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96)
- 2023(16454)
- 2022(13689)
- 2021(12488)
- 2020(10469)
- 2019(23791)
- 2018(23456)
- 2017(44851)
- 2016(24341)
- 2015(27405)
- 2014(27892)
- 2013(27770)
- 2012(26350)
- 2011(23914)
- 2010(24746)
- 2009(23261)
- 2008(23590)
- 2007(21740)
- 2006(19558)
- 2005(18320)
- 学科
- 济(125872)
- 经济(125736)
- 业(90547)
- 管理(79658)
- 企(78354)
- 企业(78354)
- 方法(47113)
- 数学(37469)
- 数学方法(37181)
- 农(33700)
- 业经(33626)
- 中国(33319)
- 财(32115)
- 地方(29113)
- 制(24461)
- 农业(23716)
- 学(22739)
- 务(22224)
- 财务(22188)
- 财务管理(22135)
- 企业财务(20923)
- 银(20592)
- 银行(20558)
- 理论(20466)
- 技术(20267)
- 贸(20133)
- 贸易(20117)
- 和(20038)
- 行(19724)
- 易(19417)
- 机构
- 学院(366733)
- 大学(361787)
- 济(161272)
- 经济(157972)
- 管理(139272)
- 研究(125536)
- 理学(116543)
- 理学院(115243)
- 管理学(113600)
- 管理学院(112884)
- 中国(101441)
- 京(77376)
- 财(76639)
- 科学(73753)
- 所(65098)
- 农(61491)
- 江(59920)
- 财经(59378)
- 研究所(57880)
- 中心(57536)
- 经(53512)
- 北京(49847)
- 经济学(49807)
- 业大(49798)
- 农业(47872)
- 州(47455)
- 范(46619)
- 师范(46174)
- 经济学院(44700)
- 院(44329)
- 基金
- 项目(222248)
- 科学(174602)
- 研究(166688)
- 基金(158934)
- 家(136304)
- 国家(134996)
- 科学基金(116071)
- 社会(106526)
- 社会科(100853)
- 社会科学(100828)
- 省(88995)
- 基金项目(83138)
- 教育(75818)
- 划(72729)
- 自然(72061)
- 自然科(70331)
- 自然科学(70310)
- 自然科学基金(69107)
- 编号(68416)
- 资助(65565)
- 成果(55995)
- 发(52862)
- 重点(49997)
- 部(48945)
- 创(48255)
- 课题(47832)
- 创新(44442)
- 业(44169)
- 国家社会(43679)
- 发展(43225)
- 期刊
- 济(196825)
- 经济(196825)
- 研究(117541)
- 中国(78914)
- 财(63419)
- 农(57529)
- 管理(56531)
- 学报(51240)
- 科学(48697)
- 融(42265)
- 金融(42265)
- 大学(38937)
- 教育(38637)
- 农业(38509)
- 学学(36550)
- 技术(35323)
- 业经(32110)
- 经济研究(30804)
- 财经(30744)
- 经(26589)
- 问题(25118)
- 业(22592)
- 技术经济(22096)
- 贸(20120)
- 世界(18616)
- 商业(18261)
- 统计(18031)
- 现代(17852)
- 国际(17491)
- 财会(17078)
共检索到585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余辉
保险业发展既有量的内涵,也有质的内涵。片面地把保费收入增长等同于发展,是保险业粗放型经营的表现。从西方微观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的角度看,保险业发展涵盖市场主体素质提升、市场效率增进、交易质量提高和监管效率提升等四个方面质的内涵。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的到来,保险业应摒弃以增长替代发展的观念,采取有效的转型策略,提升四个方面的内涵,逐步实现集约化、内涵型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春济 高静
本文在分析旅游保险特点及其根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得出了如下结论:①法定保险商业经营导致了我国的旅游保险不保险;②旅行社无法承担旅游保险销售的重任;③利益问题使我国的旅游保险陷入了困境;④旅游保险产品与服务体系亟需建立。同时认为,我国旅游保险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其根本措施在于旅游保险体系的创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文 王劲敏
英国保险业和欧盟保险市场的发展探析肖文,王劲敏保险是英国的主要产业之一。历史沿革至今,英国保险业以其雄厚的承保能力、一流的承保技术、广泛的信息联系、不断推出新的保险种类而在世界保险市场上建立起卓越的信誉,并当之无愧地成为国际保险业和再保险业的中心。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良 陈静
主要研究通货膨胀与保险业发展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我国通货膨胀与保险业发展变化的规律,梳理通货膨胀及其各相关因素对保险发展的影响机制,并对当前保险定价、准备金、资金运用及相关监管政策进行评析。最后提出保险业应在信息化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以应对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提高经营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
关键词:
通货膨胀 保险业 影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祁祥 朱俊生
我国保险总量虽然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在宏观经济、社会经济保障体系以及金融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同时,保险业结构调整很不充分,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因此,为了促进我国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今后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保险资源的配置效率,即重点是保险结构的调整和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保险发展 评价指标 结构调整 效率提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映芹 魏鹏
幸福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学与幸福关系的学科。学界对幸福思想的研究依次经历了古典哲学和经济学研究阶段、近现代新旧福利经济学研究阶段、当代幸福经济学研究阶段。文章回顾和分析了幸福经济学的发展轨迹,并指出幸福经济学创立的理论价值在于它对经济学研究的伦理复归,该学科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它有助于优化政府公共政策及制度设计。
关键词:
幸福思想 幸福经济学 思想轨迹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邹东山
经济增长具有阶段性。经济增长的阶段性一定程度体现在保险业发展之中,并对整个保险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我国保险业处在初级阶段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存在波动性、周期性,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保险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必然的,但不是自发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通过"有形的手"引领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志刚 王传毅
保险需求对保险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选取了影响保险需求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建立了保费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储蓄存款、通货膨胀率、固定资产投资的回归模型,并引入了总保险费的滞后变量来修正模型。修正后的模型很好的解释了宏观经济因素对保险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论述了不同因素的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卓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芳洁
本文利用 1980~ 2 0 0 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对影响我国保险业发展环境的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国家税收水平、产业结构变动、储蓄存款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额、通货膨胀等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并提出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翔 胡锐
文章基于1990~2011年中国省域保险业面板数据,根据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近似相等的原则将全国分为三组,分别建立不同类型的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保险业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冰,王赛花
本文根据消费理论,从经济因素的城乡差异的角度出发,以农民纯收入、农村储蓄余额、城镇居民收入、城镇储蓄余额作为影响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经济因素,首先运用H—P滤波分析,将各因素增长率与保费收入增长率分成趋势成分与波动成分分别进行因果关系检验,然后再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和长期均衡模型,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分析了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城乡差异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险 保费收入 H-P滤波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经济社会发展是其内部主要矛盾转化的过程,即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过程。发展方式不是发展本身的方式,而是我们推动这个过程的方式。旧的发展方式是从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入手,靠经济总量的增长推动经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这种发展方式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改变了2.5亿农业劳动者的社会分工角色,使现代生产方式创造的GDP超过了70%,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范丽霞 李谷成 唐海燕
本文基于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在经济增长核算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内,从经济增长的源泉--要素投入增加和生产率提高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现行农业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探讨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提出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具体实现途径,即传统生产要素的节约使用,环境的友好性,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提升,人力资本投资和制度创新因素所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京生
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技术革命 ,以及由此带动的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新经济是围绕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通信技术、材料科学、机器人和生物科学等六大关键技术而展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其涵盖范围广泛。新经济的出现和发展 ,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若干原理和规律 ,也给保险理论与实践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研究空间。新经济和知识经济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 ,造就新的产业主体 ,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 ,使知识型产业成为最具生命力的产业。保险产业具有改造成为知识型产业所需要的各种必要条件。因此 ,保险产业的发展应该以新经济和知识经济为契机 ,充分利用网络经济、电子商务发展的现有成果 ,用新知识、新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