  
本文采用1997-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探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空间聚集性特征,并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第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和明显的聚集效应;第二,本地区的金融发展程度对本地区的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极其微弱;第三,邻居的金融发展对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有抑制作用,这说明金融资源存在着竞争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